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6 章 第216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季椽在太原衛星發射基地等來了最後一批,包括王德輝在內的工程師們。至此,工程師加上他們的助理、學生,以及基地內調來的技術員,專案總人數為235人。

同時,專案所需的裝置儀器,物料,元件等等也都已經準備完畢。和米爾恩先生、李院士以及中科院的幾位院士進行了一場小型核心會議,確定研究計劃之後,便讓助理們通知所有工程師明天開會時間。

“是,已傳送通知資訊。”宋冀寧坐在季椽身後,手中快速在電腦上操作著,專業又速度的回答。

他現在的身份是季椽的第一助理。

儘管想要幫助季椽,但宋冀寧的能力並未到能坐上核心工程師的水平。單獨領導某一個專案,宋冀寧的知識和能力是夠的。但他的學歷目前只是博士研究生——前段宋冀寧趕回學校提前申請了碩士畢業,目前學籍情況是博士生在讀。他的導師陳院士在理工大學當教授,本人沒時間來,但很支援宋冀寧來參與衛星研究專案。因此宋冀寧仍舊掛名在他名下讀博,人卻跑來跟季椽了——總之比起大多數工程師,宋冀寧的學歷只堪比技術員,強行讓他當專案負責人,反而像在走後門。

本來季椽當負責人,就有很多人暗地裡不信任了,宋冀寧不想再給他增添不必要的流言。而且他是懷抱著學習的態度來的,乾脆選擇當季椽的助理——沒有比在季椽身邊學習更高興的事了。

第二天,大禮堂會議室裡坐滿了參與的專案人員。季椽站在後臺,問助理們:“資料都準備好了嗎?”

“是的,沒問題。”

季椽深吸口氣,理了理胸前領帶:“那我上去了。”

宋冀寧幫季椽整理他臉上耳麥,拍拍肩:“加油。”

季椽點頭,大步走到講臺中央:“各位好,我是季椽,這次微型衛星研究的專案負責人。”

在季椽上臺時,禮堂眾人已停止喧譁,大多數人都以為季椽是司儀,聽到他的自我介紹後,又忍不住一片譁然。

他們大半人沒見過季椽,儘管聽說負責人很年輕,沒想到年輕到這種程度,才二十來歲,彷佛一名在校大學生而已。

季椽沒有過多寒喧,直接進入主題,用指揮棍指向大屏幕:“相信大家都已經看過大致的研究計劃,清楚我們將要進行的研究,是目前國際上,只在概念提出過的【小型衛星】。”

季椽一開口,禮堂又立即安靜下來,所有人都專注的聽著季椽的解說。

“關於小型衛星,數年前便有不少國家的航空工程師提出過,比如丹麥、瑞士等國,其主要理念都是想要降低衛星的製作成本。但由於無法在降低成本時保持衛星應有的功能,因此尚未有任何國家製造小型衛星。”

小型衛星這個概念,並非來自於南菲國或加思·米爾恩,很多沒錢的小國家,包括歐盟小國,都提出過小型衛星的概念。但目前還沒有哪個國家真正付諸行動,由於季椽的蝴蝶,南菲國也取消了小型衛星的研究,華國目前應該是國際上第一個研製小型衛星的國家了。

“但是,我們這次要進行的研究,並非只是小型衛星,而是——”季椽揮手,禮堂上的大屏幕顯示出幾個黑色大字《微小型衛星研究計劃》。

臺下又是一片譁然。季椽繼續道:“經過與眾位院士、工程師的討論,我們做出了研製更小、更輕、以及更經濟的微小型衛星計劃。計劃書總共103頁,包含267項技術分類,哪位工程師負責什麼專案,我們都已做好規劃。會議結束後,各位工程師將拿到自己的任務檔案。目前由我進行簡單的解說,有疑問可舉手提問……”

儘管一開始有些人因年齡原因質疑季椽的能力,等他開始講解時,回答眾工程師的問題毫不含湖,直指核心,展現出豐富的知識和專業能力,一天會議下來,所有工作人員皆心服口服。

之後會議又延續了三天,季椽和加思·米爾恩兩位主研人員輪流解說,說所有人清楚整個微小型衛星的大概研究方向,以及自己所負責的專案等。然後分散,以94位總工程師為主研人員,分成一個個專案小組進行攻堅。

季椽那一組負責的是最重要的核心,這一組主研人員除了加思·米爾恩,林光華、李澤業等院士外,也包含了如王德輝教授等特邀的專業人員。

而十幾名主研人員之外,項目組名下的技術員也有上百名,在工程師的帶領下,進行著關於空間壓縮技術的各方面試驗。

宋冀寧在研究開始後,又退出了季椽的助理工作。光做助理已經幫不到季椽什麼,難得又有機會與那麼多國內頂級工程師共事,不爭取機會好好學習一番,不是浪費了季椽的心意嗎!

因此宋冀寧主動爭取到一位工程師名下當技術員,正在努力學習著,以期儘快追上季椽。

微小型衛星的研究,原計劃是5年,但有季椽和加思·米爾恩兩人共同指明的方向,加上所有工程師的共同努力,總歷時三年半,便提前完成了研究。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這期間,科研人員們更是迸發出了各類靈感,研究出很多微小型電子技術或元件,使得很多笨重的裝置得到精簡。

某一天項目組的幾人一同休息吃飯時,導師李澤業突然問季椽:“季椽,冀寧,你們還記得鍾濤嗎?”

“空導院的鍾教授?”季椽停下快子,點頭:“當然記得,他指導過我和小宋哥。”

“他不是早幾年在研究精密機械嗎?”李澤業笑道:“去年冀寧的小組不是研發出了一個微智慧平衡記錄晶片嗎?對外釋出之後,鍾濤以這個晶片為核心,升級了他的精密機械,製造出了八軸數控機床。它的操作前所未有的精細,也更簡潔和廉價,據說得到了德國工業協會的讚揚,上週已經被邀請到德國拿獎去了。”

“啊……”季椽愣了愣,他一直心心念念著小宋哥前世的數控機床,只是他當年知識技術有限,實在自己造不出來,只能做到一些結構和元件上的改進。沒想到峰迴路轉,三年多後,八軸數控機床以另一種形式經過小宋哥的手創造出來了。

“啊,那真是太好了……”

“是啊,他還特意在論文中提到冀寧的研究,向他表示感謝呢!”

“是鍾教授自己的能力,和我無關。”宋冀寧不在意道。

順便一提,這三年多的研究中,宋冀寧憑自己的努力和悟性、豐富的物理知識、大膽的創新等等特質,在兩百多人的技術員中脫穎而出,去年就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研究小組的專案組長。在整個微小衛星專案中,年輕一代除了季椽外,最顯眼的仍舊是宋冀寧。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