408 利益最大化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感覺到朝堂上基本無事,朱允煐也比較心滿意足,心裡也是比較踏實的。這一年也過去了一半了,雖然不能說所有的事情都已經解決了,或者說沒有什麼工作重點了。

但是對於朱允煐來說,現在的他確實是可以開始考慮進行一些改革了。

坐在龍椅上的朱允煐緩緩開口,不再打埋伏了,“市舶司諸事,愛卿們想必多少也是心裡有數。”

很多人當然清楚了,就算是沒有親自插手、處理市舶司的一些事務,但是或多或少也聽說過。更何況市舶司這一塊巨大的蛋糕,也是無數人眼熱了。

從最初的獲利一般,隨著海貿的規模越來越大,以及對於民間走私的嚴厲打擊等等,市舶司的產出自然是越來越多了。自然而然,很多人也都是越來越在意這塊巨大的蛋糕了。

戶部的鬱新立刻激動起來了,他一直都很希望將市舶司完全納入戶部所管轄。

朱允煐這個時候也有些得意的說道,“起初市舶司產出有限,太上皇雖未完全禁海,只是市舶司與南洋諸國聯絡也確實有限。”

這也是事實,如果不是朱允煐當初在瞎搗鼓,老朱還算有‘海禁’政策。這可不是說完全不許出海,只是出海的限制很多,大規模的商業貿易更難說了。有著的,很多的時候也是一些沿海地區的一系列走私等等。

這個時候機靈一點的趕緊站出來拍馬屁了,雖然市舶司的基礎是老朱弄出來的,甚至當初朱允煐搗鼓市舶司的時候,也是老朱和大朱大方的給出來了很多的資源。

只是現如今坐在龍椅上的可是英示皇帝,市舶司的產出越來越多,自然也就是要歸功於朱允煐了。也只有這樣,才能展現出來英示皇帝的英明睿智,是他的高瞻遠矚才讓大明多了一個財源,一個越來越有產出的財源。

朱允煐這個時候繼續說道,“茶葉、瓷器、絲帛,多是大明產出。又有些許鐵器,在海外也是頗受歡迎。只是朕也知曉,民間尚有不法商販走私。對於這些人,朝廷自是要嚴厲打擊。”

不少當官的就要擔心了,大概是因為有些人可能是和那些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有些關係和牽連。或者乾脆一點的來說,那些世家大族說不定背後的保護傘就是這些當官的。

朝廷本來對於這些人的打擊是比較大的,現在進一步的嚴厲打擊,那些人的生產空間就越來越小了。對於那些人來說,這顯然也不是什麼有利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果然有人站了出來,理論自然也是‘與民爭利’。

在這些文官看來,朝廷就不應該去管這些事情。如果朝廷去插手一些商業活動,那就是與民爭利。對於這些人來說,世家大族賺了錢,或者是商賈賺了錢,那是應該的。反正朝廷如果去管那些事情,就不是一個好事情。

朱允煐板著臉,嚴厲呵斥,“與民爭利?那愛卿且來告訴朕,這利到底是讓誰得了?”

御史站出來了,很嚴肅的說道,“起奏陛下,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之所予祿者,不食於力,不動於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與天同意也......”

這就是董仲舒當初告訴漢武帝的,大概的意思是上天授予萬物是不同的。不過本質上是說自古以來享受俸祿者,就不能再拿出力人的份額,就不能從事工商業,也是得到大的就不能再取小的,這與天意相同。

可是在一些人曲解之下,他們不知道食俸祿者不得與民爭利。他們看到的是與民爭利只是朝廷,他們只是不希望看到朝廷拿走不部分的利潤空間。

至於說什麼‘不與民爭利’,那是管不到他們這些官員的,這一條至理名言是管著朝廷的。而且這些人眼裡,世家大族或者是商人,那才是民,其他人根本就算不上了。

朱允煐繼續說道,“你也是讀了不少書,這四書五經看的也比較深。以朕看來,當初太上皇對亞聖不滿,這也是應該。不是亞聖教訓出了問題,是你們這些不肖子孫歪曲聖人之言!”

朱允煐可不在乎這些不滿,只是平靜說道,“要朕看來,也是該好好的整理一下經典了。你們這些人,自己不通聖人教化,如何治理天下!”

也不管這些事情了,朱允煐只是平靜的看著這些個文武百官了。不只是明朝,歷朝歷代的讀書人,早就不知道歪曲了多少聖人的言論。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也根本不在乎那些事情,一個個說是遵循聖人的言論,但是做的是另一套。

朱允煐繼續說道,“市舶司,當由朝廷掌控。世家大族、商賈,這些人也都是大明子民。汝等且記好了,大明富強,那些人方好錦衣玉食。你們也給朕記好了,汝等先是大明臣子,方才是一些人的子嗣、親族,莫要忘記了自己的本分。”

朱允煐繼續說道,“諸如海貿之事,當有章程。那些個商賈等人,只是看到了一己之私,只是想著自己賺錢。朝廷當總攬全局,制定進出貨物數目、種類,當定好價錢。”

不怪朱允煐這麼霸道,單純的就是因為他想著要利益最大化,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大明朝的茶葉、絲帛或者鐵器等物,在海外是無比受歡迎和追捧的,價格自然也高。要是朝廷沒有太多的限制,很多人都會湧入到這個領域當中。

這些人也都知道,一些個不算特別珍貴的東西一旦運到海外,那是幾十倍的利潤。他們可不在乎飢餓營銷,也不知道價格保護。他們只是看到了利潤,甚至可以做到價格戰。

別人虧了,或者是朝廷沒有賺到錢,那他們不在乎。

朱允煐在乎這些事情啊,他可不希望大明朝的好東西被便宜賣出去了。價格越高越好,越受追捧越好。反正大明的產品品質好,也缺少市場競品,自然也就可以做獨門生意了。

奸商不奸商的,朱允煐還真的不在乎,也根本不需要在意這樣的一些細節。他需要的只是利益最大化,已經朝廷可以更好的掌控一些事情。

“此前朕就說了,市舶司進出貨物,皆有商賈供貨、散賣。”朱允煐平靜開口,只是說道,“莫要再說與民爭利之事,朝廷若是真的與民爭利,這些事情也不會任由商賈來做。莫要太過貪心,那不是好事!”

不管底下的文武百官有沒有什麼不滿,朱允煐在一些事情上是不會妥協的,他也不會被有些人三言兩語改變一些主意。

說到底就是朱允煐要求的是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某些利益被極少數的人得到,那顯然是朱允煐無法容忍的事情。

徐輝祖這個時候也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所言極是,海貿雖獲益頗豐,只是也十足危險。海上風浪極大,常有大船翻覆。再者就是尚有海盜、倭寇襲擾,若是朝廷不能派出水師,錢貨也尚難安妥。”

這就讓一些人想要吐槽了,徐輝祖很明顯就是捧著皇帝。其他人做生意當然也是有風險的,只不過也不至於缺少了水師保駕護航就做不下去。

朱允熥可不管那麼多,只是說道,“本王覺得你們這些人也是昧了良心!市舶司乃內帑、宗室產業,汝等此前言說宗室待遇太厚。若是再奪去市舶司,宗室何以自處?汝等,是要陛下擔上苛待宗室之名?”

這又是一個胡攪蠻纏的了,這些人說皇帝與民爭利,朱允熥就說這些人是要讓皇帝承受汙名。

實際上朱允熥這麼做也沒太大的問題,照顧好宗室也是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大明朝的宗室待遇相比‘以前’下降不少,不少文臣覺得是一個勝利。

畢竟太上皇時期,大明朝的宗室厚待是前所未有的。他們的‘鬥爭’,取得了一個勝利,是對宗室的勝利,也是讓皇權有所退讓。

可是如果這個時候再吵著搶走市舶司,真以為宗室沒有半點力量了?

更何況市舶司當中還有不少武勳的力量,武勳可是看不上文臣的。真的要鬧起來,武勳集團肯定會全力反抗。

真到了那個時候,估計不少文臣就要傷筋動骨了。真到了那個時候,少不了就是在朝堂上的激烈衝突了。

其實文臣大佬們沒有說話,一些文臣站出來也是沒有太大的反對的聲音。更何況市舶司到底是什麼樣的情況,很多人想來也是心裡有數。

這不只是宗室的產業,也不只是武勳的利益地盤,這裡面也是有著朝廷很大一部分的份額。頂多,也就是講商賈或者世家大族擠出去了,沒有讓那些人佔據最豐厚的利潤而已。

反對什麼的還算算了吧,因為這些人根本沒有力量去對付一個個的龐然大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既然現在文官集團的力量還不夠,那就不要有一些亂七八糟的心思,踏踏實實的辦好事情,這才是他們應該做好的事情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