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捷報傳統軍心憂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姜映明得知靈淵被救走的訊息,已經是奉皇命統率大軍,對抗鑌鐵之國入侵,身處大營的時候。訊息傳來,他也是長嘆了一聲,才聽著同在中軍帳中的龍虎真人一時開口,幸災樂禍道:“看來你偷雞不成蝕把米,狐狸沒逮著惹了身騷,終究還是叫那小子逃脫,到死也沒瞧見《修羅寶典》的模樣!哼,老子就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姜映明看一眼龍虎真人,曉得他一來是不滿自己弄到兩本武經,還不知足,獨自羈押靈淵,得了一切好處;二來也是真與靈淵有些感情,即便知道他是蕭虛庭起死回生而來,依舊顧念著昔日的交情,不願他受苦。事實上,要不是因為蕭虛庭乃是邪道中人,姜映明羈押他佔據大義,不等虛皇動手,龍虎真人第一個就想去救靈淵。

嘆口氣,姜映明緩緩開口,道:“真人總以為我要獨吞《修羅寶典》,為此你我早已爭執了幾番。也是你原本心懷愧疚,更有婦人之仁,看不清局勢罷了。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現如今無生老母猶在,虛皇和天人師頻頻舉動,江湖風雨欲來,便容不得兒女私情糾纏。”

說著話,姜映明起身走向龍虎真人,道:“真人須得記著,靈淵不單是靈淵,更是叱吒江湖幾十載,禍亂北州數十年的修羅神,蕭虛庭!你憐憫他無辜受累,他卻要想著向你復仇,才是當年桃源鄉一事,真人也參與其中。我拿住修羅神,乃是為你我消弭禍端;真人不思感激也就算了,冷言冷語就大不應該。”

龍虎真人看著站定在自己面前的姜映明,只覺得他身上的氣勢已經與先前不同,似乎在那傲立屍山血海的意境之外,更有了一層俯瞰黎民蒼生,運轉天道無情的意思,才叫他心底一驚,後背一涼,竟身處一股子懼意來,才勉強道:“我不是說你做得錯,而是好笑你白費功夫。原本心照不宣的事情,生被你扯破了臉皮就鬧上檯面;現如今走脫了那小子,日後的麻煩可一點兒都不曾免去。”

冷笑一聲,姜映明搖頭就是朝帳外瞧去,輕聲道:“什麼麻煩?那小子被我以跗骨釘定住督脈,更吃了個把月奪心丹攪亂心神,即便走脫了也是個廢物,再不能重現蕭虛庭當年的兇威,便是斬草除根,免了禍患,還免了殺他髒我的手。至於武功……我如今已不求《修羅寶典》,問出來也不過錦上添花,得失都無所謂,自然也不在意……”

龍虎真人渾身一顫,只道:“果然是‘無毒不丈夫’,你連奪心丹和跗骨釘都拿出來了。今日是用在修羅神的身上,明日會不會叫老子也著了你的道道?姜映明,你這心思是越來越怪,老子卻曉得你在想些什麼!看來中原武林群龍無首太久,你有心要出來扛這杆大旗了!”

聞聽此言,姜映明猛回頭就是盯住龍虎真人,好半天才緩緩開口,道:“正所謂‘國不可無君,家不可無主’,當此亂世,若有人振臂一呼,一統武林,也不是什麼壞事兒。誰不想大權在握,誰不想傲視群雄?我就不信有人會甘居人下,就是練武的誰還沒個傲氣和野心?若有武林盟主之位,難道真人就不想爭上一爭?即便真人淡泊名利,與世無爭,難道天下所有人都不想爭?”

龍虎真人聽這話就是啞口無言,只覺得姜映明說得分明在裡,只是天底下不是什麼道理都能隨隨便便說出,有些事兒原本不合適宣之於口。人生來不喜歡被別人統治管轄,卻又都生來喜歡統治管轄別人,才有大到天下逐鹿,小到門戶之爭,天底下芸芸眾生,都在奮力去坐那統治別人的位置。

然而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江湖也有江湖自己的規矩。天下逐鹿,九五至尊之位原非誰都能做;江湖廣大,這武林盟主的身份也不是誰都能擔。百餘年來,中原武林就沒有一個天下第一,即便薛嶽修也敗於無生老母之手,才是誰也不服誰,一旦紛爭便有無盡混亂湧起,才一直沒有個武林盟主,誰也不敢說能夠穩坐此位。

姜映明的野心,龍虎真人不是不知道;只是他還不曾天下無敵,有這心思也不見得能夠實現。瞧姜映明先前表現出來的氣勢,直叫龍虎真人心驚而又疑惑非常,才隱約覺得局勢似乎發生了變化,四十年前的情況似乎又要重演,華存劍派又要力壓其餘兩家,出一位武道上的絕世高人。

摸一把冷汗,龍虎真人才聽一直都沒有說話的軒轅鴻輕聲開口,道:“鑌鐵之國的鐵騎,似乎並不像傳聞中那般厲害;或許是我的錯覺,似乎對方的進攻並不是十分猛烈。兩位師兄曾投軍保家衛國,當年的情況也如現今一般麼?”

話題這就被轉移,才叫龍虎真人暗暗松了口氣,聽姜映明道:“蕭太后的麾下,從來都是精兵強將,虎狼之師,才有當年席捲大半江山,險些將中原併入鑌鐵之國的態勢……誠如賢弟所言,此番太后起兵,大舉進攻,的確有些乏力,攻勢也並不兇猛……”

軒轅鴻聞言便接過話頭,道:“素聞蕭太后用兵如神,雖不是中原人,卻深諳中原兵法。眼目前的局勢只怕是誘敵之計,我等還需多加些小心免得被她算計。雖說她此番舉兵,擺明了是要逼我們上陣,趁機救走靈淵,卻也不至於這般敷衍,說不得還有別的什麼準備。”

姜映明聞言就是點頭沉默,心裡也知道軒轅鴻所說的的確有理。打戰不是小孩子過家家,每一道軍令下來都牽扯著許許多多的麻煩;都不說兩軍相接彼此死傷無數,就是大軍開拔攻入中原境內,每日所需的補給和餉銀都不是一個小數。別說鑌鐵之國不如中原富庶充盈,即便是蕭太后坐在金山上也不會這般肆意揮霍,才是一國之利面前,一個人的願望原本無足輕重,即便是太后思念兒子,也不行。

更何況蕭太后雖在鑌鐵之國一手遮天,一言九鼎,一道懿旨降下就能調動三軍,卻也不是靠著自己一個人治國。恣意妄為,只會招來朝臣們的不滿和抵抗,積累下來,便不是武功天下無敵所能解決的問題。事實上,蕭太后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地位,完全是因著她一甲子來為鑌鐵之國保駕護航,決斷無誤,才能令人信服;如若她隨心所欲,胡作非為,只怕總有通天武功,也不能左右一個國家的走向。

故因此,這一次蕭太后舉兵,雖是為著靈淵,卻也不會只為靈淵,其背後自然有更深刻的算計,本質上也該符合鑌鐵之國的利益才對。看如今這將士不溫不火,戰局平淡而無味的狀態,的確不是蕭太后的作風,也不像是她會做出來的事情。

思想著,姜映明就聽龍虎真人開口,道:“先前咱瞧見那一艘大船,究竟是做什麼用的?事後派出的探子,竟無一人能夠找到那大船所在。我瞧著老太婆的確是瘋得厲害,可那些工匠總不能陪著她發瘋;遭那樣一艘大船深埋地底,就不知老太婆打的是什麼主意?”

此言一出,姜映明便也反應過來,才道:“聞聽得那一艘地底大船,原是無生老母口中的‘渡世法船’,便是經中有載,那法船是渡盡蒼生共往天際的神物。人世間自沒有那種東西,那大船只怕另有所用;現如今蕭太后態度曖昧,只怕也與那一艘大船有些關係。”

龍虎真人和軒轅鴻都沒有開口,就是這訊息他們一早也都聽過。只是別說是一艘生鐵打造的大船,就是尋常漁民的木船也不能憑空昇天,才是自然規律如此,誰也不能打破。軒轅鴻身為船王,大半輩子都在海上漂盪,深知那一艘大船絕不可能下海,便也真摸不清蕭太后的心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然而無論如何,這一場戰爭既然已經開始,就勢必要打到某一方認輸為止。姜映明等人坐鎮軍中之後,憑藉著鬼神莫測的兵法和出神入化的武功,還是生生壓制了鑌鐵之國一方的軍士,只打得對方節節敗退而飽嘗了敗績,絲毫沒有顯露出虎狼之師的厲害來。

朝廷這邊,則是對姜映明一眾人十分滿意,小皇帝幾次降來了褒獎和犒勞,便是他們這一戰實在打出了中原的威風,也打出了天朝上國的氣勢,叫中原朝廷終於能揚眉吐氣,一吐十七年前,差點被蕭太后舉兵滅國的惡氣。

轉眼春盡夏來,姜映明統帥的大軍一路高歌猛進,品嚐著連番的大勝便是氣勢十足,看起來倒像是中原有一批虎狼之師,鑌鐵之國只有些老弱殘兵一般,直叫姜映明心中的疑慮越來越深,不祥的預感也越來越重,幾番向朝廷陳書上表,請朝廷儘快與鑌鐵之國議和,都被兵部以各式各樣的理由搪塞,才知道一眾武官也憋屈太久,這會兒正是揚眉劍出鞘的時候。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