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第十一章 願者上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 恨意難消,伸手從旁邊一名騎士手裡接過一張弓。這是他喜歡的那種硬弓。他在馬鐙上站直,將弓拉到它所能承受的最遠處,而後一聲驚雷,釋放出一根刃上帶著倒鉤的長箭。

它本來是要射中徐之浩的後背,但在它抵達之前,徐之浩的馬疲勞至極,突然倒斃,將徐之浩拋在一邊,所以它錯過了主人的目標,繼續向前飛。

它不能永遠飛那麼高。它降低高度,繼續飛行,最後遭遇晉軍方陣第一排,篤的一聲,深深鑽進一張盾牌。盾牌是紅色的,上面用黑漆畫了一個獸頭,那支箭正好插在獸嘴裡。

持盾士兵正在為自己人搶回敵人軍旗而歡呼,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個不速之客。

於此同時,一排牛角號沉雄嗚咽,赫連璝的主力騎兵已經列隊完畢。

打頭陣的滅豹營知恥近乎勇,但已經沒有今天馳出大營時那樣鋒利。

北府兵果然不好對付。

如果他們知道,在側翼的丘陵中,還有另一支養精蓄銳,等待高屋建瓴的北府兵,他們的肝膽會碎裂一地的。

飛騎隊的弟兄藏在山包背後,每個士兵嘴裡都咬著一根木棍,木棍兩頭的繩子在腦後打個結,這樣就沒法說話。這種號稱“銜枚”的強制靜默辦法,被當兵的叫做“戴牲口嚼子”。當兵的不會在埋伏的時候說話,但銜枚的好處,是你甚至沒法咳嗽。而真正的牲口。所有馬匹,已經被蒙上嘴巴。免得它們因為興奮或者驚恐而嘶鳴起來。上千名騎兵,鴉雀無聲地藏在丘陵溝壑間。等待著主帥發出的側擊訊號,那將是一支響徹雲霄的鳴鏑。

陳嵩趴在小山包頂上,披著一塊和大地同色的駝毛氈,看著遠處那場令人揪心的搏殺。

斛律徵在一旁不斷地嘟噥:

“別打了,趕快跑吧,再打下去都打光了!”

陳嵩已經拒絕了部下三次出戰請求。此刻衝下去,固然能讓郭旭那隊人多活下來幾個,但傅弘之痛殲夏軍的計劃也就落空了。兄弟之情和大局成敗之間,北府老兵陳嵩毫不含糊。儘管他的左手心已經被自己的右手指甲摁出一個個血痕。

此時郭旭已經指揮他的步騎和大夏的滅豹營交手三個回合了。前兩次出擊很順利,順利到形同遊戲。步兵製造的箭雨,瞬間放倒了幾十號大夏尖兵。幾乎是箭落在人堆裡的同時,郭旭的騎兵也從兩翼殺到了。兩個楔形小陣犀利地插進去,張牙舞爪地收割性命。沒等後續夏兵組織起像樣的反抗,襲擊者已經見好就收,急速撤了下去。

姚滅豹繞過地上一堆死傷官兵,指揮人追上去。晉軍騎兵不快不忙,既不讓追兵抓住。又不脫離接觸,雙方這樣不清不楚地糾纏出一裡地後,晉軍騎兵突然分成兩股,露出已經結陣待敵的步兵弓箭手。正在全力追擊的夏兵再次遭遇密集的兜頭齊射。他們加速向前的力量適足以讓迎面飛來的箭頭更有殺傷力。混亂中,郭旭的騎兵再次殺過來,在不方不圓的匈奴人堆裡衝殺一陣。一聲呼嘯,迅速脫離。重演剛才那一幕。

這兩陣已經足夠姚滅豹號準晉軍的脈了。

傳令下去,騎兵結成寬正面橫隊。前後八排,森嚴待敵。待晉軍騎兵來攻,先不動聲色等他們靠近,待接戰後,迅速分成三塊。正面一塊纏鬥騎兵,不讓他們脫離;兩翼騎兵加速疾馳,迂迴到弓箭背後,阻住他們的退路,讓敗退的晉軍騎兵去踩踏他們。

此時的郭旭,也已經意識到敵人不會笨到再吃一茬吃同樣的虧,只是目前還不知道他們會換個怎樣的新打法。徐之浩覺得殺了牛巍,已經激怒了赫連璝;現在連殺兩陣,也足以激怒夏兵前鋒主將,不如趁著弟兄們沒怎麼傷亡,趕緊撤到主力那邊去。郭旭心裡的兩個趕緊跑,不跑就一個都跑不掉啦;另一個說還不行,現在跑敵人會生疑,不去鑽圈套。最後主張不跑的那個小人佔了上風,郭旭拿起水囊咕咚咚喝了幾大口,一抹嘴:

“弟兄們,還敢不敢再殺一陣?”

步騎弟兄們最初的緊張已經在順利的衝殺中變成興奮,扯著嗓子說那就再殺一陣。

衝上去的一瞬間,就知道情況不妙。

匈奴人顯然已經受夠了被南蠻子近身宰割的恥辱,這一會拿出了他們最擅長的老本行。

箭如風雨,颯颯地落下來。

郭旭不敢再衝,勒轉馬頭,想全力跑到敵人射程之外。但尖利的颼颼聲追著他們,顯然是匈奴人在邊追邊射。騎兵們將盾牌背在背後,箭落在上面的聲音像是急雨敲門。馬匹被射中屁股,有的負痛狂奔,有的卻轟然倒地,將騎士摔在地上。郭旭身邊不時傳來慘叫聲和沉重的墜馬聲,那就意味著他這支騎兵隊正在被一點點蝕掉,從精幹變成乾巴。

徐之浩在一邊大聲喊:

“大哥,這樣不行,必須猛回頭打一下!”

他說的對!

再被尾追一陣,隊伍要垮,軍心要散。

兔子都能蹬鷹,羊可以頂狼,北府兵為什麼不能決然反戈?

郭旭從馬蹬下翻上馬背,揚聲下令:

“弟兄們,不要停,控制好馬,快速向左轉,殺他個回馬槍!”

騎士們心領神會,在全速賓士中向左勒韁繩。有幾匹馬氣力衰竭,轉身瞬間就把自己放倒,但其他人在戰場上劃了一個急促的弧線,卷著一股彎曲的煙塵,回頭殺向急進中的匈奴騎兵。

此時姚滅豹已經讓傳令兵吹響號角,示意兩翼騎兵加速前出包抄。角聲未落,就看見正在逃離的敵騎突然兜轉回來。這種情況太少見了。一小股騎兵居然敢迎頭撞擊一堵騎兵牆!沒等他閃出應對之策。晉騎已經穿過箭雨,像一柄短劍。寒森森地當胸刺來。

郭旭的長槊刺透了當前一名夏軍校尉,他和他的犧牲品速度都太快。以至於他根本不可能拔出槊來,只能撒手由他去。抽出腰間的長劍,左劍右槌,不去動腦子,本能地向著來襲的兵器格擋,向著暴露的人體擊殺,同時在馬鞍上俯仰閃避。從粗豪的喊殺聲中,他依稀感覺到徐之浩在左後方,後者在衝進匈奴騎陣之前。已經把長槊投出去,刺中了一名正要張弓放箭的騎士,現在和郭旭一樣,一劍一槌,把自己變成了一陣飛舞如車輪的死亡旋風。

匈奴人一直在射箭,現在突然遭遇悍然轉向的肉搏,大部分人來不及換上格鬥兵器,一時間紛紛避讓。晉軍格殺一陣,已經穿到了匈奴陣線的背後。前方可以看見煙塵張天。號角嗚嗚,知道赫連璝的大部隊跟上來了。

大魚正在咬餌。

郭旭勒住馬,再一看身邊,連人帶馬還有約五十來騎。

不用多說。長劍一指,弟兄們吶喊一聲,翻身殺進匈奴騎陣。

姚滅豹眼睛冒火。咬牙切齒,向身邊人邊喊話邊打手勢。指揮部下調轉馬頭來包圍郭旭。

現在郭旭的騎兵和步兵要被分割開了。

騎兵以寡敵眾。

步兵只有兩條腿。

難道這就是我郭旭的葬身之地?

腦子裡迅速閃過小俏送別自己時倚靠在門框上的樣子。

不!

絕不!

熱血上湧,像是要煮沸殺氣。撲滅一切兇險。

“弟兄們,不能被他們圍住,全速向前衝!無論發生什麼,不要勒韁繩!”

馬匹聚成一把飛刀,決然擲向敵陣。

匈奴人剛剛張開兩翼,還沒有合攏,弧線就被切斷了。郭旭心頭升起一線希望,正要招呼弟兄們縱馬狂奔,把敵人引向大部隊,忽然有個東西從斜刺裡拋過來,他本能地伸出鐵槌去擋,同時身子向後閃,卻瞬間被一股力量拖下馬來。

那是一根繩子,它套牢了郭旭的右臂。

於此同時,一個匈奴騎士一槊刺向他的脖子。

郭旭在地上一翻滾,躲過了長槊,就勢跳起來,揮劍斬斷了繩子。套他的騎士已經揮舞著狼牙棒,向他衝過來。在三步之遙的地方,他被一柄飛過來的鐵槌打下馬來。郭旭撿起鐵槌扔給徐之浩,翻身上馬。他們倆並肩衝了幾步,被兩個人擋住去路。

姚滅豹挺著長槊,像一個陰沉的天神。他的騎手寸步不離地跟在身後,黑旗好像一朵罩在天神頭頂的烏雲。

他已經發現郭旭是這隊晉兵的指揮官,所以要擒賊擒王。

正好郭旭也這麼想。他看到軍旗的一瞬間,已經明白這個人應該就是滅豹營的主官。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彼此點點頭,而後驟馬相迎。兩人還沒遭遇,一把刀迎面飛向郭旭。郭旭猛一側身,刀擦著鼻子飛出去,與此同時,姚滅豹的長槊已經帶著一股陰風刺過來。郭旭大吃一驚,因為他第一沒有遭遇過這種飛刀開打的對手,第二從來沒有遭遇過這麼有力的刺擊。

姚滅豹是真正的格鬥高手,他沒有什麼繁富的招式,就是簡簡單單的刺、掃、砸、壓,但這些簡練的動作一旦加上速度,就變得異常兇狠。於對手而言,你會發現你閃避的速度跟不上對手攻擊的頻次。如果你第一次閃避的落點恰好遇上他第二次攻擊的落點,那你就只能認命。

可郭旭也是真正的格鬥高手,他也沒有花哨的動作,只有超出常人的力量。鐵匠家族遺傳的肌肉,賦予他雷電一樣的爆發力。有力量就有速度,有速度攻防都自如,當他發現根本沒法躲開姚滅豹的刺殺時,索性不去躲,徑直用鐵槌去磕。

槊和鐵槌相遇時,姚滅豹覺得一股震波從手心一直傳到了腦門上。耳朵嗡嗡直響。

他們各自後退一步,再次彼此點頭。上一次是陌生人見面打招呼,這一次是棋逢對手的敬意。

然後就是兩團旋風卷在一起。

郭旭不會讓姚滅豹一直佔長兵器的便宜。所以很快就衝到跟前,鐵槌纏鬥長槊的同時。長劍一直在尋找對手的破綻。破綻很難找。長槊在姚滅豹手中,就像一條靈活的常山之蛇。頭尾皆可攻擊,團團護住主人。

他們兩個人聚精會神地打成一團,已經純然不覺周圍在發生什麼。

郭旭的騎兵在匈奴人的群起圍攻下,已經折掉一半,但他們都不是省油的燈,每個人都要拖上幾個墊背的去見閻王。不知道匈奴人信不信閻王,但他們一定信鬼神。今天遇到的就是以刀槊弓弩為爪牙的魔鬼,他們的殺氣被戰鬥點燃,熊熊冒火。不知生死,刀下人馬俱碎,棒至鐵石為裂。兵器打沒的,抱住敵人揮拳猛擊,張開牙齒咬住不放。在每個晉軍陣亡騎士的屍體邊,一定有神情驚恐、肢體殘缺的匈奴屍體。

徐之浩在郭旭出手的一瞬間就閃過一個念頭,現在他距離實現這個念頭還有一把長刀的距離。

他想把滅豹營的旗子奪下來。

護旗手非常警覺,徐之浩圍著他轉的時候,他也跟著轉。徐之浩已經是大塊頭了。但這個人比他還高大。換言之,滅豹營的旗,不像是被一個人舉著,倒像是深深插在一個鐵疙瘩上。這個鐵疙瘩一手舉著旗。一手握著一柄加長加寬加厚的環首刀。

徐之浩目測良久,覺得必須試試這個巨無霸的反應速度,乃俯身從地上撿起一根長槊。佯裝離開,突然轉身投過去。這個人一抬手。用刀把槊打在地上。

可他的手並沒有迅速回到戒備狀態,刀還沉在它落下的位置。

他力量大,但是不敏捷。

徐之浩轉到背對太陽的地方,衝著護旗手笑了笑。這個大塊頭匈奴人只能看到一張背光的臉,看不清這個南蠻子的表情。當發現對手已經策馬衝過來時,他舉起長刀,預備沉沉一擊。徐之浩是衝著他的右側殺過去的,這樣他的長刀可以很順手地揮出去。但是在兩馬即將相遇時,徐之浩左鐙一磕馬腹,馬兒心領神會,一閃身衝向護旗手左側。護旗手左手擎著笨重的軍旗,根本來不及放平旗杆,用頂端的鐵尖刺殺對手。他本能地扭動笨重的身軀,想揮起右手來砍,刀背卻一下子磕在旗杆上。他重新調整姿勢的速度遠遠跟不上徐之浩左手裡的劍,它遇到了一個粗壯脖子的喉結,毫不留情地在上面切開一個大口子。護旗手同時扔掉了長刀和旗子,伸手去捂自己的傷口,隨即整個人掉落馬下,那聲音像是一大袋糧食落在地上。

徐之浩在馬鐙上站起身來,揮舞著敵人的旗幟:

“匈奴人,你們這群窩囊廢,連軍旗都保不住,滾回老家去吧!”

匈奴騎士看到這一幕,無不失色。剩餘的二十餘名晉軍騎兵衝出鋒線,聚攏到徐之浩身邊,士氣如虹:

“北府兵萬歲!”

姚滅豹久戰不勝,已經氣喘吁吁,突然聽到軍旗不保,一分神,郭旭的鐵槌已經砸下來,他用槊杆架住鐵槌的一瞬間,鐵槌沿著槊杆橫掃過來,砸中他一隻手的虎口。姚滅豹反應極快,一手撒開的同時,一手把槊尾搗向郭旭,後者一把攥住槊,姚滅豹藉機鬆手,打馬衝到了自己人圈子裡,在最後一刻扭轉身子,一把攥住郭旭投向他後心的長槊。

兩人再一次相互點頭。

郭旭徐徐調轉馬頭,來到徐之浩身邊,

這一小隊騎兵四周,現在全是敵人,他們鼓譟著要血洗恥辱,搶回失去的軍旗。

在小山包頂上,陳嵩臉上露出一絲微笑。

因為他看到一隻大刺蝟正在向郭旭靠攏,如果它扎破了匈奴人的陣線,郭旭就能突圍出去。此地距離大軍方陣已經不足二里地,只要郭旭不再戀戰,疾跑一陣就能化險為夷。

那只刺蝟,是晉軍步兵。

郭旭的回馬槍打亂了姚滅豹的部署,原定包抄步兵的人手,只好卷回來對付騎兵。那支囫圇的步兵呆在原地,眼看著匈奴騎兵圍攻自家騎兵弟兄,不知道該做什麼好?

有頃。一個人低低地說我們是不是可以趁機跑掉了。

他立刻被身邊人扇了一個耳光。打他的人說郭幢主如此體恤我們,現在他有難處。你居然想撇下他溜走!

另一個人說這時候如果不走,就再也走不了了。匈奴兵殺過來。我們一個都剩不下。

旁邊一人說剩不下也比當逃兵強。要逃你們逃,老子本來也是要死的人,傅弘之將軍給了再活一次的機會,我就要活得堂堂正正,死得轟轟烈烈。

人們紛紛點頭。

最後一個兵說我們當中誰當過官。

三個人舉起手來,其中最大的是一個前隊副。大家說那就聽你的,你看怎麼辦?這個人說我覺得剛才那個弟兄說得對,我們是重活一回的人,既然軍中給機會。那就要堂堂正正、轟轟烈烈,對得起傅將軍,對得起郭幢主。說實話,誰都知道我們這次其實就是來當死士,可大家想想,同樣是死,死士能和死囚一樣嗎?我們今天死在戰場上,洗脫了罪名,就是烈士。家中老幼能進忠烈營,國家養起來。有這個,不就夠了麼?現在灰溜溜跑掉,被官府通緝。哪有臉回去見人?我主張這就打過去救郭幢主。願意的跟我走,不願意的不強求!

無一人退出。

近兩百人,結成一個十行方陣。張弓搭箭,喊著口令。齊刷刷奔向匈奴人的包圍圈。

監視他們的匈奴小部隊不敢上近前攻擊這個刺蝟,呆在射程之外。一邊隨行,一邊派人去向大隊報警。傳令的人擠開人群,找到姚滅豹,後者正在指揮騎兵壓縮包圍圈,想把郭旭一干人死死困住。他滿腦子都是奪回軍旗、屠滅殘敵,壓根不想去理會什麼步兵,也不相信步兵會來找死。此刻聽到告警,突然意識到目前這種態勢下,騎兵圍成一團,根本沒有衝擊力,因此也就失去了壓倒步兵的優勢,趕緊下令調兵去迎擊步兵。正在亂哄哄分兵的時候,晉軍步兵動手了。

那名前隊副知道這一輪攻擊之後,這些步兵只能轉身拼命奔跑,不會再有停下來放箭的機會,因此下令,分出一百人持刀近戰,撕開豁口,拔出同袍,等郭旭殺出重圍後,弓箭手務必在最短時間內把所有箭都發射出去,靠密集齊射射殺追兵,而後持刀撤出。

一百名兵油子甩掉盔甲,輕身直進,如雷般吶喊著衝向匈奴人。逢佛殺佛,遇父殺父,俯身砍馬腿,躍起摘人頭,刃到處血雨潑灑,刀落時人聲淒厲。匈奴人不是坐等砍殺的瓜菜葫蘆,他們此刻雖然無法衝擊蹙踏,依然拼死格鬥。一百人的突擊隊,漸漸稀薄,剩下三十多人時,他們和衝過來的郭旭小隊迎面相遇。郭旭指揮騎兵擋在兩邊,夾持這些冒死來援的弟兄。他們就像在闖過一個刀槊叢林,從旁邊兇猛探手的死神時不時拽走一條命。但他們不是女媧用黃泥捏的凡人,他們是蚩尤用血塑造的煞神,他們有足夠的殺氣衝開敵人的羈絆,殺到了開闊地上。

正在焦急等待的弓箭手立刻釋放了他們的焦急。

蝗蟲一樣密集而喧囂的箭,掠過逃生者頭頂,斜斜地刺入尾隨而來的敵群裡。

郭旭馳過步兵,要他們趕緊撤。他的騎兵,人和馬都已經疲勞到了極點,無力再格殺掩護步兵了。

步兵的臨時指揮官舉起刀,磕了磕頭盔,算是向郭旭致意,而後揮手要他趕緊走。

姚滅豹指揮人向後退一段,退到晉軍弓箭手射程之外,但後面的人上來說退不下去,因為赫連將軍的人已經頂上來了。須臾,一名軍使帶著一口劍跑來,宣佈赫連璝命令:

斥候已知晉軍主力在前方,大軍要速速進擊,姚滅豹若不能果敢陷陣,可斬其頭來。

姚滅豹暗暗詛咒一聲,下令滅豹營整隊,全速向前。

匈奴人邊衝鋒邊放箭,他們的射程和晉軍射程重疊的時候,兩團箭雨在空中擦過,這邊的人落馬,那邊的人倒地。匈奴騎兵終於衝到跟前時,殘餘的晉軍弓箭手拔出刀來,怒吼著做最後一決。雙方短促交手後,滅豹營踏著敵我雙方的血,全速向前推進。

他們還頂著恥辱,因為他們的軍旗,還在敵人手裡。

郭旭身邊只剩下十三名騎兵,二十五六個步兵。騎兵不敢跑得太快,那樣這些步兵完全失去掩護,轉眼就會被踏成肉泥。

郭旭已經下定決心:我的命是這幫步兵弟兄換來的,就是死我也要和他們死在一起。

要是我撇下他們,回去怎麼跟我的女人說?將來怎麼跟我的孩子說?

追兵越來越近。

匈奴鐵蹄敲擊大地的聲音,能把人的心震出來。

天佑華夏,保住幾顆鐵骨漢人的種子吧。

天無語。

因為否極泰來,

翻過一個小土坡,眼前突然出現一堵金屬長牆。

方陣!

看見郭旭一干人,列陣靜候的晉軍爆發出一陣歡呼。

所有逃亡者求生的**間爆發,支撐他們加速投向大軍懷抱。

方陣兩翼的輕騎不等主將發令,已經張弓露刃,驟馬迎來,猶如兄弟一雙熱乎乎的手。

姚滅豹勒住馬,長嘆一聲,如果今天不能擊垮晉軍,軍旗就永遠拿不回來了,這個奇恥大辱,會壓垮所有弟兄。

恨意難消,伸手從旁邊一名騎士手裡接過一張弓。這是他喜歡的那種硬弓。他在馬鐙上站直,將弓拉到它所能承受的最遠處,而後一聲驚雷,釋放出一根刃上帶著倒鉤的長箭。

它本來是要射中徐之浩的後背,但在它抵達之前,徐之浩的馬疲勞至極,突然倒斃,將徐之浩拋在一邊,所以它錯過了主人的目標,繼續向前飛。

它不能永遠飛那麼高。它降低高度,繼續飛行,最後遭遇晉軍方陣第一排,篤的一聲,深深鑽進一張盾牌。盾牌是紅色的,上面用黑漆畫了一個獸頭,那支箭正好插在獸嘴裡。

持盾士兵正在為自己人搶回敵人軍旗而歡呼,根本就沒有注意到這個不速之客。

於此同時,一排牛角號沉雄嗚咽,赫連璝的主力騎兵已經列隊完畢。

打頭陣的滅豹營知恥近乎勇,但已經沒有今天馳出大營時那樣鋒利。

北府兵果然不好對付。

如果他們知道,在側翼的丘陵中,還有另一支養精蓄銳,等待高屋建瓴的北府兵,他們的肝膽會碎裂一地的。

陳嵩從小山包上慢慢地滑下來。

郭旭是好樣的!徐之浩是好樣的!騎兵是好樣的!囚犯組成的步兵也是好樣的!

兩百官兵只剩下不足四十人,代價不菲。

可是把兩萬多人的一條大魚引到鉤上,值!

他微笑著,為了即將到來的勝利。

但眼前閃過郭旭苦戰的一幕幕,閃過那些被踏碎的兄弟,緩緩坐下來閉上眼睛。

眼角生出一滴男兒淚。(未完待續。。)u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