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老朱來搶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朝堂之上,所有人也都不敢馬虎大意,很多人都知道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很多人也都很清楚這一次的春闈到底是怎麼回事。或許這段時間,就是不折不扣的多事之秋了。

朱允煐早早起床,洗漱後用了點早膳,然後就準備去早朝了。而到了奉天殿的時候,朱允煐也愣了一下,看起來老朱是真的閒不住,這是比想象中的還要來的稍微早一點。

“用了早膳沒有?”朱允煐來到老朱身邊,連忙問道。

老朱拍了拍朱允煐的肩膀,頗為欣慰,“咱吃了,年紀大了睡的不多、吃的也不多。”

“吃的不多,那也要吃飽。”朱允煐開口,對老朱說道,“今日下朝後,我讓妙清準備準備,晚膳就在我那邊用了。到時候皇爺爺再把垠兒帶走,這兩天再忙著拆家了。”

老朱笑著搖頭,有些小小的炫耀了,“那可不成了,咱也太子說好了。今日咱要帶著太子也他皇姑祖母用晚膳,你就和皇后用膳吧。”

好吧,親兒子居然不親,朱允煐早麻木了。至於說這個當爹的不知道兒子的一些活動安排也很正常,主要就是小小朱太活潑、太受歡迎了,根本管不住那個小家夥。再者那小子的活動安排隨時都有可能變化,一般人根本受不了。

王承恩和雙全小心翼翼的,皇帝和太上皇在閒聊,其實按照時辰來說,該去上朝了。

這件事情老朱和小朱自然是再清楚不過,但是他們還是在聊著家常。有意識的晚一點去上朝,稍微的晾一晾朝堂上的文武百官。

大明的文武百官可能也早就習慣了皇帝的勤政,習慣了皇帝比他們還要工作狂。所以現在皇帝遲遲沒有出現在朝堂,這就是有些反常的事情了。

畢竟就算偶爾有皇帝不出現在朝堂上,那也是因為生病這些原因。更何況那時候就算皇帝不來,太子或者太孫會來。再者就是真的有特殊情況,也會提前說一聲。

監察御史這個時候的任務就是看著自己的這些同僚們,如果真的有人敢私下議論、交頭接耳,那麼基本上也都是會被記錄在案的。

就在很多人疑惑不解的時候,忽然間看到了一個身材魁梧的老人走上了御階。跟在他身後的,是一身常服的英武青年。

大明的洪武皇帝再次出現在了朝堂上,一瞬間也讓很多人心驚膽戰。

老朱徑直坐在龍椅上,隨即對朱允煐說道,“皇帝,你就站著吧。”

朱允煐愣了一下,不過也沒有覺得丟臉什麼的。就像以前一樣,就當他現在還是皇太孫好了。

雖然朱允煐這個時候好像是一點都不在意一般,覺得這些事情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對於文武百官來說,這個時候好像就有那麼點心驚膽戰了,他們覺得事情好像是有些超出他們的預料了。

原因其實也非常的簡單,自然就是因為他們的太上皇好像很生氣,這是直接在朝堂上落了新皇的面子。讓皇帝站著處理朝政,這明顯就是在小懲大誡,這明顯就是在敲打。

連新皇都要敲打,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了。要知道太上皇以前是多寵‘先皇’、今上啊,平時都是百般的維護他們的威嚴。可是現在倒好,直接在朝堂上發落起來了,這就不尋常了。

老朱可不管那麼多,坐在龍椅上直接開口,“咱退位了,本來想要過些安生的日子,含飴弄孫。你們呢,一個個的不讓咱省心,都是幹什麼吃的!”

朱允煐二話不說立刻跪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這個時候一個比一個跪的規矩。

老朱看著殿上的文武百官,冷哼一聲問道,“茹瑺,你是吏部尚書,是今科主考。吏部天官啊,也該為國朝招才納賢!那咱問你,既然你是考官,可敢說這一科取士公正,沒有那些骯髒事?!”

茹瑺立刻微微抬起身,語氣斬釘截鐵,“回太上皇,臣蒙聖恩忝為主考,兢兢業業、謹小慎微!臣敢保證,此次春闈沒有貪贓枉法!”

老朱不置可否,隨即問道,“那咱這兩個好女婿,可敢說這樣的話?!”

劉廌和梅殷立刻回答,他們也可以說是有著足夠的底氣。因為他們真的沒有做些貪贓枉法的事情,因為他們沒有理由因小失大,那也不是他們的特點。

大明的駙馬不少,但是現在真正特殊的駙馬其實也就是四個而已。

老朱的兩個嫡女本身就特殊,而且還是將今上帶大的,感情自然深厚。劉廌和梅殷,自然也就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而另外兩個,一個是沐春、一個是馮城,他們是今上胞妹的駙馬,本來就是勳貴出身,再加上今上重視親族的性格。

這些駙馬,沒必要去貪贓枉法,畢竟大明的親王和公主很多,可是真正也就是那麼幾個格外的特殊。有些人就是什麼都不做,他們的地位也是無比超然的。比如說那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吳王殿下,誰敢小看今上的胞弟?

老朱掃了一眼殿上還跪著的文武百官,隨即說道,“其他愛卿平身吧,你們三個且跪著。”

負責春闈的主考、副考官跪著,看起來這件事情在太上皇心裡還是有些疙瘩的。

只是朱允煐急了,老朱不是打亂了朱允煐的計劃,因為這些事情他早就跟老朱說過,老朱也是知道朱允煐的一些想法。老朱現在的做派,明顯是來截活的,老朱是來當壞人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老朱板著臉,看向朱允煐問道,“皇帝,咱問你,負責去複核的是哪位?”

朱允煐苦著臉,但是也只能回答,“卓敬。”

老朱微微點頭,直接問道,“卓敬,咱問你,可曾去複核了?”

卓敬立刻出班跪下,在一眾文武的關注中高舉一道摺子跪下,“回太上皇,臣蒙聖恩前去複核此次春闈,臣等閱卷一百八十份。評出優劣、排序,與此次春闈放榜時不曾有多少差錯。”

這一下朝堂上下也有不少人在竊竊私語,或者彼此在打量著。這一次的春闈鬧出如此大的風波,很多人也都覺得說不定這一次的春闈真的會有那麼一些事情。

比如說洩題了,或者是有收受銀錢這樣的事情,或者是地域歧視等等。這都是很有可能的,要不然也不會是北方士子的處境那麼慘,要不然也不至於讓那些北方士子一個個義憤填膺、大呼冤枉。

老朱對此心裡有數,只是再次問道,“哦?真的?!”

卓敬連忙保證,“臣等不敢藏私,臣等願意就此承擔。”

不止是卓敬站出來了,張信等人這個時候也確實都站出來了。一個個的也都是敢保證肯定沒有貪贓枉法,他們在這個時候也確實不敢有什麼不法,畢竟幾乎所有人都看著呢。

雙全接過摺子,隨即畢恭畢敬的遞給老朱。

老朱仔細的看著摺子,隨即問道,“刑部、吏部,可曾派人跟著?”

朱允煐連忙回答,“孫臣不敢大意,督察院、御史臺都有人跟著,可確保公正。”

老朱直接說道,“那就好,國朝取士是大事,可不能寒了天下士子的心。此次各部,可曾有查出科舉不公之嫌?”

看到底下沒有人回答,老朱其實心裡是非常滿意的。因為這就說明了這一次的科舉沒有什麼問題,這不會打亂他孫兒登基後第一次科舉取士的一些計劃。

仔細的看著摺子,老朱忽然問道,“既然這一次的春闈並無不公,為何朝野上下沸反盈天?那些舉子沿街喊冤,四處投遞名帖,到底是怎麼回事?”

這誰敢回答啊,多半是落第了心裡覺得不服氣,或者是有心人聒噪。不過也有可能,單純的就是覺得自己遭遇到了不公。畢竟北方士子覺得冤枉很正常,誰讓他們的名次低、名額少呢。

老朱還是很淡定的,對於很多的事情也確實是心裡有數的,他不覺得自己需要多說些什麼。

只是老朱繼續看著摺子,再次問道,“朕就奇怪了,這次春闈,既然沒有朝廷處置不公,為何那些士子有諸多怨氣。現在再看看朝野上下,多是對朝廷諸多疑慮。”

這時候就有人有話要說了,因為這些事情看起來並不難回答。

“回陛下,想來多半是北方士子覺得北方士子入榜的太少了。”

“此次取士一百二,北方士子只有寥寥三十人......”

不少人找到了答案,覺得這次鬧出如此大的風波,多半還是朝廷這般出了點問題。南方士子九十人,北方士子只有三十個。差距實在是太大了一點,所以這個時候北方士子心理不平衡很正常。

老朱只是在安靜的聽著,而不少文武大臣這個時候也是在滔滔不絕,發表著自己的一些觀點。那些觀點聽起來還是有道理的,沒理由讓北方士子的名額那麼少啊。

本來只是聽著的老朱忽然猛地將摺子扔下去,厲聲吼道,“混賬!咱大明的朝堂,盡是酒囊飯袋了?!”

面對太上皇忽然的暴怒,文武百官立刻跪倒,趕緊知罪比較好。太上皇給他們的心裡壓迫,這是一時半會兒可沒辦法消除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