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業火焚身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三光寺外,已經五十餘歲的寺主僧顯和帶著一大群寺中有頭臉的,身披紅色袈裟的僧人和十幾個身著黑灰色僧衣的沙彌,正在寺門外等候拓跋慎一行人。

三光寺作為趙郡城中唯一一座僧寺,在趙郡中遠近馳名,來往於寺中的信眾不僅只是郡城中之人,還有周邊郡縣的信眾也有不少會慕名前來參拜許願。自從傳出三光寺要舉辦法會以來,就陸續有不少信眾前來平棘城中等待。

老和尚僧顯手中捏懂著佛珠,看著周圍扶老攜幼,來來往往,手中拿著竹籃等盛器的信眾出入寺門,臉上笑開了花,連眉毛鬍鬚都帶著一股子喜意,這些信眾不分男女老少,可都是他們的衣食父母啊!老和尚正準備等今天法會之中,開場大餐,要多攢些財物好供養佛祖羅漢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法智,你再派個人去看看,皇子殿下什麼時候能到?”

“是,寺主”

叫法智的僧人指排了身後一個沙彌道:“你再去看看,若是來了,趕緊回來告知寺主。”

老和尚看著快步奔走的小沙彌,心理有些發急,這都等了兩三刻了,怎麼還沒來。

再等了一會兒,還不見小沙彌回來,老和尚手也不捏佛珠了,回過頭對著一個大約四十左右的僧人,低聲道:“慧正,法明那裡,你可安撫好了,可別出了意外,若是出了差錯,你我可……”看了看左右,接著厲聲道:“出了差錯,你我可吃罪不起。”

“寺主放心,法明身邊,我這半個月都安排了弟子在他那裡,日夜開導他,如今他早已經想明了,若非如此,他前日怎肯自己來懇求寺主?寺主但請寬心,出不了差錯的。”

僧顯老和尚聽了中年和尚的話,才微閉起眼睛,又捏動手中佛珠,念了幾句佛偈後,又道:“非是我多心,只是此次法會,遠近多名士,郡中多吏員前來,更有皇子來此觀禮,這是何等榮光,若是法明的事辦得好了,於我三光寺可是聲名大有闢益啊!”

“這樣,你現在再去見一次法明”老和尚說著示意慧正和尚傾耳過來,道:“你現在去配上一壺……知道了嗎?好好跟法明講明了,只要他這裡不出意外,他俗家父母兄弟,我三光寺一定善待終生。”

慧正斜著眼,看了一眼老和尚,點點頭道:“我這就去辦。”

“嗯!僧象年老了,想來沒幾年就要去禮拜世尊,你也要自勵啊!”

“啊!”慧正聽了老和尚的話,眼睛有些泛紅:“是,是,寺主”

慧正頓覺渾身充滿力量,腳步輕疾的進了寺門。

僧象已經年有七十餘了,上座這個位置也坐了幾十年了,是該讓出位置給後人了。

僧顯老和尚笑看慧正進了寺門後,又轉身站立端正,閉上眼,手捏佛珠,心中默誦起經文來。

這次法會,老和尚都準備了半個月了,這麼些天口口相傳,想來趙郡以外都已經知道了。本來以老和尚的意思,也就是舉行一場大型講經辯經的大會,好提一提三光寺的名聲。

只是沒想到兩日前寺中一個叫做法明的僧人來見他,之後他就打算把這個講經辯經的佛會上再加上一道大餐,一道既能讓三光寺名傳大魏,又能得到更多佈施的大餐。

而昨夜得到李家傳話,說是今日將有皇子前來觀會,更讓他覺得這一定是世尊開恩,合該他僧顯要名揚大魏,日後說不得也能去平城做回皇帝的座上客呢?

。。。。。。。

“三光寺主僧顯攜寺中眾僧恭迎皇子殿下!”

僧顯等和尚幾步上前,在拓跋慎的車前行佛禮道

拓跋慎和李氏夫婦等人一同下了車,看了看車邊躬身,雙手合十的僧顯等僧人,點點頭,微微笑道:“僧顯法師多禮了,孤行經趙郡,聽聞貴寺將有法會,故而不辭冒昧,前來觀禮。”

“殿下光臨法會,為蔽寺增色,今日僧眾講經禮佛,必能心明神朗,大有進益。”

這僧顯蠻會說話啊!

“法師過譽了。法師開壇傳道,使趙郡士民鹹受耳目之賜,得聞佛祖真言,功德莫盛!”

違心隨口贊了幾句之後,拓跋慎看著寺門內外填衢塞道,都在看著他的趙郡百姓,轉頭對於忠道:“於卿,今日乃佛門盛典,郡中士女雲集於此,卿執行警戒要申戒將士,不要阻礙,驚嚇了百姓。”

“是,殿下!”

看著於忠帶領二百軍士分成數隊疾行進入三光寺布控,拓跋慎邁步上了寺門石階,說道:“未知今日貴剎所傳何法?孤於京中也看過一些佛典,於此道頗有所得。”

“今日所講,有《維摩詰經》,《涅槃經》,《十地經論》等文”

都是些當世流行的經文啊!

“除了佈道傳法外,月前本寺有一僧徒法明,因俗家父母病重難起,前日來告貧道,言自願焚身為俗世父母祈福祝禱,寺中眾僧苦勸不得,其又決意如此。哎!”老和尚長嘆一口氣,接著道:“貧道只得應允其請,只因事出突然,貧道不及外傳,故此寺外不知。今日殿下親臨,不敢不告。”

拓跋慎聽了老和尚的話,止住腳步,回過頭看著老和尚的雙眼,再看身後跟著的李悅祖等人,都是大感驚訝,不敢置信。李悅祖等人不是對僧人焚身之事無知,而是因為能受的了烈火焚身之苦的人,世間少之又少,十幾年也未必出一個。沒想到這三光寺中竟然會出現一個具備如此大毅力,自願蹈身業火之人!

僧顯被拓跋慎凌厲的目光看的不大自然,微有悲泣道:“貧道與眾僧多方勸阻,只是法明自感無虔誠之心,不足以致意佛陀,故而堅持焚身,欲前往極樂求告世尊,降下福佑。只因其志堅不可奪,貧道只得隨其意願。”

拓跋慎注視了僧顯好一會兒,才收回目光,繼續向寺內走,道:“此僧既是孝子,緣何拋棄父母,歸此空門?今日雖說是為父母祈福焚身,到底是父母所賜骨血,豈可如此輕賤?異日其父母即便康健,聞此噩耗,如何能不痛惜?”

“法明俗家本是城南寒家出身,其父母有三子一女,平日以耕織樵採為生,只因家中貧寒,故而在法明九歲之時送其入寺中為沙彌,三年前方受具足戒為僧。法明幼年只因俗家貧苦,飢飽無常,即便一件單衣也是兄妹相傳,故而頗多舊疾,今歲初以來頻發,常有通宵達旦不能安寢之情。想來也是他不能忍受苦痛,故此才要以殘軀為有用之餘。”(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