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30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登基大典順利進行了, 可是沒有大赦天下的“頂牛”後遺症,隔日就在被劃去都察院的那些給事中官員裡發生了。

批紅被被六科給事中封了回來。

這使得朱由校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都察院。

張問達指使那些六科給事中做的嗎?都察院要藉助才划過去的六科,成為朝廷最大的權利機構、攬大明的實權?這是最開始湧上朱由校心頭的疑問。

看來大明的皇權受到的掣肘牽絆有點多啊。

劉時敏看著沉吟不語的新君有點兒不安,心想新君是才登基的少年郎, 能不能撐住啊?這些人是不是心懷鬼胎,要把新君逼到和神宗老皇爺一樣的境地?

那可就會害了大明的百姓了。

刑部尚書黃克纘也聽說了都察院“封駁”批紅的事情,他急忙忙地去都察院找張問達。張問達原是刑科給事中。

“德允, 都察院‘封駁’批紅是怎麼回事兒?”

張問達也為給事中的不曉事撓頭呢。

雖然前天他附和了方從哲依慣例要大赦天下,後來回頭想想新君說得也有道理。不說祖崩父殂逝在一月內連著的兩場喪事,單是那些做了惡事之徒,連續減刑甚至得以釋放, 就讓人心裡不舒服。偏還要新君在這樣的時候, 給惡人送去歡喜的機會,是有點兒勉強少年天子了。

黃克纘捋著長鬚緩緩道:“德允,老夫略長你幾歲, 就在你這裡充前輩說幾句閒話。”

張問達立即起身施禮, “紹夫兄,你是萬曆八年的進士,而我遲了你三年, 你是正經的前輩呢。請說請說。”

“不是老夫要干涉你都察院的事務。而是六科利用‘封駁’的權利,做了不該做的事情。”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張問達點頭, 票擬、批紅走的是正常處理程序, 而六科的"封駁"也是輔助皇帝處理奏章的權利。

“紹夫兄, 我明白你說的意思。給事中的‘封駁’許可權不限制, 以後內閣、天子、所有朝臣就要看給事中的臉色行事了。”

“你明白就好。他們這是欺負新君年少,想把天下大權攬在手中呢。今日不過是藉著微不足道的小事來試探。老夫最擔心的是新君與神宗的性子太像,執拗頑強,要是學神宗三十年不上朝,前兩天議的那些事兒可就沒法完成了。”

倆人正說話呢,吏部尚書周嘉謨找了來。也是為了六科“封駁”之事。但是在周嘉謨的眼裡就是給事中做的好。適度地提醒了天子,六科雖然被劃去都察院了,但是六科的職權還在,不存在聖旨可以直接出宮門之事。

然後張問達就看著周嘉謨和黃克纘爭起來。

“明卿,他們這麼做是要壞事兒的。”

“紹夫,你光看到可能會壞事兒了,可沒看到陛下凡事要朝臣依著他性子行事的一面。如果不給他一點兒適度的提醒,以後才會壞事兒呢。”

二人說的熱鬧呢,乾清宮派來小宦官,傳張問達帶著御史的名冊過去。

黃克纘看著張問達出門後,與周嘉漠一起離開都察院。邊走邊嘀咕:“淨軍能替換個王府的侍衛,是我們前幾天都同意的。為什麼不能替換了所有守靈的軍卒,這明顯是對朝廷有益處之事啊。”

周嘉漠則道:“咱們先看看新君怎麼處理,要是他扛不過給事中,我再與你一起幫陛下可好?”

周嘉謨也是服了黃克纘的性子了。只要他是認定的事情,他一定會擰著把事情做成。走了張問達,自己就成了他說服的物件了。

還說新君執拗,他比神宗祖孫都拗。

張問達跟著小宦官到了養心殿的正殿。劉時敏引了出來說:“張大人來了,陛下將日常處理政事移到這裡了。乾清宮做大朝會所用。”

張問達點頭贊天子一句,“陛下這安排好,司禮監值房就在偏殿,看摺子也不用來回跑了。

劉時敏笑笑,“大人所言極是。”

跟在劉時敏穿過正殿的東間,見新君正在描紅。他上前給新君行禮,朱由校笑著說:

“免禮。張卿看看朕這字描的可好?”

張問達湊到御案前一看,立即讚道:“好!力透紙背啊。”

朱由校擱下筆,小宦官上前把習字的描紅帖子等收走。

“六科給事中劃去都察院以後,御史可夠數了?”

張問達心裡立即敲響了警鐘,他低聲回答。

“總人數算是夠了。但是六科有他們的職責在,老臣不能將他們與普通御史一樣使用。”

朱由校接過劉時敏遞過來的擦手巾,把十指仔細地擦了一遍後,扔給劉時敏。

“張卿,你說朕是派東廠核對朝臣填報的隱田數量好呢,還是派都察院的御史去好呢?”

張問達就是一驚,眉頭攏了攏又舒展開來。

“憑陛下的心意。老臣聽陛下的安排。”

“好,那你回去吧。劉時敏,派人去戶部官員名單,將那些礦監撤回來之後沒事兒做的,還有在路上沒來得及返回的宦官,都派去查驗各州各府各縣的官員私產。”

張問達可不敢走了,這要是被東廠查出來天下違紀的官員太多,他這督察御史就做到頭了。

“陛下,臣聽陛下安排。立即把都察院所有御史都派出去,配合戶部清丈耕田。”

“那六科的職責呢?”

“老臣會率領留在京師的御史完成都察院的分內事。”

“還有那替換守陵軍卒之事,你一併把駁回的批紅處理好。”

“是。”

張問達見天子再無吩咐,行禮後跟著小宦官離開。

劉時敏的一顆心落到了實處。

“皇爺聖明。”

朱由校微微一笑,“你去看看王安,問問太醫他養的怎麼樣了。內廷裁員你倆要趕緊拿出來名單。把那些藏奸的、貪婪的打發去淨軍。內廷只留忠厚肯做事的。東廠要留足兩百聰明伶俐的。各家王府派去的那些是不在千人之數中的。去南京和中都的也要掂量好,是能夠做事的人。十二監該合併的就合,該撤的就撤。查查洪武和永樂年間的各監人數,也有個參考。那些只摟銀子的監正,該裁撤就不能手軟。內廷入息有限,養不起閒人的。”

“臣遵旨。皇爺,臣這就去看看王安?”

“去吧。”

朱由校把屋子裡伺候的小宦官也攆了出去,心裡想著這大明的官員,不用宦官和錦衣衛牽制就是撥動不起來啊。這張問達也有一點兒敬酒不吃吃罰酒的味道呢。

黃克纘得了天子處置都察院的手段,找上周嘉謨。

“明卿,去不去都察院看看?”

周嘉謨沒心情,冷冷地警示黃克纘

“紹夫,你現在高興的有點兒太早了。萬一以後出現陛下說什麼就是什麼、大權獨攬的情況,有你後悔的那一天,你哭都來不及。”

黃克纘笑道:“大明的文臣還有怕死的麼?文諫死武戰亡。到了那一天,自有我輩的佼佼者前仆後繼。如今是我們得扶持這看起來有雄才大略的天子,實現他勾畫的人人有田種。”

周嘉漠不想再說這些,轉了話題問黃克纘。

“姚宗文他們你準備怎麼處置?”

黃克纘有些為難,“十年寒窗也不容易,我準備將用戶部的新的薪俸標準,套著那些人的品級,把用五年還清所欠的賦稅作為一類,十年能還清的作為一類,再就久遠的就準備削除他們的官籍了。”

周嘉謨伸出手指,“加個二十年的檔次吧,我看好些人還不到四十歲呢。”

黃克纘皺眉,“試試看吧,這事兒最後的定奪權利在天子那邊。有些人過的很奢華,要是有二十年的選擇,怕是人人會選二十年的。”

周嘉謨咧嘴,“還清隱田賦稅三年或者五年後才予升職,你看如何?”

黃克纘大笑著伸手與周嘉謨擊掌,“好。我這就回去寫摺子,早定下來早安心。”

黃克纘的摺子按流程先到了內閣。

韓爌看了以後走去對劉一燝說:“你看看黃尚書的建議,好是好,可是對姚宗文等人的處理不適合。他們要是選擇二十年還清賦稅,刑部就要立即放他們出來。天子因他們彈劾熊廷弼,特意派楊文儒、左共之去遼東安撫,未必會氣順的。”

劉一燝笑笑,“這摺子我今兒沒空看,你明天拿給我吧。我看完之後會轉給方首輔看的。司禮監只有魏朝領著幾個秉筆太監,聽說在忙內廷裁員。”

韓爌皺眉,“這樣不好,養成習慣會誤事的。”

“這是重要的摺子,但不屬於緊急的。內閣明日拿出票擬,就符合程式。他們那些喜歡無事生非的人,也該吃些苦頭的。”

果然隔日黃克纘的摺子到了司禮監秉筆魏朝那裡後,又壓了一整天。魏朝趕在日落前把摺子送到天子御案上,還是放在重要一擋的最底下。等朱由校看到的時候,已經是快二更天了。

朱由校叫當值的宦官,“去查查這摺子是什麼時候到司禮監的。”

小宦官應聲去偏殿。

過一會跑回來稟報。

“皇爺,這份摺子是今兒一早遞進來。”

哼,果然人人都有小盤算。

內閣就把這摺子捂了三天,這是在報復姚宗文等人彈劾內閣呢。

人性啊!

/">/a>)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