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徵辟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要想整肅長安,就必須將公卿貴族、豪強地主、遊俠盜匪一一馴服。

作為皇帝,楊廣自然可以用嚴刑峻法開路,強勢鎮壓這些蠹蟲。但為了沒有話語權的泥腿子們,強行開罪佔據統治地位的公卿貴族,這顯然是極不合算的。

史上擔任這型別的官員只有兩種,一個是長袖善舞和稀泥的,勉力支撐粉飾太平,裱糊的好的升官,搞砸了的貶謫。

另一種就是能吏酷吏,像曹操前期那樣嚴格按照法律來治理,但這種人下場一般都好不了。

曹操初時不過是一個洛陽北部尉,就因為打死了十常侍蹇碩的叔父,就被逼得明升暗降遠調地方。要不是他爺爺曹騰也是大宦官,他勉強算是自己人,你且看他能不能活。

所以說嚴刑峻法是行不通的,那是自絕後路。雖然有兒子背黑鍋,但也不能太直接了。好不容易有個精明強幹的可人兒,難得還如此貼心,他可捨不得就這樣給玩廢了。

出了大殿,楊廣一邊走一邊思索下一步的計劃。

雖然前世只是個屁民,但各種新聞和論壇某呼混多了,他也積累了不少治政和鬥爭的經驗。如何對付這長安三害,他已經有些把握了。

偉人曰過:“政治就是要把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的人搞得少少的。”

不懂沒關係,前輩經驗一定要掌握好。

長安三害雖然緊密相連,但畢竟還是有區分。楊廣現在要做的就是抓住這個空隙,分化他們,再對付他們。

公卿貴族、豪強地主、遊俠,這三者是呈金字塔狀排布的。

公卿貴族自然是居首位的,他們雖然位高權重,但楊廣最不擔心的也是他們。作為既得利益群體,他們是有求與他也依附於他的,對付他們只需一道詔令讓他們不要亂搞就行。

地主豪強是中層,遊俠是底層,這二者又是互相轉化的。成為一方豪強是遊俠的夢想,而沒落的地主又會淪落為遊俠。雙方聯絡緊密。

地主豪強和遊俠層次太低,他不可能親自出手,國家首腦親自下場鎮壓幾個富商流氓,那不是整肅那是抬舉,把不住還會讓他們聲名大噪。

對付這種內部規則完善的群體就得用自治的辦法。你越是外部強壓,他們的反抗也會越加激烈。反抗皇帝他們自然是不敢的,但楊廣也架不住他們陽奉陰違私下搗蛋啊。

現官不如現管,對於底層民眾來說,楊廣的話還真沒他們好使。

“昭兒,你派人去徵辟貝州漳南人竇建德、曹州濟陰人單雄信和東郡法曹翟讓進京,以你的名義去辦,就說要舉薦他們為官。

遊俠是個很特殊的群體,他們以義為行事準則,推崇的專諸、荊軻、豫讓,等刺客先輩,講究縱橫來去快意恩仇。

混亂才是遊俠刺客生存的土壤,自秦一統六國後,遊俠刺客便開始沒落。

出身遊俠的劉邦深知這群人的危害,終漢四百年都在打壓遊俠群體。那時的遊俠便已失去了先輩的精神,到了魏晉,遊俠更是徹底淪落成了貴族走狗。

“對了,讓你的人找個由頭將東郡獄吏黃君漢給我殺了。”楊廣淡淡的說道。

翟讓作為東郡法曹,知法犯法其罪當死。這並沒什麼過錯,可那獄吏黃君漢居然認為他“可救生民之命”,便不顧法律,私自釋放他。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且不論翟讓能不能救生民之命,單是這種吃裡扒外,罔顧國家法律的行徑,楊廣便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若不殺他,人們有樣學樣,他還怎麼當皇帝。這不是重義輕生,這是在踹他的飯碗。

況且歷史證明翟讓確實不能拯救生民於水火之中,不過是個為王前驅的貨色罷了。

楊廣徵辟這三人是因為他們都是此時名震一方的俠客,都以急公好義食客眾多聞名,後世的孝義黑三郎宋江就是這種人。

他們三個齊來,既能鎮住關中這些桀驁不馴的遊俠豪強,又能互相制衡,防止其坐大。

這三人都是後來起兵作亂的賊子,對於這些人楊廣是很討厭的。

他們並沒有什麼為民請願救民水火的大志向,不過是看見天下將亂國家將亡,出來渾水摸魚罷了。如何能配的上英雄二字。

國家礙於正統性,超出下限的事情是不會去做的。但軍閥可就沒這顧及了。

他們要的就是國家大亂,很多國家不敢做不能做的事情,他們都做的出來。

遠的不說,劉邦項羽哪個屠過城,殺降殺俘,屠戮民眾,這些古代的人傑英豪、一代明君誰沒幹過。

還有那首男兒行:

殺一是為罪,

屠萬是為雄。

屠得九百萬,

即為雄中雄。

不說他仇聖到底是為了殺鬼子還是別的什麼,單是這種價值觀簡直就令人作嘔。

這就是儒家的成王敗寇思想的糟粕,項羽是很悲壯,但他對人民犯下的罪行,說他一句活該絕不冤枉。

當然,古代農民起義大多脫不開這個藩籬。可掀起一場大亂,再造一個王朝就真的能改善百姓的命運嗎。

沒有思想上的顛覆,這些起義即便成功也不過是又一場治亂循回罷了。

豈不聞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最壞的秩序也比最好的混亂強啊,坐在王朝巔峰的楊廣是絕不能容忍這種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行為的。

封建時代一場自上而下的革新是比一場大亂效果更好的,如果能有一個強權人物主導那就更好了。楊廣可是皇帝,王安石張居正變法失敗和他們不是絕對的統治者密切相關。

當然像王莽那樣亂改肯定不行。王莽的頭太鐵而且人很偏執,這是不可取的。

穿越之後,楊廣就一直在想該怎麼對付這些潛伏的反賊們。全殺了自然爽,但這些人從公卿到流民數十上百人,殺之不盡而且不能根除。

只要把為禍最大的幾個,像李淵李世民這些殺掉就行了。其他人或許殺之不盡,但李淵這種人傑,他不信殺了李淵還有張淵趙淵之流能達到李淵這個水平的人出現。

“對了,讓你的人帶些錢財去,省的他們粗鄙不知尊上。”

“是,兒臣領命。”

看著楊昭退去的背影,楊廣有些走神。他倒是不擔心這三人拒絕徵辟,畢竟楊昭是皇子,而且既嫡又長,風評又好,怎麼看也是未來的皇帝,至少也是儲君。

他們便是遊俠脾氣再重,也當知道儲君代表著什麼樣的權勢。

若敢當面拒絕徵辟,除非是逃亡突厥高句麗這些敵國。只要是還在這大隋的天下,他們到哪兒能躲過皇家的權威。

楊昭一句話發下去,有的是人甘做走狗去擺弄他們。

更何況這也是楊廣給他們的考驗,不願為朕出力,那也別怪朕送你上路了。

這是單方面的考驗,不接是死,不過也是死。

這當皇帝就是好啊,擺弄起人來毫無壓力,考你是看的起你,不過是你學藝不精,時運不濟,合該當死。至於你原本的生活!誰在乎呢。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