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武烈皇后44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劉表的死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蔡氏也不是心甘情願劉表的安排, 將荊州剩餘的擇機郡交給劉琦的。但是聽劉表最後的意思是要劉琦出面投降孫策,她那些不甘就收拾了起來。以至於蔡瑁來為他打算的時候, 他把劉表最後與劉琦的交代,詳細地複述了差不多。

蔡瑁得知劉表沒把荊州交給外甥劉琮, 開始還有點不甘心,但等妹妹說完劉表的臨終遺言,他沉思一會兒也明白了劉表的意思。

自己這些年把妹妹嫁給劉表, 沒想到劉表臨死擺了自己一道。

高, 實在是高。

蔡瑁發狠,想取了荊州自己為刺史, 但名頭得用外甥劉琮的。

“妹妹, 你就不想琮兒做荊州之主嗎?有大兄幫著他,何愁十年後他不是另一個劉景升。”

蔡氏也是個聰明人,她一直很仰慕劉表的才學聰慧,這些年下來也和劉表學到了不少。她聽蔡瑁這麼說,斷然搖頭拒絕。

“大兄, 你與劉琦一起去降孫策吧。依你在水軍這些年, 仍然做水軍都督也是可行的。景升說了若是琮兒能與孫策相比, 十年二十年為他討回這一場, 他即便是死也瞑目了。”

蔡瑁還要再勸說妹妹,蔡氏卻給他說話的機會。

“大兄, 淡出孫堅死的時候,吳氏帶著一堆孩子,十年的光景就變成入京這般模樣。若是你有心輔助琮兒, 琮兒若是能學孫策,以後還是要用到你手裡的兵。”

蔡瑁所有要說的話,都被妹妹堵了回去。嘁,真當自己是為劉琮?

劉表臨死前還見了幾位手下的文官武將,是以劉表遺命劉琦率荊州餘部、投降孫策的事情也是公開的秘密了。

韓嵩知道劉表是為兒女的退路做打算,也知道劉表此時並不是無救,可荊州的路走到頭了,不主動去降孫策,等孫策過來了,襄陽郡不過是重複江夏郡和武陵郡。

韓嵩想的明白了,就找蒯良一起去勸劉琦。

“大公子,州牧在荊州十年一直是以仁待百姓,既然有遺命與你,不妨早早遣使過去曲阿,尚且能夠爭取了主動。以大公子之才,在吳侯哪裡謀刺史之位也是以後的立足之地。”

劉琦本就是性子偏軟弱的,劉表臨終讓他多聽韓嵩和蒯良的,他便按照二人所說寫信與孫策,並附上荊州刺史的官印等勘合之憑證,委託韓嵩去見孫策。

荊州的官員基本都接受了投降孫策了,唯獨黃祖感覺是大難臨頭了。說起來孫堅當初進攻江夏郡,他打不過孫堅,又被追的上天無門入地無路脫不了身,緊急下派了一些軍卒埋伏起來放箭,阻止孫堅繼續追擊。

好巧不巧的就射殺了孫堅反敗為勝了。

可如今?黃祖最擔心的就是孫策進荊州的第一件事情是傻了自己給孫堅報仇。

孫策沒親自來荊州,代替他的是諸葛玄叔侄。

這也是孫策從全盤戰局考量,劉表一死,荊州處於惶恐之中,給袁術抓到機會搶佔了荊州的剩下的郡縣就不美了。不如積極與袁術開戰,使得袁術無暇顧及南陽郡和南郡。他與吳國太還有張昭、張紘等人商量後議定,讓諸葛玄和諸葛瑾叔侄倆去荊州接收劉琦的投降。因為諸葛玄熟知荊州事務,其次諸葛家的兩個女兒嫁與了荊州五姓中的蒯家和龐家。五姓之間雖有爭鬥也彼此聯絡有親。諸葛玄有這倆家姻親在,行事就比其他人便利了很多。

張繡聽說劉表病了,立即派人探病,送回來的訊息反而是劉表離世,張繡的臉立即就失去血色。他這些年寄居南陽宛城,要是沒有劉表提供軍需物質,不出半年就得潰敗。宛城離洛陽比較近,是荊州對著北方的門戶。袁術一直虎視眈眈要謀取南陽郡,劉表這一去,張繡明白自己不投袁術就是沒了活路。

可投了稱帝的袁術才是以後沒了活路。

不等急得團團轉的張繡找出應對之法,從荊州那邊又傳來劉琦帶著荊州餘眾投降吳侯孫策的訊息。張繡趕緊派人去打探明細,若是訊息屬實,他也跟著一併投了吳侯孫策也就是了。

袁術在劉表大敗後幸災樂禍,完全忘記了自己也折損了幾萬人在孫策之手。他高興了沒兩天,駐紮在廣陵郡的橋蕤那裡送來急報,說關羽帶著曹操支援的上萬人等來攻打廣陵郡。袁術急忙派紀靈去救,可不等紀靈趕到廣陵郡,就遇到從廣陵郡逃出來的軍卒,說是廣陵郡已經被關羽得去,橋蕤被關羽在陣前斬殺。

紀靈大吃一驚,橋蕤的能力自己也曉得,他追問逃回來的軍卒有關橋蕤被殺的細節,那些軍卒中有在城牆上看到的,就比比劃劃地說起來。

“橋將軍與那使刀的紅臉漢子對陣,本就是落了下風,對面的曹字大旗下又出來一將,橋將軍當場被砍頭了。”

饒是紀靈身經百戰這時候也感覺脊背發涼眼眶發酸了。

橋蕤就這麼屍骨無存了?

他嚥下心裡的悲哀,再問軍卒偏將可有搶回橋蕤的屍身。

那軍卒哭得涕淚橫流,“大將軍啊,關字旗下和曹字旗下上萬的人馬一起衝殺過來……”

再多的就不用軍卒說了,紀靈明白橋蕤是拋屍在戰場了。他立即打發人回去給袁術送信,想想又叫了自己的心腹,把那軍卒帶著尋路過江去曲阿,把訊息傳給孫策和周瑜。

橋蕤的那倆女婿可不是好惹的,關羽你就等著屍骨無存吧。

紀靈安排好這些,然後就帶大軍繼續往廣陵郡去,準備打一場硬戰奪回廣陵郡。不想在臨近廣陵的時候,與率軍前來的關羽、曹洪相遇。

曠野裡,四萬大軍想遇,兵對兵看著將對將的戰果。

紀靈一人難抵勇猛的關羽和曹洪的二人合擊,他幾乎當場丟掉性命,狼狽地帶著潰敗的大軍退回壽春,領出去的二萬人丟了輜重不說,跟著跑回來不到五千人。

袁術去年遭遇雷薄、陳蘭叛變,就損失了人馬和輜重糧草,前些天對孫策又是被燒得被射死了四萬多人,實力大削之下,關羽和曹洪逼上門來,紀靈戰敗後,居然沒有能夠打得過關羽和曹洪的將領了。

就在這為難的時候,有劉表過世的訊息傳來,還有劉琦尊劉表遺命帶荊州降了孫策、張繡也跟著降了孫策。

袁術只覺得荊州投降之事,是一巴掌拍到自己的臉上了。

自己與劉表斷斷續續地打了十年,劉表只與孫策對陣一戰就拱手讓了荊州。他氣得拍碎了案几,仍是消不掉滿心的煩躁。偏這時候又送過來孫策帶人渡江、三日之間連取戈陽郡和廬江郡、又往壽春而來的訊息。

“打,給我狠狠地打。”

袁術狀若癲狂,立即點將去迎戰孫策和關羽。

可是橋蕤被關羽斬殺,紀靈敗退回來,手下誰是關羽、曹洪之對手?

孫策勇武尚在孫堅之上,又有誰敢與孫策對陣。

袁術環視自己座前的武將一圈,瞬間覺得自己無人可派了。

袁胤上前說道:“叔父,讓我去迎戰關羽吧。”

袁術搖頭,他知道自己這個侄子,武技還不如橋蕤,去了也就是送人頭的。紀靈是自己手下第一戰將,紀靈輸了就再沒人能與關羽相抗衡了。

袁術這時候說了一句,“昔年我若是救了呂奉先,這時候何愁沒人對關羽、曹洪和孫策。”

一句話說的所有文臣武將都羞愧地低下頭。

楊弘勸袁術道:“如今的局勢只有明公去了帝號了,主動與天子認罪,或能得到一線生機。”

這帝號就是袁術心中的夢想,而今楊弘勸他退位,袁術激動地站起來,抖著手、指著楊弘倒下了。

孫策尚未到壽春就接到了袁術病倒的訊息,同時曲阿還追過來送橋蕤戰死之事。孫策這次出征帶了很多將領,如周瑜、呂範、程普、韓當、黃蓋都跟著他來了,司馬徽帶著龐統、諸葛亮、孫權陪著做謀士的張紘也一起隨軍,說是要教導他們學以致用,活學活用兵書戰策。

程普與黃蓋嘟嘟囔囔了好久,他看不上周瑜,也看不上龐統,更看不上諸葛亮,不過還是給最差的孫權留了臉,沒挑剔孫權的不是。

最後還是黃蓋勸住了他。

“水鏡先生帶著他們三個是國太安排的,說著要跟著大軍實習,不能紙上談兵。伯符孝敬國太,對國太言聽計從,且他幾人並沒有影響伯符的軍事,你做何說這麼許多?傳到伯符那裡去,不是顯見的是你要與國太過不去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程普最後接受了黃蓋的勸告,不再挑剔司馬徽帶的三學生,始終將矛頭對準了周瑜不見收斂。

弄得孫策看不過眼了,不僅與周瑜同進同出,還多次強調他與周瑜是同孫權一般的手足,然後在私下裡悄悄勸慰周瑜。

“公瑾,你莫理會程公閒言,看在先父的面子上,當他是老糊塗吧。”

周瑜知道程普跟著孫堅的年頭最早資歷最老,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孫策從袁術處獨立,就跟隨孫策在江東南征北戰。

他不在意地說:“伯符,你莫在意,我也不會往心裡去的,當是自家老人敬仰就是了。”

孫策仔細打量周瑜的臉色,見他說不放在心上的話果然不是作偽,才擱下這話題。轉而把橋蕤陣亡在關羽刀下之事說了。

周瑜大叫一聲,“伯符,此時不妙。”

作者有話要說:  黃祖,字伯彥。

《後漢書》與《三國志》中,東漢、三國時期的人物絕大多數都是單名。黃承彥作為一個名士,肯定也是單名,承彥只是他的字。但是史書上沒說黃承彥的名,也從沒說黃祖的字,所以這是有可能的。

從漢字上分析,“彥”的意思是“有才德的人”。“承彥”的意思就是“繼承古之先賢”。而“祖”這個字,正好是當作祖宗的意思。古人起名取字必須是意義關聯的。所以,黃祖,字承彥,應該是非常貼切的。

能接受麼?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