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行 第一百十一七章 論兵(3)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張普和孔弈聽完黃尋的解釋後,皆是沉醉於這兵法韜略之中,久久無法出離。

過了許久,張普首先說道:“今日聽遠達暢論兵法奧義,我等真是所學甚多,受益匪淺。遠達有此韜略,日後必將比肩陸大都督之位,成為我朝又一鎮國柱石也”。

孔弈也出言說道:“我得遠達所授之兵法軍略,這次去剿滅常俱便有策可行了。多謝遠達為我傳授此兵法韜略”。

“令暉不必如此。你我相識一場,雖以前只有一面之緣。但君子之交,貴在知心。你我投契,我自然當全力相助”。

“說得好。遠達,飲勝”!

黃尋談論完兵法韜略後,又與張普和孔弈暢飲閒聊起來。這一通宴飲直到夜暮,方才散席。

次日,黃尋來跟張普告辭。當張普聽說黃尋欲東行至剡縣,然後再去山陰時。不由出言說道。

“遠達何必繞遠從剡縣經過呢?諸暨以北有會稽山,翻越會稽山便可以到達山陰。遠達難道不知此路”?

“啊,我還真不知道。從剡縣經過,是我在烏傷詢問縣令士匡時,他告訴我的”。

“士匡畢竟是交州之人,不知此地地理,只知官道通途。他告訴你的是官道大路,但是我諸暨百姓若北上吳郡,從來都是翻越會稽山過去。遠達,我到時候派個人當嚮導,領你翻越會稽山就行了”。

“好。既如此,尋就多謝仲興兄了”。

黃尋與張普拜別後,又來到軍營向孔弈告辭。

孔弈得知了黃尋的來意後,說道:“我還有許多軍略之事,將請教遠達。遠達何如此之快,便要離開諸暨”?

“令暉,我此次本是要去建業辦事,而且還要途經山陰去拜祭賀侯爺。實在是不能再耽誤行程了”。

“既然如此,我還有一事要請教遠達。遠達釋我疑惑之後,我便恭送遠達啟程”。

“令暉請說”。

“昨日遠達將兵略教授給我之後,我輾轉難眠。我思常俱藏身在茫茫的戴雲山之中,而我要進山征剿。這第一步就是要扎下軍營,然後派兵找到常俱的老巢。

遠達昨日所說的十六字方針,於我來說。倒變成了我是強勢一方,而常俱為弱勢一方。常俱若派兵襲擾我軍,到時為之奈何”?

聽到孔弈問出這個問題,黃尋思考一番之後答道。

“令暉,你身為朝廷將領,平逆統帥。自然是大勢在身,義討叛賊。你以堂堂王師前去征剿常俱,常俱定不敢正面與你相抗。這藏身山中,襲擾我軍。便是常俱最可能用的手段了,所以我明白你的擔憂。

但是令暉既為王師統帥,自然有朝廷大義在手。常俱麾下山越各部落,並非一心依附,甘願與常俱一起反叛。令暉還記得我所說斥候之用嗎?

令暉完全可以派斥候進山,說服那些不願依附常俱之部落倒戈來降。無論是給賞錢還是封官予地,只要能讓他們倒戈來降。那時令暉便可以讓這些部落,為間施策了”。

“遠達的意思,是用反間計擾亂常俱”

“令暉想必也讀過‘孫子兵法之用間篇’。應知道‘用間有五,納其敵將而用之,再遣回施策,是為反間也’。

我以前在交州平叛之時,曾招納叛軍大將,而後再派其回叛軍用間。此計得成,方才能以數千疲累之師擊破叛軍上萬之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令暉若想快速剿滅常俱,便要以反間計為主要施策手段。選擇才能出眾之斥候,前去招降常俱麾下大將,或者不願依附常俱的部落首領。這才能破解常俱的對峙襲擾戰術”。

孔弈聽到黃尋為自己定策反間計,當即眼前一亮。對黃尋躬身作揖,謝道。

“多謝遠達為弈指點施策,我知道該怎麼做了。遠達既然行程要緊,我便不再叨擾遠達了。遠達珍重”!

“令暉,今日一別,不知何日可再相見。不過你我俱為朝廷將領,為國討賊,義不容辭。希望你我二人,能各自立功建勳。到時候一起並肩作戰,共討曹魏”。

“遠達所言,我必竭力相圖。這次討伐常俱,便是我從軍以來第一功。絕不負遠達,為我定策施計之恩”。

“那我便恭祝令暉手到擒來,剿殺常俱了”。

黃尋和孔弈拜別後,回到驛館。這時李開過來說道:“主公,剛才有一人說他自己是縣令派來,給我們引路的”。

“哦,人在哪?快請他過來”。

“是”。

李開得令之後,馬上去將那人領了過來。那人見到黃尋之後,直接拜道:“小人鄭居拜見黃校尉”。

“你是張大人派來給我們當嚮導,翻越會稽山的嗎”?

“回黃校尉的話。小人正是奉張大人之命,來為黃校尉當嚮導,翻越會稽山”。

“好。你且先下去休息一番,待我收拾好行李,咱們便出發”。

“是,那小人先告退了”。

黃尋揮退鄭居後,命李開將所有人都召集過來。告訴了眾人,翻越會稽山到山陰的行程。

眾人自然表示接受,於是黃尋一行人馬上收拾行李物資,然後跟隨鄭居前往會稽山。在路途之中,黃尋看見翻山之人絡繹不絕。於是問鄭居道。

“鄭居,我看有許多百姓都從此山行路。這會稽山難道就沒有猛獸、山越之襲擾嗎”?

“回黃校尉的話。會稽山中獵人遍佈,猛獸早已絕跡。至於山越更是被官府征剿平定,遷徙至平地生活。所以此山之安全,算得上是會稽郡第一”。

“原來如此。我曾聞會稽山為勾踐所命名之山,真有此事邪”?

“小人實不知此山名,何所由來。請黃校尉勿怪”。

“山名由來,世人不知者無罪。何來怪罪之說?那我等繼續行路吧”。

黃尋一行人於是在鄭居的帶領之下,翻越了會稽山,直達山陰。到達山陰之後,鄭居自然要回去向張普覆命。黃尋給了鄭居一兩銀子當做賞錢。鄭居千恩萬謝之下,返回了諸暨。

黃尋再次來到山陰,看到熟悉的景色。不禁想起了五年之前來山陰,為侯爺服喪時的記憶。

那時的黃尋還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軍司馬,受人擺佈。現在的黃尋卻是掌兵數千的沙場宿將了。黃尋感嘆了一番,然後直接前去賀府。

由於山陰是會稽郡郡府,所以賀廣身為會稽郡丞。當然有郡府本地之人的優勢,深受會稽太守淳于式重用。

黃尋前去賀府拜訪時,得知賀廣還在衙署辦公,未曾返回。只得先將拜帖奉上,然後去驛館落腳。

傍晚之時,賀家來人通知,明日午時請黃尋去賀家赴宴。黃尋得到訊息之後,給通知之人打點了些錢財,讓其返回。

次日午時,黃尋帶著李開準時來到賀府,賀府下人將黃尋恭迎進府。

黃尋直入大堂,當先就見到賀廣坐於大堂正中。而且已經備好酒席,看來就等黃尋入席了。

黃尋見到此景,急忙前行幾步,來到賀廣面前躬身行禮說道。

“小侄拜見世伯。此次我因婚事,欲前往西陵迎娶步氏之女為妻。但想到如今我父母俱逝,我得舅母收留,方才能一展抱負。故想去建業接舅母參與我婚禮之事,以作為我家長輩受福。

今次途經山陰,想起侯爺之事。故特來拜祭侯爺,以全我受侯爺賜字之恩”。

賀廣聽到黃尋的來意後,不禁嘆道:“難得遠達有此情義之心。自家父仙逝已歷五載,當初服喪之時,遠達那篇悼文,我尤記於心。

遠達要去建業,接我妹妹參與大婚之事。如此鄭重大事,遠達還能不忘家父之祭。特地前來我賀家祭悼,我實感之。來,請遠達入席。行完此席後,我便帶領遠達前去祭拜家父”。

“那尋就遵世伯之命而行了”。

“遠達,你不必如此客氣。你是我妹妹之外甥,又受家父賜字,承認為後輩嫡親。就當賀家為你之親眷可也”。

“好。既然世伯如此說,那尋就斗膽攀認了”。

“哈哈哈。遠達,你太抬舉我賀家了。說什麼斗膽不斗膽,我賀家又不是江東大族,世家高門。比之朱、張、陸、顧差遠了,何來攀認之說”?

“世伯且莫自貶身家!外祖受敕封為山陰侯,侯門世家,豈會有虛。況此侯爵乃是外祖一刀一槍,從屍山血海裡搏殺出來的,得之正大光明。在我眼裡,外祖乃是當世一等一的大英雄!賀家自然是貴胄高門,世族翹楚”。

賀廣聽完黃尋的言語,雖知是恭維之話,但卻真的非常舒心。於是舉杯說道。

“遠達如此推戴我賀家,我也不知如何回覆。只能以美酒為遠達接風洗塵了。來,遠達。你我滿飲此杯”!

黃尋聽聞此語,馬上起身站立,端著酒杯說道:“尋豈敢讓世伯敬我,此杯酒該是我敬世伯才對。尋多謝世伯設宴相待”。

“好!飲勝”。

二人飲完此杯酒後,賀廣問道:“遠達,你是幾時與步家定好親事的啊”?

黃尋沒想到賀廣,突然問出這個問題來。一時不由地開始回想起了,自己一路走來的歷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