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尚武優劣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樣子,關於王道之類的東西,張瑞鴻確實準備了很多,並不是一時半會能夠結束的,他也有點迫不及待,想要知道張瑞鴻都寫了什麼。

“關於你們交流的關於霸道的事情,到底又是怎麼回事?”

畢竟張瑞鴻說過,霸道講究的是尚武,到底什麼意思,他還想聽聽。可能是關於民生的問題,帶給了他驚喜,讓他對尚武,同樣保持著興趣。

張瑞鴻也沒有讓周易失望,繼續說道:“老夫其實只推崇王道的,只不過神樞子先生說過,霸道其實也有很多可取之處,所以才整理了一下。

尚武的核心是: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意思是大乾雖然強大,但是經常打仗會消耗國力,讓國家走向滅亡的。而大乾內部雖然相對來說比較安定,但是崇文抑武的話,可能會導致國家面臨危險。

所以老夫說的尚武不是好戰,而是不要安於享樂,舞文弄墨之類的,要時時刻刻保持著警惕,以保證大家的血性。

太祖皇帝尚武,所以才民風彪悍,士兵戰無不勝。可是其他歷代皇帝,都開始防備武人,各種崇文抑武之類的,導致武人地位低下。

縱使大乾擁有二百多萬軍士,依舊只能被動的防守。

所以老夫想說的尚武,是希望整頓現在大乾的歪風邪氣。

現如今大乾以柔弱為美,以偏偏公子為俊,卻失去了我大乾的風骨。

一名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就因為會吟詩作對,就被無數的人推崇。可是一名征戰沙場的將軍,卻被人罵做粗俗。

整日有人在先皇跟前煽風點火,防備武人之類的。導致將軍不敢出戰,以免被人抓到把柄。

如此猜忌,怎麼可能不傷將士的心。有句話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如此猜忌鎮守一方的將軍,可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張瑞鴻說的是陳虎和吳尚雲的事情,先皇猜忌四境鎮國大將軍,結果導致四境鎮國大將軍同時離心,才會有現如今四境割據的情況。

雖然四境鎮國大將軍一直有做大,且越來越不受控制的趨勢。但是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圖謀不軌。

而且是先皇自己,把四境大將軍推向對立面,這一點是不能否認的。

他完全可以採取更加柔和的方式,例如拉攏一批對付一批。但是他不相信武人,而且還比較自傲,想要同時收回所有的權利,才會導致直接崩潰的局面,給了陳虎假入京的機會。

“提高武人的地位,是刻不容緩的事情。如此一來的話,才能夠更快的挽回軍心。所以陛下要推崇尚武精神,從而不知不覺提高武人的地位。

同時,尚武還要有一支精銳部隊,雖然武力威懾,殺戮之類的,老夫是不贊同的。但是老夫心裡也清楚,弱小就會捱打的道理。

我大乾佔據天下最為富饒的土地,周圍有不少異族虎視眈眈,他們對我大乾垂涎已久,如果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又如何保證我大乾的和平穩定。

所以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必不可少,這也是霸道的要求。

推崇尚武精神,可以提高百姓對朝廷的信心,而且尚武精神培養的好,對國家也是非常有利的。

尚武,當我們面對強大的敵人時,明知道不敵,依舊不會退縮,去勇敢的面對挑戰。即使最後死去了,也要化作一座山,一道嶺。這是何等的瀟灑,何等的氣魄,何等的崇高。

在老夫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尚武。”

張瑞鴻越說越激動,如果不是年齡太大了,估計他可以一蹦三尺高,也要去上戰場殺敵。別看張瑞鴻只是一名文人,但是他還是很嚮往武人的,是發自內心的崇拜。

雖然年齡已經大了,但是他骨子裡依舊熱血,這一點周易看的非常明白。

只不過他說的這句話,好像在什麼地方聽過,只不過一時半會想不起來了而已。

不過周易還沒有反應過來,張瑞鴻又開始說了起來。

“想要培養百姓的尚武,可以從江湖武林入手,尤其是江湖中所謂的俠客,就是尚武精神很好的例子。

俠客們都比較尚武,而且也喜歡武功。只要陛下能夠收服江湖俠客,讓江湖人為陛下所用,那麼尚武精神的培養,就會事半功倍。

只要大乾保持著尚武精神,那麼就不可能會失敗,無論是胡族還是說蠻族,都不需要擔心了。也是強國的一種方法。

當然了,老夫還是那句話,想要長治久安,霸道不是最好的選擇,只有王道才是最好的選擇,陛下做出什麼決定,就需要想清楚了。

推廣尚武也不是沒有壞處的,如果控制不住的話,就會造成民風彪悍,不服管教的事情,到時候國內想要和平安定,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到時候必須健全法律,對這一類人進行規範。不然就會引起事端。

嚴重的話,可能會讓全國混亂。到時候江湖會更加的血腥,畢竟動不動可能就是你死我活的戰鬥。

想要有一個完善的組織,都會變得十分困難。

再有就是,江湖人不好控制。自古以來,江湖和朝廷的矛盾,已經延續了好幾個朝代,不是說化解就能化解的。

江湖人不服管教,一直都是朝廷鎮壓的主要物件之一,朝廷也想過收服這些人,但是每一次都是以失敗告終。

這些陛下都是需要考慮的,畢竟江湖人無組織無紀律,他們連朝廷官員都敢殺,更不要說其他的了。

用目無王法來形容,也一點不為過。”

張瑞鴻這次一口氣說了那麼多,周易也非常的識趣,不管是為了放低身段拉攏人才也好,還是說佩服張瑞鴻也好,很是勤快的給張瑞鴻斟茶倒水。

對面的張瑞鴻也沒有阻攔,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周易的伺候。

此時雙方這個畫面,看起來非常的怪異,同時也是非常的溫馨。

說他怪異,是因為桌子兩邊,坐的人年齡相差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兩人又非常的平等,看起來不符合畫風。

一邊是七老八十的老人,滿臉的皺紋,手中還有一根柺杖,說明年齡太大了,身體已經不是太好了。

另外一邊是一個孩子,比正常的孩子稍微高了一點點,他只有十歲而已。

按理來說,那位老人是長輩,那名孩子應該尊師重道,不能坐那,而是要站在旁邊才對。

可是這個孩子不簡單,他的身份是皇帝。僅僅憑藉這個身份,他就比絕大多數人身份都要尊貴。

這就是說的怪異的地方,一名孩子不僅身份尊貴,老者還要對他客客氣氣,總有點不良少年的味道。

其次說這畫面和諧,是因為他們並沒有誰比誰高貴。老人沒有比孩子高貴,皇帝沒有比老人高貴。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兩人的動作相得益彰,才會讓人看的溫馨。

張瑞鴻也已經很久,沒有和其他人討論這些了。畢竟這裡窮鄉僻壤,他連找人商議的機會都沒我,所有的一切,都是他憑藉這麼多年國相的經驗,從而整理出來的。

要說商議的話,那就是神樞子也給了很多不錯的建議,都被他融入到了自己的主張裡面,尤其是關於商稅以及尚武的建議,更是讓張瑞鴻收益頗豐。

現如今周易是第二個,可以讓他把自己主張說出來的人,畢竟心事太多,心裡也難受。雖然周易和他交流是有目的的,但是張瑞鴻也根本不介意。

因為他還指望,周易能夠實現他的這些主張呢,自然非常的高興。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