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春去秋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國自毀長城,短短三個月後,秦軍就攻入邯鄲,俘虜了趙幽繆王,後者在流放地開始思念李牧,後悔莫及:如果李牧還在,我哪用吃秦國的米啊……

邯鄲淪陷、趙王被俘後,趙國還沒投降,王室趙嘉逃到代城稱代王,公元前226年,最後的趙軍與燕軍合兵於易水之西,就是荊軻刺秦出發地,聯軍會戰秦軍,燕太子丹也在陣中。

燕與趙,此前彼此攻伐,大戰小戰不斷,但最後時刻,他們攜手站在了一起。

這一仗,燕趙聯軍輸了,敗軍逃至遼東,秦軍緊追不放,再戰,燕趙聯軍又敗。為求生,燕王殺死了太子丹,獻給秦軍求和。秦軍已無視他們了,主力轉而進攻魏楚。他們艱難又捱了4年,在公元前222年,燕、趙雙雙亡於秦軍。此時秦國,只剩下最後一個對手:齊國。翌年,滅齊,秦王嬴政稱皇帝,為始皇帝。

歷史大勢,不可阻擋。張藝謀的大片《英雄》,當年譭譽皆有,爭議焦點在於:李連杰飾演的來自趙國的刺客“無名”,在完全能夠殺死秦王的距離內,卻為了天下大一統而放棄刺秦的任務,並毅然犧牲了自己,喪生於秦軍萬箭之下。這是張藝謀想要表達的“俠”與“英雄”,很宏大的理念。

這是一種理解。司馬遷筆下的荊軻、豫讓、聶政、侯嬴之徒,均出自戰國,則是司馬遷對“俠”和“英雄”的理解。

今人懷念春秋戰國,是懷念一種精神,一種血性,一種能為人所不敢為的俠氣,一種慷慨悲歌、意氣赴死的抉擇。

今人或許感慨:分久必合,但為什麼統一天下的,不是“多慷慨悲歌”的燕趙,尤其是軍事力量超強的趙國?答案其實很簡單:無論是中國的《周易》,還是西方的赫拉克利特,核心思想是“變”:一切都在變,但“變”,卻是永恆不變的。

誰能持續求變,誰就是最後的勝利者。

想當年,趙武靈王銳意求變,“胡服騎射”,將傳統的步兵為主體的軍隊結構,改為騎兵和弓弩兵為主體的軍隊構成,完全改變了戰爭方式,趙國因此一躍成為軍事強國。

再往前追溯,魏國是戰國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也是因為在戰國初年,魏國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富國強兵,成為老牌強國。

縱觀戰國史,七雄都有風光時刻,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秘訣在於明君賢臣名將,更在於改革創新變法。

大家都在求變,但有的停滯了,有的放棄了,而秦國,基礎可謂最差,一度被魏國打得無處藏身,卻後來居上,始終不懈變法革新,逐漸超過了所有的對手。燕趙之人,即使再驍勇善戰,又如何能夠超越制度的勝利?

好在,燕趙之地,慷慨悲歌的氣質,延續了下來。一個地區的人性格同一性,經過漫長的歷史才形成,也在漫長的歷史中綿延不絕。

為什麼“春秋”和“戰國”要分開?古人真有個性!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時期,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國都開始,一直到公元前221年秦一統六國結束,後世稱為“春秋戰國”。

這是一段諸侯紛爭,混亂爭霸,弱肉強食的時代。

那麼,既然春秋和戰國都是紛爭的年代,為什麼還要分開稱呼呢?

從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東周的前半段時期非常具有代表性。魯國有一本著名的史書叫做《春秋》記載了期間242年的歷史,所以後世稱這段時期為“春秋”。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由於周朝分封過多,逐漸導致諸侯的興起,這時周王朝已經名存實亡,毫無統治之力。各個諸侯國為了振興自己的國家,不斷開始鼓勵新思想新變革,把整個中原從最簡單的“刀耕火種”加速向更先進的文明推進。

這時候,各個諸侯國中湧現了“諸子百家”,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的推行儒道,提倡以理服人,以德治國。

而其他的法家、道家、墨家、陰陽家、縱橫家、兵家、醫家也有自己的豐富理論,當時各個學派的代表人物非常有名,比如墨子、老子、管仲、孫子都生活在這個時代。

這時候出現了一種流行趨勢:諸侯國之間的競爭主要表現在禮儀、德行、文明上,過於野蠻會被各國所不齒。

諸侯國一旦發生爭端,不是派大軍死攻拼命,而是先有將軍貴族進行友好的談判切磋,士兵被要求不可以直接下“死手”,只要擊傷對方就可以。諸侯們各自顯示著在戰爭中的恩德,讓其他國家看到自己的仁義。這時候湧現一批非常著名的君王,如齊桓公、楚莊王、晉文公、秦穆公都曾有“問鼎中原”的實力。

時間追溯到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派兵幫助燕國討伐戎敵,在戰爭勝利後,燕王為了感謝齊王一路相送。一直送到齊國境內,齊桓公不好意思的說:我又不是周天子,你這麼禮遇我,我怎麼能不回報呢?於是,齊國把燕王送齊桓公所走的土地都送給燕國,以顯示自己的恩德,其他諸侯聽聞此事,紛紛誇讚齊桓公。他們肯定想不到,齊燕兩國在200年後,為了爭一座城池都要死幾萬人,齊國差點滅了燕國,後來燕國報仇又差點滅了齊國。

時間追溯到公元前597年,邲之戰。晉國被楚國擊敗,晉國士兵逃跑時非常慌亂,楚國士兵也不著急追,在他們後面慢慢的跟著。這時候有一輛晉國的戰車掉到坑裡,無法再行走。楚國士兵趕緊跑過來幫忙,並教敵人把戰車的前面的木頭抽出來墊在輪子下面,後來晉國戰車脫離困境,順利逃走。

這時的戰爭就如兒戲一般。

《史記》記載公元前476年為周元王元年,從此周朝進入一個激烈鬥爭的時期。從三家分晉形成戰國七雄到秦始皇一統六國,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這段時間又是一個有階段性特色的時期,西漢劉向編撰的史書《戰國策》詳細記錄了期間諸侯的政治和策略,所以後世史學家稱

這段時期為“戰國”。

隨著歷史的發展,各個諸侯國逐漸發現,過分的禮遇並不能換來過多的利益,很多君王開始變的暴虐,戰爭逐漸變成了“殺人的戰場”。這導致各個國家都開始肆意爭奪土地和城池,把之前的禮儀拋諸腦後。

戰國時期的每一次戰爭都會有數萬人死去,甚至秦國自商鞅變法後更是推行“人頭”軍功制度。“長平之戰”,白起帶領秦軍殺敵45萬人,甚至把戰俘也一起坑殺。人人得軍功的同時,戰國諸侯都被這血淋淋的戰爭結果所震懾。

同時,此時期的謀略、縱橫策術開始發揮極大作用,國家如何發展、戰爭如何佈陣成為各國諸侯謀士研究的焦點,這時的戰爭更具有“技術水平”,為了欺騙、自保、求和,移花接木、借刀殺人、隔岸觀火、離間反間、圍魏救趙戲碼紛紛上演,層出不窮。

時間追溯到公元前313年,張儀說勸說楚王與秦國交好,秦國願意獻出土地六百裡。楚懷王被矇蔽,撕毀與齊國的合約,派人大罵齊王。過後,張儀又說把自己的封地六里進獻給楚王。以此,引發楚國大怒,進攻秦國。齊國、秦國共同出兵伐楚,楚國大敗,割地求和。

張儀的行徑放在春秋時期會被天下人所唾罵,沒有人願意收留他。可是,在戰國時期的秦國,秦惠文王卻拿他當作寶貝。

春秋和戰國形成了一個非常鮮明的對比,每個國家雖然都在為自己的利益不斷爭取,但他們採取的形式已經變得截然不同。春秋的“以德服人”深受儒家道家思想影響,推崇恩德賢明,順應天道。而戰國的“弱肉強食”則更加現實,一切都以既得利益和長遠爭霸為目標,當土地和禮儀相衝突時,諸侯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土地。

當然,春秋戰國也給中國帶來了一段精彩絕倫的歷史。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上奉行俠義文化,“士為知己者死”和荊軻在易水旁留下“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千古絕唱。戰國時代養士之風風靡一時,養士著名的“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這些士掙脫了奴隸制的束縛,周遊列國,奔走呼號,發表自己的見解,活躍了戰國時代的學術空氣。

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是諸侯之間為了人口和土地而進行的兼併戰爭,“邦無定交,國無定土”,給當時的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生產力遭到破壞,可是有弊必有利,與此同時,戰爭對各類人才的需要增大,各種各樣的人才層出不窮,這些人給中華文明的成熟奠定了基礎;同時不斷的戰爭讓人們心中充滿了對中國統一的渴望,可以說,止戈為武,戰爭加速了中國的統一,讓中國以更強大的姿態傲立在世界的東方。從短期看,春秋戰國的戰爭破壞生產力,給人們帶來深重災難,從長期看,他加速了中國的統一,從而避免了中國像西歐一樣四分五裂,因為有更強的實力對付其他入侵的民族。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