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2、扈三娘28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晁蓋他們關心的朱仝, 沒兩天呢,莊客就把朱仝的情況打聽得清清楚楚報了上來。

柴進請了晁蓋幾人一起聽莊客的回報。

“朱都頭甚得知府的信任, 知府家的小衙內也喜歡纏著他做耍,這半月內他早晚都抱了小衙內到街上走兩遭, 買些吃食玩耍之物。”

晁蓋就向柴進解釋道:“朱都頭儀表非俗,貌如重棗,美髯過胸, 如關帝一般。他為人又和氣, 行事靈活,是以招人敬重喜愛吧。”

柴進就道:“他這般怕是不會願意和你們走的。”

雷橫黯然, “朱都頭也是為了我才落到這般境地, 他原在衙門裡就是眾人推崇尊敬的人物。可得想個什麼法子,能讓他肯與我們回去。他的內眷、兒子我們都派人接到梁山了呢。”

吳用微微一笑,嘆息道“他得了小衙內的青眼,衙門裡的公幹只會如敬重他,不會難為他。我們也只是想他過得好, 不若改日送些金銀與他, 你倆看如何?”

柴進和吳用說的輕巧, 可晁蓋和雷橫怎麼捨得自己的救命恩人、如今要仰仗一個幼童的鼻息度日。不用吳用再多說什麼, 雷橫就明白了勸說朱仝的障礙在小衙內。

晁蓋和雷橫常琢磨著去見見朱仝,吳用就勸說, “不久以後就是孟蘭節了,各處都要放燈,想那日滄州府不會早早關閉城門, 許是那日過去見朱都頭最妥當。”

吳用頭腦靈活,晁蓋尤其信他,聽他這麼說也就放下心思,安心住在柴進的莊子裡,每日與柴進喝酒、敘話,與柴進說梁山的變化細節。

柴進越聽越覺得自己的決定沒有錯,就是一時找不到能夠插手動作的地方,頗為遺憾。

孟蘭節的時候,晁蓋等人在柴進的莊客幫助下,早早就伏在衙門的四周,不錯眼珠地盯著知府衙門的前後門。老天不負他們所求所望,初更以後,朱仝的肩膀上坐著穿了一領綠色紗衫的小衙內,倆人邊走邊說笑地出了知府的衙門,一路往地藏寺去觀看放河燈。

朱仝扛著小衙內繞著地藏寺轉了一圈,小孩子歡笑著爬去放生池的欄杆上看熱鬧,朱仝小心地兩手扎撒在孩子的身後,怕他跌下去了。

他是把小衙內當成自己的親子照料呢。

雷橫撿機會合適,趕緊上前說話,“哥哥,借一步好說話。”

朱仝聽聲音熟悉,回頭一看是雷橫,大吃一驚。趕緊把小衙內從欄杆上抱下來,囑咐他說:“小衙內你且下來在這裡坐著,我去買糖給你吃。”

小衙內不依,“那你快去,我還要去橋上看河燈。”

朱仝點頭,轉身與雷橫說話。不料雷橫把朱仝扯到僻靜處,晁蓋、吳用也冒了出來,一起勸說朱仝上山。

那知朱仝只是搖頭不肯,“哥哥們的好意謝過了,等過個一、兩年,我就可以回返家鄉做良民了。在這裡知府帶我也甚好,哥哥們放心是了。”

朱仝再三謝過,轉身卻不見了小衙內。他在放生池邊尋了兩圈找不見人,心急如焚。

雷橫提醒他道:“才那小衙內說要去橋上看河燈呢。”

朱仝嚇得腿發軟,那麼小的孩子自己去橋上了?會不會被擁擠的人群踩踏、拐走,出了什麼意外?

朱仝疾走如飛往橋上去,才上了橋就聽人喊:“誰家的孩子落水啦?”

等朱仝再趕去河邊,落水的小孩子已經被人救上來,他看著躺在那裡已經毫無知覺的小衙內,雙目滴淚。把一腔子的怨氣都發到了雷橫的身上。

“雷橫,你怎麼不早說?看著他小孩子自己上橋?我昔日看你家貧母老而不忍去救你,今日你怎忍心、怎忍心看無辜的童子落到這樣的下場?你這是害了對我不薄的知府,要害死我了啊。”

雷橫無言以對,慚愧地移開視線。最後還是晁蓋和吳用好說歹勸的,阻了朱仝回去知府衙門的打算,把朱仝勸去了柴進的莊子裡避禍。

第二日晁蓋就與柴進告辭要返回梁山。柴進聽聞知府的小衙內落水溺斃,知道朱仝到底被他們仨算計得沒了後路,也不強留他們,備了豐厚的盤纏,讓他們帶信回去謝謝扈三娘的禮物。並說自己在東京汴梁還有店鋪,要是扈三娘想要在汴梁售賣那兩物,他可以略盡微薄之力。

幾天後,晁蓋和吳用、朱仝一起回了到梁山。而雷橫在與他們同行了半天後,吳用見朱仝對雷橫反感的太厲害,藉口自己有東西遺落,又打發雷橫回柴進的莊子去取,實際讓他避讓一段時間。

幾個人心裡都明白朱仝是遷怒,就是朱仝自己心裡也清楚,只是不肯正視罷了。到底還是他自己辜負了知府的信重,害得信任他的稚子無辜喪命。

到了山上,晁蓋和吳用去聚義廳繳令,也讓朱仝第一時間拜見扈三娘。

扈三娘見少了雷橫就問:“雷都頭呢?為何不見與你們一起回來?”

晁蓋只好忍羞含愧上前,把雷橫拖著朱仝說話的事情原原本本地稟報了。扈三娘對這樣的結局有些無語,自己令李俊和阮小五截回了李逵,可雷橫的出現,還是導致了令小孩子出現意外的結局,難道那孩子的死劫是在孟蘭節,是躲不過去的?

“晁天王,你莫推脫到雷橫身上。”扈三娘的聲氣不好了。

“你們仨在找朱都頭說的的時候,若是把那個小孩子考慮在內,怎麼會出了意外?要我說就是不算計得朱都頭沒了後退之路,怕是朱都頭不會跟你們上梁山吧?這就是你們報恩的手法?朱都頭自己都說過忍兩年就可以做回良民,莫非你們惘顧他的心意還是對的了?”

晁蓋和吳用羞得無地自容。

扈三娘就只看著吳用,盯著他發問:“軍師,你下山之前與我立的軍令狀可還記得?”

吳用噗通一聲跪倒在地,“大頭領,是小可粗心了,以至累得了無辜稚子。”

扈三娘搖頭,“吳軍師,還有一條呢,你違背了朱都頭的本心。”

吳用莫可辯解,垂頭不語。

朱仝不知道這裡還有吳用立了軍令狀一說,見狀只好對扈三娘說:“大頭領,如今木已成舟,就是打殺了三位頭領,小衙內也不能返生。總之還是我謹慎不到,疏忽引起的,還望大頭領饒恕了他們吧。”

“朱都頭,這與你無礙。也不是我不饒恕他們,這山上人人行事都得按著軍規來,自有軍法去約束他們的行止。晁天王你管著督察那一塊,你知道該如何去做。你與軍師去見裴督察去吧。蕭讓,你找人帶朱都頭去見他妻子和兒子。朱都頭,你先歇幾日,回頭再安排你的位置。”

晁蓋和吳用垂頭喪氣去找裴宣領罰。繼李逵之後,梁山的二頭領和軍師再度被罰,讓梁山的眾人對軍律都懼怕了起來。山上眾人原存僥幸心理的,比如顧大嫂也開始正視起軍律,不敢再存絲毫輕忽。

山上諸事順利,蔣敬遙控主理的、設定在汴梁的藏寶軒,在中秋節後交回山裡一份不錯的收益報告。每款都做限量售賣的首飾盒、梳妝匣子,換回了山上半年的人吃馬喂的所有需求。

就在梁山上萬事都踏實地穩步向前的時候,雷橫由柴進的親隨陪著,從高塘州趕到了梁山,送來柴進身陷囹圄的訊息。

扈三娘心裡暗暗咒罵了幾句,沒了李逵還有雷橫充當壓不住火氣、打死殷天錫的角色。就是不打死殷天錫,只要柴進離了滄州,高廉就可以替道君皇帝拿下這個眼中釘肉中刺了。她一面打發雷橫去裴宣那裡領罰,一面點了人馬好去高塘州救柴進。晁蓋和吳用拖著尚未完全好了的棒傷,來向扈三娘請令領軍。

扈三娘讓晁蓋好好在山寨養傷、坐鎮,工坊全交託給公孫勝,政事交與蕭讓和崔氏、花氏,令他們每日派人往來傳遞訊息。自己帶了吳用,點了林沖、秦明、花榮、李俊、呂方等原著中去攻打高塘州的戰將,率領五千人馬急奔高塘州。

那高廉聽說梁山人馬到了,安排了守城的軍卒、百姓,自己引了兵馬出城。待兩軍各用強弩射住了陣腳,站穩了軍隊。高廉把他的心腹神兵三百人排到中軍,這些人搖旗吶喊、擂鼓鳴金,顯出不一般的軍威。

林沖橫了丈八的蛇矛就要出陣,扈三娘攔住他,“莫急,先轟他幾炮打亂他的陣腳,就可再趁機追殺。”

林沖聽扈三娘要先開炮,心中大喜,任是多麼強壯的人,也受不了那火炮的一擊。

高廉正著問部下誰去打頭陣呢,扈三娘指揮自己身邊的人,向兩側散去,露出一字排開的五門火炮,剛剛培訓出來的幾位炮手,目標定好為高廉的中軍,立即發射了

很好,很好,梁山諸將簡直要拍著巴掌笑了,五發炮彈裡四發打在了中軍,一發落在中軍的後方。軍卒立時大亂起來,梁山的駿馬趁機向前衝殺過去。那高廉抽出身上所負的太阿寶劍,唸唸有詞,不等他唸完,扈三娘馳騁戰馬已到他近前,袖中短劍擎出一道劍芒,割掉了高廉的頭顱。

高廉身邊的裨將見狀要來搶高廉的屍身,卻哪裡扛得過跟著扈三娘衝上來的林沖、秦明等人。扈三娘收繳了高廉的太阿寶劍等物。看敗軍往城內退卻,指揮梁山人馬跟在後面追殺,隨著衝進了高塘州。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混戰了半日,高塘州再不見一個朝廷官員和拿著刀槍廝殺的軍卒。吳用、雷橫、朱仝把柴皇城、柴進兩家老小從死囚牢裡救出,又得了當牢節級蘭仁的相助,從地洞裡救出了奄奄一息的柴進。

扈三娘讓人把柴皇城、柴進兩家被收繳的財物,派人與兩家人一起送回梁山。同時附了手書與蔣敬,命其不要將柴家資產收到梁山的公庫裡。賞謝了後蘭仁後,把高塘州府庫財物、糧草還有高廉的所有傢俬等盡皆裝上車運回梁山。沿途收攏了朝廷散敗的人馬,靜悄悄回去梁山。

沒幾日高塘州的事情,就由戰敗逃跑的朝廷官員遞報到汴梁。高俅得知高廉被梁山的大頭領、女匪扈三娘在陣前一劍削飛了頭顱,立即當朝遞了奏本。本中提及梁山鬧了青州、江州濟州三處,還有柴進憑鐵券丹書成殺人逃犯的庇護等等,請聖人降下聖旨,誅除心腹大患與賊勢未成之時。

皇帝立即下旨令高俅選將調兵,務必要掃清水泊梁山、剿滅眾匪。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主要是第五十一、二章的劇情了。

小衙內涉及的原文部分

時過半月之後,便是七月十五日,--孟蘭盆大齋之日,年倒各處點放河燈,修設好事。當日天晚,堂裡侍婢子叫道:“朱都頭,小衙內今夜要去看河燈。夫人分付,你可抱他去看一看。”朱仝道:“小人抱去。”那小衙內穿一領紗衫兒,頭上角兒拴兩條珠子頭須,從裡面走出來。朱仝託在肩頭上,轉出府衙門前來,望地藏寺裡去看點放河燈。那時才交初更時分,朱仝肩背著小衙內,寺看了一遭,來水陸堂放生池邊看放燈。那小衙內爬在欄杆上,看了笑耍。只見背後有人拽朱仝袖子,道:“哥哥,借一步說話。”朱仝回頭看時,是雷橫,吃了一驚,便道:“小衙內,且下來坐在這裡。我去買糖來與你吃,切不要走動。”小衙內道:“你快來,我要橋上看河燈。”朱仝道:“我便來也。”轉身與雷橫說話。朱仝道:“賢弟因何到此?”雷橫扯朱仝到靜處,拜道:“自從哥哥救了性命,和老母無處歸著,只得上梁山泊投奔了宋公明入夥。宋公明亦甚思想哥哥舊日放他的恩念,晁天王和眾頭領皆感激不淺,因此特地教吳軍師同兄弟前來相探。”朱仝道:“吳先生見在何處?”背後轉過吳學究道:“吳用在此。”言罷便拜。朱仝慌忙答禮道:“多時不見,先生一向安樂?”吳學究道:“山寨裡眾頭領多多致意,今番教吳用和雷都頭特來相請足下上山,同聚大義。到此多日了,不敢相見。今夜伺候得著,請仁兄便挪尊步,同赴山寨,以滿晁、宋二公之意。”朱仝聽罷,半晌答應不得,便道:“先生差矣。這話休題,恐被外人聽了不好。雷橫兄弟,他自犯了該死的罪,我因義氣放了他,他出頭不得,上山入夥。我自為他配在這裡,天可憐見,一年半載,掙扎還鄉,復為良民,我如何肯做這等的事?你二位便可請回,休在此間惹口面不好。”雷橫道:“哥哥在此,無非只是在人之下伏侍他人,非大丈夫男子漢的勾當。不是小弟糾合上山,端的晁、宋二公仰望哥哥久矣,休得遲延有誤。”

朱仝道:“兄弟,你是甚麼言語!你不想,我為你母老家寒上放了你去,今日你到來陷為不義!”吳學究道:“既然都頭不肯去時,我們自告退,相辭了去休。”朱仝道:“說我賤名,上覆眾位頭領。”一同到橋邊,朱仝回來,不見了小衙內,叫起苦來,兩頭沒路去尋。雷橫扯住朱仝道:“哥哥休尋,多管是我帶來的兩個伴當,聽得哥哥不肯去,因此到抱了小衙內去了。我們一同去尋。”朱仝道:“兄弟,不是耍處!若這個小衙內有些好歹,知府相公的性命也便休了!”雷橫道:“哥哥,且跟我來。”朱仝幫住雷橫,吳用三個離了地藏寺,逕出城外,朱仝心慌,便問道:“你伴當抱小衙內在那裡?”雷橫道:“哥哥且走到我下處。包還你小衙內。”朱仝道:“遲了時,恐知府相公見怪。”吳用道:“我那帶來的兩個伴當是沒曉的,一定直抱到我們的下處去了。”朱仝道:“你那伴當姓甚名誰?”雷橫答道:“我也不認得,只聽聞叫做黑旋風。”朱仝失驚道:“莫不是江州殺人的李逵麼?”吳用道:“便是此人。”朱仝跌叫苦,慌忙便趕。離城約走到二十裡,只見李逵在前面叫道:“我在這裡。”朱仝搶近前來問道:“小衙內放在那裡?”李逵唱個喏道:“拜揖,節級哥哥,小衙內有在這裡。”朱仝道:“你好好的抱出來還我!”李逵指著頭上道:“小衙內頭須兒在我頭上!”朱仝看了,慌問:“小衙內正在何處?”

李逵道:“被我拿些麻藥抹在口裡,直抱出城來,如今睡在林子裡,你自請去看。”朱仝乘著月色明朗,逕搶入林子裡尋時,只見小衙內倒在地上。朱仝便把手去扶時,只見頭劈成兩半個,己死在那裡。當時朱仝心下大怒,奔出林子來,早不見了三個人;四下裡望時只見黑旋風遠遠地拍著雙斧,叫道:“來!來!來!”朱仝性起,奮不顧身,拽紮起布衫,大踏步起將來。李逵回身便走,背後朱仝趕來。那李逵是穿山度嶺慣走的人,朱仝如何趕得上,先自喘做一塊。李逵在前面,又叫:“來!來!來!”朱仝恨不得不得一口氣吞了他,只是趕他不上。天色漸明,李逵在前面急趕急走,慢趕慢行,不趕不走。看看趕入一個大莊院裡去了,朱仝看了道:“那廝既有下落,我和他干休不得!”朱仝直趕入莊院內廳前去,見裡面兩邊都插著許多軍器。朱仝道:“想必也是官宦之家。.....。”立住了,高聲叫道:“莊裡有人麼?”只見屏風背後轉出一個人來,--那人是誰?正是小旋風柴進。--問道:“的是誰?”朱仝見那人趨走如龍,神儀照日,慌忙施禮答道:“小人是鄆城縣當牢節級朱仝,犯罪刺配到此。昨晚因和知府小衙內出來看放河燈,被黑旋風殺了小衙內。見今走在貴莊,望煩添力捉拿送官。”柴進道:“既是美髯公,且請坐。”朱仝道:“小人不敢拜問官人高姓?”迤進答道:“小可小旋風便是。”朱仝道:“久聞柴大官人。”--連忙下拜道,--“不期今日得識尊顏。”

柴進說道:“美髯公亦久聞名,且請後堂說話。”朱仝隨著柴進直到裡面。朱仝道:“黑旋風那廝如何敢逕入貴莊躲避?”柴進道:“容覆:小可小旋風專愛結識江湖好漢。為是家間祖上有陳橋讓位之功,先朝曾剌賜丹書鐵券,但有做下不是的人,停藏在家,無人敢搜。近間有個愛友,和足下亦是舊友,目今在梁山泊做頭領,名喚及時雨宋公明,寫一封密書,令吳學究,雷橫,黑旋風俱在敝莊安歇,禮請足下上山,同聚大議。因見足下推阻不從,故意教李逵殺害了小衙內,先絕了足下歸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吳先生,雷橫,如何不出來陪話?”只見吳用,雷橫從側首閣子裡出來,望著朱仝便拜,說道:“兄長,望乞恕罪!皆是宋公明哥哥將令分付如此。若到山寨,自有分曉。”朱仝道:“是則是你們弟兄好情意,只是忒毒些個!”柴進一力相勸。朱仝道:“我去則去,只教我見黑旋風面罷。”柴進道:“李大哥,你也快出來陪話。”李逵也從側首出來,唱個大喏。朱仝見了,心頭一把無名烈火,高三千丈,按納不下,起身搶近前來,要和李逵性命相搏。柴進,雷橫,吳用三個苦死勸住。朱仝道:“若要我上山時,依得我一件事,我便去!”

吳用道:“休說一件事,遮莫幾十件也都依你。願聞那一件事。不爭朱仝說出這件事來,有分教:大鬧高唐州,惹動梁山泊。直教:招賢國戚遭刑法,好客皇親喪土坑。畢竟朱仝說出甚麼事來,且聽下回分解。”

五十二章原文

話說當下朱仝對眾人說道:“若要我上山時,你只殺了黑旋風,與我出了這口氣,我便罷!”李逵聽了大怒道:“教你咬我鳥!晁,宋二位哥哥將令,幹我屁事!”朱仝怒發,又要和李逵廝拼。三個又勸住了。朱仝道:“若有黑旋風時,我死也不上山去!”柴進道:“恁地也容易。我自有個道理,只留下李大哥在我這裡便了。你們三個自上山去,以滿晁、宋二公之意。”朱仝道:“如今做下這件事了,知府必然行移文書去鄆城縣追捉,拿我家小,如之奈何!”吳學究道:“足下放心。此時多敢宋公明己都取寶眷在山上了。”

朱仝方才有些放心。柴進置酒相待,就當日送行。三個臨晚辭了柴大官人便行。柴進叫莊客備三騎馬,送出關外。臨別時,吳用又分付李逵道:“你且小心,只在大官人莊上住幾時,切不可胡亂惹事欺人。待半年三個月,等他性定,來取你還山。多管也來請柴大官人入夥。”三個自上馬去了。

柴進這人,就是沒有李逵惹禍,也是自取死路的作法。

他因為有鐵卷丹書,天下人都知道殺人了可以到他的莊子上躲避。

這時候宋朝已經歷經了八位帝王,哪裡還在乎“陳橋兵變”的影響、趙家得來的皇位不那麼光明正大了。在他的莊子成為特赦地之後,朝廷對他動手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