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循舊跡玉清吊故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凌蕭真人一笑,指著向臘生問道:“可是為了他?”

“正是!”覃聲鸞這才有機會將向臘生引見:“他叫向臘生,是弟子行走官店口時結識的,幾年來跟在弟子身邊,一起出生入死親如兄弟,他家已無任何親人,也沒有適合去處,堅持要隨弟子清修,便求師父一併收他為徒吧!”

凌蕭真人還沒說話,向臘生卻急急說道:“臘生不能拜真人為師!”

覃聲鸞一怔:“這是為何?”

“當初萍水相逢幫我安葬父親,在我走投無路時收留了我,公子待我恩重如山,又教我識文斷字傳授內外功夫,公子與我更是已有師徒之實,臘生怎能與公子平輩相處!”向臘生說道:“向臘生只敢拜公子為師,拜真人為師祖!”

“我今日才歸到三清門下就來收徒,豈不是狂妄至極?何況我自己都還未窺門徑,又有什麼本事教你求真悟道?此事萬萬不可!”覃聲鸞連連搖頭。

凌蕭真人哈哈大笑,說道:“玉清,何必計較這些虛名?既然臘生堅持做你徒弟,你就收下又何妨?這樣他才心安。至於談經論道之事,為師一併指點你們就是。”

“既有師父法諭,玉清自當遵從。向臘生,從今後你道號了塵,了卻塵緣一心向道!”覃聲鸞這才答應下來:“了塵,還不叩拜師祖?”

向臘生忙不迭叩拜凌蕭真人,又對覃聲鸞行拜師大禮。

自此,覃聲鸞與向臘生以師徒身份,同在梁山凌蕭真人門下清修,一晃就是大半年。

這一日傍晚功課已畢,師徒幾人信步到山前那棵千年古桂下。天高雲淡,秋高氣爽,梁山上下層林盡染,凌蕭真人一時興起,取出腰間洞簫,一曲清音驟起,覃聲鸞合著節拍,隨口吟出一闋“踏莎行”來:“輾轉反側,幾番夢醒,魂入窗外孤獨林。沉思前事似夢裡,風涼草悽無人聽。人不如故,衣不如新,歷歷回憶舊風景。青竹紛呈搖曳姿,管絃悲調幾聲情。”

“玉清,看起來你並未完全放下塵緣!”凌蕭收起洞簫,微微笑著說道。

覃聲鸞一驚,也訕訕一笑,說道:“師父,適才弟子觸景生情,數年來身邊的兄弟、親人,為了信念前赴後繼,壯烈犧牲,那些鮮活的面孔,如在眼前,不禁勾起回憶,有感而發。”

凌蕭真人微微頷首,說道:“既如此,何不藉著這入冬前的大好時光,沿當年奮鬥的足跡走上一遭,憑弔那些逝去的親朋故舊,也對往日種種塵緣做個了結?”

覃聲鸞一聽,忙說道:“弟子也正有此意,只是不知如何向師父稟告。”

“無妨,無妨,一念放下萬般自在!作別往日才能專心悟道,你直管去吧!”

當下說定,次日便帶著向臘生,先到榔坪鳳鶴山,再到資丘黃柏山,瓦崗寨、五堡山、伍家河、營盤嶺漸次前行,一路憑弔那些陣亡親人和兄弟,終在義妹殞命週年時,趕到了烏落嶺。

齊鶯兒那座墳塋,依舊規整挺立,墳堆上荒草整整齊齊,四周乾乾淨淨。覃聲鸞想起往日種種,如今斯人已逝,不禁悲從中來,

強忍淚水,焚香燒紙祭拜,陰陽對話殷殷切切,使人不忍:

年年山中花相似,

今日花前人難逢。

卿本閨中眷,

無奈江湖做英雄。

繁花易謝,

草長鶯飛,

平添荒草冢。

百十年後,

照京巖前可曾見,

當年鐵馬金戈

烏落嶺上殺聲濃?

世事無常,

人生如夢。

空餘下,

夷水長清,

原嶺常綠,

壁照夕陽一抹紅。

空回首,

天下興亡多少事,

盡在蒼茫煙雨中……!

墳前佇立良久,時不時一陣秋風吹過,身邊落葉蕭蕭墜落,秋風過去,一切又歸平靜。

樺樹葉、楓香樹葉、花梨樹葉和一些不知名的樹葉,靜靜躺在地面上,那份碩大的猩紅與焦黃,看起來觸目驚心。那些紅在枝頭的、黃在枝頭的、綠在枝頭的,飄飄搖搖,象舞臺上行將落幕的故事,總有那麼一刻,曲終人散,它們也就一頭扎了下來。秋風肆虐著草木,落葉蕭蕭而下之時,不憂傷,不快樂,不等待,不思念……只有飄落時無所謂姿容妙曼,無所謂身心疼痛,就是這樣,春天生也就生了,秋天落也就落了,無所謂追求,無所謂意義,一切都是偶然,一個偶然的過程,一個偶然的結局……

低聲念出佘老漢兒那四句偈語:“天地一混沌,成敗皆浮雲,使盡英雄氣,歸去證三清!”覃聲鸞一聲長嘯,頓覺天地空明,心中豁然開朗。

突然,背後有人輕輕叫到:“拜見都督……”

覃聲鸞許久未曾聽見這個稱呼,感覺十分彆扭,更奇怪的是在這烏落嶺上,怎會有天運軍舊人?

急忙轉身看去,只見五步開外站著一人,滿臉傷疤面容可怖,卻認不出是誰來。便說道:“緣主只怕認錯人了,貧道玉清,這裡哪有什麼都督?”

那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低聲哭道:“覃都督,小的是王小四啊……”

覃聲鸞大吃一驚,但回想起來,的確是王小四的聲音,急忙問道:“王小四?你怎麼在這裡?又怎會如此模樣?”

“唉!說來話長!前面不遠就是小的住所,都督且隨小的前去,那裡還有位故人相見,再一起慢慢稟報吧!”王小四說罷,往前面山坳一指,那裡有一縷炊煙裊裊升起。

一行人往前不過數十丈,便看見一正一偏兩間茅屋,門前有三五尺寬個場壩,算是稻場,正屋大約前面是堂屋,後面是臥房,偏屋前面是灶屋,後面有豬圈,兩三只母雞正在稻場邊覓食。

“燕兒,來貴客了,快出來看看,做夢都盼不到的貴客!”王小四還在屋角就扯起嗓子喊道。

“嗚啊嗚啊”幾聲,偏屋門開,出來個女子,似是走路不太方便,見著覃

聲鸞先是愣了一愣,接著幾步竄到跟前,伏地放聲痛哭起來:“覃公子,春燕以為這輩子都見不到您了……”出來的女子竟是齊鶯兒的隨身婢女春燕。

覃聲鸞也驚得說不出話來,一把拉起春燕:“太好了太好了,你是怎麼從營盤嶺逃出來的?又怎麼和王小四一起在這裡?”

說話間,王小四已把正屋門開啟,請覃聲鸞師徒在堂屋裡坐下:“燕兒,快去燒水做飯,難得都督來這裡,你就大方點,把上回我媽給的那塊臘肉燒了,整兩個像樣的菜,床後還有壺酒,我要敬都督幾杯!”說罷,對覃聲鸞尷尬的笑笑:“屋裡簡陋,那壺酒那塊肉她看得緊,生怕我偷嘴,讓都督見笑了!”

春燕也一笑:“我不看緊點,今天哪來的酒菜招待覃公子?”

看這情形,覃聲鸞已經知道了他們二人關係,但他們是如何逃過營盤嶺那一劫,又如何走在了一起在這裡安家,卻是十分奇怪。當下笑著說道:“春燕,不要那麼鋪張,如今我和臘生都是修道之人,粗茶淡飯便好!小四,快說說你們這幾個月的經歷。”

春燕一顛一顛去了灶屋,趁著這時間,王小四將這大半年的經歷說了出來。

正月十五夜裡,官軍突然大舉進攻,王小四一直跟在張大貴身邊廝殺,及至關隘失守,一起退回山頂途中與大元帥覃佳耀會合,再到一起往西側突圍,正奔走間突然背後一支梭鏢刺來,王小四避讓不及,正中肩胛,雪地裡站立不穩,咕嚕咕嚕滾下坡去,哪知道跌進了坎下一片火海之中。

那裡正是女營所在。當初趙知縣二戰營盤嶺時,女營死傷慘重,再後來齊鶯兒在烏落嶺遇難,女營就名存實亡了,覃聲鸞吩咐附近有去處的,只管去投親靠友,就剩下春燕等三四人無處可去,便留在了女營,時常幫軍中做些縫補衣服之類雜事。當晚官軍攻上山時,東邊一部分兵勇奔到了女營,以為營房裡面沒人,便放火將木屋點燃,一名女教勇忍不住逃出門外,被兵勇一陣亂刀砍死,春燕等人顧不得烈火,躲在營房裡再也不敢露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小四跌入大火中,只往前爬了兩步,忽然聽見有微弱呻吟,一看是個女子被一根粗大的木頭壓在下面,上面不時有著火的木頭落下,王小四認得,那是女營齊統領的貼身婢女春燕。當下忍住傷痛,急忙爬過去,用盡全力把那根木頭推開,將春燕拖了出來,但春燕好像腿骨折了,依然動彈不得。

此時外面到處是官軍,即便兩人出去,也定然難逃一死。看見春燕那嬌弱的身軀和滿臉絕望的神色,王小四一時心軟了,說聲“得罪”便將春燕護在胸前,任憑火球落在自己頭上身上,實在燙得急了,便在地上抓起積雪塗抹,解一下燃眉之急。

還好,房頂上是幾尺厚的積雪,營房燒塌之後積雪一起落下,掉進大火裡就像澆水一樣,大火燒不多久,竟然漸漸熄滅了。春燕縮在王小四懷中,沒有被火燒著,但王小四頭上臉上卻燒得大泡小泡,不辨人形了。

好不容易熬到五更天氣,外面漸漸安靜下來,王小四拖著春燕往外爬,準備找個機會溜下山去,剛要從廢墟站起,突然背後一聲低喝:“誰?不許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