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獨步文壇非本意。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由於沒見過薛崇瑞本人,陳遙能接觸到官職最高的也就這梁大哥了,而就陳遙自己這些天與之相處下來的觀感而言,他對這梁晃梁副使倒是頗有好感——

這是個樸實無華的中年漢子,健談,豪爽,又是個熱心腸,幾乎所有陳遙能想到的關於古代武將所能擁有的優點,在梁晃身上他都能找到一二。

這樣的人很有親和力與凝聚力,人們也願意與之為伍,將士們也願意捨命追隨,這一點陳遙從未懷疑過,他自認自己因為性格的原因已是極難相處,然而就算是自己,也能從這漢子身上感受到被需要、被善待的溫暖。

在場的眾難民們和陳遙不一樣,陳遙算是半路穿越來的外地人,但他們不是,他們流落到濮州地界已是數月有餘。

這幾個月雖過得依舊淒涼困苦,但比起之前所途經的州城縣鄉而言,薛大人給予他們的照顧已經算得上是菩薩現世,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面前這梁副使——

畢竟這半月以來,每一次薛大人開倉放糧,都是由這梁副使全程監督實行。

升斗小民沒有那麼多是非觀,這地方能領糧,領到的糧食能救命,而救命的糧食出自梁副使之手,那麼他們就對梁副使感恩戴德。

當下見梁副使押著運糧的車輦自城中緩緩而出,周圍原本遭列隊兵卒架勢所懾的難民們頓時一掃之前的驚恐與畏懼,紛紛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神情。

見他們這番變化,陳遙也放下心來,看來鎮場子這種事,還是得專業人士來幹才行。

陳遙想的不錯,大概是之前發生過難民互相踩踏的流血事件,所以這一次薛崇瑞開倉放糧使了點小心眼,他命手下將士將武器拆頭去銳,列隊戒備。

若是難民們聽從指揮領取糧食,那麼一切相安無事;若有人生事引發禍端,那麼眼前這幾排列隊的士兵便會毫不客氣地上前鎮壓。

別看已經去了槍頭卸了簇尖,就算不拿武器,這些奄奄一息的難民又怎能耐受得住守城兵卒手上的力道?

當然了,薛崇瑞的本意也就是想起個震懾的作用,而難民若人人都能領到糧食也不至於起亂。

陳遙運氣不錯,這一次濮州開倉放糧沒出什麼大亂子,沒亂子自然也談不上會有什麼危險,唯一讓他感覺無奈的,大概就是手中領到的賑災糧了。

可以說甚至都算不上是糧食。

陳遙從未見過如此清淡的粥米,或許從自來水管裡接一碗清水都比手上這碗米粥要稠幾分,這讓他很是意外,但細細想來也在情理之中吧。

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非一朝一夕所成,比如當下這流民之禍。

雖說已是進到乾符元年,但自懿宗即位起,朝廷便已是奢侈日甚用兵不息的狀態,因此也導致了賦斂愈急愈重,加之關東連年水旱,災禍四起,地方州縣不敢如實稟明故而上下欺瞞,導致百姓無所控訴,相聚流殍。

自關東至濮州,一路白骨堆積餓殍填渠,能有一碗這種清水稀粥,說不定便能救下一條人命。

而作為開倉放糧的濮州城,實際情況想來也不會好到哪去,若猜得不錯,這持續半月所放之糧,極有可能是薛崇瑞動用了府庫裡的軍餉,這一點從守城將士們臉上的神情便能看出一二。

他們臉上的善意和憐憫是真的,懊惱與怨恨同樣也是真的,這並不矛盾。

難民數量龐雜,放糧一事足足持續了兩三個時辰才算徹底結束,在兵士的驅逐下,三三兩兩的難民們便再次退回到周邊的落腳點,城門附近須臾便空曠了許多。

陳遙沒喝手裡的稀粥和兩個硬如鵝卵的饃饃,只是將這些東西交給一道前來的狗兒,讓他舉著碗回小廟去了,自己則留在了濮州城外。

天色尚早,他還想進城轉轉,兩碗稀粥其他人如何他不想去想,但對於小廟裡的幾個孩子,這一點吃食實在是杯水車薪,是遠遠不夠的。

昨日呵斥自己的那些士兵曾說起過一事,說薛崇瑞似乎是準備封城戒嚴,出於何種目的陳遙並不清楚,但看情形應該就在這幾日,趕在全城戒嚴之前再多弄點口糧是非常有必要的。

陳遙琢磨了片刻,今日既然已是圓滿放糧,那麼全城戒嚴最早也當是自明日開始,自己應該還有一晚的機會。

陳遙想幹什麼?

沒錯,他想幹壞事。

別人穿越的劇本都是王宮貴胄,要不就是廢太子傻王侯,再不濟那也是什麼什麼門派的什麼什麼弟子之類的,雖說面子上過不去,但起碼不必為吃穿發愁,但陳遙不一樣,他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種美好的廢物體驗都沒有。

如此前提下你和他說仁義道德?說頂天立地?這不搞笑麼?活下去不香麼?有比這個還重要的事麼?

陳遙認為沒有,所以在沒有退路的前提下,他只能幹壞事,反正就幹這一票,完事遠遁江湖,與這濮州城老死不相往來。

雖說有點對不住梁大哥,但若是為了情面而讓自己、讓果兒他們那群孩子齊齊餓斃溝渠……陳遙自認當下所選還真沒什麼錯。

再說了,他也不是要進城殺人放火打家劫舍,不過是去行那雞鳴狗盜之事做那樑上三秒真君子,只求能從那些深宅大院裡摸出些儲糧就行。

這也是無奈之舉,就目前陳遙的情況而言,想要在最短時間內獲取足夠的吃食以躲避刀兵之禍,只能是兵行險著一步到位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更別說自己還是個什麼都不會的童工,況且他也想好了,只要不被人發現,也不算折了梁大哥面子。

和守城的將士打了聲招呼,在梁大哥的熱情相迎下,陳遙可算順利進了城,他猜的不錯,這濮州城自明日起便是要封城戒嚴,戒嚴的意思就是關閉城門禁止閒雜人等進出,而且聽梁大哥的意思,這一封時間似乎還不短,這倒讓陳遙很是不解。

“嗐!陳老弟你有所不知,自打先帝被墜龍所驚乘龍殯天,這朝局就開始變得動盪,當今天子年歲尚淺,即便登基改元,天權也難握於手,各地官員心意難測,薛大人此舉,也實屬無奈啊。”

聽陳遙問起濮州何故要封城戒嚴,梁大哥少有地斂去了一貫的笑臉,有些躊躇地解釋道。

聽他的意思,大概就是小皇帝沒什麼本事,大權全捏在那群沒卵的傢伙手裡,而作為鎮守一方的天平節度使,薛崇瑞在這節骨眼上居然敢拿軍餉賑濟災民,若被有心人參上一本,那後果可不是鬧著玩的。

好在薛崇瑞到底手握天平軍,若是擺明了態度,說不定朝廷會以體恤百姓為朝廷分憂之名嘉獎,總之吧,最後結果如何暫且不說,聖旨沒出來或者一直不出來之前,薛崇瑞封城固守以求自保倒也在情在理。

梁大哥的解釋有理有據,聞者無不點頭附和深以為然,但陳遙聽罷卻是吃了一驚,倒不是吃驚朝廷如此昏聵宦官如此硬氣,他吃驚的,是梁大哥那句“先帝被墜龍所驚而乘龍殯天”。

這什麼意思?

“聽聞乃是京郊數里之外有龍墜亡,驚了聖駕,先帝本就體弱,如此一來……”

“何時之事?”

“便是昨年。”

去年?

去年歷史上有什麼大事嗎?

陳遙想了想,如果有,那懿宗法門寺迎佛骨算得上是一件,但懿宗之死和墜龍並無關係,至少在陳遙所熟知的歷史裡是沒什麼關係的,怎麼到了這兒,這傢伙居然是被墜龍給嚇死的?

而且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京郊有龍墜亡?

陳遙聞言眼睛都大了一圈,這絕對是他活到現在聽到過的最扯的小道消息,這都什麼跟什麼?

古代有龍嗎?或者說中華神州大地上是否真出現過龍這種生物?

對於這個問題陳遙以前偶爾看書時也曾胡亂思考過,在他看來,作為龍的傳人,龍這種生物肯定還是有的,畢竟十二生肖他見過十一種,古人實在沒必要編排個不存在的東西糊弄自己糊弄後人。

舉個例子,若是某一天鸚鵡和老虎不幸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後人在書上看到其記載,曰:崑崙有禽,色七彩,言人語,以及山下有巨獸,形似貓,頭生王字,體大如牛,乃獸中之王之類的記載會怎麼想?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多半也會覺得古人在瞎掰,哪有會說人話的鳥,哪會有比人還大的貓,頭上還長字?

陳遙相信有龍,但在他的觀念裡,這種相信更多則偏向於理性的分析和科學的總結——簡單而言,陳遙相信古代有龍這種生物,只不過在他看來,古人眼中的龍,很可能就是現在的揚子鱷。

有了這種先入為主的想法,再聽到梁大哥說起有龍墜亡於京郊,天子驚悸而亡這種話就顯得……有些尷尬了。

不過好在糾結無果陳遙便也沒再將這事兒放在心上,唐末是個亂世,亂世之時總是妖孽橫行,而且自宣宗之後那幾位都不是玩意兒,要真是被條死鱷魚嚇死那倒也完全不讓人感覺意外。

更何況,比起關心什麼樣的鱷魚能嚇死皇帝之外,陳遙還有更迫切的事情需要關心。

聽梁大哥的意思,薛崇瑞本意是今日放糧事畢,翌日卯時最後開城放行一次便開始封閉城門實行戒嚴——

也就是說,無論陳遙想幹什麼,他的時間也就只剩下今晚這幾個小時,若待到明日卯時還未出城,那麼想帶著果兒等人離開濮州地界的計劃就算是泡湯了。

陳遙也想過若是事情辦的不順利,關閉城門的時候找梁大哥走走關係,然經過一番旁敲側擊,他才知曉梁大哥今夜就得帶兵前往鄆州。

天平軍還有一部分兵力目前正駐紮在鄆州城外,薛崇瑞需要把這一部分兵力也調至濮州戒嚴。

提防難民需要調動這麼多兵馬嗎?

不見得。

預防朝廷問責呢?

也沒意義。

在陳遙看來,既然唐僖宗是由宦官扶持上位的,那麼作為地方官員,其實真沒什麼可擔心的,又不是朝廷大員,這山高皇帝遠的,那些手握大權的宦官說實話,可能根本就沒把這些外放官員放在眼裡過。

歷史上這群閹人關心的從來都只是自己手裡有沒有權利,整個京城有沒有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就好像他們心中的大權在握就只侷限於皇城所在的都城那麼一點範圍,天下其餘各處有什麼問題他們全然不在乎;

而退一萬步講,薛崇瑞若真是有此擔憂,大可以表面態度大方站隊,如此一來,朝廷來的就不可能是問責而應該是嘉獎了。

畢竟在皇帝昏聵宦官當道的年月,上位者壓根不在乎真相是什麼,他們要的就是一個態度,若做不到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的話,那在朝為官很容易便會走成快捷的取死之道,這樣的例子史書上比比皆是。

如此看來,薛崇瑞如此興師動眾想必另有緣由,但如果他像陳遙這般能預知濮州城將會發生何事,那麼此番調兵遣將倒也合乎情理——

然而這是絕不可能的,陳遙知道是因為陳遙來自千年之後,而作為當世之人,薛崇瑞又怎麼可能預見將來之事,就算他是在世諸葛也不可能。

與梁大哥分別之後,陳遙在城內轉悠時也簡單想過,但想來想去仍不得要領——他當然不知道,薛崇瑞之所以要封城戒嚴,之所以要調兵整合,完全是因為一個人。

那個人便是他,陳遙。

心裡揣著事,陳遙也沒忘記這次進城是來幹什麼的,他一直在城南片區轉悠,古人用坐北朝南來形容九五之尊,許多州城也都是按照這種理念來進行規劃建造,連長安都是如此,所以一般而言,官邸府衙一類的建築都集中在城北方位,而城南則是市井民眾聚集之地。

在平民區閒逛也屬無奈,以陳遙現在的身份,若是趕往城北,估計很容易就會被巡城的士兵給拿住繼而丟出城外,和梁副使關係好不好是一回事,這種關係放在尊卑有序的古時候可頂不上什麼大用,這一點陳遙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而且依唐律,凡竊盜者,若被人抓住,輕則杖五十,一尺杖六十,一匹加一等,五匹徒一年,十匹加一等,五十匹加役流。

也就是說,哪怕是影響最輕的盜竊未遂,哪怕是主家未有損失,只要行竊時被拿住,那麼至少五十下板子是跑不了了。

這也讓陳遙在滿大街晃盪之時重新開始考慮要不要幹這一票,偷一點吃食怎麼看也應該在杖五十的範圍之內,這個沒辦法改變,只是陳遙不知衙門裡的板子和電視劇裡那些比起來怎麼樣,這五十大板自己遭不遭得住。

由於之前在白毛殭屍那一茬上被坑過一次,陳遙這次學聰明了點,他沒有冒冒失失動手,而是索性找了個地方坐下殺時間。

想在青天白日偷東西那簡直就是在開國際玩笑,等夜幕降臨再做計較不遲,大不了今夜就不回小廟了,若是得手,跑到城南那些遭遺棄的宅院裡貓一晚,明日趕早混在人群裡出城便是。

不得不說陳遙這乞丐當得還真是愜意,別人當乞丐恨不得打斷自己一條腿往地上一倒,見人就抱腿,抱腿就痛哭,能賣多慘就賣多慘,他倒好,嘴裡叼個草莖,雙手枕著後腦,就靠在道旁門檻上望天興嘆,若不是衣衫襤褸蓬頭垢面,還真看不出是個什麼玩意兒。

陳遙本意是等著天黑再下手,不想剛躺倒沒幾分鐘,就發生了一件足以改變他此生的小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