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五十二章 渭水離恨 (中卷完)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ps: 今天早上,義真哭著要來送行。(頂點小說 www.23us.com)

劉裕抱住他親了又親,安慰他說爹爹不會把你一個人扔在這裡,這裡有很多叔叔伯伯陪著你,你是爹爹的好兒子,將來要替爹爹做大事,現在就得好好歷練。義真一把鼻涕一把淚,抱著父親的腿不讓他走。最後劉裕一橫心,一把把他推到地上,而後拎起來放在胡床上,說你現在不是小孩子,是本地最高軍政長官,麻利給我收起你那頑童嘴臉。老子今天走,別人可以送行,你是駐地長官,守土有責,不可以出這個府門一步!老子不想讓人看見我劉寄奴的兒子是個眼淚巴巴的可憐蟲!義真嚇得氣都不敢出,半晌強忍住眼淚跪下,說兒子恭送父親。劉裕哼了一聲說你重說一遍。義真一愣,磕了個頭,說“大晉朝都督雍、梁、秦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雍、東秦二州刺史劉義真拜別太尉,恭祝太尉一帆風順!”而後又乖巧地加了一句:“太尉見到太尉夫人,說義真想她。”一句話說得劉裕欲哭無淚,欲笑不能,點點頭,說刺史保重,好自為之,不要讓太尉夫人失望。而後大步出門。快走到大門口時,聽到義真在裡面哇哇大哭起來,一旁的人忙不迭地哄著他。

劉裕走出帥府的時候,門前已經看不見路面。

黑壓壓的人群,站滿了整條街,一眼望不到頭。街邊的樹上、牆頭上、屋脊上,都是人。

和上次進城時一樣,只不過上次是歡騰喧鬧的人群。這次是沉默無聲的人群。劉裕能看到的眼神,無不帶著一絲懇求。一絲幻想,更多的是無奈和失落。

丁旿不知道自己該去開道還是跟在後面。眼光探詢了一下劉裕,後者擺擺手,示意他跟在後面。

最靠近府門臺階的,是三位本地士紳,包括上次獻圖的那位老官吏。劉裕走到他們面前,想慰勞幾句,喉頭卻空空蕩蕩。真正的心腹話不能說,能說的話說出來也虛浮。三位老者不言不語,默默地從案几上端起酒樽敬給劉裕。還是本地產的上好米酒。但劉裕連喝三樽,卻絲毫不覺甘醇。三位老者收好杯盤,緩緩閃身讓開,他們身後的人群徐徐分開。丁旿牽過馬來,劉裕瞪了他一眼,邁步向前走,邊走邊向兩邊的人們拱手。

一位大嫂怯怯地想上前,又弱弱地退下去,跟著劉裕走了幾步。終於鼓起勇氣,把一個紅布兜子掛在他脖子上,轉身逃走了。劉裕探手進去,掏出一枚雞蛋。熱熱的,顯然是剛出鍋不久。這個裝滿煮雞蛋的布兜就貼在他胸口,比他的心還暖。他剋制住鼻子發酸的感覺。依舊帶著微笑,努力把步子放慢一點。這個大嫂的舉動鼓勵了人們。很快,大家紛紛把大紅綢帶掛在劉裕脖子上。把核桃大棗塞進他的袖筒,把寫著讚美北府兵民謠的小卷軸遞到他手上,把一個新綢面新棉花做的護手套塞在他腋下。他不是千手觀音,很快就捉襟見肘,但還是努力接過人們遞過來的東西,直到實在沒有餘地了,才把它們遞給身後的衛士。可衛士們也不是空手,他們也已經拿著、抱著、夾著無法拒絕的種種物件。劉裕站住腳,嘶啞著嗓子喊了一聲鄉親們,聲音就已經被淚水堵住了。人們知道他的意思,不再給他增加負擔,轉而把各種東西都往馬背上搭,好像要把整個關中最好的物產和此地百姓最熱切的願望,一股腦兒都搬到江東去。

劉裕內心有兩個頑強的聲音在撕打。

一個激烈地說你現在還來得及改變主意,現在就宣佈你要留在長安,宣佈開春天暖和以後你就要揮兵西進,那麼這裡的所有青壯年轉身就會衝進你的兵營,變成你手下最勇猛善戰的士兵,這裡的老百姓會把家裡最後一粒糧食拿出來做軍資,哪怕自己會餓死。快點停住,不要再往前走一步,快點呀!人心不可失啊!

另一個幽幽地說別鬧了,實在點吧。加快腳步,趕緊離開這個悲悲切切的地方,不要再兒女情長啦。你在這裡拖延得越久,江東那邊的變數就越大。你真要是在這裡過冬,等到春暖時,你的花也就落到別人家裡啦。什麼?流民會參軍?當然會啦。可是你手下那些最精銳的江東老底子會大失所望,沒準他們會開小差,會厭戰,甚至會譁變。趕快走吧,一刻也不要停留。

他就在這糾結纏鬥的心聲中,一步步往城外走。

人們臉上都有挽留的悲情,但沒有一個人說話。劉裕就像汪洋裡的一葉扁舟,那厚重的水既要阻遏他,又不能淹沒他。

突然,一個人從人堆裡擠出來,橫在劉裕面前。劉裕覺得他面熟,對方一開口,他才想起來這就是那天聲稱“求人不如求己”,招呼人們跟他走的那個老杜。

杜重光從懷裡掏出一個小革囊,跪下來,將革囊高高舉過頭頂。劉裕接過來,伸手扶起他。解開革囊一瞬間,聞到一股濃濃的土腥味,立刻明白了這個人的用意。這應該是流民帶在身邊的家鄉土。杜重光那天雖然說了氣話,但還是寄希望於北伐軍能夠旌麾西指。

劉裕在領會流民這份心意時,也瞬間想起劉穆之活著的時候講過的典故。晉公子重耳流亡在外,向衛國農夫求食,農夫痛恨晉國人曾經侵略衛國,給了他一團土塊。重耳怒,要拔劍殺人。他的謀士狐偃咎犯說你應該感謝他而不是殺他。土地就是國家,上天讓你得到這份禮物,就是預示你要得到國家。

這個小小革囊,奉獻者有其用意,接受者另有所想。

劉裕鄭重地把革囊放進懷裡,重重地拍了拍杜重光的肩膀,一言不發。繼續向前。杜重光茫然地站在那裡,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

從帥府到長安東門。尋常騎馬,轉眼就到。但今天劉裕和白直隊衛兵卻走了整整兩柱香的功夫。出了城門,依然有人跟著。劉裕上了馬,也不能揚鞭疾馳,就這樣在百姓的追隨下徐徐去往渭水渡口,隱隱聽到身後有哭聲。

要南下的大隊人馬在凌晨時分就提前趕到這裡,現在已經全部登船,留在岸上的,是幾個軍主和留守部隊的長官。他們雖然爭功嫉妒,互不服氣。但畢竟也是多年袍澤,現在一南一北,要懸隔千里,不知下次見面誰已在忠烈祠裡,此情此景,惜別傷感,壓過傾軋之心。

劉裕看到諸將,沒有急著上前,而是下馬回身。走到一路跟來的百姓面前。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各位父老鄉親,你們的心思劉裕懂得,你們的情義我永生不忘。劉裕就要登船,鄉親們請回吧!”

一位老者用袖子抹了抹眼淚,說太尉你別管我們。我們一路跟來,就是要看著你離開。只盼太尉儘快安排好江東朝政。來年渭水大漲時,我們還能看到太尉在這裡登岸!只要老朽這把骨頭還在。就一定抱著自家釀的米酒來迎接太尉!

劉裕鐵骨錚錚,卻純然難對此種苦情,強忍淚水,長揖到地,轉身來到諸將面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關中如何駐防,各軍如何呼應,新軍如何操練,老兵如何安撫,軍糧如何籌集,烽燧亭鄣如何鞏固,斥候巡邏如何警醒,乃至對劉義真如何既要服從也要規諫,昨天已經細細地說過,此時無需再講軍務。

他在馬上低著頭,氣息稍稍平靜一些,而後對著檀道濟幾個人一揚鞭:

“你們幾個,上船去吧!”

檀道濟、沈林子諸將面面相覷,忽然明白劉裕是要專意跟留守眾人說話,想必有些意思不願讓他人聽到,乃向著王鎮惡、沈田子等人抱拳施禮,轉身登上小船,欸乃一聲,劃向河中心的大船。沈田子向前一步,面容慼慼,向站在船頭的沈林子揮揮手。兄弟這一別,戎馬關山,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次相逢。

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毛祖德,一字排開。

陳嵩、郭旭、斛律徵和若干幢主排在他們四個後面。郭旭身後不遠處停著一輛車,此時小俏已經從車上下來。

人們都以為劉裕要按照官階大小,挨個向諸位辭行,不料他先把郭旭和小俏叫過來。

夫妻兩個來到劉裕馬前行禮。劉裕笑了笑,說你們昨夜大婚,今天還要早起來送我,太抱歉了。

郭旭不知道該說什麼,無論劉裕對小俏的父母做過什麼,他對自己只有獎擢栽培之恩。這些年跟著劉裕南征北戰,能記住的都是劉裕作為帶兵官的種種好,至於劉裕作為政客的是非臧否,他沒有機會感受。知道小俏的身世後,再看劉裕,心情有點複雜,但決不至於到了恨他的程度。此刻看到劉裕像慈父一樣看著他,鬢髮和鬍鬚已然花白,不知道何時再見,頓時鼻子一酸。

小俏今早鬥爭良久才決定要和丈夫一起來送劉裕。劉裕只知道孫俏而不知她是諸葛俏。他的關照,是對一個流離女子的關照,而不是對一個政敵女兒的關照。但無論如何,畢竟他的關照是真誠的,沒有落井下石,沒有乘機霸佔,始終是一個義父的姿態,可以從中看出這個人骨子裡還是善良的。這半年多來,小俏曾多次想象自己趁機刺殺劉裕,或者在他酒裡下毒的場景,甚至想過委身於他而後在床上殺死他,但每次她都被自己這些兇殘的念頭嚇住。她一次次恨自己懦弱手軟,但卻無論如何也邁不出這一步。不是她膽小,而是她根本就不會去蓄意傷害一個人。在掙扎中刺瞎艄公的眼睛,都讓她想起來就自責,儘管對方是個惡棍。她明白劉裕和父親之間是權力爭鬥,成王敗寇的事情,甚至也想過如果父親得手,是不是也會對劉裕的家人痛下殺手。現在,這個於自己有恩的仇人要走了,遠遠地走到黃河、淮河、長江那邊去,最好此生不見。諸葛俏能做的,就是和自己的愛人多多地生孩子。讓諸葛家的血脈,在遠離劉裕的地方越來越粗壯。

劉裕看了看小俏。笑著說我託付你兩件事,務必幹好了。第一是照顧好郭旭。讓他身子骨精精壯壯,好好帶兵打仗。還要個他多生孩子,最好每次都是雙胞胎,這樣我就有一堆幹外孫,將來有的是官給他們做。

小俏不懷疑劉裕會這樣做,想到他對郭旭的栽培提攜還要延及下一代,心底由不得生出一份感激。

“第二是你那個弟弟劉義真,別看頂著那麼大的官帽子,畢竟還是個小孩子。官面上的事情,他們這些長輩老將會罩著,但做人的一些禮數,你還要多提醒,他真心喜歡你,拿你當姐姐,你要像個姐姐的樣子。我已經是衝著六十去的人了,將來我沒了,你們還要做幾十年姐弟。要珍惜緣分!”

這話說得真切而傷感,小俏無以回應,只能咬著嘴唇拼命含淚點頭。

劉裕調轉馬頭,衝著斛律徵招招手。耳聞也罷。親見也罷,他很喜歡這個鮮卑人。

“斛律徵啊,我想問問你。你想不想跟我到江東去?我在建康本來就有一支鮮卑騎兵,是我拱衛京城的勁旅。你去那裡,不會缺朋友的。”

斛律徵說謝謝太尉關心。既然那裡有那麼多鮮卑人。說明不缺我這一個,我還是要留在這些朋友身邊。再說我幫助你們訓練好飛騎隊,遲早還是要回到鮮卑草原上去的。

劉裕說我是擔心你這樣幫我們,怕是就回不去了。

斛律徵笑了笑,說我會告訴他們,我沒有幫助鮮卑的敵人,只是報答了不殺之恩。如果他們懂了,就不會殺我;如果他們不懂,我死在草原上,也比遠遠地老死在江東好。

劉裕點點頭,目光掃過幾員老將。

都是萬里挑一、百戰精華的良將。

都是戰功赫赫、威震敵膽的干城。

可是這樣拼成一盤,好像就隱隱地令人不安。

儘管他相信目前這種組合,是把禍患壓制到了最小可能,把優長發揮到了最大限度,但真正把這個拼盤端上桌的時候,尤其是在自己鞭長莫及的時候,能不能保萬全而不至於傾覆,還真沒有十成把握。

今天早上,義真哭著要來送行。

劉裕抱住他親了又親,安慰他說爹爹不會把你一個人扔在這裡,這裡有很多叔叔伯伯陪著你,你是爹爹的好兒子,將來要替爹爹做大事,現在就得好好歷練。義真一把鼻涕一把淚,抱著父親的腿不讓他走。最後劉裕一橫心,一把把他推到地上,而後拎起來放在胡床上,說你現在不是小孩子,是本地最高軍政長官,麻利給我收起你那頑童嘴臉。老子今天走,別人可以送行,你是駐地長官,守土有責,不可以出這個府門一步!老子不想讓人看見我劉寄奴的兒子是個眼淚巴巴的可憐蟲!義真嚇得氣都不敢出,半晌強忍住眼淚跪下,說兒子恭送父親。劉裕哼了一聲說你重說一遍。義真一愣,磕了個頭,說“大晉朝都督雍、梁、秦三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雍、東秦二州刺史劉義真拜別太尉,恭祝太尉一帆風順!”而後又乖巧地加了一句:“太尉見到太尉夫人,說義真想她。”一句話說得劉裕欲哭無淚,欲笑不能,點點頭,說刺史保重,好自為之,不要讓太尉夫人失望。而後大步出門。快走到大門口時,聽到義真在裡面哇哇大哭起來,一旁的人忙不迭地哄著他。

這個兒子,才剛剛12歲,帶他來時的想法是跟著父親見見世面,浸潤一下軍旅氣息。孰料風雲突變,不得不讓他粉嫩的小肩膀擔起這樣的重任。為了安輯人心,只能把他擺在這個高高的臺子上了。倘若大事有變,這個看上去尊貴無比的高位適足以成為他為父親功業殉葬的祭臺。他的安危,全在眼前這些北府老將手裡。可是劉裕清楚地知道,有些人最精細的算盤,不是為大晉朝、為皇帝、為太尉劉裕,而是為自己撥弄的。真到了危急關頭你死我活時,他們會像推開一個花瓶一樣,把這個孩子推到生死不測的境地。對這群人,光給好處不行,光靠刑罰也不行,光放手任用不行,光形格勢禁也不行,必須像馴虎一樣拿出萬般手段,有金剛怒目,有菩薩低眉,方才能避其害而取其利。

“都聽到了,斛律徵寧肯被殺死在鮮卑草原,也不願意老死在江東。人都有故園之情,無論胡漢。你們當中,只有鎮惡是關中人。可是,既然關中已經光復,再次成為大晉朝的土地,那它就是我們北府兵的家鄉。是家鄉,就要生死護衛,寸土不讓。看看那邊的父老鄉親,他們一步步跟到這邊來,是捨不得我走,更是擔心北府兵不盡力。那老者說明年要帶著家釀的米酒來這裡接我。他們是不放心啊。萬一北府兵頂不住,無論鮮卑還是柔然,一旦打進關中,漢人老百姓又要遭大罪。怎麼才能讓他們放心呢?那就看你們的了。你們能不能打出幾場漂亮仗,能不能亮出至死紮根關中的決心,能不能帶著流民打到秦隴去。你們都是北府兵老人了,響鼓不用重錘。你們四個方面大將,既要獨當一面守土有責,也要精誠團結進退呼應。若有排擠傾軋、內訌私鬥、爭功奪權之舉,你們知道我會怎樣裁決!別的都不說了,關中一區,長安一城,義真一頑童,就都拜託諸位啦!”

言訖,在馬上環拜一圈,打馬奔向渡口,下馬上船,向他的“平虜”帥船擺渡,至上船起錨為止,不曾一次回頭。

長風虎虎,帥旗獵獵。

一聲號角,船隊升起大帆,在順風順水中,逐漸加速,很快就取星馳電奔之勢,耳畔滿是船首劈開河水的嘩嘩聲。

將佐們還努力矜持著,但岸上的士兵已經在沿著河岸奔走,呼喊著船上親族的名字。船上的人揮舞著一切可以揮舞的東西,扯著嗓子回應。

渭水之上是船,船上是離恨。

渭水岸上是人,人人在墮淚。

良久,船隊在視線中越來越小,帆檣漸漸沉到地平線以下去了。

諸將陷在一片空虛中,駐馬良久,彼此也不打招呼,各自散開,去自己駐地。

陳嵩和斛律徵告別郭旭,跟著沈田子去始平赴任。

郭旭解下披風,披在小俏身上。夫妻二人在河岸上眺望良久,而後徐徐回長安城去,回他們的小家去。

河岸上只留下空空一片白地,風捲起塵土,將馬蹄車轍抹去,好像這裡不曾有過一場訣別。

渭水汩汩流淌。

像無窮無盡的男兒血。

————————————中卷完——————————————(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