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第九百九十六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湘王使人拿著寇阿桂的照片進京查訪去了。寇阿桂與晁遜都頗閒, 每日或是在家教寇得寶分辨顏色形狀、或是領他出門認識街道物什, 倒也自在。

寇得寶愛上了街口一家老店的三鮮面, 每日經過那地方便走不動路。三人便每日去吃。這日早上他們又來吃三鮮面,鋪子裡人多,有個儒生跟他們拼桌,隨口閒聊。儒生自稱姓鄒,在鄂國為吏。奉上官之命來湘國辦事, 時間寬裕四處閒逛。乃打聽長沙有何處可遊。

晁遜笑道:“長沙我來過無數回, 愣是不知哪裡好玩。”

寇阿桂道:“奴才倒是聽說過幾處。”遂說了定王臺天心閣等幾樣古蹟。

晁遜道:“這些有什麼好玩的。集市廟會、戲樓茶社,或是玉帶街、文廟坪才是好玩之處。我們平素也不大走遠,只在左近逛逛, 故此不大知道。鄒先生若也不過是散個心, 前頭官帽街倒熱鬧, 待會兒我們順路指給你。”

鄒先生笑拱手道:“多謝。我只略買幾樣土儀便好。”

一時吃完了面,寇阿桂替寇得寶擦嘴。晁遜見短短半個多月寇得寶臉上已見了肉、不像個小猴子了,微微含笑。四人一同起身往官帽街而去。

才到街口,乍見前頭圍了許多人。寇得寶人小好奇、兼近日讓他爹和晁醫生慣得膽兒大了些,便想往裡鑽。寇阿桂恐怕人多衝撞了誰, 拉著不許他去。晁遜尋了個路人打聽。

原來有父女二人來長沙投親,親戚沒找到、老頭病了。那姑娘便借錢給老子治病、終沒有治好。如今爹也死了、債也欠下來。萬般無奈, 在街頭賣身葬父。那路人嘖嘖道:“可惜了那標緻模樣, 字兒寫得好生齊整。”

寇阿桂聽罷將兒子暫交給晁遜, 自己擠進去瞧了一眼。晁遜從懷內取出玩具來逗寇得寶, 引著他離人群遠些。一時寇阿桂出來, 笑嘻嘻道:“昨兒三爺答應給誰買布老虎來著?走,買去。”

鄒先生忙問:“那賣身葬父的如何?”

寇阿桂道:“模樣兒真真出挑,一身孝服楚楚可憐。字兒也委實寫得不錯。可惜了,還不定落到什麼地方。”

鄒先生看著晁遜道:“她要多少錢?要不我買她下來放了、總好過淪落風塵。”

晁遜與寇阿桂同時脫口而出:“不可。”

二人互視一眼,晁遜拱手道:“鄒先生自便,只當我二人什麼也沒說。”

鄒先生忙說:“二位,有何不妥麼?”

寇阿桂有些躊躇看了看晁遜。晁遜思忖片刻,引著他們到路邊僻靜處。乃向鄒先生道:“先生若有心幫她……”他問道,“阿桂,她要賣多少錢?”

寇阿桂道:“回三爺。欠了七十兩銀子,加上二十兩棺材錢,共要九十兩。”

“你方才說她姿色尚好?”

“極好。”

晁遜道:“鄒先生問問那姑娘,她可是誠心想賣身。若誠心,可僱輛小車去人市。如今因聯邦各國都已廢奴,人市貨源緊張,年輕美貌的女子實在緊俏。她若還會寫字,賣個五百兩定不成問題,且很快就能賣出去。到時候除去還債和棺材錢,她還能得四百一十兩私房。大方點給車伕二兩車錢,還有四百零八兩。”

寇阿桂啞然失笑,鄒先生啼笑皆非。寇阿桂笑道:“三爺才說誠心賣身。還有不誠心賣身麼?”

晁遜笑道:“若不誠心賣身,穿過這官帽街便是太平街。太平街上的匯豐錢莊有一樁小額貸款服務。她可向那錢莊申請緊急小額貸款,錢莊替她出這九十兩銀子,她到錢莊安排的工廠做工、拿工錢抵債。”

鄒先生點頭道:“晁先生便是因為這個不讓我買她的?”

“那倒不是。”晁遜道,“咱們湘國這些年國運不差,工廠商鋪都多。但凡不好吃懶做,會寫字之人賺到九十兩沒那麼難。只是難免有些女子,仗著年輕貌美、不願意辛苦勞作。寧可上大戶人家當小妾,多少能使喚個把奴才。九十兩也不少了,尋常百姓定不會買她。我看鄒先生也不像是家境富裕之人。那女子已淪落到要賣身的境地,竟給她老子買二十兩銀子的棺材,可知落難之前大手大腳慣了。鄒先生養的起她麼?”

“這……”鄒先生果然遲疑了。過了會子又問寇阿桂,“阿桂,你也是此意?”

寇阿桂哂笑道:“奴才沒想三爺這麼多。奴才方才看那債主雖長得凶神惡煞滿臉橫肉,腳下竟踩著一雙舊棉鞋,不像肯借給外地人七十兩銀子的主兒。這女人還不定什麼來歷,保不齊是誰家的仇人從窯子裡僱來個粉頭,給心慈面軟的公子哥兒下套。咱們多管那閒事作甚。”

晁遜連連點頭:“阿桂言之有理。其實我才一聽說此事便覺得有哪裡不對。”

寇阿桂問道:“哪裡不對?”

“說不上來。”晁遜道,“醫生的直覺。”

幾個人一笑,拱手作別。鄒先生仍掛念那女子,依著晁遜所言好心提醒她去。

晁遜寇阿桂領著寇得寶上街閒逛。買了幾樣小玩意,前頭有個算卦攤子。算命先生見過來兩個閒人,趕忙招攬生意。

晁遜笑道:“我是無神論者。阿桂你算不算?”

寇阿桂道:“運勢要來則來要去則去。我一個奴才,萬事皆由主子做主,算也無用。”

二人便要走。誰知寇得寶看上了人家攤上掛的旗子,眼巴巴瞧了半日又去瞧他老子。晁遜便說:“你這旗子多少錢?我買了。”

算命先生捏著鬍鬚道:“這位先生天庭飽滿地閣方圓,來日必前程無量。我替先生算上一卦、不要你的卦金還將這旗送於小哥兒如何?若算得準,先生當了大官再來賞賜小人。”

“不必。”晁遜道,“我既不信,算來無用。你不賣便罷。”他指了指街對面一家繡坊向寇得寶道,“得寶,咱們去那兒買這旗子好麼?”

寇得寶立時點頭,拉著寇阿桂往對面跑。三人無情的撇下了算命先生。不一會子,方才那鄒先生走了過來。算命先生低笑道:“不上鉤。”乃說了一遍經過。鄒先生點頭,轉身也去繡坊。

繡坊裡,寇得寶見了這麼多五色繽紛的物件,已將方才那算命旗子給忘了。鄒先生踏入繡坊,拱手喊道:“晁先生!”

晁遜忙還禮道:“鄒先生,巧的緊。”

“不是巧。”鄒先生道,“我特意尋找晁先生,一路打聽過來。”乃道,“方才我依著你的話勸說那賣身葬父的女子,她千恩萬謝尋匯豐錢莊去了。”又向寇阿桂道,“那個大漢原來不是債主。債主恐怕逼人當街賣身之事傳出去不好聽,花了二百文錢僱了他看著。”

寇阿桂點頭道:“原來如此,是奴才自作聰明。”

晁遜道:“我還是覺得不大對。”

“哪裡不對?三爺可莫說什麼醫生的直覺。”

“就是醫生的直覺。”晁遜道,“說不出緣故,橫豎我覺得那女子古怪。不願近前看她,只想拔腿就走。”鄒先生眼光閃動。

過了會子,寇得寶瞧上一塊繡帕,寇阿桂便買了。寇得寶拿著帕子嘻嘻直笑。晁遜問道:“說起來你何時發了財?近來倒是手邊寬裕。”

寇阿桂笑道:“三爺忘了,早些日子大老爺賞了二十兩銀子,晁娘娘還派來個小公公賞了奴才兩個荷包。”

晁遜嘀咕道:“暴發戶。你倒是真大方,也不存兩個錢。”

寇阿桂道:“橫豎吃穿用度都是主子的,奴才平素也沒處使錢去。”

鄒先生不買東西,耗到這會子才拱手離去。

將近中午,晁遜與寇家父子進了一座小飯館,劈頭便看見鄒先生手拎兩串土儀跟人吵架。原來這飯館不大。鄒先生先坐了一張桌子。隔壁來了一大夥人、想搬他這桌子拼大桌。鄒先生嫌他們說話不和軟,不肯給。東家夥計勸了半日,兩邊脾氣都大、勸不動。

晁遜在旁聽著好笑,道:“不過是張桌子罷了。大夥兒本是來吃飯的,爭了這麼半日不餓麼?要不先吃飯,吃飽了接著爭。”

眾人霎時沒了興致。夥計早已另搬來一張桌子給那夥人多的,他們嚷嚷著“吃飯”,撂開手。鄒先生有些不好意思,遂邀晁遜一道用午飯,他做東。晁遜推辭不過,只得依了。

四人落座。吃了兩盅酒後,鄒先生乃問道:“方才在繡坊,我聽這阿桂兄弟說,‘晁娘娘派小公公賞了兩個荷包。’莫非就是四殿下之母的那位晁娘娘麼?”

晁遜眉間微動,淡然道:“正是。”

“哎呀!”鄒先生站起來道,“不曾想晁先生竟是貴人。”

晁遜擺手道:“我外甥方是貴人,我算不上。”

鄒先生道:“素聞晁妃娘娘賢良多才,不想今日得遇晁公子,實在榮幸之至。”

晁遜冷了臉道:“家姐不過是個尋常側妃罷了,當不得‘賢良多才’四個字。”

鄒先生滿臉堆笑道:“晁公子過謙了。如今湘國上下,誰不知道六殿下一篇‘臨楓賦’名動天下?六殿下年幼,自小便是晁娘娘親自教導。若非……”

不待他說完,晁遜嘴角抽了兩下,打斷道:“首先,那篇‘臨楓賦’不完全是六小子自己的手筆。他先生替他修改良多,可謂點鐵成金。”寇阿桂低喚了兩聲“三爺”,晁遜沒理會。“其次,名動天下這四個字實在太扯淡。連我這個嫡親的舅舅都沒動,如何動得了天下?哪個不長眼的清客瞎吹,合當打發出去才是。”

鄒先生毫不尷尬,道:“小吏以為,依六殿下的年歲能寫得出那文章來,顯見是龍鳳之姿。說不得日後能成文壇大家。”

晁遜眯眼瞧了他半日才道:“借您吉言。”

鄒先生微笑,吃了一口酒道:“不知晁公子以為,世子如何?”

晁遜道:“愛如何如何,不與我相干。”

鄒先生道:“小吏並非你們湘國人,不過閒聊罷了,晁公子何不當朋友萍水相逢肆意開懷?”

晁遜道:“萍水相逢沒什麼好開懷的。且世子又當不上王爺,費神去琢磨他作甚。”

鄒先生身子不覺前傾:“晁公子的意思是?”

晁遜道:“你以為這西楚盟還能撐到世子繼位不成?也不瞧瞧人家聯邦是什麼樣子。尤其你們鄂國,我若是聯邦定然先挑鄂國下手。”

鄒先生一愣:“為何?”

晁遜道:“苛捐雜稅你們最多,各國王爺你們那位最奢靡,人口你們最少,底子你們最薄。都快山窮水盡了還不善待百姓,可不是頭一個死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鄒先生一眼不錯看著他。良久,撫掌道:“晁公子真真不簡單。”乃輕嘆一聲。“實不相瞞,小吏這趟來,便是為了向湘國求助的。”晁遜一愣。鄒先生又嘆一聲。

原來,前陣子鄂國出了民亂。起因是幾個不長眼的小官互相勾結私加賦稅,有幾戶人家交不出、他們便大冷天放火燒了人家的屋子,還要把良民官賣換錢。不知從哪裡跳出來一夥賊寇,為首之人姓潘,立在火屋子前大放厥詞攛掇百姓造反。他女兒武藝高強,把來收稅的幾個衙役好一頓胖揍。而後那父女倆便在鄂國上竄下跳四處聯絡。如今早已入冬,農人無事可做;工廠的工人因要冒冷開工,亦心中怨忿。遂紛紛受了此二人蠱惑。如今鄂國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了。

晁遜聽罷道:“依律嚴懲那幾個小吏便是,來求我湘國作甚。”

鄒先生道:“王爺已將罪魁禍首當街斬殺,然那夥賊寇依然沒走、民怨亦不平。鄂國國小兵少。我們王爺恐怕再生事端,特來求貴國借些精兵。”

晁遜哂笑道:“向別國借官兵防手無寸鐵的平民,說出去也不怕人笑話。”

鄒先生嘆道:“誰說不是呢?”又吃了口酒,“晁公子,依你看,貴王爺會肯麼?”

晁遜道:“會。”

鄒先生驚喜:“當真?”

晁遜道:“唇亡齒寒,我們王爺也是沒法子。然就算如此也未必能幫你們王爺。收稅最多的本是你們王爺自己,殺幾個嘍囉頂什麼用。他若不快些削減稅賦,不用聯邦出手,下頭的百姓先起來造反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