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根基已成,戰亂新起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趙海清沒有那麼多的感觸,兩人接觸的不多,之所以認識,是因為譚雲同總是向他請教。關鍵是趙海清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他會但是卻說不好。

他現在想起了自己的那些義兄義弟,不知道他們到底什麼情況了,是不是已經戰死了,如果戰死了的話,那麼有沒有人給他們收屍。

至於自己,也不用擔心了。有人會給他收屍的,這裡很可能也是他的歸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你就在上面看看,佔個好位置。我的幾個義兄義弟也在那邊,你以前詢問的一些東西,我回答不出來,但是他們能夠給你解答。

他們都是聰明人,但是你要離那個瘸子遠一點,手黑著呢。

唉,算了!

也許遠不遠離都沒用了,他要是整你,你遠離了也沒用。”

傅天常盯了半餉,最後只能化作一聲嘆息。自己撿了一個大便宜,主意不是自己出的,最賣力殺敵的也不是自己,自己也不是皇帝的親信,資格也不是最老的,最後結果這些邊軍卻都是他的。

他還能怎麼說,受之有愧啊。

“你先走一步,說不定我哪天就要去陪你了,到時候你可不要怪我啊,是你自己不要功勞的,自己先離開了。

雖然我不喜歡太正直的人,但是你是第一個我不討厭的正直人。

你放心好了,你的義子很好,現如今是我的親衛。他天天嚷嚷著要像你一樣厲害,最近飯量漲了,個頭也增加了。

不過跟你一樣,都是沒腦子的人,甚至連你都不如。被我攆到學堂去了,我擔心他以後會和你一樣,變得愚蠢至極。”

李硯眼睛通紅:“將軍!我現在跟你平級了,也不對,你現在又升了,你還是我的將軍。

也許你是對的,當初是我太偏激了,現在我終於明白你了。戰友是互相信任的,不是用來猜忌的。

你的仇也已經報了,你也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了。”

張廣勝嘴唇蠕動了幾下,但是依舊什麼話都沒有說。只是暗暗的在心裡默唸道:“你死非我願,但卻有我一定的原因。

都覺得我對你的位置有非分之想,你既然死了,我也懶得解釋。

我不是要和你爭什麼,你也沒有什麼我看的上的。我只是想要證明一下自己,證明給其他人看。

我知道邊鎮守不住,我以為你會捨棄邊鎮,然後依託另外兩座邊鎮反撲,到時候我們再來一個前後夾擊,這就起一場大勝,以最小的代價,消滅更多的敵人。

但是我沒有想到,你寧願死也不願意暫時撤退,在勇敢方面,你是一條漢子,值得我佩服。

可是我依舊看不上你,你永遠也成不了我的威脅,更不可能成為我路上的阻礙。因為你的戰法實在是太拙劣了,你只是一名武夫,卻不可能成為一名大將軍,我以前是高看你了。”

幾人看著上面的牌位,心思浮動,卻都沒有人說話。

周易只是提了一個匾額就離開了,他也受不了這樣的場景。

同時也隨著英雄塔的建立,周易在軍隊當中的聲望,也算是穩如泰山了,不需要再有任何的操心。

……

七月很快到來,靠近柳州東南方向的另外兩州,一個固州,一個崔州,同時上表了奏摺,希望恢復大乾朝廷的統治。

固州是前前任刺史重新披掛上陣,接收了固州的軍政大權。一位七十二歲的老將軍,再次披掛上陣。

當初朝廷昏庸,他怒而辭官。

他的下任被陳虎給殺了,下下任在陳虎撤退以後逃跑了,因此固州陷入了混亂當中,他不忍百姓受苦,所以又重新披掛上陣,剷除了固州的盜匪。

而他年紀太大了,已經沒有爭霸的野心,也沒有那個能力。他的選擇要麼是北境,要麼就是大乾,最後權衡利弊,還是投靠了周易,恢復大乾的統治。

周易自然要好好表彰,把他調到了渭州,給了他一個職位,讓他訓練新兵。不過他年紀畢竟太大了,所以只掛了一個名,提提意見就可以了,還可以直接面聖。

崔州是當地的鄉紳,一位很有威望的人,跟閆老是同一個型別。

他本身就是貴族,自願投靠了大乾,並且把所有的土地都奉獻出來,幫助大乾發展,周易也承諾了他,可以保留自己已有的財富。

並且調到了梁州當刺史,估計他有學習閆老的意思,畢竟閆老就是一個鄉間老兒,一下子成為了一方大員。

既然這個人也想要名聲,周易自然也是樂見其成的。因為愛惜名聲的人,也比較愛惜羽翼。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即使是裝,也有可能裝一輩子的好人。

畢竟人心隔肚皮,每個人都有貪婪的一面。不過有的人能夠控制自己的貪婪,那麼他就是好人,非常的簡單。

隨著這兩個地方加入大乾,周易的地盤也就擴大了七州之地,也算是一方比較強大的勢力了。

同時軍隊改革也出現了,雖然沒有換將,但是卻需要換防。先從張瓊和趙海清開始,兩支軍隊換了地方,張廣勝也被調到了北方,協助傅天常他們,開設商市。

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最終還是決定開設商市,一勞永逸的解決草原的事情,雖然有點危險,但也不是那麼可怕。

周易決定,放棄自己經營的想法,改成收稅,讓那些商人來駐紮開店,到時候需要交租金,商稅之類的,可以保證他們在這裡交易的安全性。

也算是緩和一下和貴族的關係,讓那些貴族認識到,經商比種地更賺錢,有可能就更加主動的放棄土地,採取了柔和的手段。

再加上其他地方還沒有收復,也沒必要一直和他們關係僵硬。

不過商市不是一天兩天能建成的,周易接下來的主要重心,就放在了商市上面。

與此同時,軍隊改革不僅僅這些,收回各大將軍招兵的權利,由朝廷統一招兵進行統一訓練,打亂來源地,結束之後,隨機補充給各大軍團。

這樣一來的話,就很輕鬆的解決地域兵的問題,同時他們統一接受效忠皇帝的培訓,之後就算是分配到了其他地方,依舊是效忠皇帝,也避免了軍頭的出現。

周易放寬了軍隊的限制,各大將軍有更多的決策權之類的,朝廷只把握住兵源招募,以及所謂的後勤就可以了。

畢竟軍政分離,各大將軍就失去了自主募集糧草的權利,當地只負責駐軍一半甚至更少的消耗,另外一半由朝廷想辦法。

八月中旬,十二太保剩餘的人,又建立了陳國,佔有兩州之地,國主竟然是陳華,這個人竟然還沒有死,也算是命大了。

九月初,武林盟也正式建國,號稱衛國,佔據三州之地以及萬泰山脈。

中旬,另外兩個野心勃勃的刺史,同時宣佈建國,分別是魯國和許宋國。各是兩州之地,和陳國挨著,三國形成同盟。

可能是其他勢力建國刺激的,十月中旬的時候,北境的吳斷青也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號稱北吳國。

一連串的試探都沒事之後,更多的人活絡起來,以及跟隨他們建國,一時間,這下半年國家不斷建立。

到真光三年結束的時候,小國建立的實在是太多了,有的一縣之地都敢獨立,都想過過當皇帝的癮。

而大勢力,也開始清晰了起來。跟以前的混亂不同,現在至少局勢清晰了很多。

司徒家建立了南楚,林家建立了東齊,周易的還是大乾,西境的後乾,再加上北吳,佛國,侑國幾方,衛國,三國聯盟。

這就是現如今整個大乾的局勢了,天下開始從以前的混亂不堪,相互征伐,開始走上了諸侯混戰爭霸的局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