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英雄塔落成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回陛下,末將現如今是大乾的臣子,請陛下放心,以後也一直是大乾的臣子,除非陛下覺得末將不能上戰場殺敵了,不願意接受末將了。”

“這可算是慶功宴,搞得那麼緊張。大家喝酒吃菜。”

周易客氣的讓著大家,心裡卻十分的高興。他要的就是趙海清的承諾,而且他也相信趙海清的為人,不會輕易背叛承諾的。

“張將軍朕就不問了,這麼長時間在外帶兵打仗,皇后甚是擔心,老大人也沒怎麼笑過,張將軍這次既然回來了,就要多待一段時間。

和皇后,老大人他們好好聚一聚,不管怎麼說,你也算是朕的老丈人,不要一直忙著事業。”

張廣勝已經做好了準備,等待著周易的詢問。

然而等了半天,到他這裡卻直接的略過了。

開始張廣勝還有點疑惑,但是很快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畢竟他也聰明,皇帝還是覺得他太刻薄寡恩了,這是在敲打他。

表面上聽起來,好像他是皇帝的老丈人,皇帝不願意為難他。其實說到底,還是對他不太放心。

要是在這麼多將軍當中,排一個順序的話。周易不擔心趙海清背叛,擔心的而是張廣勝,而且張廣勝背叛的可能,都比趙海清的可能性要大。

張廣勝愣了一下,立刻行禮說道:“多謝陛下牽掛。”

而周易卻搖了搖頭,說了一個張廣勝不知道的一件事。

“你不要想著有的是時間,你恐怕還不知道吧,老大人已經生病了,而且已經咳血了,要不然得話,你以為你這件事能夠輕易過去嗎?

這件事目前只有朕和皇后知道,現在諸位也都知道了,千萬不可聲張,這是聖旨,畢竟朕答應過老大人不說這件事的,現如今也算是食言了。

老大人一生不求名利,他只想為百姓多做事,就讓他去做好了,任何人都不要聲張。”

“謹遵陛下旨意。”

不僅張廣勝驚呆了,其他人也是驚訝不已。

以前不知道前國相是誰,大家自然沒有太多的感受。不過現在,恐怕高層就沒有一個不知道前國相的。

而且老大人,也是周易最為信任,也最為敬重的人之一。並且一直以來,都是老大人力主分田,也一直在負責這件事。

可是突然聽說他要不行了,多多少少還是很難受的。

而且分田成功,可能老大人會流芳百世。但是那肯定是以後的事情了。一旦失敗的話,那麼老大人註定是要遺臭萬年的。

這就是兩個極端,所以做這件事,生前不討好,還會得罪很多人。不可能讓陛下親自負責,不然這不是汙了皇帝的名聲嘛。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自古以來,只要一有昏君,大家都會說是奸臣當道,蠱惑了陛下。卻沒有人說就是皇上自己的原因,肯定是奸臣的原因。

那些記錄的史官也不敢這麼寫,除非不想活了。

後世人評價的時候,相對客觀一點。會說是昏君的原因,導致任用奸逆,朝廷動盪,百姓民不聊生。

但是歷史官員可不敢這麼說,都會喊著皇帝**人蠱惑,喊著君賢臣直的口號,不知道害死了多少人。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卻從來沒有人說推翻朝廷之類的,包括自古以來的名臣忠臣,明明知道皇帝昏庸,還在豁出性命的去勸諫,就是很大的原因,皇帝是不會犯錯的。

這種事情,總要有一個人背鍋。老大人不求官,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周易說出了兩個訊息,讓兩位將軍都沒有什麼心情繼續用宴,在吃完之後,所有人就匆匆離開了。

對於這次的事情,周易還是很高興的,也是非常成功的,同時也確定了周易在軍方的地位,也讓百姓找到了一些自信。

第二天一早,周易就帶著文武百官,以及諸多將軍,前往渭城後山。因為英雄塔今天算是正式建成。

英雄塔像是金字塔一樣,沒有那麼規整的樓層。畢竟時間太短了,而且還都是用木料,只不過在內部分成了九個臺階,上面擺放著一些英雄的牌位。

雖然比較簡陋,但這是自古以來,第一次以朝廷的名義,給所有的將士立的祠堂。沒錯,在百姓眼裡,這就是祠堂。

對於那些忠臣,會有一些百姓在家裡設祠堂或者牌位,供奉一些人。然而這次是國家的名義,去供奉一些英雄。

除了功勞名聲最大的將軍之外,還有數以萬計的普通將士姓名。一共佇立了一百零八塊石碑,上面一個個姓名,以及屬於哪只軍隊,戰死在什麼地方的哪場戰役。

不過現如今只有幾千個名字,其他的都還在統計當中,以後會不斷的新增上去,專門交給禮部負責,每年都會由禮部組織安排叩拜紀念活動。

這也是周易要求的,正好趁著這些將軍都在,也可以趁機收攏一波軍心。

對此,張瓊等人都非常的凝重,從早上開始,就再也沒有笑過,一個個表情嚴肅,頭上繫著白布,心情也非常的沉重。

因為這裡很多名字,都是他們熟悉的,尤其是第一個譚雲同的名字,被擺在最上面第二層。

也許哪一天不幸,他們的名字就要擺在了最上面。雖然代表著一種榮譽,但也代表著死亡,沒有人能夠高興起來。

回想起來,好像昨天大家還在一起作戰,一起商議軍情,可是轉眼間發現,熟悉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了,只有身邊的幾位將領,甚至連自己的新衛兵都不認識了。

大家才恍然驚醒,他們已經走過了很長的一段路,以後再也沒有這些熟悉的人相陪了,以後的路,只有他們自己去走完了。

上完香,張瓊盯著牌位發呆。

還記得被佛國追擊的日子,兩人並肩作戰。一根樹皮,兩人分食的場景。當初一千多人的隊伍,他都認識,都能叫出名字來,可是現在,他直接認識的也就二三百人。

雖然不是說所有人都死了,而是因為那些名字,他都快忘了。

隊伍的人數是增加了,可是熟人卻在不停的減少。有可能以後他又認識了新的手下,可是那些老部下,老戰友之類的,恐怕連一點記憶都想不起來。

大家說好的同甘共苦,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的。

然而當那一天真的到來時才發現,也只有自己成功了而已,其他的人都倒下了。

張瓊也不是第一次當兵,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但是在面對這種場景的時候,依舊感覺到眼睛發酸。

他甚至在想,當初周易詢問的時候,他要是不把譚雲同推薦出去,是不是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譚雲同也不會戰死。

在他眼裡,譚雲同是一個不怎麼聰明的人,但是卻有著軍人的執著與忠誠,甚至有點死腦筋。

當初不是有一百多人跑了出來嗎?那麼他為何不跟著撤退,他就算是撤退了,也沒有人怪他的。

不過他要是真的撤退了,恐怕他也不是自己認識的那個死腦筋的譚雲同了。

人很聰明,他能夠看出一些人的野心。當初為了一個統一的指揮,譚雲同和他的身份一樣,卻主動選擇了逼退讓權,因為他知道,只能跟著張瓊一起,才能夠活下去,如果還繼續爭鬥的話,所有的人都會死。

“你這個人不傻,就是有點固執。別人都以為你笨,覺得你之所以身居高位,是因為你是第一批心腹,其實你比誰心裡都聰明,但是這麼聰明的人,你怎麼把自己給整死了。”

張瓊心裡不停的說著,眼淚都開始打轉,但是又被硬生生逼了回去。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