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晴雯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王婆子被攆,趙嬤嬤接受丫頭們的親事,王熙鳳、賈璉、平兒三人心照不宣的過起了和和美美的日子。時常鬧騰、刻薄的邢夫人聽到王善寶家的回稟,對此事卻是如無所聞一樣保持緘默,反而讓王熙鳳弄不明白的提心吊膽。

看著近日王熙鳳請安來都恭敬、小心翼翼的表現,王善寶家的在背後不由偷笑的打趣道:“太太,你看二奶奶那個模樣真是好笑。我看她一定以為太太你會開口,您現在不動倒是讓她跟那熱鍋上的螞蟻一般沒著落了!”

邢夫人聞言得意笑道:“這就是老夫人、王氏那裡誇出朵花來的精明人,一來就先發派了自己的陪嫁婆子、丫頭,真不知道是哪根筋別住了。我是小門小戶出身的,可我也知道要是沒了自己人,到頭來吃虧都找不到地方。開口,我開什麼口,給她提醒,我瘋了?”

王善寶家的聞言附和道:“就是,連她親姑姑都捨不得提點,太太您要是好心,說不定二奶奶還以為您這婆婆要怎麼樣她呢!”

邢夫人聞言譏諷道:“我算是放心了,咱們就等著看好戲吧。那個平兒丫頭可不是省油的燈,這才多會院子裡就出了善心人的名聲,以後有咱們二奶奶好果子吃。”

日子一團和氣的過著,快臘月時有天賴嬤嬤來拜見,鴛鴦瞅著她身邊跟著一個打扮得精精神神的小丫頭。細瞧眉眼細緻、身姿纖細,雖然還沒全張開,可卻已經自有一股風流體態。

等鴛鴦給賴嬤嬤見過禮,賴嬤嬤指著身邊的小丫頭介紹道:“這是我家裡收的小丫頭,原先一直在家裡,現在知道眉眼高低了,帶過來讓老夫人過過眼。”

說完吩咐小丫頭道:“妮子,這個是老夫人房裡的鴛鴦姐姐,還不過來拜見。”

小丫頭聞言大大方方走上前,聲音爽脆開口道:“妮子見過鴛鴦姐姐,鴛鴦姐姐好,妮子這裡給姐姐拜早年了。”

鴛鴦笑了笑,從帶著的荷包裡掏了一個小玉墜子塞到小丫頭手裡。見小丫頭不住的推辭,讚賞點頭道:“是個爽朗伶俐的,這是姐姐給你的見面禮,收著就是。”

聽到鴛鴦的讚賞,賴嬤嬤神色略帶滿意的對小丫頭發話道:“還不謝鴛鴦姐姐,給你你就收著吧。”

等小丫頭道完謝,賴嬤嬤重新起話頭道:“她一個小丫頭,鴛鴦你這見面禮太厚了。別看這丫頭才九歲,可針線活計是一絕。聽說是家裡祖傳的好手藝,進了門我又專門找了南面的繡娘教了些日子,過幾天她繡個荷包當回禮,鴛鴦你給好好看看。”

小丫頭也機靈,賴嬤嬤剛說完,她便脆生開口道:“鴛鴦姐姐,你喜歡什麼樣式、花色的荷包,妮子回去就做,定讓姐姐滿意。”

聽到這裡鴛鴦瞭解這位叫妮子的小丫頭,應該就是以後的晴雯大丫頭了。聞言笑回道:“嬤嬤別說,這丫頭真是個機靈鬼,老夫人見了定會喜歡。荷包嘛,只要不是太花哨的,什麼樣子都行。”

進了屋,賴嬤嬤就坐後,鴛鴦推著略帶拘謹的小丫頭到賈母跟前道:“老夫人您快瞧瞧,這是賴嬤嬤帶過來的小姑娘,怎麼樣合您眼緣吧?”

琥珀給賈母帶上老花鏡,賈母拉著小丫頭細看一陣道:“這皮肉倒是養的細嫩,模樣也好,就是不知性子怎麼樣。”

賴嬤嬤聞言賠笑道:“看老夫人說的話,要是膩膩歪歪的,奴婢也不敢帶進來不是。妮子,這是老夫人,還不拜見。”

小丫頭聞言神色恭敬、痛痛快快磕頭拜見道:“妮子拜見老夫人,祝老夫人身體康健、福壽滿堂。”

賈母聽了發話道:“是個說話大方、爽利的,和我屋子裡的丫頭比也不差。”

聽了賈母的話一貫活潑的鸚鵡哀怨出言逗趣道:“老夫人您偏心,看見好看的小丫頭,就嫌棄我們這些身邊的老臉了。小姑娘多大,我們多大,老夫人您這一比,我們都沒臉面了。”

聽了鸚鵡故作委屈的抱怨,賈母被逗笑道:“你個小蹄子,這是吃的哪門子醋?還老臉,你要是老臉,那你身邊的婆子、媳婦是什麼臉?”

賈母身邊的一個婆子聞言也跟著逗趣道:“老夫人放心,既然鸚鵡丫頭喜歡老臉,那奴婢們當然樂得自己是嫩臉,回頭擦點粉、戴朵花還能裝裝小媳婦呢!”

這番話可說是個笑點,引得屋裡大大小小都不禁笑出了聲。看小丫頭也跟著笑,賈母評價道:“是個大方丫頭,賴家的你養的不錯。”

賴嬤嬤聞言搭話道:“這也是託了老夫人您的福氣,在您跟前多年也看出了些門道,回去學者琢磨下的。不過妮子這丫頭還真是個出挑的,樣子先別說,手上卻真是有門好手藝。”

說完指著自己身上穿的繡花大褂道:“奴婢身上這件衣服就是這丫頭給做的,仔細瞧一點不比幹了多年的繡娘差。”

賈母聞言好奇道:“哦,你過來我看看。”

賴嬤嬤聞言湊到賈母跟前,賈母帶著老花鏡細細瞧了花樣、針腳點頭道:“真是不錯,針腳細密、收線也妥當。樣子看著不花哨,可細瞧卻有不少同色的暗繡,可見是下過真功夫的好手藝。”

然後盯著小丫頭詢問道:“真是這丫頭做的,這年歲也太小了吧?”

賴嬤嬤聞言回話道:“奴婢怎敢欺瞞老夫人您,這活計真是妮子做的。妮子家祖上就有點好手藝,來了家裡奴婢又專門找繡娘教導了一番,這才有如今的功夫。”

賈母聽後神色專注的看了看小丫頭,半天說話道:“是個有造化的,不過就是這名字太土氣了,我看就叫晴雯吧。”

賴嬤嬤聞言趕忙起身謝賈母道:“謝老夫人賜名。”

然後提點晴雯道:“你這丫頭還不謝恩,能得老夫人的賜名一般人求都求不來。”

晴雯隨即再次鄭重磕頭道:“謝老夫人賜名,晴雯給老夫人磕頭了。”

見晴雯伶俐、可愛,賈母於是吩咐屋裡的二等丫頭帶著她下去玩耍、吃東西。

眾人說笑一會,賈母順口對賴嬤嬤講起隨著賈敏年禮捎過來的通道:“昨兒得了敏丫頭的信,裡頭可是把兩個送過去的教養嬤嬤好一頓誇讚。說這兩個嬤嬤的確是有本事,到了不過半年的功夫,不僅規矩、行事上越發大方,就是大姐兒身體都養的結實了許多,讓敏兒少操不少心。”

聽到賈母的話,賴嬤嬤趕忙恭維道:“那奴婢可是要恭喜老夫人您了,姑爺前陣子剛升了巡鹽御史,這會姑太太又報信說大姐兒身子也養好了,可不就是雙喜臨門。”

聞言其他的婆子也附和道:“哎,老夫人不愧是老封君,事事都能帶來福氣。教養嬤嬤還是老夫人您送過去的,這回姑太太家大姐兒身子好了,想來著也是沾了老夫人您的光。”

賈母聞言面上順著眾人的恭維露出笑容,心裡卻不由想到女兒信中提到的事,然後愧疚以前自己真是老了。光想著心疼女兒、外孫女,卻忘了女孩子家要是從小得個身體虛弱的名聲,再加上女兒一直以來的病弱身子影響,長大了還真是難說門好親事。

為何賈敏會專門來信提起隱瞞林黛玉身體虛弱的事,這還的從兩位王府出來的教養嬤嬤身上說起。

這兩位嬤嬤一個姓劉,一個姓張,都是南方人。本是想要回鄉落葉歸根,可等到了林家讓人一探聽才清楚原來家裡親近的爹孃、兄弟沒剩下幾個,想要留下她們的也都是些準備打秋風的,於是便死心塌地的留在林家跟隨林黛玉這個小主子直到老死。

等到細細瞭解了林家的行事,便找到賈敏進言道:“啟稟夫人,奴婢們有些話要說,還請夫人不要怪罪。”

兩位嬤嬤來時賈敏身體已經恢復,因為有人專門照顧女兒,行事輕鬆不少,所以對兩位可以說從宮裡、王府裡出來的教養嬤嬤禮遇非常,聞言趕忙開口道:“兩位嬤嬤這是說的哪裡話,母親請兩位過來就是因為看重兩位的本事,我這裡但凡有什麼不對還請兩位嬤嬤直言。”

見賈敏通情達理,兩位嬤嬤對視一眼,說話利索的劉嬤嬤開口道:“夫人請奴婢們照顧大姐兒,奴婢定是盡心盡力,所以有些話奴婢們就不得不提點一二。先是大姐兒身子的事,奴婢們來了這些日子不管是在府裡的姨娘、下人,還是來往的夫人們嘴裡,總是能聽到說大姐兒身子虛弱,從會吃飯開始就吃藥的話。”

賈敏聞言不解道:“這話有什麼不對嗎?大姐兒身子不好府裡、親近的人家都是知道的。”

聞言一直沉默的張嬤嬤開口道:“夫人,女孩子家最講究的就是名聲。有個從小身子虛弱的名聲,對女孩子以後說親可是大忌。”

兩人這話對賈敏無異於醍醐灌頂,想起府裡的姨娘們怪不得總是喜歡有事沒事的,在外人跟前提起自家大姐兒從生下來就身子虛弱的事。自己一開始聽到也覺得有點怪異,聽慣了以為她們是巴結自己、憐惜女兒就沒細想。現在再回想,原來這些小蹄子、狐狸精們一開始就沒安好心的想要置自己大姐兒於死地呢!

想通了的賈敏神色冷峻道:“兩位嬤嬤放心,這事我記下了。從此以後府裡誰要是再趕議論大姐兒的身子,一律嚴懲不貸、絕不姑息。”

見賈敏爽快的聽了自己兩人的進言,兩位嬤嬤心中滿意的點頭。然後劉嬤嬤繼續講道:“其實大姐兒的身子夫人不必如此提心吊膽,小孩子身體虛弱只要在十一二長成以前注意、調養好,應該是沒什麼大毛病的。宮裡、王府裡的孩子們有些小病就不用藥,只是禁食上一兩日,然後費心食補即可,所以大姐兒那些補藥也最好少服,儘量多用些吃食緩解,對大姐兒的身子才最好。奴婢們以前識得一些食補的方子,有些個大姐兒正巧用的上。”

這些辦法賈敏也是聽過的,不過因為心疼女兒病急亂投醫,所以才沒了章法的到處求醫用藥。現在見兩位嬤嬤神色沉穩似有把握,自然樂得接受,聞言趕忙點頭道:“大姐兒的飲食全由兩位嬤嬤負責,有什麼需要儘管提出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最後張嬤嬤說話道:“還有就是大姐兒屋裡的事了,現在大姐兒跟夫人住在一起,除了一兩個貼身的,用的都是夫人屋裡的丫頭們。可大姐兒以後是要出閣的,那些陪嫁媳婦、丫頭的都得是心腹。只有從大姐兒房裡出去的才會真的是大姐兒的心腹,所以還請夫人儘快為大姐兒挑選些信得過的家生子來培養。”

這個問題賈敏還真是忽略了,以前林黛玉有自己單獨的院子,可自從庶子夭折賈敏不放心發落了一干婆子、媳婦、丫頭後,林黛玉便搬回了賈敏的院子。在一個院子裡,賈敏屋裡的丫頭多便派了些伺候林黛玉,加上為了討好賈敏這個主子,林黛玉的屋裡成了眾丫頭們爭先恐後的巴結地方。事事都有人辦的妥當,賈敏便忽略了還需要女兒自己培養人手的問題,兩位嬤嬤這樣提起,使得賈敏不由佩服。覺得不愧是從宮裡、王府裡出來見過世面的,這才來了多久便找到了自己多年忽略的問題,以後有她們兩個的教導,自己大姐兒算是穩妥不會吃虧了。而且在賈敏內心深處最悲觀的打算裡,有了這兩位自己孃家派來如此有體面的教導嬤嬤護著女兒,哪怕自己最後撐不住去了,因為不是林家的奴僕,新進門的續絃如果有什麼異動也是無可奈何。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