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行 第一百一十八章 祭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黃尋聽到賀廣問起親事,思慮一番後,回道。

“世伯,這就說來話長了。我自從得外祖之薦舉,最初入鄱陽周太守麾下任軍司馬。後來隨周太守參陣石亭,大敗曹休。

石亭功成之後,周太守言鄱陽境內已無戰事可立功升職。於是又推舉我前去交州參戰。

當是之時,交州士徽陰蓄異志,圖謀不軌。我到交州之後,奉呂隆將軍之命。剷除廣信士家,以斷士徽一臂。

後來成功剷除廣信士家,呂隆將軍答應我,若士徽謀叛,便調我參陣。

這時周太守又向朝廷推舉我任建安縣尉,以平靖建安山越之患。我得令之後,又去建安征剿山越。歷時一年,士徽謀叛。呂隆將軍遂履約,調我參陣。

我在交州歷經數十戰,終於得升校尉之職。呂隆將軍惜我之才,於是將其妻妹介紹於我,欲與我為親。

我得呂隆將軍做媒相助,這才能與步家定親。迎娶步家之女”。

賀廣聽完黃尋這些年的際遇後,不禁感嘆道。

“未想五年之間,遠達竟經歷如此多的戰事。從一軍司馬躍升到校尉之職,也是遠達一刀一槍搏殺出來的。遠達,你這校尉之職,實至名歸啊”!

“當初外祖不也是從小兵當起,一步一步奮鬥到侯爵之位嗎?

我欲效外祖之武威,百戰成名。搏得封侯之位,光耀門楣,封妻廕子”!

“說得好!我為遠達之大志,壯矣!大丈夫生於世,就該有如此雄心壯志。來,我恭祝遠達早日達成此壯志,飲勝”!

黃尋自然又是起身相飲。二人宴飲談論達一個時辰後,賀廣說道。

“遠達,今日時辰已遲。明日清晨,我再帶領遠達前去拜祭家父”。

“尋一切謹遵世伯之命”。

“好。遠達,今日你便在我府中歇息吧。明日一早也好隨我出發”。

“諾”。

黃尋於是命李開回去通報徐大等人,然後安然就寢。次日清晨,黃尋隨賀廣前去賀齊的墓地拜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黃尋到達賀齊墓碑之前,直接跪下。先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禮,然後悲泣說道。

“悲乎外祖,孫尋來奠。喪服之行,已歷五載。尋不負恩,功緻校尉。從軍報國,平靖山越。石亭之戰,陣殺賈逵。身赴交州,誅除叛逆。南援鹹驩,驅逐外夷。孫尋之業,俱細報來。謹達外祖,以期佑曉。孫尋之心,感激涕零。在天之靈,請以安息”。

黃尋誦完這篇奠文後,再次伏地痛哭起來。在一旁的賀廣聽到黃尋的這篇奠文,瞬間也是止不住地淚流,也跪在地上痛哭起來。

兩人嚎啕大哭了半個時辰,終於收拾好悲泣的心情。最後將所有貢品一應端上,進行祭拜。

黃尋將所有的祭禮施行完後。賀廣說道。

“遠達對家父之情,我亦深受感觸。日後遠達便為我賀家親侄,有什麼事需要我賀家去辦的,說一句就是。我賀家盡力為之”。

“世伯,我受外祖賜字之恩,此本是我之榮幸。祭拜外祖乃是

我之真心,非為賀家之助也。世伯這樣說,就太讓我委屈了”。

“遠達,我知你一片真心。所以我也真是,視遠達為親子侄對待。子侄有難為之事,做尊長的難道不該出手相助嗎?你休要委屈”!

“世伯,我知錯了。從此以後,世伯便是我之尊長。我當以父事之”。

“遠達能這樣想就行了。我也為有遠達如此一個,有才能的子侄而驕傲啊”。

二人見已至午時,於是回到賀府用膳。兩人一邊飲酒,一邊縱論古今典故,暢談甚歡。

正當二人聊得甚為投契之時,賀府一個下人突然闖進來。將一封書信遞給賀廣,並言是緊急要事。

賀廣聽到是緊急要事,顧不得呵斥下人的無禮之舉,急忙拆開書信看了起來。結果越看越心驚。

黃尋看到賀廣臉色不對,於是問道:“世伯,發生了何事。為何神色如此慌亂”?

賀廣回道:“唉,我二弟賀景為餘姚縣令。現今被潘平所挾制,欲以其為質,渡海投魏。於今陷入危困矣”!

“世伯,這潘平是何許人也?竟敢挾制朝廷命官,犯我大吳法度”。

“遠達,你有所不知。這潘平乃是故將軍潘璋之子也。因剋扣軍餉,又欺凌百姓,霸佔民女,攪得一方不靖。所以被朝廷革職奪官,發配至會稽郡句章縣反省。

未想其還是兇性不改,竟然聯絡我朝叛將韓綜,欲渡海北上徐州投魏。先用其私兵襲殺句章令,佔領句章。又以詭計挾制我二弟賀景,控制餘姚。現在潘平正打造大船,欲從餘姚出海,北上徐州投魏。我剛得到二弟心腹手下傳書,故此煩愁啊”。

黃尋聽到此言,當即說道:“既然二伯陷入危困,不知世伯有何辦法救之”?

“潘平現在手上,只有其潘傢俬軍五百餘人。其佔領餘姚、句章兩地,肯定兵力不足。我欲率我賀傢俬軍千餘人前去解救,或可能保二弟之命”。

“世伯,不知尋能否一道,前去解救二伯”。

“遠達,你不是要去建業接你舅母,前去參與你大婚之禮嗎?還有時間來助我賀家”?

“世伯,當初尋為一白身之時,得外祖和舅母照拂,方能從軍立業。今日得以成為校尉之職,全賴外祖薦舉之功也。

我常恨不能為外祖報恩與世。今二伯有難,尋又怎能置身事外。願以我校尉之軍職身份為賀家出力,救援二伯以報外祖薦舉之恩也”。

“好。遠達,你身為校尉,肯定是戰場宿將。我乃文官,不善爭戰之事。這次我讓犬子賀茂,為賀家領兵之人。希望遠達能輔佐犬子,平定潘平逆賊,早日救出二弟。一切就拜託遠達了”。

“世伯放心,尋必輔佐公子救出二伯”。

“好。我這就叫犬子來,與遠達見面”。

賀廣說完之後,當即命下人將賀茂叫來。賀茂來後,對父親拜道:“孩兒拜見父親大人”。

賀廣說道:“茂兒,如今你二叔被潘平所劫,危在旦夕。我現在命你率族兵千人,前去餘姚設法救出你二叔。這位是建忠校尉黃尋,乃是

戰場宿將。

今次路過山陰前來拜訪,得知你二叔有難,願助我賀家一臂之力。你要時刻聽取黃校尉之建議,勿要自作主張。你可明白了”?

“是,孩兒定時時徵詢黃校尉之意見。必要救出二叔,擊殺潘平逆賊”。

“好。事不宜遲,你們立刻出發吧”。

“是”。

二人與賀廣告辭後,出得賀府門來。賀茂說道。

“黃校尉,我馬上前去點齊軍兵。不知你是否還有其他準備?若無準備,便跟我一同直接出征”。

“賀公子,在下尚有隨從數十人。皆是我軍中好手,充我護衛。我馬上回到驛館,將他們都帶來隨賀公子出征”。

“好。既然這樣,半個時辰後我們在東門會合”。

“好。那我這就先回驛館召集部下了”。

“黃校尉,請”。

黃尋回到驛館後,將這突發情況說了。李開言道:“主公,如今我們馬上就可以進入吳郡,離建業只有千餘里距離了。為何現在還要費時費力的,去打什麼潘平啊!況且我們只有這四十幾人,濟得了什麼事”?

“興業!賀家可是我舅母孃家,而且又是山陰大族,會稽郡幾大世族之一。我若能與賀家親睦,於我以後之仕途有大利焉。我與山陰侯爺本有賜字之親,可惜賀侯爺早逝,這就讓賀家與我之間的情分減少許多。

我當年之所以千里奔喪,也是想讓賀家下任族長知曉我與侯爺之親。可光是服喪是不夠的,這次前來山陰拜訪,也是想再增進與賀家的關係。現在出了潘平挾制賀景之事,正是讓賀家再次記得我黃尋之時。

我若能參與此事,救援賀景成功。那我不光能增進與賀家的感情,還能讓我從欠賀侯爺之恩情,變為賀家欠我之情分。這等好事,我豈能不為乎”。

李開聽到黃尋的解釋之後,恍然大悟,說道:“原來主公竟然有此遠慮之計劃。屬下真是慚愧啊,竟未能理解主公之真意”。

“好了。興業,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前去東門會合賀家之兵”。

“是,主公”。

黃尋帶著手下四十餘人來至東門,這時賀家之兵還未到來。想想也是,畢竟是千人的軍隊,對於賀茂這種初出茅廬的小子來說,排程整合還是有些費時間的。

等了大約一刻鍾,賀茂終於帶領賀家千餘私軍到來。見黃尋已經在東門等候,賀茂過來見禮說道:“不好意思,讓黃校尉久等了。我們這就出發吧”。

黃尋回禮道:“賀公子為此次征伐之主將,還請下出征之令”。

“哦,還要我下令嗎”?

“賀公子,這戰事兇險。需得主將調令有度,軍隊才能進退不致失據。現在我軍出征,賀公子需要告訴手下軍兵,自己乃是一軍之主將,讓軍兵俯首聽命。如此上了戰場,才能做到穩定軍心之效。

軍兵認準了主將,才能在賀公子的命令之下,搞清楚自己該聽誰的命令。避免戰事一旦出現劣勢,軍兵就陷入慌亂之中。導致軍兵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情況發生”。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