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番外一 《千字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符睿六歲了, 剛過完一個快樂的新年, 爹爹和石伯伯就將他送到村裡的私塾去開蒙了。臨去私塾的前一天傍晚,他去找小石頭玩,路過爹爹的窗下, 突然聽見石伯伯說:“我真不想送睿睿去私塾。”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符睿吃了一驚,他愣住了, 石伯伯不想讓他去私塾唸書嗎,但是他自己真的很想去。他有些難過, 難道石伯伯對自己那麼好, 都是假的?突然又聽見石伯伯嘆了口氣說:“他還那麼小,去私塾要走很遠的路,我們若是能夠在家的時間長一些, 我便可以自己教他了。睿睿他對醫術也很感興趣, 我還可以教他學醫。”符睿松了一口氣,原來石伯伯不是不送自己唸書, 而是想自己教他。如果石伯伯能夠教自己, 那真是再好不過了,比去私塾還好呢。

這時他又聽見爹爹說:“送他去念私塾也好,可以認識很多夥伴,這樣他就不會孤單了。等以後我們和楊沐的生意穩定了,到時候就可以讓大家輪流去送藥, 一年至少有一半的時間可以在家陪睿睿,到時候你想怎麼教就怎麼教。”

符睿偷樂起來,以後爹爹會有很多時間在家陪自己, 石伯伯也會一直住在自己家裡嗎?那真是太好了。祖母在叫吃飯了,符睿放棄了找小石頭的想法,偷偷地跑到廚房,反正小石頭也會來吃飯的。

吃飯的時候,石歸庭一個勁地給符睿夾菜:“睿睿,吃魚,吃魚會讓睿睿越來越聰明。刺給你拔了,不會卡的。”

符睿滿口的飯,張著嘴模糊地說了一聲:“謝謝,石伯伯。”

符母在一旁嚴厲地說:“嘴裡有飯不要說話。”

符睿點了點頭,夾起碗裡石伯伯給的魚腩,咬了一大口,真好吃。

石歸庭看他吃得歡,又夾了一塊放進符睿碗裡。

符鳴在一旁說:“你自己吃吧,他這麼大了,會自己夾菜了。”

石歸庭不以為意:“我幫睿睿夾幾次菜怎麼了,我們難得在家,一眨眼孩子就長大了,以後你想夾也沒機會了。”

符鳴不做聲了,他們常年不在家,寵兒子的時候還真不多,真等孩子長大了,想寵也沒機會了。

符母騰出手來摸了一下孫子的後腦勺:“石大夫說得沒錯,孩子長起來就是幾年的事。等過兩年,睿睿長大了,就不會到哪裡都要祖母了。”

符睿嚥下米飯:“我會一直都要祖母的。”

一句話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第二天,符睿散了學,一路興沖沖地跑回家。爹爹正在馬廄裡喂馬,石伯伯正在收白天晾曬的草藥。“爹爹,伯伯,我回來了!”

石歸庭停止手上的動作:“睿睿回來了啊。第一天上私塾,先生教你什麼了?”

符睿跑到石歸庭面前:“伯伯,先生誇獎我了。”

石歸庭蹲下來,一邊給他拍打褲子上的灰塵,一邊問:“誇你什麼了?”

“先生誇我聰明,能背《三字經》和《百家姓》,他說明天開始教我《千字文》呢。”符睿神氣地挺著小胸脯,“其實《千字文》我也會,就是今天背的時候最後幾句忘記了。”

《千字文》是石歸庭去年臘月開始教給他的,還不及《三字經》和《百家姓》那麼熟練。這段時間,石歸庭已經在教符睿描紅了。

“睿睿真聰明,明天好好跟先生學《千字文》。”石歸庭摸摸他的小腦袋。

符鳴喂完馬過來,抱起兒子,舉到空中:“我看看,這是我兒子嗎?現在完全是個小讀書郎了啊,哈哈。”

符母從屋裡出來,手裡端著一個簸箕,開始選米做飯了。“睿睿餓不餓?櫃子上還有米糕,自己去拿。”

符睿從爹爹懷裡掙扎下地,一蹦三跳地向屋裡跑:“祖母太好了,我正好餓了。”

爹爹和石伯伯都在家的日子,是符睿最快樂的時光。但是這樣的時光並不能夠永遠持續下去。沒兩天,符睿在飯桌上聽見爹爹對祖母說:“娘,我們僱主說,貨物要三月上旬送到湘州,所以明天就得出發了。不然趕不及了。”

符母知道兒子這幾天一直在忙著收拾東西,出發就是這兩天的事了,所以倒沒有很意外,只是點了點頭:“好,那你們路上小心。”

符睿一聽說爹爹明天就要走了,便悲從心來,眼睛裡蓄滿了淚水。“爹爹、伯伯,你們不要走!”一開口,便全是哭腔。

石歸庭連忙伸手給他抹眼淚:“睿睿不哭,爹爹和伯伯會很快回來的,到時候就不走了,會陪你很久很久。”

符睿張開嘴,“哇”地大哭起來,眼淚洶湧地從臉上沖刷下來。符鳴平時很看不得符睿哭,說太嬌氣了,但是這次卻沒有制止,孩子傷心難過,到底還是自己引起的,哭出來反倒好些。

石歸庭飯也不吃了,放下筷子,將符睿抱在懷裡,一邊輕拍,一邊柔聲安慰他。符睿哭得抽抽噎噎的,一直哭得睡著了,才安靜下來。幾個大人吃著已經冷掉的晚飯,沒一個人心裡好受。

第二天符睿醒來,不聲不響地將每間屋子都找了一遍,都沒有看見爹爹和石伯伯,他跑到馬廄裡,只有四妞生的那頭小馬駒還在,別的都已經不見了。他站在馬廄邊,不由得又想哭。祖母在屋裡喊:“睿睿,快來洗臉,要吃飯了,一會兒趕緊去私塾,遲到了先生要罵的。”

符睿抹了一把眼淚,回到屋裡,也不問祖母爹爹和伯伯去哪了,默默地洗完臉,埋頭吃飯。吃完飯,祖母給他背好書包,正準備出門,忽然聽得祖母說:“睿睿你要聽先生話。爹爹和伯伯等你學會了《千字文》就會回來了。”

符睿兩眼發亮:“爹爹和伯伯是這麼說的?”

符母點頭:“他們今早走的時候是這麼說的。”

符睿終於綻露出笑容來:“我知道了,我今天就去學《千字文》。祖母我走了。”

符母露出一個欣慰的笑容:“好的,路上小心點。”

符睿出了門,碰上來邀自己一同上私塾的勞勇,勞勇的眼睛有些紅腫,像是剛哭過。“小勇,你眼睛怎麼了?”

勞勇低著頭,小聲地說:“我爹今天走了。”

符睿垂頭喪氣地說:“我爹和伯伯今天也走了。”

“是的,馬幫的人今天都走了。”勞勇一邊踢著路上的小石子一邊說,“我也想跟著我爹去趕馬。”

符睿好奇地問:“為什麼?”

“我一做錯事我娘就拿笤帚打我,我爹從來不打我,他只會笑呵呵地撓我癢癢。我爹要是肯帶我去趕馬就好了。”勞勇感嘆地說。

符睿想起自己爹爹和石伯伯,爹爹偶爾會掌他屁股,石伯伯從來都是護著自己的:“我也想跟著我爹爹和石伯伯去。”

勞勇眼睛一亮:“那我們現在去追他們?他們趕著馬,走得不遠的。”

符睿頓了一下,然後將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還是算了吧,我要是跟去了,我爹爹和石伯伯一定會生氣的。我們還是趕緊去私塾吧,一會兒要晚了,先生會打板子的。我石伯伯說了,只要我學會了《千字文》,他們就會回來了。”

勞勇說:“石伯伯也是我的伯伯,他怎麼一直在你家,從不來我家呢?”

符睿驕傲地說:“石伯伯和我們親一些。”

勞勇不同意地說:“石伯伯每次也給我帶好吃的了,他對我也很好。”

符睿一看有人跟自己爭石伯伯,就急了:“石伯伯是我的伯伯,他住在我家,還叫我祖母叫娘。我祖母說了,他就是我祖母的親兒子。”

勞勇眨巴了一下眼睛:“那為什麼他姓石,不姓符?”

符睿耷拉了腦袋:“這個我也不知道。反正他是我家的人。”

勞勇知道石伯伯雖然對自己也不錯,但還是對符睿更好一些,爭執下去沒有益處,便不再爭辯。

“哎呀,太陽昇得老高了,要遲到了!”符睿突然驚覺起來,拔腿就往私塾跑。勞勇一看,也連忙跟上。

因為有約定在,符睿讀書就格外用心一些,很快,他便將《千字文》背得滾瓜爛熟了。他回去背給祖母聽,祖母高興得笑眯了眼。

符睿問:“祖母,我的《千字文》已經學會了,爹爹和石伯伯是不是明天就該回來了?”

符母愣了一下,兒子才走了沒幾天呢,起碼還得兩三個月才能回來,便說:“你才剛剛會背,你石伯伯說了,要會寫會認了,才算是真的學會了。等你會寫會認《千字文》了,他們就回來了。”

符睿將信將疑地哦了一聲,既然如此,那就去寫吧。

然而認字寫字真不是件簡單差事,比起背書來,那真是難太多了,符睿每天頂多只能學會兩三個字,筆畫複雜的只能學一個。那些字放在整本書裡,他能夠一口氣讀完,但是描紅本上的字,全都是一個個的,分開來了他一個也不認識,所以每天都要拿著本子去向先生請教。

私塾先生很是奇怪,別的孩子全都是從《三字經》學起,符睿這孩子卻要從《千字文》學起,問之,答曰要學會《千字文》,爹爹才會回來。先生嘆了口氣,也不打破孩子的幻想,便告訴他說,必須要先學會《三字經》,才能學得會《千字文》,這誠然有欺騙的性質,但是學習不就得講究從易到難從淺入深的循序漸進過程麼。

符睿耷拉著腦袋,只得先去學習《三字經》上的字,他心急如焚,照這樣下去,什麼時候才能學會《千字文》呢?但是為了早日能學寫《千字文》,符睿卯足了幹勁,學得十分努力。還未等他學到《千字文》,爹爹和石伯伯就回來了。

興奮之餘,符睿還有些愧疚,因為自己沒能學會《千字文》。他拿著自己寫的《三字經》去給石伯伯檢查,石伯伯直誇他:“睿睿會寫這麼多字了啊。我看看,哎喲,《三字經》都寫全了呢。來,伯伯考考你,這個字念什麼啊?”

石歸庭指著描紅本上的字給符睿看,符睿便一個個讀出來給他聽,竟然一個都沒有出錯。石歸庭在他臉上親一口:“睿睿的進步真大,這麼短的時間居然認得這麼多字了,可不得了。”

符睿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可是我還沒有學會《千字文》。”

石歸庭愣了一下,當初符母說學會《千字文》其實是一種託詞,沒想到符睿竟然一直耿耿於懷。石歸庭不知道符母說的話,但他還是笑著說:“沒關係,還沒學會是吧,以後伯伯在家教你,教會你為止!”

符睿臉上笑出一朵花來:“伯伯你說的是真的?以後不會走了?”

符鳴在一旁笑著說:“暫時不會走了,你石伯伯會在家陪你學寫字。”符鳴和楊沐的生意已經確定下來,以後,每一個季度給楊沐送一次藥材過去,到時候他會從北方運一批藥材過來,北方的人參、鹿茸等藥材,一到昆明,就成了搶手貨,所以完全不用愁銷路,利潤也想當可觀。如此以來,馬隊便無需時時刻刻都去運貨,馬隊的成員便可以輪流休息,不用一年到頭不著家了。

符睿高興得蹦起來,“噢——噢——”地歡叫著在院子裡打轉。看著興奮的孩子,石歸庭與符鳴相視而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