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12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御帳裡有一個算一個, 全體都被朱由校嚇傻了。

朱由校心裡話捨不得孩子套不得狼啊。蒙古人馬多, 家當少,遇事兒上馬就逃了,哪裡逮得到他們的。自己這天子旌旗招牌亮出去, 不愁蒙古人不來自投羅網的。

御帳中的這些人, 除了倆宦官就屬劉渠跟隨天子最久了。他嘴唇抖著說不出來話, 心裡明白了天子派自己去二十裡外紮營的意思, 立即就跪下磕頭請求。

“陛下,臣僭越了,讓臣在這裡張起陛下的儀仗吧。”

御帳裡呼啦跪倒了一地,各個都爭著搶著說要替天子。

巡撫張之厚是萬曆二十九年的進士,在邊關已經快有二十年了。這些年從縣令做起的他,吃盡了黃沙、吃盡了被土默川的蒙古人騷擾的苦頭。還以為自己能熬到太平致仕呢, 做夢也沒想到天子會御駕親征、會那自己做誘餌。

“陛下,”張之厚磕頭有聲, “臣請陛下為江山社稷保重自己。”

朱由校那在乎這些人的請命。他示意曹化淳去扶起張之厚, 至於其他的武將,磕頭有聲也磕不壞的。

“你們就是跪在這裡把地皮磕出坑,朕也不會改主意的。“都起來吧, 按著朕的吩咐趕緊去做好準備。再跪,你們就回京師去。朕另外宣召大同府的將士來。”

杜文煥覺得滿嘴都是腥味, 自己這次就是能把來犯的韃靼都打發回去, 過後也得被彈劾得滿頭包。他在心裡哀嚎, 陛下啊, 你這是純心要榆林鎮文官武將的性命哎。

劉渠見天子口氣不對,也知道自己沒那麼大的臉面勸天子改主意,只好默默地爬起來。

“陛下,臣去十里外安營可好?”

“不好。你離的太近,起不到牽制韃靼兵力的作用。”

劉渠立即明白了自己在即將到來的危機中要扮演的角色,嚥下滿心的不甘,對天子拱手。

“陛下保重。”

“朕會的。朕還要帶軍重建東勝衛呢。”

永康侯徐錫胤見劉渠和西寧侯都勸說不了天子,默默地爬起來出去張羅把天子的儀仗都擺出來。杜文煥半托半拉著張之厚出了御帳,其他人也跟在後面迅速出去了,各自要按著天子的吩咐趕緊做準備。

曹化淳見所有人都散了,上前勸說道:“陛下,咱們帶的人太少了,得用的禁軍就只有去過遼東的那兩萬人啊。當初英宗可是帶了五十萬大軍啊。”

朱由校不耐煩地說:“五十萬就有用嗎?這事不在有多少軍卒,而是在能用的軍卒有多少。如臂使指才有用。”

“陛下是等韃靼來攻營嗎?”方正化揣著小心問。“咱們多設拒馬,然後在拒馬前後多撒點四稜鋼錐,讓蒙古人對咱們的營盤可望不可即,用火炮轟、轟死這些蒙元餘孽。”

朱由校拍手,“好主意。與朕想到一起了。”

今年這一年對於在土默川的蒙古部落來說,實在是非常艱難的一年。由於大明對遼東女真的封鎖禁運,女真就繞彎兒或是蒙古人聯合、或是征服蒙古人的部落,使其成為自己麾下的蒙八旗。反正女真人藉著蒙古人與大明接壤的地方多,還有晉商的幫助,這幾年並沒有缺少什麼鹽鐵、糧食、茶葉等等的。

可是朱由校登基以後,全面關閉了所有的口市。這樣與大明接壤的一些蒙古部落,不僅再不能從倒賣中獲利,自身的鹽鐵糧食也變得匱乏起來。想與大明好好談吧,明朝廷在大同的官員推說因為他們倒賣糧食去建奴,朝廷不允再開口市,不敢抗旨;想賄賂大同府的總兵官吧,但是巡按御史常駐在大同府,把邊牆看的又非常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氣得位於土默川的最大兩個部落,土默特部和鄂爾多斯部在過去的一年多,不得不對大同府、榆林府用兵,可是都沒佔到什麼便宜。

眼看著就要到漢人的春節了,佔據了土默川的各部落,決心聯合起來,趁著漢人會在春節期間準備大量的食物,好好地南下搶掠一次,同時也能夠向幾年前打敗他們的杜文煥報仇。

都是因為杜文煥的強橫,他們才不得不重新歸順了大明,換來大明朝廷同意在榆林、大同開放定期的口市。可是口市只勉強維持了幾年,就再度關閉。

簡直是沒了面子之後,跟著得到的一點兒裡子也飛走了。

土默特部和鄂爾多斯部聯合起來,以沙計、吉能、蒙克什力為首,糾集在土默川部落裡所有能騎馬的男丁,浩浩蕩蕩三萬多往榆林鎮而來。他們計劃分出一萬人攻打榆林府,另外的人騎馬南下繞過榆林直奔延安府和慶陽府。

他們的計劃很完美,歷史上也確實取得了成功。這些蒙古人深入大明腹地六百裡,直到陝西的延安府、黃花峪等處,搶劫了十餘日、殺擄了數萬人才施施然滿載歸返土默川。

這是歷史上沒有關閉口市做起因的史實。

可是當這三萬多蒙古人呼嘯著翻越了鄂爾多斯高原上沒有城槍的山道、快接近榆林府的時候,跑在前頭隊伍發現在榆林府外,居然有大明天子的龍旗儀仗。

這訊息立即就傳到了位於中軍的沙計和吉能處。

這是大明天子清剿了遼東的女真人、然後來巡邊嗎?

沙計、吉能、蒙克什力等領頭的湊到一起,覺得這想法是非常可能的。他們只略略商議了片刻,便準備往插滿天子旌旗的營盤圍了過來。

這些蒙古人原計劃是一窩蜂地撲過來,這樣鎮守在榆林府的明軍,就不會發現他們的南下隊伍。可是未等他們往插滿天子依仗的營盤撲過去,又有人來報,在西邊二十裡外還有一個明軍的營盤,似乎比這個天子營盤小了一多半呢。

“這定是明軍的先鋒營。咱們派一部分人纏住先鋒營,別讓他們來回救大明的皇帝。也要派些人堵住榆林府,別讓榆林府的明軍出來。”

鬧哄哄的部落聯合大軍,好半天沒商議出來,哪一個部落去圍困先鋒營、誰去圍堵榆林衛的明軍。最後還是沙計做了決定,抓到大明的皇帝後,所有好處按各部落出的人數分。才算是分出了一萬騎兵,行圍堵之策。

沙計帶著兩萬多騎兵,等蒙克什力帶著五千人跑過大明皇帝的行營不見影了,吉能也往西跑的不見影了,才高喝一聲領先往三裡外的明軍營盤撲過去。

西寧侯看著黑壓壓撲過來的蒙古人,感受到大地的震顫帶著自己的一顆心也戰慄起來。趙率教眯著眼掃視一下不遠處頂盔帽櫻鮮明、明黃披風下衣甲出眾的天子,握緊了手裡的長刀。永康侯徐錫胤騎在馬上兩股戰戰,努力地剋制自己,好不讓自己的牙齒磕碰聲音被身邊的人聽到。

朱由校看著撲過來的蒙古人,禁不住先下了一個評語,這比黃太吉帶的女真騎兵差的太多了,簡直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沙計他們這些塞外的蒙古人,老遠就看到被大明將士簇擁在中間的、盔甲鮮明的皇帝。皇帝身後被西北分吹得烈烈作響的明黃龍旗,也昭示著中間那人就是大明的皇帝。

不用任何人催促,這些蒙古人就開始加速了。

第一道拒馬被馬術嫻熟的他們輕鬆地跨了過去,然後就不停地有戰馬嘶鳴著把身上的騎士甩下來。不等後繼的蒙古人弄明白怎麼回事,被裹挾著往前的隊伍裡,落入了不斷炸開的炮彈。

二百門火炮一起開火,炮彈好像是不要錢一般、傾瀉到賓士而來的蒙古人馬隊中。人的慘叫聲、馬的悲鳴聲,都被震耳欲聾的炮彈爆炸聲壓了下去。等明軍這面安排的第一輪炮彈打完了,射程內已經沒有什麼能夠站立的馬匹和蒙古人了。

這樣的場景對於從遼東回來的將士已經視為常態了。但是去年派來榆林衛的那一萬禁軍、還有榆林衛分過來的那一半強壯軍卒,都目瞪口呆地嚇傻了。

原來皇帝是這樣打仗的?!

怪不得從京師來的禁軍告訴他們一定要給戰馬的耳朵塞棉花,就是他們自己的耳朵,也被炮彈的爆炸聲震得嗡嗡響。

太震撼了!要不是軍律嚴苛不容違背,這些羽林衛的軍卒都要大喊大叫了。

朱由校看著眼前的戰況沉聲下命令。

“趙率教。”

“臣在。”趙率教久經沙場,雖然被明軍的新式火炮開了眼界,但還是能夠保持清醒。

“你率領五千騎兵從左右兜過去,把那些射程外的蒙古人追殺乾淨。”

“臣接令。”

趙率教立即帶著交給他的那五千軍卒,從拒馬的左右繞過去,往那些被炮彈爆炸嚇傻的蒙古人撲過去。

“西寧侯,你率一萬禁軍回東營門增援。劉千戶,你帶百名火炮手跟著西寧侯行事。”

西寧侯宋光夏趕緊應令,帶著軍卒穿過營盤往東營門去。駐守在東營門的五千軍卒和百名火炮手,見西寧侯帶軍卒過來,包括帶隊的豐城侯李承祚全都松了一口氣。

剛才呼嘯過去的大幾千蒙古人,對他們這些從來沒有正面與蒙古人硬抗的榆林衛軍卒來說,實在是驚心動魄、駭人聽聞的場面。

“永康侯,你跟著朕帶著餘下這一萬騎兵、百門火炮手往西去。榆林衛的軍卒在這裡守衛行營西門。”

徐錫胤想大聲地喊出“遵旨”,可是他發出的聲音勉強只能被身周的幾個人聽到。朱由校用槍桿墩地輕嘲了他一句。

“慫貨。這麼高大健壯的人,又有一身好武藝,你有什麼好怕的。朕還指著你一會兒護駕呢。”

徐錫胤被天子揶揄得臉色變幻不定,難堪得要鑽到馬肚子底下了。但是天子的話也把他骨子裡的血性給刺激出來了。

他終於能大聲地喊話了:“陛下,臣不怕。臣會護衛陛下安全的。”

“這才是好樣的。多打幾仗就好了。走吧,跟朕往西去援助劉渠。”

西邊二十裡外,劉渠領著一萬經過遼東戰場錘鍊的禁軍,還有榆林衛分過來的那些強健軍卒,佇列整齊、肅穆,威嚴以待不遠處的亂糟糟聚集在一起的蒙古人。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