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樹孃的婚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梅十五娘大放悲聲,伏在桌上哭的頭都抬不起來。樹娘靜靜的看著她,也不勸也不動。苗小姐不大明白二人打什麼啞謎,不過她經過的事不少了,英華和她相處幾次,看她哭時從不問她緣由,只撿知道的勸說。她不知道怎麼勸說嫂嫂,看這個樹娘吧,雖說嫂嫂搶了人家的丈夫,人家待她嫂嫂也還算客氣,所以她也不說話,問茶樓的夥計討來盆水,絞了一個溼手巾把梅十五娘,勸:“嫂嫂,擦把臉,歇歇息吃杯茶再哭。”

梅十五娘這幾個月以來受盡冷遇,還是頭一回遇到一個人真心實意待她,格外的心酸,接過手巾一聲長泣,下氣沒接著上氣,頭一歪又暈過去了。

苗氏扶著梅十五,真是心慌,這是今天第二回了呀,她一迭聲的說:“又暈過去了,怎麼好,茶博士,快喊個郎中來。”

茶博士支愣著耳朵,沒精打采拿塊抹布在過道裡擦窗格呢,聽說客人哭暈了,叫他去喊郎中,飛快的跑出門,把對過小客店裡一個遊醫喊來。

那個遊醫這樣暑天還穿的一身夾袍,兩隻袖口和手肘處都油黑發亮,隔著老遠都能聞見一股混著藥草香的騷味,腥不腥羶不羶的。苗氏擔心梅十五娘,顧不上計較這些,忙忙的和遊醫說:“早上在家就暈過一次,我扶著她略靠了靠,醒來她就無事,不曉得怎麼,方才一哭又暈過去。”

樹娘聞不得那臭味,忙叫使女們把屋角的屏風移過來,她就坐屏風後頭去了。苗氏雖然不悅樹娘擺架子,不過樹娘是沒嫁的女兒,迴避總比不迴避好,她也不理論,等遊醫切過脈,問:“我嫂嫂這是怎麼了?”

遊醫先聽她稱嫂嫂,臉上就帶出三分笑,再把暈倒的人再看一眼,確是婦人妝扮,就把鬍子摸一摸,笑著拱手說:“恭喜恭喜,這是喜脈!”

“恭喜個屁。人還是暈著的哪。”苗氏一急,就顯潑辣。

“無事無事。”遊醫彎腰去提放在腳邊的醫箱,摸摸索索半日,摸出筆墨來,就在桌上茶杯裡傾出點點茶汁磨墨,寫了個方子,說:“令嫂平日思慮太過,有些體虛,這個方子呢,是溫補的,她樂意吃就吃,不樂意吃,平常少動多睡,挑她愛吃的吃些,好好養著就是了。”

苗小姐嫁到蕭家也有時日,曉得蕭家看重男丁,蕭明又是族長之子,梅十五怎麼也是明媒正娶來的,頭胎孩兒正是要緊,給那個遊醫兩陌錢打發他走,另使人去請府城有名的郎中來看。

郎中來看過,說的話和遊醫差不多,給梅十五娘手上掐了兩下,把她弄醒。梅十五娘醒來一無所知,只是哭,苗氏也不和她說什麼,就叫使女去喊個轎子,請郎中陪著,把梅十五娘送回家去了,從頭到尾,她也不和屏風後頭的樹娘說話。屏風後頭的樹娘也沒作聲,等人走了,她出來加付了茶資,到家什麼都沒說。

樹娘的未婚夫是隔壁常州府人氏,才女樹娘要在曲池府嫁常州才子,許家臉上都有光彩,親戚們都轟動了,都吵著要看才女新婦,許才子一口氣接來五六百的男女親戚。樹娘雖然有錢,自家在曲池還沒有置房舍,住的是柳家的房舍。頭天許家親戚們住下,轉天五柳鎮就曉得了,樹娘過幾日要成親,夫家來觀禮的親戚足有五六百!

英華和李知遠把李大人一行送到金陵,英華順便還去看了看她兩個侄女才來家,小兩口才回到五柳鎮,李知遠把英華送進東院他自去外書房料理家務,杏仁把英華不在曲池這半個月的事一一稟知,英華聽說許家來人這樣多,驚的話都說不利索了,問:“真的來了這麼多人,全住在柳家的客館裡?樹娘姐姐也不問也不管?”

“樹娘小姐把家務都託給她小叔小嬸料理。”杏仁語氣裡有些替樹娘不平的意思,樹娘一個做小姐的,清高點兒也說得過去,可是做她小叔小嬸的,再年輕也有三十多了,有家有業曉得人情來往,把侄女未婚夫家的親戚朝侄女舅舅家一丟,又不管又不問算是個什麼事?

英華眨眨眼,又問:“樹娘姐姐家是怎麼一回事,我以前也沒留心過。舅母那邊肯定是曉得的,我在南京夫子廟給表弟們買了幾樣玩具,你送過去,問問月琴姐姐。”

杏仁答應一聲,把玩具收拾出來,匆匆的去了。李知遠搖著一沓子大紅的請帖進來,看到杏仁出去,奇道:“這是怎麼了?”

英華把樹娘夫家來了幾百人,樹娘小叔小嬸都不管的事一說,李知遠就樂了,道:“這個小叔沒安好心,這是想讓你舅舅家惱了不管你表姐,他們好拿捏你表姐啊。”

“雖然我也是這樣猜的,可是我娘常說過日子總要把人往好處想,”英華苦笑,“先叫杏仁去問問,若真是,時機合適給表姐提個醒也罷了,她過的不好,丟下的爛攤子脫不了還是舅母和五姨替她收拾。雅*文*言*情*首*發五姨一生氣就睡不好……我先攔一下吧,讓五姨多睡幾個安穩覺也好。”

李知遠覺得老婆這個態度甚好,在他看來,這位樹娘表姐和他的舅母們有得一拼,心地其實都還好,但是沒什麼見識,愛折騰,愛虛榮好面子,有事只顧自己不大體貼旁人。區別可能就是舅母們過的日子窮些,所以她們不清高,要更實際些。樹娘呢,過的全是順心日子,就更任性些,格外不把錢財當數。辦個詩會花的錢不少的,像蕭明那種人都只好一個月辦一次,她眼都不眨,一個月能辦兩三次。問題是蕭明精啊,他撒錢出去是為了撈好處,樹娘撒錢純是因為她高興!她這樣陪嫁豐厚的姑娘,又任性,又沒正經長輩肯照管她,簡直就是額頭上綁塊白布,上頭寫著:人傻錢多速來!看吧,樹娘不只把她小叔小嬸招來了,那個姓許的未婚夫估計也好不到哪裡去。

李知遠看英華眉頭還微微皺著呢,甚想替娘子解憂,就說:“舅母只曉得表姐家的事,我估計未來的表姐夫也要訪一訪才好。家裡現成的有人手,我使人去常州問問。”

英華一動不動看李知遠半天,笑道:“我五姨有人手不奇怪,怎麼咱們家也有人手了?”

夫妻本是一體,英華既然要問,李知遠覺得也不消瞞著她,道:“是我爹在泉州任上的攬下的人,有一些辭了回家去了,有一些不肯轉投新主,就跟著我們回曲池來了。拖家帶口的也有三四百人,分散安置在府城周圍,要是找個什麼人,訪個什麼事,用他們最方便不過。你有什麼事,直接使小海棠去外書房和來旺大叔說。”

上回送零花錢來的就是來旺,這回又讓小海棠直接找他,英華就曉得了,這個來旺是她公公手底下最得用的人。明明兩家混在一起住了幾年,都沒發現來旺大叔,公公和李知遠,藏得怪深的。英華把李知遠上上下下打量了好一會,才笑道:“我害臊,有事只找你。”

兩口子還裝樣假客氣,李知遠在英華臉上彈了一下,才笑著把紅請帖亮出來,“三省草堂的同窗,有十一個下個月初八成親。我是來問問你,你曉得梅家姐夫那邊送同窗的禮是怎麼送的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折銀五錢。”英華想了一想,又道:“要是家境很差的,再另外補點什麼,送口豬啊,送席面上用得上的什麼,隨便找個藉口送去,大家臉上好看就使得。從我姐姐嫁過去,姐夫家這些事就是我姐姐管,我學收禮送禮,都是姐姐教的。”

“啊。那你幫我看看?”李知遠把帖子一張一張排開來,看一個,回憶人家的家底,說把英華聽。英華撿張紙把人家名字抄一抄,批個折銀。有的就補一筆,少的送豬半口,多的送豬送油送米不等。李知遠看她寫完了,把她寫的那張紙折一折收起來,就把請帖又收起來了,說:“還是娶了媳婦好啊,不然這樣的事,我又要查舊帳,又要使人去打聽,亂幾天都理不清。”

英華抿著嘴兒笑,道:“你又哄我,我再不信的。”

“真的。”李知遠樂了,湊到英華耳邊吹氣,“在泉州呢,我們家有一個專門的收禮送禮本子,我爹給母親編的,收禮送禮大致不差就照著那個走,跟人家關係近就添點,走不到一塊就減點。那個本子芳歌倒是背熟了的,不過,她嫁給八郎,老帳本就用不上了。咱們回富春來,那個帳本也不好套,照泉州的例同窗成親我送二兩禮金省事,只怕鄉親們會拿姐夫和我比,說話就不大好聽了。”

“哎,你那個帳本子,拿來我瞧瞧。”英華把李知遠推開,“我先說好,我嫁過來之前,我娘就再三叮囑我了,我是長嫂,弟妹都小,母親身體還硬朗,是不許我逞強管家務的。帳本子拿來我瞧瞧,給你出個主意可以,該你管的,你不許推我這裡來。”

“知道!”李知遠清楚英華這個話裡的意思,雖然他們家四個孩子都是沈姐生的,陳夫人待他們如同親生,但是到底不是親生的。如今離著陳夫人孃家近近的住著,陳夫人管家,和親戚們來往,縱有疏漏人家都不會說什麼,若是英華出頭管家,那是吃飽了撐的自己找罵。李知遠把英華的話在心裡過了一遍,其實這個家,他也不合適再管了,他飛快的說:“我且管幾個月,等爹孃回來,我就把這些雜事交出去,專心讀書。”

“好,到時候你讀書寫字,我給你添茶研墨。”英華對李知遠的表態表示相當滿意。

她外祖父家,外祖父和舅舅都不管家裡的小帳。她外祖父說過,家務帳管的再細,錢都是花掉的,花在自己家人身上,花多花少不都是花麼。經手管帳的有私心想借家務帳撈錢,只能說明當家的男人是孬種,不會往家扒拉錢。外祖父會摟錢,家務帳?柳家老太爺有妻還有許多妾,沒生養的後來都打發走了,剩下的妾們,柳家大宅裡一人一個院子住著,自己捏自己院裡的帳本管吧,給的錢都很不少。心裡明白又能幹的,似柳三娘的親媽,過日子就曉得檢省,省下來買田買地,教女兒管帳掙錢。會看臉色的,看英華的親外婆格外被丈夫和大房看重,也曉得跟風。給多少花多少,只曉得享受的也有好幾位,柳家老太爺也不管不問,反正他老人家的目地是達到了,最出挑的三娘五娘是養出來了,這兩好閨女順便還把他的兒子拉撥調……教的猴精。剩下的女兒大半也都是當家過日子的好手,有限的那幾個,孃家兄弟和姐妹精明能幹,差點就差點吧,還能照顧得上她們。

在柳家,一等能幹的是掙大錢不管家務帳的,比方柳三娘和柳五娘,二等能幹的是掙小錢會過日子的,像柳六娘那幾個,三等能幹的是會管家的,柳十娘就是那種,開不了源節流也不錯,可惜她死的早。最沒用的當數柳大娘和柳二孃,不會掙錢也守不住家當,最後只能靠孃家接濟。

在英華看來,做女人的守著家管家務帳都不算能幹,她丈夫要是只在家料理家務,她真是丟人丟到姥姥家去了。她孃家如今管帳的都是使女好吧,她屋子裡幾個大的,在家看著不出挑,其實杏仁紅棗和林禽這三個,隨便拉一個出去也把李家的家務管起來。舅舅總誇她丈夫能幹,她丈夫就天天在家幹丫頭都能幹得好的事?她一直在心裡攢著勁兒,想要李知遠把家務帳交出去。

李知遠這般識相,英華心裡好生快活,就畫個紅袖添香的大畫餅給李知遠。李知遠被嚇著了,彈起來跳到一邊,說:“別別,你要說話算數,我得等你回家才能看書,你累了一天到家不要歇歇?哪能勞動你小人家。換我給你捏肩好不好?”

英華瞟了他一眼,李知遠放下手裡的東西過來給媳婦捏肩,新婚燕爾,捏肩嘛,捏來捏去捏到羅帳裡是順理成章的事,爹孃還盼著他們替李家開枝散葉呢,正需努力,正需努力。李知遠就理直氣壯的把媳婦推倒了。英華最近也覺得紅燒肉好吃,一路奔波幾天沒吃,怪想的。

到晚飯後,杏仁才回來,湊了個李知遠不在的空當,把打聽的訊息說了。樹娘的父親有親兄弟六七個,他們家老太太指望兒孫讀書出頭,性子略清高,兒孫們花錢比讀書在行,看到摟錢的多少都有點嫌棄,兒子們養兒育女都很努力,光樹娘的親爹,就給樹娘添了三個弟弟兩個妹妹。她們家掙錢的祖父撒手歸西之後,出的多進的少,真心是光景一年不如一年,已經快要到賣鋪子賣田的地步了,樹娘的祖母私蓄很不少,大家其實都眼巴巴的盯著呢。偏偏樹娘最得疼愛,老人家把好東西都給了她,樹娘自己娘的陪嫁,田莊商鋪都是柳五姨幫著管,金珠首飾之類值錢的好東西都在樹娘手裡。這些不算,柳笠翁還許下了樹娘出嫁給她添嫁妝。樹娘的妹妹和堂妹們十來個,眼巴巴都盯著祖母撒芝麻,樹娘自己有她娘的一整份不算,還挖走了祖母的一大半,最過份的是她外祖父還要給她添一份,她一個人佔兩份半,那十來個分她不要的小半份。樹孃家裡的人真心喜歡她的估計只有她祖母。樹娘的小叔小嬸估計是覺得老太太不太好哄,就把主意打到樹娘頭上來了。樹娘親孃留下的鋪子和田地被五姨經營的很好,她名下的田估計也有近萬畝,光田租一項就非常誘人。鬧得樹娘和外婆家翻了臉,他們才有好處拿嘛。

想來外祖父許的那份陪嫁現在也不會拿出來。樹娘的小叔小嬸要蹦達就蹦達吧,樹娘吃過了虧,她自己拿定了主意才好過日子。英華覺得這事她娘已經有了成算,無需她擔心,她就把這頭放下了。李知遠還沒有回來,她去洗了個澡,換件舊紗衫穿著,頭髮也散下來挽了一個一窩絲,小海棠送來兩朵粉紅的薔薇花兒給她簪上,她也不繫裙子,散著玉色紗褲的褲腳,赤腳穿一雙繡荷花的拖鞋,坐在堂屋的廊下吹風看閒書。頭上的聯珠琉璃燈亮晶晶的,小蟲子從院子裡前赴後繼撲上去撞琉璃燈罩,英華看一會書,抬頭看一會那些小蟲,樂了,只是笑。

李知遠從外書房出來,就看見他媳婦倚在廊下的長榻上仰頭看燈傻笑,有一隻腳還不老實,翹得老高晃拖鞋耍子,微黃的燈下,那一隻玉足細白如玉雕,讓人看見就想摸。

想摸就摸吧,李知遠輕輕咳了一聲,朝左右看看。上燈之後,使女們不當值的都回第三進去了,當值的也很識趣,都在西廂房裡頭呆著呢。王家這個規矩真不錯,李知遠就悄悄的潛過去,蹲下來把英華的腳捉住,用力摸了兩把,還在人家的腳心窩輕輕掏了幾下。

英華癢得全身發軟,倒在榻上嬌喘著說:“壞人,放手。當心叫人看見。”

李知遠看廂房裡有人影晃動,只有放手,把英華扶起來拉他懷裡,說:“許家的事打聽出來了,你要不要聽?順便還有個大喜事,值得先和你說說。”

“這麼快?”英華推開李知遠,他正湊到她頭髮邊聞花香呢,“說正經的。”

“大喜事是梅十五娘懷孕了。”李知遠大樂,“咱們要備份禮送他們小兩口啊。”

“一定要,一定要。”英華歡喜非常,“十五娘姐姐一準能給蕭大才子生一窩的小才子小才女。說許家,怎麼樣?”

“許家在常州府也是大族,許大才子呢,在常州口碑甚好,有個族叔做過一任知縣,也肯拉撥族裡子侄。許才子就是跟著他族叔讀書的。這人打小讀書就出挑,聽說他那個知縣族叔跟人誇口說過,說他這個侄兒,品學兼優,配帝姬都不為過。常州府看中許才子的人家也不少,但是他族叔一個都沒看上。據許家族人的意思,是要留著許大才子榜下捉婿吧。”李知遠對許知縣的理想不以為然。

“這個人聽說州試沒有過哎。”英華想一想就想明白了,樹娘有錢,娶了她不只有錢,還跟她家拉上了關係,到時候擠三省草堂來讀書,肯定還有許大才子的族兄族弟。這個知縣叔叔好打算呢。“這麼說,他們成親,樹娘姐姐肯定會特別給我們家下請帖呀,我娘肯定不會去的,脫不了是咱們去。”英華頓時頭疼,“幾百的親戚啊,怎麼能來那麼多?”

“我也猜我們肯定得去,已經使人去府城提前收拾住處去了。”李知遠嘆口氣,“在家歇不到兩日又要到新鎮去。你一心想看帳,再忍忍啊,過了初八才有的看哪。”

英華啐了李知遠一口,推他去洗澡。一夜無話。

第二天果然許大才子親自到五柳鎮來請樹娘的姨母舅母並天波府的親戚去吃喜酒。天波府收了拜帖說主人們都不在家,沒放他進去。柳家收了拜帖也說主人們都不在家,沒放他進去。三省草堂大門是開的,還有許多學生在呢,王翰林在家,沒奈何請他吃了杯茶,收下請帖。

許才子也沒把李家和梅家漏下,往梅家送帖子,瑤華叫門房收了帖子回說男人們都在三省草堂就完了。李知遠這日在家理家務沒去三省草堂,又是曉得他會被打發去吃喜酒,不好閉門不納。許才子上門,李知遠只能客客氣氣把他請到廳裡坐,擺上茶請他吃,大家親親熱熱閒話。

英華早上去柳家打了個轉,柳三娘嫌她管幾天又要甩手交接麻煩,叫她等下個月再接手,所以她接了幾個雜事做了,一時插不上手,在五柳鎮轉轉就回家了。

門上說樹娘的未婚夫來了,英華就繞路從廳後進裡間,從屏風縫裡偷看。這個許才子生的真心不錯,也是蕭明那一款的,眉眼裡帶著些風流態度,風度甚好,說話也能看得出來是個用功讀書的。看上去比蕭明還好一點,確是樹娘姐姐良配啊。

許才子說過了客氣話,果然從懷裡掏出兩張請帖,說樹娘特別吩咐他給英華表妹送來的,請英華表妹去觀禮。

李知遠客客氣氣收下,說一定會去。許才子也甚識相,不等李知遠叫上湯,就請辭去,李知遠送人家出去,還很客氣的問他們婚事忙不忙得過來,要人幫忙儘管開口。許才子樂呵呵感謝妹夫,說有事一定會說。英華聽著兩個年紀輕輕的老油子一套一套朝外頭甩客氣話,笑的要死。

送走客人,李知遠回來湊媳婦面前就說:“這個表姐夫看著還不錯的。”

英華也道:“若是頭回就說的是他,樹娘姐姐出嫁肯定比我風光。”

樹娘出嫁沒有曬嫁妝,婚禮在租的一個大花園裡辦。大花園前頭大戲連唱三天,還有幾臺小戲雜耍,擺的是流水席,不愛詩的親友盡可以在前頭消磨時間。後頭一個大敞廳擺著桌椅筆墨,拿屏風隔出十幾桌給女客坐,才子才女們寫詩寫詞賀一對新人百年好合。

李知遠和英華小兩口起先在後頭看了會熱鬧。李知遠頭回出席詩會,是個生面孔,席間居然有個才女看上他了,給他捎紙條兒要和他聯句,李知遠不理,那位才女接二連三送了六七張紙條兒,李知遠不勝其煩,索性過來女客這邊,把六七張紙條兒亮出來,說:“哪位小姐吃多了酒幹的這事兒?我呸,就這幾個狗扒的字也想裝才女勾搭人,要裝也裝的像點啊,寫的這些淫詞豔句都是什麼東西?我媳婦呢?咱們走,別讓那個騷貨的騷味把你燻壞了。”

李知遠的聲音不小,屏風裡外都聽得清清楚楚,屏風裡女客面面相覷,好幾個都愣住了。屏風外頭的男客,倒有一多半看著罵人的李知遠張嘴的,還有一小半交頭結耳相互打聽:這人誰啊,哪來的書呆子,有佳人看上他,他對不上來詩就算了,怎麼罵人啊?

英華高高興興站起來,跟面色鐵青的樹娘告個罪,服服帖帖讓李知遠拉著她的手,小兩口頭也不回的離席。

他們兩個才繞出屏風,就聽見屏風裡頭有人嬌聲痛哭。英華拿眼瞟李知遠,李知遠得意的抬頭,大聲問:“娘子,我是不是罵的太客氣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