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 章 第218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一段採訪結束,幾人都有點累。因為李莉實在對季椽感興趣,並直言“年輕的衛星負責人”是一個能讓觀眾都感興趣的話題,因此多採訪了季椽不少問題。

然而,季椽不能說的實在太多了。

比如……

“季先生有沒有出國留學過?去的哪個國家?”

前蘇聯,能說嗎?

季椽:“……過。”

“除了微小型衛星外,季先生還參與過哪些科研項目呢?”

第二核/武,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能說嗎?

季椽:“……過。”

“你認為自己參與過的最有意義的科研項目是什麼?”

跟隨南海科研船佔領南海島礁……能說嗎?

季椽:“……過。”

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季椽才發現,自己以為一直是學習、科研的普通生活,細算起來,居然沒幾件是普通的。

採訪到後來,李莉不敢問了,季椽也實在沒什麼能說的,於是就這麼大家都心累的結束了。只有兩名外國人一頭霧水。

在季椽接受採訪的時候,宋冀寧也突然被人叫到一間辦公室內。等在辦公室的人是一名五十多歲老者,沒有穿白大褂,但身上有著和科研人員一樣的氣質。宋冀寧感覺他有些眼熟,問道:“你好,我是不是在哪見過你?”

“是的,我們見過。”老者點頭,笑著感嘆:“你們當時從蘇聯帶回來一批核/武研究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宋冀寧瞪大眼,臉上露出一絲久逢故人的笑容:“啊——對,我想起來了,你是柳章柳學士!”

當年一同參與第二核/武研究的人實在太多了,宋冀寧能記住也,也是因為他屬於主研人員,中科院學士。否則要只是普通科研人員,宋冀寧還真記不住。

“幾年不見,難為你還記得我。”柳章笑笑,親切道:“你和季椽這幾年發表的論文,參與過的研究,我們一直在留意。今天來找你,是有一個專案,想請你參與。”

宋冀寧收起微笑,坐正身體:“在聽專案之前,我先問一句。柳學士是單獨邀請我,還是連季椽一起?”

“只有你,沒有季椽。”

“那我拒絕。”宋冀寧起身。

“你不想聽聽是什麼專案嗎?”

“不打算參與,所以還是不聽為好,萬一不小心洩露什麼,對你我都沒有益處。”宋冀寧轉身欲開門。

“你想跟季椽越走越遠嗎?”

宋冀寧頓住,轉身看向柳章:“你什麼意思?”

“你現在,已經快跟不上季椽的腳步了吧?他已經是一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負責人,而你,只能在其中當一名小技術員。再這麼下去,你和季椽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最後會因為他所屬的專案你無法參與,而被迫分開。”

中科院這些年一直在關注季椽和宋冀寧,對兩人戀人的關係也心知肚明。不過說是戀人,中科院覺得他們的關係更像是科研搭檔,而且是世上最好的搭檔,在一起不只是互補,也不是1加1等2這麼簡單的演算法。因此在發現宋冀寧漸漸有些跟不上季椽的進步速度,宋冀寧還沒急,中科院先焦慮了。

宋冀寧重新坐回椅子上,雙手環胸,警惕的看向柳章:“說吧,你們找我想幹什麼?”

“別那麼防備嘛,我是懷著善意來的,我們中科院比任何人都希望你跟季椽好好的。”柳章這麼笑道,緊接著問:“你聽說過863計劃嗎?”

863計劃,別名“國家高科技研究發展計劃”。類似於美國的“戰略防御倡議(星戰計劃)”,歐洲的尤裡卡計劃,日本的十年科學技術振興政策等,是華國科學戰略與政治相結合的產物。

簡單的說,是由中科院制定某些跨時代的高科技研究,由國家統籌、組織上萬名各行業科學家一同攻關的計劃。

這項計劃目前已經實施十年,取得的科研成果極為驚人。科研人員的數量也一直在增加中,如今中科院又看上了宋冀寧的能力,同時出於培養他的想法,對他發出邀請。

身為一名科研人員,宋冀寧當然聽過863計劃,也知道他們突破了很多項國際封鎖的技術,為華國科研界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參與這項計劃,對科研人員來說,是一種榮耀。

然而……

“緣緣……季椽不參加嗎?”

“季椽同學參加的話,會浪費他的天賦。從他這些年主導的不同專案來看,我們認為讓他自由發展會比較好,而你的基礎較薄弱,在863計劃裡,可以穩固你的基礎和學識。”

宋冀寧確實很想在科研上有所突破,可以和季椽並肩,甚至給他提供幫助,而不是總跟在他身後。如柳章所言,這樣下去,總有一天,季椽能參與的專案,宋冀寧卻因學識不足沒有資格參與,兩人將不得不分開。

“863計劃要多久?”

“你知道,科研是沒有時間概念的。我只能說,每攻克一個專案,你可以選擇退出或是繼續。”見宋冀寧遲疑,柳章又追加一項福利:“並且完成專案的獎勵很高,因為這些研究不會對外公佈研究員的名字,也不會有論文面世,所以國家給予的補償會很高,很高。”

863計劃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計劃”,參與科研人員一至兩萬人不等,研究期間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參與的專案,不得對外聯絡,攻克專案後不會對外公佈科研成果,也不公佈研究人員姓名,更不允許發表論文。

簡單的說,參與研究的人會從社會上失去蹤跡,連家人都不能知道他去了哪裡,幹了什麼,直到研究結束,會從社會各方面給予獎勵和補償。

問宋冀寧願不願意參加?

他很願意。

但是……

“我要聽季椽的意見。”

“我說過了,季椽不……”

“我知道他和我不一樣。但如果我不交待一聲就消失不見,緣緣一定會擔心的到處找我。而且我們是戀人,我沒有權利擅自離開,即便只是離開一個月,我也要經過他的允許。”

“這……”柳章無奈:“好吧,那就等季椽來吧……你們還真是粘乎啊!”

宋冀寧笑笑。沒有人知道,他高中時的計劃,原本是當一名商人,把季椽好好養起來的。因為季椽的目標是科研,為了不和季椽分開,他才成為科研人員。所以,他絕不會本末倒置,自己悄悄消失在季椽的生活裡。

季椽結束採訪後,就被叫到了這間辦公室,聽柳章說起863計劃。

他立即激動道:“我也要參加!”

需要上萬名科學家一同攻克的科研難關,想想季椽就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飛過去。

“但我們認為這會浪費你的天賦……”柳章為難道。

863計劃要求科學家根據已制定好的目標進行攻克,這期間不得做其他研究,只准朝著這個目標前進,不結束不準離開。結束後不得對外說一個字,是實實在在的科研工具人。

中科學這些年觀察宋冀寧,發現他一直在配合季椽的研究,本人沒有成名的慾望,也不稀罕金錢,季椽研究什麼他就研究什麼,簡直是再合格不過的工具人。而季椽一直在主動進行科研上的革新,更適合獨立主持一個創新專案。被指定的攻關內容,只怕會影響他的靈感。

季椽用力搖頭:“我沒有天賦,一點沒有,我自己知道。柳學士,請給我一次學習的機會,我想要參加863計劃,想跟在全國最優秀的科學家們身後學習。”

他不過佔著重生的先知罷了,隨著時間一年年接近他重生前的時代,那點優勢將很快蕩然無存。季椽一直是如此看待自己的,所以不會放過任何可以學習的時機。

宋冀寧趁機說:“如果緣緣不能參加,我也不去了。”

本身季椽和宋冀寧都符合863計劃的條件,既然兩人都想參加,柳章也懶得做壞人,當即答應下來。

“參與進來後,就要和外界完全斷絕聯絡。根據攻關的難度,短則一兩年,長則五年十年都有,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只允許告訴家人簡單情況,以免他們以為你們失蹤報警,引來不必要的關注。之後不管發生什麼,都不允許對外聯絡,所以一定要安排好家庭生活上的事務。”

如此交待之後,柳章留下聯繫方式,叮囑季椽兩人儘快回家處理瑣事。

季椽在衛星發射基地已經沒什麼事,衛星製造完成後,接下來只需要等待火箭發射而已。

在接受採訪後的第三天,季椽和米爾恩等工程師,便一起將衛星移入火箭運載器,所有工作便算完成了。距離火箭升空還有一個多月,之後的所有工作都移交給衛星基地負責,季椽的團隊可以解散了。

幾個月前,已經完成專案的小組就陸續解散,除了足額的獎金,他們的檔桉資料上,都會加上參與過衛星研究的相關資歷。這份資歷能幫助很多人在升職和申請國家科研經費上大開綠燈,因此離開的眾人都很滿意,甚至依依不捨,再三叮囑季椽下次還有什麼專案一定要叫上他們。

至於加思·米爾恩,他早就獲得了太原衛星基地的正式聘請,請他留下來成為衛星基地正式工程師。

米爾恩原本是拒絕的,他想要帶著在華國獲得的科研榮耀返回南菲,打博那·艾爾特和南菲科研會的臉。然而在去年,他和南菲的朋友聯絡時,突然聽到他曾經就職的大學,他的母校,因為有人向曼德拉總統提出申訴,表示大學太難考了,錄取分數太高。於是曼德拉總統強行降低了大學的錄取分數,現在只要隨隨便便讀幾年書,就可以考入米爾恩曾經驕傲的母校了。

加思·米爾恩聽到這訊息臉都黑了,再三詢問,得知不只大學,連醫學院、警察部門都被要求降低錄取條件,只要想考的人都可以隨便考過,米爾恩就一點不想回去了——他不願親眼看著自己深愛的母校淪落為三流大學。

因此米爾恩接受了衛星基地的聘用,現在已經是基地一名正式工程師,他將負責微小型衛星升空後的對接工作。

“季椽,我真舍不得你。”米爾恩依依不捨的向季椽告別:“真希望你能留下來一起工作。”

“我也很舍不得你,加思。”季椽與他互相抱了抱:“很抱歉,我又有別的工作了,等我結束後,一定會聯絡你的。”

“好吧,我希望這個時間不會太久。”很多國家級別的研究專案在結束前是不能隨意與外界聯絡的,加思·米爾恩清楚這點,只能祝願季椽早點出來。

於是季椽和宋冀寧分別向這些年在衛星基地認識的朋友道別後,拖著行李箱離開。

“要回家嗎?”宋冀寧問。

季椽嘆了口氣:“我的畢業論文還沒寫完……算了先回家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