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書生譜上有賢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時下雖說宦官當道天災四起,但濮州城內相對而言還是一派繁榮之象,就好似絲毫未受城外數萬難民的影響一般,城內的居民該勞作的繼續勞作,該行商的繼續行商,一派歲月靜好與世無爭的模樣。

一道城牆便能隔出兩方世界,陳遙對此也是歎為觀止。

正望著街對面小店在外招攬客人的小娘子胡思亂想,陳遙耳邊突然傳來一陣劇烈的馬蹄聲,的的的的聲響很大,速度非常驚人。

有人在市井間策馬飛奔?

馬蹄聲方起,陳遙便扭頭朝來人處望去,這一望還真是。

“滾開!通通滾開!”

馬蹄聲如重槌點鼓面,人還未到而連串囂張的怒罵聲便已先至,緊接著陳遙便看到數名鮮衣怒馬的少年如旋風一般騎著高頭大馬自街角方向疾衝而來。

沿途所遇,無論是路上的行人亦或是道旁的商販,統統被這群少年毫無停滯地策馬撞翻,無辜者倒伏無算,驚恐與哀嚎此起彼伏,但這些聲音全淹沒在少年們的馬蹄與嬉笑怒罵聲中。

“是魚家人!快躲!”

“魚家大少們來了!不好!”

“快躲開快躲開!”

州城間的市井小道不比長安,當下道路本就擁堵,被這群少年這麼一鬧,道上行人紛紛不約而同地撒腿向路兩旁逃竄,唯恐跑得慢了遭此飛來橫禍,濮州地界誰不知道這魚家的手段,要真是倒了黴被撞翻在地,別說伸冤無門,甚至都有可能被魚家大少們勒索一筆驚馬費,這是誰也遭受不起的。

豈有此理!

任何時代都有爛人,陳遙起初也懶得管這些破事,畢竟他也沒什麼本事和時間去管,但眼瞅著疾衝而至的馬隊轉眼便要撞上對面那招攬客人的小娘子,這才讓他怒從心頭起。

這還沒到亂世,怎麼濮州城內就出現了這等目無法紀的紈絝子弟,薛崇瑞貴為一方節度使也不管管?

那小娘子估計也被這一幕給嚇傻了,都忘了轉身進店躲避,陳遙也沒多想,驟然閃身衝將過去,不由分說抱起那小娘子盈盈不堪一握的腰肢,旋即借力合身一撲,兩人便堪堪倒進了店鋪之內。

千鈞一髮,馬隊此時正巧自二人身側呼嘯而過,大概是突然有人自馬前穿過,領頭幾名少年的馬匹受到了驚嚇,紛紛揚起前蹄頓然止步,繼而人立而起,咴咴驚鳴,便這麼硬生生停了下來。

這一停倒好,馬背上的幾名少年可就吃了大虧,一個個猝不及防如滾餃子一般當即跌落馬下,撲起團團黃塵,其中一人大概摔得較重,當即哎喲一聲倒在地上哭爹喊娘起來,看得陳遙好生解氣。

低頭再看懷中的小娘子,早已被嚇得花容失色話不能言,只顧噙著淚水愣愣發顫,好似全然沒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

此時店鋪內的主事慘叫一聲也跑將出來,顫巍巍接過被嚇傻的小娘子,不住地給陳遙道謝,但一抬頭看到店外的情景,登時老臉一僵,不由分說迅速將陳遙推出店外,還沒等陳遙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店門“哐啷”一聲便自身後給關上了。

行吧。

到底來自一千多年之後,陳遙對於這類破事也見怪不怪了,他也沒什麼好埋怨的,畢竟當時也沒想太多,看了人家半個來時辰,危難之時順手幫個忙也沒什麼,反正主家剛才不也道過謝了麼?能理解。

拍拍身上的灰塵,陳遙揉了揉臉,這才將目光挪到面前幾名怒目而視的錦衣少年郎身上,看來想要安穩晃盪到日影西斜……估計是不可能了。

人生在世遇到幾個爛貨太正常了,如果你覺得人生很順暢,那只能說明你就是個爛貨。

況且遭遇爛貨這種事完全和階層境界沒太大關係,無論身處泥濘還是手可摘星辰,只要周圍還有人,就一定有爛貨,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老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的意思——

這不,陳遙穿越人生道路上的首個爛貨,這便是出現了。

面前少年共計六人,陳遙拍去身上塵土時還有一妙齡少女也堪堪策馬趕至,大概是胯下坐騎跑得較慢,使得少女落在了眾人身後,剛到地方她便驚呼一聲,陳遙見她翻身下馬去檢查地上那兩位被甩下馬背的同伴,邊幫他們檢查傷勢還邊責怪其餘幾人,神情很是焦急。

陳遙冷笑一聲,自己人受傷就是受傷,區區墜馬而已,大驚小怪。

他這一笑不打緊,馬背上另幾名少年算是被徹底激怒,他們方才還未弄明白究竟發生了何事,剛安撫好胯下坐騎,正欲拿路旁這不知死活的臭要飯質問,不想還未耀武揚威地搭上話,這臭要飯的便如此目中無人。

這還了得?

這豈有此理!

為首少年郎氣得臉色鐵青,當即拔出腰間佩劍,欲策轉馬頭將陳遙砍斃於當場,陳遙心思活絡臨危不懼,反正被人拿劍指臉也不是頭一遭了,正想找個空擋朝狹窄小道方向逃竄,不想那少年馬頭還沒調過來,馬韁繩便被先前跳下馬背那少女給拽住。

“魚凡信,你瘋了?!當街殺人你知道是什麼下場嗎!還嫌阿爺煩心事不夠?!”

少女聲音不大,倒也喝止住了正在氣頭上的持劍少年,少年面上憤然不減,但舉劍的手卻稍稍放低了少許。

見他如此,身旁同行幾人也紛紛開口勸阻,說來說去無非就是為了個臭要飯的髒了手不值當,而且聽他們的意思,似乎是要趕著去聽什麼授業講課,在此耽擱太久也不好。

“便是如此,這廝也傷了我等兩個兄弟,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來人!”

為首少年郎意氣風發器宇軒昂,就是臉色一直不太好,這時街巷那頭也跟過來幾匹快馬,看打扮應是這群公子哥的跟班下人們。

也怪陳遙太過淡定,見勢沒跑誤了先機,不等他有所動作,一群奴僕家丁已是一擁而上,不由分說便將陳遙給綁了個結實。

陳遙當下不過就是個十來歲的孩子,哪會是這群惡奴的對手?三兩下就被完全制住,他也沒了脾氣,沒好氣地反問是要將自己如何,反正身無長物也賠不起藥錢,就算綁了自己也無濟於事不是?

為首那少年冷哼一聲,居高臨下用劍尖一指陳遙面門,朗聲喝道,“無恥狂徒,膽敢衝撞本少爺御駕,今日定饒你不得,現在就將你綁去府衙見官!”

陳遙聞言簡直哭笑不得,還御駕呢,這話要是傳到當朝天子耳中,誰去見官還說不定呢,不過陳遙轉念一想,這小子連此等大逆不道的話都能說得如此理直氣壯,看來還真是當地一霸,無法無天了。

也罷。

見官就見官吧,反正閒著也是閒著,陳遙自忖自己也沒什麼錯處,大不了到時候胡攪蠻纏一番,這濮州衙門管事的要是明事理那還好說,不明事理的話就把梁大哥那層關係捅出來。

反正看這群小王八犢子平日裡定然也是作威作福慣了,如此當街策馬估計也不是頭一遭,濮州府衙若真敢每次都把他們抓去的人給杖斃堂下,那也不用等王仙芝了,這濮州城裡的人恐怕早就先反了。

到底都是些沒有根據的瞎琢磨,“八字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的道理陳遙還是明白的,而他之所以不怕被這些少年綁去見官,最根本的原因在於——

他其實也想見官。

唐朝初期制度大多沿襲隋制,地方官員編制也很簡單,如濮州這一類州城,朝廷都會委派刺史進行管轄,初期之時節度使只管理軍事,到了後期由於指揮排程、後勤補給等需要,人事權和財政權才慢慢落入節度使手裡。

簡單來說,面前這群少年要將自己綁去見官,那極有可能是直接去見這濮州城最高指揮官,也就是天平節度使薛崇瑞。

而從薛崇瑞肯動用府庫軍餉救濟難民這一點來看,陳遙認為,這薛大人定然也不是自己所見歷史上那個酒囊飯袋,不是酒囊飯袋,那麼一切都好說,別忘了,薛崇瑞坐陣的可是濮州城,而陳遙非常清楚,濮州城即將要面臨什麼。

為首的少年郎意氣風發,當即便想拖著陳遙去府衙找王法,不過一旁其餘幾人都紛紛表示時辰不早了,若是錯過了聖人授課,那才真是得不償失。

少年郎聞言也是眉頭緊蹙沒了法子,正思忖該如何是好,一旁扯他韁繩那少女此時也已再度翻身跨上了馬背。

她看了一眼陳遙,而後對那少年說道:“且去先聽聖人授業,此間之事稍後再議。”

眾少年紛紛附和,方才不幸跌落下馬那兩位當下也顫巍巍重新上了馬,看樣子並無大礙,就是麵皮上有些掛不住,滿身的塵土讓他們憋紅了臉,若非那少女有言在先,說不得他倆也早跟著拔出佩劍,顫顫巍巍地過來找場子了。

“那這廝當下如何處置?”少年郎又問。

“暫且帶他一同前去。”少女又看了陳遙一眼,眼神中有說不出的怪異之感,“路上莫要傷了他性命。”話畢少女頭也不回,直接打馬前行而去。

“小子,你給小爺等著!”

少年見狀惡狠狠衝陳遙啐了一口,吩咐家奴帶上這臭要飯的,也一併打馬跟著去了,周圍其餘人等紛紛緊隨其後,片刻便繼續一路衝撞著消失在了街角。

這群倒黴催的。

一群惡奴雖沒把陳遙這臭要飯的放在眼裡,但顯然也不敢違抗少女之命,只得勻出馬匹來,將五花大綁的陳遙往馬背上一拋,一群人也隨著自家主子遠去的方向策馬揚鞭絕塵而去。

可憐陳遙就這麼束手束腳地趴在馬背上,的的的的差點沒顛得他一嘔千里。

縱馬掠過幾條街道穿過幾條小巷,馬隊停在了一間深幽別緻的小院前,眾僕從紛紛下馬立於道旁,那幾名少年此間也已下了馬,陳遙來到之時他們都在各自整理衣襟幞帽,看架勢似乎一會要面見什麼非常之人,一個兩個神情都變得異常莊重,全然沒了先前那副囂張跋扈的神情。

陳遙看著他們當下這副模樣暗暗覺得好笑,小小年紀怎得如此秉性,這些豪門世家子平日裡的生活看來還真是豐富多彩。

“爾等就在門外靜候,待我們聽罷聖人教誨再將這廝押至官府問罪!”

為首那少年郎見僕從們押著陳遙也到了,擺擺手吩咐過罷,便領著眾人魚貫進了小院,撂下陳遙跟個粽子一般立於小道兩側的樹蔭旁。

“他們這是去幹嘛?”

陳遙不知這些人如此興師動眾地專程跑來此地所為何事,不過從他們之前的談話內容來看,似乎是有人在此地開堂授業釋講禮學,那此間應是類似私塾一類的場所,而能讓這群無法無天的世家子弟如此恭敬……

想來授業講課的老夫子當在此地極負威望才是。

反正當下閒來無事,陳遙便起了打聽一番的念頭。

身旁一僕從聞言白了陳遙一眼,似乎對一個臭要飯的也敢打聽聖人之事感覺甚是好笑,當即不陰不陽地表示,這裡可是呂聖人專門授課講學之所,而一般人根本沒資格聽其釋講禮學,自家公子學富五車才高八斗,又是焚香淨身又是禱告祭祖,走了不少關係這才蒙天眷顧拜入聖人門下,巴拉巴拉之類的。

在現代人眼裡,聖人這個詞早已不再流行,而縱觀歷史,能獲此殊榮者也寥寥無幾屈指可數,但在唐代,聖人這類稱呼使用最多的其實是皇帝,比如唐玄宗就非常喜歡別人這麼稱呼自己,而當下民間若有人被稱之為聖人……

陳遙想了想,好像能被冠上這個名號的往後推最早也是朱熹與王陽明,往前推的話就更沒邊了——當然,李隆基那個肯定不算。

思來想去,唐末時期好像還真沒什麼聖人現世,如果有的話,陳遙認為自己沒道理不知道。

“是何人啊?”

僕從的態度極為輕蔑,陳遙也不在意,當即擺出一副鄉巴佬的姿態虛心求教,面對這類狗仗人勢的傢伙,只需適當滿足一下他們那點虛榮心一切就都好辦。

果然,見陳遙什麼都不懂,那僕從當即恨不能將白眼翻到天靈蓋上,他哼哼唧唧地表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呂公乃三朝元老治國大才,曾躋身宰輔之列,乃當今在世儒聖,才氣渾厚冠絕古今!書生譜上有賢名,英雄榜上亦如此!裘賊亂我大唐社稷知道吧?當年餘姚城外何其兇險,呂公奉旨討賊,於萬軍陣前揮毫伏屍三百裡!當真是如緣巨筆,肩挑道義!就這手筆,嘖嘖!”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

陳遙本不過閒著無事想打聽打聽究竟是何人在此開堂授課,方才那群世家子的態度讓他有些好奇,雖說陳遙對讀書人並無太大興趣,不過此間到底是以儒學治天下,讀書人很多時候都比武夫能說上話,若是能結交這位老先生,加上薛崇瑞,那麼到時候自己在這濮州城內的地位也能拔高不少,至少不用再等著天黑想方設法去討生活。

陳遙這麼想倒也沒錯,和薛崇瑞打交道說實話他心裡也沒什麼譜,畢竟對方是統領天平軍坐陣一方的節度使。

眾所周知,大權在握的武將一般都不太好說話,自己也沒有十八般武藝可以說服對方;但讀書人不一樣,都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要在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面前抖露一點穿越者獨有的學識,那很容易就能引起對方關注,結交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當然了,陳遙所謂的“穿越者獨有的學識”指的也並非背誦唐詩宋詞,在真正的文人面前抖機靈可謂百害而無一利,他想展現的東西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打打年齡差,簡單塑造出個天才少年的形象便可。

所以此番陳遙想打聽的大抵就是何人在此、又有何地位聲望,但這不著調的小廝張口就來一通什麼儒道至聖的怪異言論,還什麼揮毫伏屍三百裡?這都是些什麼?怎麼聽起來像是劍仙幹的事?

大儒指代什麼陳遙知道,聖人的意思陳遙也明白,但唯獨這儒聖……他就有些不理解了。

剛想開口再問,只見小院深處噔噔噔兀自跑出一人,此人神色匆匆,滿臉漲得通紅,不問可知,正是那魚姓少年郎。

“少爺,您這是……”

眨眼的工夫自家少爺便從講堂內匆匆離場,這讓守在堂外的眾僕人家丁皆是面面相覷不明所以,紛紛上前詢問是否出了什麼狀況,而那少年臉色一直很難看,這一點從陳遙第一眼見到他時就沒變過。

聞聽僕從打探,少年郎抬起一腳便將最近那僕人踹翻在地,而後氣急敗壞地指著陳遙罵道。

“不長眼的東西!還不快快鬆綁!”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不僅讓眾僕從如墜雲霧,就連陳遙本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麼這一眨眼的工夫自己的角色就變了?看面前少年郎的神情,似乎此番現身還有些情非得已的意思?

心念一動,陳遙很快便明白了是怎麼一回事。

即便當下還不太清楚儒聖是種什麼樣的存在,但能於萬千讀書人之中超凡入聖,想必這呂老聖人肯定也非昏庸之輩,大概是透過某種途經,得知了自己這群不成器的學生還綁著個見義勇為的老實人一同趕赴學堂來了,當下便命始作俑者親自出來為其鬆綁,估計也算是種言傳身教的治學手段了。

想明白這一點陳遙當即一扭頭,朝先前還翻著白眼衝自己吹噓那僕人撇了撇嘴,示意他還不趕緊?

那僕從被自家少爺無故踹了一腳,囂張氣焰早已是蕩然無存,當下也不敢怠慢,三下五除二便給陳遙松了綁,事畢立即往遠處一站,俯首垂眉再不敢多言。

“怎的?不去見官了?”

揉了揉發麻的手腕,陳遙佯裝不解問那少年郎道,話一出口便見少年又下意識伸手想去摸腰間佩劍,不過他似乎忘記了身上佩劍早已在步入學堂之前取下,這一摸自然是摸了個空。

見他如此陳遙冷哼一聲也沒放在心上,年輕人就是太過浮躁,既然聖人都已發話,量他此間也不敢再生事端。

擺了擺手,陳遙頭也不回邁步正欲離開,突就聽得身後有人開口挽留。

“公子且留步!”

是個女聲。

不用回頭陳遙都能猜到說話者是何人,這聲音他認識,正是先前下馬檢查同伴傷勢那名少女。

此女一席春衫,輕腰欲折,一頭青絲挽了個靈動的美人髻,如墨盤般烏黑的秀髮上斜插著兩三枝髮簪,襯得春顏秀美,凝脂如玉。只不過當下年紀尚小,此時周身還未散發出成熟女性那種惹人遐想的意境。

這少女也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先前策馬趕到之時陳遙便曾仔細端詳過她,天生麗質自不必說,然而就憑他們這群人在市井那一番作為陳遙便不願待見她,所以一直也沒怎麼將其放在心上,當下見她也自堂內行腳而出,陳遙微微蹙眉,轉身一拱手,不鹹不淡地回道。

“在下不過就一浮逃落魄戶,公子二字實不敢當,敢問小娘子有何見教?”

“你這廝——”

“凡信你住嘴!”

這二人當是兄妹,但表現出的感覺卻像是姐弟,大唐尚武,民風開放,女子生性豪放當街策馬亦是常事,只是沒想到這二世祖如此不濟,也不知這魚家是否同眼前這兄妹二人一般,也是陰盛陽衰之象。

這二人的對話讓陳遙莫名想起了唐初名相房玄齡,正不著調地胡思亂想,那少女已是正正經經起手,朝陳遙行了個武人的拱手禮。

她也沒計較陳遙言語不遜,再次開口說道。

“公子今日涉險出手一事妾身已是知曉,家師亦是,正因如此,家師才命我等出門相迎,還望公子不計前嫌,隨妾身入內一敘,家師也想見一見公子。”

她這話一出,周圍眾僕從家丁全面露駭然神色,而少女身旁的魚家大少更是面漲如血,不問可知,此間定然是挨了聖人一番訓斥。

現世報來得如此之快也讓陳遙稍感意外,不過他其實也沒多高興,畢竟想藉由此事面見薛崇瑞的計劃到底落了空,好在能脫身也不算是件壞事,當下天色尚早,晚間偷盜糧食一事尚未被耽擱。

想是這麼想,不過少女此時這番話卻又讓陳遙有些猶豫。

先前所想關於結交大儒什麼的……陳遙也不是不想,但他總覺得當下還不是時候。

讀書人較之武夫更好說話是不假,但同時也特擰巴,自己今天見的若是薛崇瑞,那一番交談過後,有關生計一類的問題定然也能一併得到解決;但如果見的是讀書人……那會面完畢該幹嘛還是得去幹嘛,這便是武夫和讀書人之間的區別。

簡單來說,如果今天陳遙見的是薛崇瑞,若事情順利,那麼事畢定然能拿到不少打賞;但若是去見了這傳說中的儒聖,極有可能只是得到幾句暫時沒什麼大用的讚賞,出了門還得繼續偷雞摸狗討生活。

而且更糟糕的是,倘若白日裡見過所謂的儒聖,晚上偷東西被抓的話……那可就不是五十大板那麼簡單了。

若非社畜,還真不可能考慮得如此周全,若是在場眾人得知陳遙這臭乞丐心裡還有這番盤算,估計下巴都能掉地上。

見還是不見,這是個問題。

陳遙稍作沉吟,說心裡話他並不想見,或者說今天此時不想見。

民以食為天,一切仁義道德在餓肚子面前都毫無意義,自己又不是聖人,更沒有捨生取義的想法,能得當世聖人幾句讚許是不錯,然而這些東西也需要和身份配套使用才能顯其效用。

聖人稱讚乞丐又如何?世人也只會對前者愈發尊崇,誰又會在乎被贊的乞丐如何?

所以當下對陳遙而言,聖人幾句稱讚還不頂果兒一個吃飽喝足後的滿意笑容來的實際。

但話又說回來,能得當世大儒面見及讚許也是筆上乘的買賣,如果此人的威望確如此間這些人形容的那樣,那麼這些讚譽陳遙遲早能派上用場。

而且說句實話,陳遙對剛才僕從口中那句“揮毫伏屍三百裡”確實是非常非常在意。

大唐年間的文人一向不弱,比如李白,這傢伙號稱詩仙的同時其實還是個無雙劍客,而文弱書生這種形容詞說的大抵都是兩宋及之後的文人,更何況即便在兩宋期間,也有能文能武的奇才橫空出世,比如辛棄疾;

所以很多時候,書生上陣殺敵也算不上何等奇事,更何況非要說起狠辣無絕,讀書人那才真是冠絕天下當仁不讓。

意識到在此授業講學的老先生極有可能是李白那種文武兼修的大能,陳遙當即便動了心思。

文官武將相互不對眼的血淚史自古有之,究其根源還是因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武將看起不文官滿嘴仁義道德之乎者也,文官瞧不上武將頭腦簡單粗鄙無禮,但這呂聖人若是有一夫當關的本事,那麼薛崇瑞定然是會對其禮讓三分,如此,見他和見薛崇瑞也就沒太大區別了。

一念及此陳遙心中便有了計較,他也不看那少年一臉慍怒神色,當即一拱手,衝那妙齡少女說道。

“如此甚好,在下早也聽聞呂公賢名,都說呂公府中藏書汗牛充棟,今日有此機緣得以一窺聖人真容實屬三生有幸,煩勞姑娘帶路,小生謝過。”

見他如此懂禮數,少女也微微一愣,不過旋即便捂嘴淺笑道。

“公子有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