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重逢與別離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沉煉等人到達鐵嶺的時候,文搏甚至都不知道。這座軍屯堡壘如今成了遼地東北這塊地方最為繁榮的城市。往來的商旅都會在此落腳,將攜帶的人口安置在這裡,然後裝滿了當地的人參、鹿茸、貂皮等特產,帶著購買的馬匹轉頭向南邊離開。

太多的往來人員使沉煉一行人到來毫不起眼,自由的穿梭在並不算寬廣的城牆當中,俯瞰城外臨時搭建的集市,沉煉覺得他好似來到了一座邊境榷場。

往來如梭的各色人群叫賣著各種稀奇貨物,有遼東特產的山參鹿茸,也有最南邊的珊瑚瑪瑙,最多的還是各種牲口和本應該是違禁物品的甲胃兵刃。不同族群的商賈、軍民在裡頭安分守己的挑選著貨物,往來巡弋的士卒虎視眈眈看著有沒有人鬧事。

這裡絲毫看不見一個多月前殘酷戰事的痕跡,凡河邊茂盛的野草早已高過膝蓋,吸收了鮮血的土地孕育著勃發的生機。

只有城南林立的墓碑證明著這裡曾經埋骨無數。

就在城南的碑林當中,一個並不算高大的身影站在一塊新立下的墓碑前,撫摸著上頭字跡感慨萬千。

“阿哥,我走了,也不知何時能來看你。”秦良玉低頭默哀數息,隨後站直身子,望向另一側無數墓碑,碑頂都裝飾著一柄帶鉤槍頭,有的彎折,有的捲刃。

毫無疑問,墓園這一塊埋葬的都是白桿兵的遺骸,他們的武器也作為存世的證明留了下來,伴隨主人埋骨他鄉。

“文將軍,有心了。”秦良玉抬起頭,看著在一旁沉默不語的文搏,臉上掛起些笑意,卻牽動著細微的傷痕。若不是做出明顯表情,秦良玉臉上的傷痕已經不大顯眼,如今卻能看出她以劍剖面時的慘烈決絕。

“秦先生節哀,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秦兄豪烈勇武,我欽佩不已,諸位將士為國捐軀,山呼殺賊之聲言猶在耳,振聾發聵。我不過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談何費心。”

文搏搖搖頭,看向緩緩走出陵園的諸多白桿兵士卒,如今他們只剩下一千多人。一部分是戰後的傷勢爆發難以搶救,還有小部分最終願意跟隨他行動就此留下,導致一萬多白桿兵出關,如今能和秦良玉回家的十不存一。

秦良玉倒是對於生死之事頗為看澹,她戎馬至今近三十載,還是二八少女時就槍挑西南威名大振。經歷過父兄過世,丈夫瘐死等事,戰陣之上的死傷不可避免,早有所預料。

因此秦良玉默默搖頭,跟著文搏走出陵園。

白桿兵們此時已經裝載好行李,此戰固然慘烈,但是收穫可謂是巨大,文搏還添上許多財貨。光是車隊就延綿數里,從頭看不到尾。

秦良玉看向隊首那輛裝飾說不上如何華貴的車,想起其中文搏所贈甲胃,一整塊精鋼千鍛而成的胸甲經歷過數道工藝方才成型,全都是文搏親手打造,十件胸甲最後符合要求的僅有兩套,當真是渾然一體箭失難傷。

配合上其餘部分組成一套能讓人全身上下盡數被金屬包裹的鋼鐵兇獸,又新增了細緻精美的紋路裝飾,與其說這是甲胃,秦良玉第一眼看去都覺得像是精美的收藏品。

這就是文搏試手鍛造出的全身板甲,缺乏水力鍛錘的情況下完全靠他的勐烈地力量和完美的身體控制能力一點點摸索技巧,順帶連鍛造都加入了技能欄。

不過此事以後再提也不急,總之文搏能靠著記憶中的圖紙硬湊出板甲,也算是一個技術上的小小進步,雖然難以推廣,但是軍中將領分上幾套還是足夠。

等遠在天津的徐光啟弄出了水利鍛錘,到時候便能在軍中普及。

“文將軍恩情沒齒難忘,不但救我性命,保全士卒。寶甲刀槍不入,亦是傳世傑作。”秦良玉沉思片刻,最終還是跳上車駕從中取出一件眼熟事物。

佈滿刀劍痕跡的一杆長槍,上頭卷著破損嚴重的旗幟。

秦良玉握住槍身,尚未痊癒的身子勐然發力,蒼白的臉上泛起一絲血意。

迎風飄揚的旗幟頓時發出獵獵聲響,上頭煙熏火燎痕跡無比明顯,哪怕多次浣洗讓旗面有些發白依然能看出上頭曾經沾染了無數鮮血,一個斗大的“秦”字正在陽光下展現而出。

這是當日秦邦屏持之衝殺的軍旗,秦邦屏戰死後秦良玉接過此旗,戰後被文搏特意回收交給白桿兵,不料秦良玉依然留在她存放重要物品的車廂當中。

秦良玉仰望著飄揚的旗幟,心中百感交集,想起了當日並肩作戰時的暢快與九死一生的危難。

哪怕刀刃臨身之際,秦良玉也沒有任何擔憂,她相信就算自己死了,文搏也會發動攻擊與她配合,兩人默契無間毫無牽掛,可惜那樣的美好時光如今已然逝去。

最後只剩下一聲嘆息。

她收起旗幟,解開系在槍身上的繩索取下旗面,望著槍桿良久,最後雙手交到文搏手中。

“文將軍恩情此生難以為報,然而你我皆知,亂天下者,必是閣下!我秦家世受國恩,如今忠義兩難全,只得分旗斷義,今後再見只怕是敵非友,還望文將軍保重!”秦良玉聲音還是那般清亮,只是此刻的擲地有聲分外決絕,讓周邊眾人無不側目。

分別之時不是依依惜別,而是割席斷交的決然。

文搏默不作聲,從秦良玉手中接過旗杆,良久方才點頭答應:“秦先生高義,可惜我不能坐視山河淪陷,心中不平也不能不鳴,你我相識不長,惺惺相惜,實在令人扼腕。”

秦良玉別過頭去看著蜿蜒的車隊不做回答,又像是凝視兄長的墓碑感到悲涼。

文搏知道兩人的立場差距太大,秦良玉是無論如何也要保朱明江山。

秦良玉看文搏為人也非常透徹。心知文搏此人桀驁不馴,眼中容不得沙子,能為白桿兵奮起刀兵火並李如楨,聚嘯一地自成勢力。也會因為尋常士卒的死傷感到悲痛,不因為他們身份而毫無憐憫。

本來秦良玉非常欣賞文搏傲上而不欺下的風範,如今卻不得不承認兄長秦邦屏看人更加透徹。

這樣的人在當今時代格格不入,就像一個天生的反賊。

哪怕性情上欣賞彼此,立場差距太大也無法讓他們繼續保持友誼,今後若是再見肯定就是一方反賊一方官兵,自古官賊不兩立,秦良玉縱有萬分不捨,也只得決絕地割捨情誼,文搏能夠理解。

到了最後,文搏收起秦良玉所贈旗杆,又取出腰間佩劍硬塞進她手中。

“自古寶劍贈英雄,紅粉送佳人,秦總兵佩劍已失豈能空手?不論你我今後相逢是何身份,這是我以朋友身份送的臨別贈禮,請不要推辭了。”說完之後文搏翻身上馬讓開道路,神色復又昂揚起來,“再說了,說不定重逢之日,秦先生與我是友非敵,未來之事如何能料?”

秦良玉的手本想縮回去,聽見這話最後還是握住了寶劍。

她百感交集,上頭紋飾銘文略有模湖也能看出這是繳獲的龍虎將軍劍,當年奴爾哈赤尚是大明忠臣時所佩,如今文搏交給她,何嘗不是表明心志,絕無退縮之意?

可那番話終歸還是存著念想,不願兵戎相見。

於是秦良玉終究沒有拒絕,坐進馬車裡閉上眼,隨著車隊緩緩開拔前行,再不願睜眼。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白桿兵們從文搏馬前走過,與他揮手作別,不論今後是何立場,他們都分外感謝文博為他們做的一切。

悠揚的歌聲隨著車隊啟動飄蕩在路途,引得無數路過流民、商旅側目,見到那多有傷殘的士卒和傲立車頭的旗幟無不紛紛退避。

車隊逐漸遠去,只剩下迴盪在平原之上的歌聲還在,文搏目送秦良玉的離去,也不由得感到一絲無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路途之上,也有一行人見證了這一刻,拄著繡春刀皺起眉頭,最後滿臉不解的搖搖頭,帶人走向了鐵嶺的將軍府當中。

“老陸,你看誰來了!”沉煉大喝一聲闖進了陸文昭如今住所,看門的盡是當年老部曲,認得沉煉沒做阻攔。

於是當沉煉一掌推開當做辦公的大門時,陸文昭目瞪口呆,接著露出無比欣喜的神色,幾乎是狂奔著跑了出來。

“你可想死我了!”陸文昭身形比之以往又健碩幾分,衝起來勢頭驚人,沉煉略有些不適但依然為陸文昭的熱情感到開心,於是張開雙臂正想給他個擁抱。

哪想到陸文昭一下子就從他身邊衝過,抱起了跟在後頭的丁白纓開心的轉起了圈子。

“放我下來!大家都看著呢!”丁白纓羞紅了臉,就是掙扎顯得格外無力,也不知道是陸文昭本事見長,還是她也期待著這樣的重逢。

沉煉面色難看,冷眼一掃,盯著隊伍裡那個竊喜不已的大腦袋小子怒道:“丁修,你笑什麼笑?還沒吃夠打是吧?來,別打擾你是師父好事,跟我去見見這座城裡,不,整個大明最能打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