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早起開門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第一天開業兩個鋪面總計做了接近四百筆交易,這相當不容易。

喀什古城是個很有特色的古城,也是中國四大古城裡唯一還用做生活和居住的一個古城,其它的古城全部都已經商業化了。

正因為如此,說不容易是真心的。遊客數量太少,我沒有得到有關的資料,但根據我自己到入口和主幹道上觀察,感覺現在旺季剛剛到來,一天只有幾千個遊客,而這些遊客是從早到晚的全部的。

少部分遊客會乘坐景區的電瓶遊覽車遊覽固定的路線,這部分遊客基本是中高階遊客或者走不動路的遊客。電瓶遊覽車在固定的人家和商鋪門口停車,然後講解、拍照、簡單的參觀後就開向下一站,很多時候,遊客們就坐在車上聽講解,不會下車,也自然不會有消費。

大的古城區域被解放路分為東西兩部分,我說的是東邊這一半,這邊的遊客大多的路線就是從東門發散出的阿熱亞路、恰薩路和沿著城牆的奧然喀依巷。我的店鋪不在這三條路任意一條上,而是在東區古城的中心位置。

這個中心位置絕對不是古城商業的中心,以後在我的努力下可能會成為商業中心。這裡商業少,非常生活化,煙火氣很重,遊客過來的也少,畢竟遊客還是習慣走主路,沿著熱熱鬧鬧的店鋪一路逛下去,然後就從就近的出口出去了。

所以今天能有幾百個遊客在我們店鋪消費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也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我把這些分析給華雯聽。

華雯說:“我覺得商業鋪面還是要扎堆搞,單純靠你的店鋪把這條小巷支撐起來很難,今天是靠大家唱歌、跳舞、發傳單、搞優惠才能吸引來顧客,這樣的手段畢竟是短期手段,以後你怎麼辦?”

“是的,客流量比較小是個大問題,整個喀什古城的客流量比起內地的景點還是差太多。上次我問古城裡的導遊古麗,她們也很發愁客人少。我認為主要還是喀什比較偏遠造成的,比如旺季從上海來這邊,其它的不說,往返機票就要六千元左右,這個機票價格到東南亞、日韓可以吃住玩也給包了,已經可以玩的很好了。我打算之後看看能不能搞酒吧、咖啡店、工藝品等店鋪在這一片,我搞不了也看看鄰居有沒有能搞的,等這片的商業店鋪發展起來,應該會好,我打算過幾天正常營業了就再瞭解一下周邊。”我回答。

幾年前當時的公司給麥當勞和肯德基都做過IT系統和開店,記得有次上海開一個新店,開業當天的營業額是二十多萬。就這個店經理還嫌少,他說因為洋快餐在國內已經沒有吸引力了,已經錯過了最好的賺錢時機,他說九十年代是麥當勞最賺錢的時代。

我嘴上說著今天營業額超預期,卻算來算去仍然不算高,因為這幾天是全員上崗,不能只給今天一天的工資,把員工這幾天的工資一結算實際沒多少利潤了,但我心裡很滿足。

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可能會由原來一年賺十萬左右提高到一年二十萬,誰都希望能多賺一些,我也不例外,畢竟我的投入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明天我要睡個懶覺了,明天你先自己去忙,我睡醒了再過去幫忙。”華雯說道。

說完她就回屋去洗澡睡覺了。我沒有洗澡,直接睡了,太累了。

第二天一早,我沒有吃東西就去了店鋪。昨天有些食材要在今天早上做最後的加工。昨天算上我和華雯有七八個人在忙碌,而今天減半,雖然不算開始正常排班,也是一個挑戰。

到店裡,熱依罕和瑪依莎也剛到,阿依木和蘇如何也來了。四個人,算上我和米熱的媽媽勉強是五個人吧。華雯要半上午才會來,基本幫不上什麼忙,今天我打算讓她坐在店門口喝茶,算是個托兒,這樣至少不會使顧客看到一個客人都沒有的店鋪。我猜測有很多遊客看到華雯坐在店裡才會對店裡的餐品多看一眼。

我到店裡的時候,門剛開,大家也都是先打掃衛生,然後又把一些需要滷煮的食材煮上。包烤箱預熱,到米熱家院子的冰櫃裡取出凍肉,在自然溫度下解凍。

按之前我的要求,我們每天會使用新鮮的牛、羊、雞等肉,不用凍肉。但這兩天因為開業,為了確保原料足夠,我們還是在冰櫃裡冷凍了一些肉。新鮮的肉要接近九點左右才能送過來,那個肉用來炒菜和燒烤都很好。

其實我具體做這些也不在行,屬於趕鴨子上架,在家做小鍋飯是一回事,在餐廳做一天飯是另外一種情況。我發現如果是自己的事就特別用心,我前後投入了差不多十一二萬,瑪依莎投了五萬,瑪依莎的錢入股就說好用做日常的現金流,這個是白會計的建議。

白會計建議我先不進行總成本的計算,所有的費用一鍋算,因為要想算明白開業前的投入會比較容易,但會影響兩個股東的幹勁,又因為兩個人的資金在不同的事上進行著消耗。

等開業一段時間之後,白會計會計算出我們各自的投入,先用一部分收入對我的投入進行返還,直到我的投入下降到五萬,這樣達到五五,對於員工的工資和獎金也不用瑪依莎負擔,那樣對店鋪的發展不利,應該有比較明確的資金出入,這樣我們兩個都必須全心的去經營店鋪。

我不知道其他會計們是如何處理這樣的情況的,但對我來說,預計兩三個月內就能收回多的成本花費是個意外驚喜。這樣我就可以立即考慮進行另外的創業,如果單純靠這個餐飲店僅僅只能滿足溫飽而已。

瑪依莎如果按之前的約定從她的分紅裡給付店員的薪水和獎金,會把她拖的沒有希望,之前我們想的都太簡單,和白會計談過之後才知道,在喀什做餐飲,特別是小餐飲店情況沒有我們預計的那麼樂觀。

昨天的情況是,單天利潤很高,但把開業前幾天的人員成本一攤就沒多少利潤了。不過瑪依莎很努力,比我想象的要負責的多,因此我想之後的如果擴大經營或引入新專案的時候,我仍然會選擇和瑪依莎繼續進行合作,我深深的體會到一個人做事太難了。

開業第二天我們到的都很早,現在是一邊做著準備一邊等天亮,我們到的確實都有些早了,直到我們無活可幹的時候,天才亮了起來,這個時候距離第一批顧客上門可能還要有一個多小時。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熱依罕認為我們應該堅持做早餐,早餐可能是早上游古城的遊客必須的消費,要抓住這個機會。

這幾個姑娘躲在收銀臺後邊換了工裝準備開門營業了,於是我就想到了一個香豔的畫面。

“姑娘們,你們下次可別在店裡換衣服了,聯防的探頭可有人一直在看著呢,我也沒有考慮到搞一個換衣服的小隔間。”我說道。

“啊!李哥你怎麼不早說,這看都被人看完了你才說!”熱依罕和阿依木叫嚷著。

“回頭要麼你們直接穿服裝來,要麼一個人舉著布擋一下吧,等我回頭讓米熱的媽媽多做幾套衣服。”我說道。

“李哥,其實今天你不用來這麼早的,比昨天來的還早,天越來越熱了,有些食材不能準備的太早,容易變質變幹,明天開始,就兩個店員了,賣多少準備多少吧,一下就都準備了不好。”瑪依莎給我說。

“嗯,我是高興的睡不著,早上醒來就過來看看,你們到的也很早,我也沒幹太多。你昨天累嗎?”我問瑪依莎。

“我不累,我和李哥一樣,過兩天就不用天天來了,苦了熱依罕,這下就長時間的忙下去了。”瑪依莎說道。

“不累,我之前在縣上一個飯館打過工,擇菜、洗菜、切菜、洗碗幾乎所有的雜活都是我一個人做,從早做到晚,習慣了,現在做的事比以前複雜,但是也更高階,我願意幹這個。”熱依罕說道。

我發現有的時候女性幹活就是利索,比如熱依罕洗好了榨汁機,開啟了製冰機,準備好奶茶鋪這邊的大部分東西時,我可能才清洗完一堆盆盆罐罐。

因此被我叫做奶茶鋪的熱依罕這邊的準備工作幾乎都是她一個人做的,我幫阿依木和蘇如何做的準備工作。

熱依罕看時間差不多了,洗好的土豆也已經瀝乾了水分,就先把土豆放烤箱烤了起來,烤土豆的時間比較長,主要是看土豆的大小,我們試驗這批大小的土豆要四十分鍾,更大一點的要一個半小時。

土豆大小不同是個問題,因為出售的價格是一樣的,但大小不同就容易給顧客造成不公平的印象。因此,土豆我們都是一個個用稱去分揀過的。花的時間雖然長,但一想到烤洋芋非常的香甜,昨天一爐出來基本上一個小時就賣完了,我們還是很願意多花點功夫在烤土豆上。

昨天有一會斷檔了,新的還沒烤好,只好讓客人等一會或者換個小吃,結果客人寧願等等也要吃烤土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