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春秋軼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春秋戰國,“戰國”好理解,為什麼之前年代叫“春秋”?

“春秋戰國”是我國歷史上是重要的一個年代,甚至可以說,那一時代奠定了我國整個封建時期的基礎。

東周時期的後半部“戰國時代”很容易理解,七個強國以戰爭的模式霸佔了那時的舞臺,但是,東周的前半段為何叫“春秋”?

用“春秋”來表達這個時代,最早起源於“春秋”這個詞代表的一個意義。

“寫史”是東周時期各國特別注重的,但在具體實施細節上,又各有小差別。

魯國在命名上就和其它諸侯國略有不同,是按春、夏、秋、冬來記事。

所以,魯國的史書上經常出現的字眼是。

某某年春,齊國來打我。

某某年秋,齊王某某死了。

某某年冬,齊王某某繼位了。

這是因為,受季節影響,在古代社會,春天和秋天是最容易出事兒的季節,國與國之前的征伐都是選在春、秋進行的。

春天攻打敵國,可以干擾敵國播種糧食的程序,所以,糧食已經儲備好的國家通常在春天發動對敵戰爭。

那麼糧食不多的國家呢,秋天正好是搶糧食的季節,於是,秋天打人家。

至於夏天和冬天,一個太熱、一個太冷,兩邊都遭罪,除非特殊情況,兩家都心照不宣,極少用兵。

除了戰爭,所有的重要儀式,比如祭祀、新王繼位、國與國會盟、談判等,都選在春、秋兩季。

因為“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

禮、樂都需要大型戶外場所,大熱天和大冷天自然不適宜,所以,冬天和夏天都窩在家裡讀書,春秋則要演習禮、樂,祭祀和繼位等都是禮、樂的延伸,自然都發生在春或秋。

所以,讀古代史書,就會發現,不管哪個國家,夏天和冬天發生的大事都少。

這種情況,就突顯出“春”和“秋”的重要性,於是,魯國史官就用《春秋》來給自己國家史書命名。

但這個並不是讓“春秋”成為東周前半部歷史的特稱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孔子。

孔子是魯國人嘛,自然對自己國家的歷史很在意,就重新整理了魯國的歷史。

一個《春秋V2.0》面世了,這部春秋隨後成了儒家經書其一。

孔子作為儒家聖人,是後世所有文人的“神”,而給歷史時代命名又恰好是文人們的任務,信徒什麼事兒都喜歡往自己的神身上攬。

其中有一個文人發現,《春秋》記載的時間段是“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722年-前481年),恰好與“平王東遷”和“三家分晉”(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時間段較為吻合。

這個文人眼神一亮,就把這一時代起了個名“春秋”,這個命名規則迅速在文人朋友圈中傳播,得到其他文人的認可,“春秋戰國”這個表達時代的極具經典的名稱就流傳了下來。

古有雲:“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盡守”,所謂物極必反,這裡說的是富不過三代,用在春秋戰國時代亦可,縱觀春秋戰國,所謂霸主之國,往往強也不過三代。

縱觀春秋戰國,上至天子帝王,再到諸侯列國,難以邁過“強不過三代”這道坎。改天換地的周武王,建立周王國後,三代而後是周康王,雖史書中有成康之治,但實際上朝中掌握權力的是周公,召公等人。周天子四方征伐,消耗較大,其實已有衰落之相,再到周昭王時,竟然還有敗亡於楚國的慘劇。諸侯列國,創業多艱,對子孫之教育更是較為疏忽,二代而後,大多為守成或享樂之主,似乎“強不過三代”成了一條更改不了的鐵律。創業不易,守業更難!

孟子也說過類似的話,君子之澤,五世而斬。也就是說的強不過三代,這在春秋戰國時代可謂比比皆是。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史記》載:“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專權。”齊桓公可謂是一世而衰,晚年昏庸,縱情聲色,導致國政為易牙、豎刁等所操控,兒子爭位,齊國霸業衰退,再難興盛。

《春秋》記載:“五月癸丑,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盟於踐土。”晉文公在城濮大敗楚軍,何等輝煌。當年齊桓公沒有打敗的楚國也被晉國打敗了。但晉文公死後,晉國就缺乏強有力的君主,可以把那些建立功勳的卿大夫們完全掌控。四個公子的勢力團隊,各自為政,明爭暗鬥,最終公子驩團隊勝出,也就是後來的晉襄公。晉襄公本性較為寬厚仁慈,繼位前沒有經歷過大流浪、大戰爭,繼位後的主要任務就是垂拱而治,即延續霸主的權威與地位。其執政時間不長,五六年後即駕鶴西去,他的兒子晉靈公繼位,這位君主為趙 氏所弒殺 ,徹底斷送晉國偉業,晉國權力為晉國卿大夫趙氏所掠奪,所謂鳩佔鵲巢,晉國霸業可謂是三代而亡。

楚莊王飲馬黃河,問鼎周王室,楚國真正進入中原地域,正是楚莊王時代得以實現,而晉楚之間的百年征戰,亦自楚莊王時代日漸頻繁,楚國霸業中興,就連孔子也對其評價為“賢哉楚王!”在中原人的普世觀點中,楚莊王被如此認可,即可見楚國之盛。但在楚莊王死後,楚共王年幼即位,權臣子重把持朝政,政局陷入動盪,楚國歷史上最大的叛臣巫臣出逃,直接導致楚才晉用事件的發生,也促成了晉吳聯盟。楚國國力呈現直線下滑,而晉國悼公在位,這位年少有為的晉國君主,會盟諸侯,牽制楚國,吳國與楚國之間征戰不休,楚國北進中原的野心被完全擊碎,楚國二世而衰。

強不過三

代似乎就是宿命輪迴,在春秋戰國數百年君王史中反覆演繹,宋襄公以外交手段稱霸中原,也不過二世而沒落;吳王夫差擊破楚國,卻在晚年即被勾踐所迫,吳國竟致滅亡;趙武靈王縱橫捭闔,東滅中山,西扶昭襄,北伐戎狄,權霸三晉,卻也在晚年遭遇國內混亂,慘死在亂軍圍困之中;魏文侯、燕昭王、齊閔王等等諸侯君主,均無法擺脫如此宿命,多為盛極而衰。即便如秦始皇,統一天下,也不過二世而亡。春秋戰國,宿命如此,幾非人力可控乎?

詩經不錄楚風,孔子不入秦楚!對此秦國和楚國是怎麼應對的?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是南蠻,秦國是戎狄,被中原諸侯國所歧視,詩經不錄楚風,孔子不入秦楚,究竟是何種原因呢?秦國和楚國又是如何應對?

春秋時戰國時代可以說是一個紛亂複雜同時又豐富多彩的時代,它為中國古代的歷史增添了很多的色彩,春秋時期的諸子百家留下了很多令人驚嘆的經典思想,戰國時代的群雄逐鹿、諸侯並起也為中國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然這個時代非常的混亂,發生的戰爭也是不計其數,使得中原人口數量急劇減少,但是這個時代的價值,恐怕是以後所有的和平年代都無法比擬的,尤其是諸子百家時期,百家爭鳴所帶來的思想碰撞,儒墨道法等十家九流的興起,讓當時的人們的思想漸漸地被解放出來,漸漸地從奴隸制社會的一些壓迫當中清醒過來,為後來封建社會的建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思想啟蒙才有了後來的戰國七雄。

可以說,戰國七雄都是在春秋時期,這樣大的思想潮流之下所誕生出來的群體,所以戰國時代的諸多諸侯大國都與一些重點的學術流派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也正是在這種思想與戰爭並存的年代裡,有趣的歷史現象也隨之發生。

熟悉春秋戰國歷史的人,可以發現在那些主要的流派當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它們當中的絕大多數都不待見楚國和秦國這兩個國家,像是我們異常熟悉的《詩經》就沒有收入楚國的篇目,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也拒絕進入秦國和楚國,那麼這又是什麼樣的原因呢?

我們今天就來重點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詩經》不收楚風、孔子不入秦楚的具體原因到底是什麼?而在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之後,秦國和楚國又採取了怎樣的方法應對?

第一個我們來看楚國,其實當時的中原地區的人民對於楚國的歧視更盛於秦國,不僅是孔子,這連老子對於楚國也有極大的意見,因此,楚國本地的文化非常的興盛,但是《詩經》依舊沒有收入任何有關於楚國的篇目,可以說這樣的歧視是明目張膽的了,而這些流派或者說這些重要人物之所以不待見楚國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楚國不同於其它國家的立國特點,第二個字是關於楚國的身世。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