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同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二日一早,拓跋慎直到辰時才起床,連續幾天的曉行夜宿,即便是坐車也頗勞精神,是以昨夜用了近一個時辰才寫完幾封信件之後,上床後不過一刻鍾拓跋慎就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陸光劉騰二人昨夜的就宿在拓跋慎隔壁,拓跋慎穿好衣服之後,叫來二人侍奉洗漱。拓跋慎坐在鏡臺前,眼睛看著銅鏡中的自己,心思飛到了平城。

昨夜他在給皇帝的書信中說了來趙郡拜會滄水公主並遇到暫時在家的李安世之事。在給馮清和曹貴人,鄭娘子的信中除了簡述到李家的事外,重點描述著數日以來的一路見聞和沿途景色,這些途中瑣事,對她們來說更有興趣吧?

不過在平棘城外遇到李家娘子的事拓跋慎並沒有提。這個事牽涉到李家與馮家的私事,沒什麼好說的。

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以後,他從沒有離開皇宮這麼久過。初時還覺得宮外新鮮,時間長了也就不覺得怎麼樣了。

也不知道馮清和曹姨現在在做什麼?鄭娘子現在是不是還在學繡工?老三是不是還在為獨自上學感到苦惱?等回去了,小妹是不是又不認識我了?

拓跋慎摩挲著鄭娘子所贈的玉佩一邊想道。

玉佩這種物件兒,本是給成年男子所佩,以示“君子如玉”之意,只是沒想到鄭娘子會送給他這種暫時還用不上的物件兒。不過想想自己送給鄭娘子的金玉步搖,鄭娘子未嫁人前也一樣用不上。這也算是不謀而合,有共祝健康成長佳意之的巧合吧!

。。。。。。。

巳時初,於忠率領著本部三百軍士一百人騎馬,兩百人步行,帶著兵器護衛著拓跋慎的主車和李家的五六輛牛車並二三十個奴僕,婢女從李家門前出發,朝著城南的三光寺去。

今日出行的人很多,李悅祖本著陪客的義務,被李安世指名要求他一路陪同。滄水公主因為臨時有家務要處理,臨時決定不來了,她的親生長子託付給了陪同出行的李悅祖。至於滄水公主的次子,最後也一樣沒來,滄水公主對這個沒有她照顧的五歲孩子不放心,最終不顧著幼子的哭鬧聲,吩咐侍女將幼子抱走了。

拓跋慎這邊除了護軍之外,也就鄭道昭一人同行,李彪,蔣少遊等人都沒有跟來,出門之前,拓跋慎特意將符節交給李彪和蔣少遊二人隨攜。至於劉文遠,拓跋慎倒是主動邀請過他,但是為劉文遠所婉拒。

因為今日三光寺有法會的原因,平棘城內主道上人頭攢動,車馬如簇。幸好這些郡民遠遠看著於忠的護軍,爭先恐後往路兩邊靠,倒是省了不少時間。

拓跋慎的坐車內,滄水公主的長子李謐坐在盧氏身邊,拉著盧氏和李娘子的衣袂,看著拓跋慎也不眨眼。他昨日在堂中被父母命令於拓跋慎見禮之後,看著比他大不了多少的拓跋慎跟父母言笑,在場所有人都圍著拓跋慎轉,沒有一個人敢於放肆。

雖然囿於見識,還不懂什麼叫皇家威儀,還是被氣勢所攝,自從上了車以後,就倚偎在盧氏身邊,左手拉著盧氏的衣袂,右手拉著李娘子的衣袂,不時偷看一下拓跋慎,每次拓跋慎察覺之後看過來都會轉頭看向別的地方逗得拓跋慎和李悅祖夫婦哭笑不得。

“謐弟平素也如此好靜嗎?這倒不像是八歲稚子。”拓跋慎對李悅祖問道

李悅祖看著坐在妻子和女兒中間的李謐,捋須笑道:“二郎弟生性好動,常常與族中子弟打鬧。沒想到自上了殿下的車後,竟是如此安靜?”說著和妻子盧氏對視,兩人都輕笑了起來,只是其中意味只有夫妻二人能體會。

不要說李謐一個幼童安靜如斯,即便是他們這些論起年紀,在這車中幾人之中算是長輩的人來說又何曾不如此。拓跋慎雖然表現的很客氣,好說話,但是皇子的身份,不似其年齡的成熟感依然讓夫妻二人不大自然。

拓跋慎本也考慮到了李悅祖夫妻同乘的尷尬,只是李謐是滄水公主的兒子,不是一般孩子,拓跋慎當然要邀請李謐一起同乘。李謐年歲小,拓跋慎自覺不會跟個八歲孩子玩一塊兒去,可是李悅祖又是個男人,更沒有照看小孩子的能耐,最後拓跋慎只好連盧氏和李娘子一同邀請同乘。好在他這車比一般車寬大很多,即便再來幾個人也不會有擁擠感。

為了減輕李氏夫妻的拘束感,拓跋慎站起身離開自己位於正中的位置,坐到李悅祖身邊,正好面對著李娘子的位置。正中的位置的確會給人壓力感,不如坐在一邊,這樣給人在心理上的感覺會輕鬆很多。

“慎聽說,夫人母家閱為範陽盧氏,可是麼?”拓跋慎目光在李娘子的面上掠過,看著盧氏問道。

盧氏沒想到拓跋慎會主動問話,愣了一下,答道:“正是,家父為故範陽惠侯,家兄今在都中為秘書令。”

拓跋慎只聽別人說李悅祖夫人母家是範陽盧氏,沒想到她竟是盧淵的妹妹。

“慎在宮中多次見過範陽侯,范陽侯工善書術,宮中諸殿,多是由範陽侯所題名。家父亦以盧侯手書遍賜我兄弟習練,常獎盧侯忠誠之志。出京之時,聽說範陽侯將要加為我第五叔王師。”

“家祖,父兄蒙天子信重,得以末才效力朝廷,以微功分賜官爵,使盧氏門楣不墜塵土,盧氏深感朝廷之德。家兄幼蒙父訓,使職忠勤。今得殿下之言,可知家兄不忘父訓,異日妾返範陽,必將殿下之言告於家父墓前。”

李悅祖看著與妻子盧氏交談的拓跋慎,再看看在盧氏身邊的小郎弟李謐,想起昨夜世父李安世所言,頓感世間或許真有天命之說。相似之年,既有如李謐一般童稚之兒,也有二皇子這般天縱英姿之才。若非以天命相論,實難理解。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看著微微注視著拓跋慎的女兒,李悅祖心道:“看來今晚有必要去一探鄭道昭之意,其以秘書郎官充任使臣,必是受了鄭羲之意而為,想必自有深意!”(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