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桓(上)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不管支持者有幾人, 反對者有幾人,曹操征討烏桓的念頭都無比堅決。應令而聚的曹軍原地整頓了幾日, 便在曹操的率領下浩浩湯湯地往北遷移。

在出征前, 曹操另外釋出了兩條在外人看來甚為不解的命令。

其一是令其嫡長子曹昂引軍南下,在南陽附近屯軍練兵。

其二是令洧陽亭侯郭嘉為前軍師, 跟隨曹昂前往南陽。

即便是身為主帥的曹昂,也僅僅只是知道屯軍這道命令是為了擾亂劉備、麻痺劉表,並不知道被曹操親厚信重的洧陽亭侯為何沒有參與烏桓之行。

唯獨郭嘉, 儘管受到命令之前毫不知曉此事,但在接到命令後, 第一時間便通徹了緣由——

北征路途遙遠, 行軍寒苦。定是子琮擔憂他的身體,不願他往來奔波, 又知他素來閒不住, 便讓他隨曹昂屯軍南陽,拉了劉備、劉表為幌,讓他有事可做。

對這明晃晃的“陽謀”,郭嘉毫無反抗之意,預設了這一安排。

在行軍前,華佗又為郭嘉作了一次診療, 詢問近況。

在得知郭嘉因停用川烏,這幾日頭痛欲重, 華佗略微調整了藥方, 緩聲寬慰道:

“頭疾雖然難治, 但人體氣機一事,本就玄妙至極。先秦有一病者,身患痼疾,藥石罔效,眾人皆道他是等死之命。那病者心知自己壽命無多,每日捉螓弄狗,恣意耍樂……誰曾想到,數十年後,那人竟然還活著。國君奇之,命侍醫替他問脈,最終得出康健的脈象……”

郭嘉已讀出華佗的用意,卻故意笑曰:“想來——是前一個庸醫誤診,使此人佚宕多年。”

華佗被狠狠一哽,吹胡子瞪眼地嗔道:

“是‘不藥而癒’,並非誤診。我提及此事,是為了告訴郭侯:你所患的頭疾不乏自愈的可能,重要的是需要戒酒自律、怡然曠達、勿要多思。若能堅持如此,再輔以通絡健骨的藥物,病癒之日,指日可待。”

這一番話聽起來似乎有那麼幾分道理,可郭嘉從來不是好忽悠之人:

“難為神醫為了子琮的託囑,特意編了這麼一段故事來寬解我。還請神醫放心,嘉從未有過自暴自棄的打算,亦不曾頹喪苦悶。”

他於生死本無執念,唯一的不捨,僅有心中的那一人。

可就是這一份不捨,讓他捨不得離世長眠,只想竭盡所能、遵從私心地活下去。

動機被患者戳穿,華佗老臉微紅。所幸他本就注重養生,面色紅潤,倒也叫人看不出異常。

華佗一邊暗誹聰明人的難纏,一邊斟酌著挽尊:“也不盡然。崔小友的‘安慰劑之論’只是其中一方面,而我方才所說的奇事,亦非胡編亂造。”

聞言,郭嘉被勾起了幾分注意,但華佗的下一句話,讓這幾分注意變成了駭然。

“崔小友本患有心痺之症,難以活過弱冠——此病與郭侯之疾相似,了無對症之藥,可崔小友在弱冠之年竟得以轉愈。我已詢問過崔小友的醫女喬姬,崔小友所服用的不過是尋常的滋補養心之物,可見這不治之症,亦存有幾分生機。”

郭嘉忍耐再三,直至華佗把話說完,他再也剋制不住,急切地抓著華佗問道:“既已轉愈,可會再度復發?”

華佗本想回答“痊癒了自然是不會再犯病”,但一想到這類“暗疾自愈”的情況他以前也沒見過,不好回答得太過肯定,於是模稜兩可地道:

“目前來看,並無再犯的徵兆。不過也說不準,畢竟心乃五臟之本,還是需要多加注意。”

一個“說不準”的定語攫住郭嘉的所有心神。他不曾為自己的身體狀況而焦灼,此時卻因為華佗道出的秘辛而有幾分坐立不安。

難怪初見子琮之時,他的侍女定要他飲用活血補益的藥劑。郭嘉原以為是子琮守孝多年,傷了氣力的緣故,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因由。

“烏桓路遠,行軍之途辛勞,若子琮舊疾復發,該如何是好?”

聽到對方話中抑制不住的憂慮,一時之間,華佗沒反應過來,有些詫異地道:

“何得此問?此疾暫無發作之勢,縱是行軍也無妨礙。行軍雖然辛勞,但以崔小友的體魄,無需過憂。再者,早在問診前,郭侯便讓我在貴府挑選藥材,將滋補、解暑、驅治水土不服等藥製成丸子送予崔小友,還請了數名醫術高超的醫丞隨軍……既已做好萬全之策,郭侯還有什麼可憂慮的?”

有什麼可憂慮的……?郭嘉不由自哂,他本就因與子琮分離,讓子琮一人隨軍遠征烏桓而處處放心不下,現今華佗又提了心痺之事,在他本就燒灼得發疼的心上又澆了一層油,如何能夠“不憂慮”。

伴著綿延發酵的愁腸,他找到崔頌,直言了自己放心不下、意欲同去烏桓的想法。

出於對崔頌的瞭解,郭嘉還使用了一些非常規的小手段。若非崔頌深知此行的艱難、心志堅定,他險些被美色所惑,糊里糊塗地答應下來。

然而歷史記載在前,崔頌絲毫不敢拿郭嘉的生命冒險,他只能心硬如鐵,毫不留情地拒絕了郭嘉的要求。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崔頌知道這次的烏桓之戰,自己必須要去。若不能解此心腹大患,他怕歷史的洪流會無情地將一切吞沒,留下與史書無二致的冰冷文字。

最終,郭嘉等來的不是崔頌的回心轉意,而是以左軍師之名進入曹昂駐/軍,對他虎視眈眈的戲志才。

郭嘉的心情如何,暫且不提。本準備在曹營悠閒養老,很少主動獻策的賈詡在曹/營/大/軍走後亦深深地嘆了口氣。

曹操明面上發出了兩條軍令……可實際上,他發出的是三條。

這第三條軍令,除了當事人與策劃人,身在曹營的其他文臣、武將,沒有一人知道。

因此,被“委以重任”的賈詡,只能默默嚥下這個從天而降的大/麻/煩,唉聲嘆氣,以一種複雜至極的心情,迎接另外兩個麻煩的代名詞。

久未領兵的呂布坐在高頭駿馬上,勇武之態絲毫不減當年:“拔營。”

在他身後一個馬頭的位置,陳宮面無表情,活似一個兵傭。

※※※※※※※※※※※※※※※※※※※※

順手推一發預收:

《大秦攻略》 作者:積羽成扇(預收,專欄可見)

文案:

鍾尋奉命輔佐秦王嬴蕩統一六國。兢兢業業辛辛苦苦多年,眼看勝利在即,哪知一個打盹的功夫,嬴蕩就把自己砸死了。

功虧一簣的鍾尋心想:死都死了,不如多睡一會兒。

遂心安理得,一覺睡了幾十年。

再次醒來的時候,他成了一個垂髫孩童,正有人拉著他的手,讓他保護另一個少年。

那個少年,姓趙名政。

(聽說預收得有文案才能被讀者老爺們青睞。隨手擼了個臨時文案……隨時重擼。)

.

感謝在2020-04-07 15:52:02~2020-04-08 11:35:5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佚、喵節操、black sheep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zixvluo 150瓶;行舟 60瓶;superz 40瓶;薛定諤 20瓶;佚 12瓶;2/3瞎、棲梧 10瓶;東榆丶 4瓶;紀衪、華滋 3瓶;晏柒鳩、聽雨吹風 1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援,我會繼續努力的!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