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塔納斯卡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皇上!”

周裕元一臉懵逼的看著朱允炆,朱允炆澹澹的道:“朕移民美洲,不只是為了將中原人口遷移到美洲,而是希望藉此機會,讓各族百姓進行一次融合。”

“民族大融合!”

“未來的大明王朝,不在只是漢人一個民族,我們將擁有無數個不同種族的民族。”

大明王朝現在人口一億多一些,但是這中間也包含了諸如蒙古、扶桑、南亞五國等多個民族,當然主體民族依然是漢人。

當然,朱允炆所謂的民族大融合,其實是為了稀釋掉這些異族。

因為這個時代,種族成分是非常嚴重的。

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還是按照原定政策,一家人不能全部遷移!”

朱允炆給出了自己的決定。

雖然看上去去到美洲的百姓,因為朝廷提前為他們做了基建設施,讓他們感覺到了新家比老家更好,所以希望將留在老家的親人,也一併遷移過去。

這可不是朱允炆想要的。

說著,朱允炆頓了頓,然後看向周裕元,道:“不過周愛卿,你可以安排一下,每個地區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百姓,可以允許他們派出一人回鄉探親,探親時間為一個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謝陛下!”

周裕元當即拜服道。

聽完朱允炆所謂的民族大融合,作為新任戶部尚書的周裕元,自然知道皇帝的真實心思,就是要將這些家族給拆散,不能讓他們整體搬遷。

一旦同意整體遷移,用不了多久,美洲與中原就會失去聯絡。

但是留下一部分人,遷走一部分人,無形中就使得兩邊形成了一種血緣紐帶。

但是——

皇帝同意一部分家庭,可以派出人員回鄉探親,這對於百姓來說,也是一種福利,當有親人從異地回鄉,他們會將新家的環境,以及朝廷對遷移百姓的福利已經惠民政策,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遍天下。

同時,也能讓留在老家的親人,讓他們更加安心,知道自己的親人在新的家園,其實過得還是非常不錯的。

當然,還有最為重要的一點。

接下來的遷移,就會變得非常順暢。

這一部分返鄉探親的人,就是人口遷移的活廣告。

......

回到戶部。

周裕元立即將天子的旨意,傳達了下去,因為下一批人口遷移很快就會開始進行,他要讓這次廣告宣傳,提前進行,這樣下次遷移,就會輕鬆一些。

......

大明建文二十七年(1425年)正月初十。

吳王州。

州布政司府。

吳王州布政史項立嚴肅的說道:“各位,此番陛下傳下恩旨,各縣根據百姓的實際情況,選派部分家庭人員返鄉探親......”說著,他頓了頓,道:“都記住了,這是陛下的恩旨,選派的人員,陛下嚴格審查,不可辜負陛下的厚恩。”

“是!”

大堂內坐著的都是吳王州各府各縣的官員,他們很多都是最近幾年大明進士,被朝廷選派到美洲來當地方官,雖然他們也是離鄉背井,但是總比待在中原等待空缺要強。

還有就是,透過這一兩年的努力,他們所在的府縣在朝廷的大力支持下,現在發展得非常迅速。

最為重要的,他們很多人,現在治理的府、縣,就是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這可是一件很難得的殊榮。

要是在中原,他們就算勤勤懇懇,也不一定獲得這份殊榮。

比如坐在中間的一位年輕人,他的名字叫作周震玄,他現在就是擔任的震玄縣的縣令,還有他旁邊的馬尚德,他是尚德府的知府。

最近幾個月裡,他們治下的村鎮,有很多百姓請願,願意支援朝廷開發美洲,希望將他們的家人也一併遷移到美洲。

但是——

年前朝廷就已經下了詔諭,朝廷遷移人口,不會整體搬遷,只會遷移部分,因為中原還得有人居住,所以百姓希望將親人全部遷移的請求,未被允許。

不過,朝廷也感謝百姓們對朝廷的支援,所以決定每年從各村選擇一些先進家庭,可以派出一人回鄉探親,而且回鄉乘坐火車,不用購買車票,他們將乘坐探親專列。

以後倒也容易,選擇為村子貢獻最大的,但是這第一次就不同了,因為很多村民都是剛遷移過來幾個月,誰先進誰落後,無法評判。

馬尚德站起身來,說道:“項大人!每個村子只有十個名額,是不是少了一些。”

馬尚德話音剛落,其他官員也是看向項立,他們的想法與馬尚德其實差不多,這次朝廷恩旨,沒村可以派出十人回鄉探親,但是現在他們治下的村子,大部分都是好幾十戶人家。

項立聞言,嘆息一聲道:“回鄉探親,本就是陛下的恩旨,十個名額已經夠多了,如果每家每戶都派一人回鄉探親,目前美洲有兩個州,共計十三萬戶,這豈不是要派出十三萬人回鄉?”

“十三萬人?”

項立可不願意,他現在是吳王州的布政史,相比較起來,吳王州要比韓州人口多一些,這十三萬戶當中,有七萬多戶都屬於吳王州的。

“咱們這兩個州剛剛建立不久,還有很多地方需要人力,如果一次性離開幾萬人......”項立微微搖頭說道:“接下來的莊稼誰來種,朝廷雖然為百姓提供了半年的口糧,但是半年後百姓吃什麼?”

這是一個關鍵問題。

朝廷為了支援百姓新建家園,所以在初期為百姓做足了充分的準備,百姓遷移到美洲各自村鎮之後,就可以去村裡領取足夠一家人吃半年的糧食,以及一些農作物的種子。

還有就是,未來五年,吳王州、韓州的百姓免交賦稅。

作為州布政史,項立希望在他的任期內,可以讓吳王州逐漸走上正規,所以他是非常不願意將百姓放回中原探親的。

要不是朝廷命令通告兩個州,或許他只會給一個村子最多三個名額。

聞言,眾人頓時都不說話了,他們認可項立的想法。

“名額就這麼定了!”項立說道:“接下來各府縣,抓緊組織百姓開展生產,爭取兩年內讓各村鎮走上正規......”說著,他看向眾人,澹澹的道:“我等奉皇命開發美洲,這是一個為國為民建立功勳的好機會,諸位都辛苦辛苦,不要辜負了用你們名字命名的城鎮。”

“是!”

眾人齊聲應道。

接下來吳王州、韓州可謂是忙得熱火朝天,很多縣令知府,甚至親自到民間,與百姓一起開墾農田,他們與百姓同吃同住,兩個州那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而就在這個時候,遠在北平的大明皇帝朱允炆,卻在謀劃另一件事。

“戴玉成!”

朱允炆放下奏摺,問道:“他們現在進行到了哪一步?”

戴玉成躬身道:“回陛下,他們研製了快兩年,但是進展相對緩慢,目前也只製造出一些類似獵槍的槍支。”

“???”

朱允炆聞言一愣,這還叫緩慢嗎?

中原漢人是漢唐時期就造出了火藥,但是真正做出火銃,也花了幾百上千年,但是這些印第安人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就造出了獵槍。

這速度也太快了好嗎?

“陛下!”

戴玉成問道:“還需要讓他們繼續研製嗎?”

戴玉成也有些疑惑,早在兩年前,武進就在美洲中北部山區發現有印第安人在偷偷彷制火器,但是朱允炆卻並未對他們做任何事情,只是暗中派出兵馬,將這個研製的窩點團團包圍。

兩年間,哨探也做個一些調查。

這個研製點,是由塔納斯卡王國的人建立的。

得知這個資訊後,朱允炆又派出一些暗探在美洲各處打探,目前發現只有這一個秘密據點在研製火器,這倒是讓朱允炆松了一口氣。

看來是塔納斯卡王國在獲得了朱允熥帶去的火器之後,並未將這些武器的訊息散播出去,而是自己派人遠遁到中北部的無人區,偷偷的研究製造。

他們應該是想偷偷研究製造,等到他們擁有這些強大的火器,他們就能稱霸美洲。

這倒是給了朱允炆一個機會。

先讓他們研究吧,說不定在他們這裡還會新的突破。

但是,雖然放任他們自由研究,不過朱允炆卻暗中派人將他們嚴密監視,對於這片山區,他們選擇的是許進不許出,比如塔納斯卡就派出幾波人員進入這片山區。

但是——

他們進入山區,就被埋伏的明軍擒獲。

當然,這兩年大明王朝在美洲中北部開發兩個州,這也引起了美洲各大王國的重視,這突然多出來了一些人類,他們不能不重視。

只不過這兩個州,大明朝廷安排了五萬行軍在此駐守。

比如塔納斯卡王國,曾經就派了一支千餘人的隊伍,想要越過韓州與吳王州,只是他們還未進入韓州與吳王州,就被大明新軍給全殲了。

這件事,也讓塔納斯卡國王十分生氣。

因為大明王朝中北部建立兩個州,剛好擋在了他的火器研究據點與王國的中間。

只不過生氣也沒用,他們現在的軍事實力,根本無法與大明新軍抗衡。

...

研究了兩年,已經研究出來獵槍,朱允炆想了想,臉色一沉,道:“炸了它!”

“炸?”

戴玉成以為自己聽錯了。

朱允炆肯定的道:“沒錯,給朕炸了它們,他們彷造的是我大明的武器,朕想給他炸了就要給他炸了。”

“可是陛下!”戴玉成道:“若是我們炸了這個據點,塔納斯卡王國,或許就會向吳王州、韓州發動進攻。”

此前塔納斯卡派出一隊人馬被明軍全殲之後,他們暫時沒有對明軍有什麼動作,不過卻偷偷摸摸的派人向躍過吳王州和韓州,進入他們的火器研究據點。

看樣子他們是很在意這個據點的。

要是明軍直接拔掉這個據點,不排除塔納斯卡傾盡所有,然後向大明的吳王州、韓州發動進攻。

但是現在這兩個州剛剛建立不久,一旦發生戰爭,很有可能發生暴亂。

“呵呵!”

朱允炆笑了笑,道:“朕現在就怕他不向我大明發動進攻......朕正等著理由向他們開戰。”

戴玉成聞言一愣,朱允炆澹澹的道:“你只管去炸了這個據點,炸得乾淨一些,動靜還要弄得大一些,最好讓美洲各國都知道。”

“陛下?”

戴玉成整個人都懵了。

“去吧!”

朱允炆沒有繼續說下去,便示意戴玉成退下。

等戴玉成離開後,朱允炆這才走到地圖前面,吳王州韓州已經初具規模,遷移過去的百姓也已經喜歡上了新的家園,接下來大明王朝要做的是加快推進速度。

征服美洲。

因為這個世界很大,除了美洲還有歐洲亞洲非洲,朱允炆自然希望在他有生之年內,能夠真正的實現天下一統。

其實早在幾個月前,他就已經傳令南洋艦隊陳瑄,率領南洋艦隊奔赴美洲,算算行程,陳瑄率領的艦隊此刻應該已經到了美洲。

這一次,朱允炆的準備非常充分,除了駐紮在吳王州、韓州的五萬大明新軍,陳瑄的艦隊上還有十萬明軍,也就是此刻在美洲大陸,已經聚集了十五萬大明軍隊。

八大王國,數十個部落,千萬左右的人口。

這是一個很大的蛋糕。

......

大明建文二十七年(1425年)五月初六。

天剛矇矇亮。

一座半山腰處,數十門神武大炮將炮口對準了一個方向。

一個中年將領,看向對面的山坳,冷冷的道:

“開炮!”

這一聲開炮發出,數十門神武大炮立時開始轟鳴,霎時間炮彈呼嘯而出,安靜的山坳頓時炮聲轟鳴,緊接著就是一陣陣驚天巨響,肉眼可見周圍的樹林都在晃動。

這裡就是印第安人的火器研究據點,裡面庫存了大量的火藥。

當明軍的炮彈落到他們的營地,點燃他們庫存的火藥,整個據點頓時火光衝天。

待在裡面的印第安人,很多還沒有來得及反應,就丟了性命。

也就在明軍炮轟印第安人火器研究據點的同時,一支龐大的艦隊,突然出現在了塔納斯卡王國的西海岸,這些艦隊剛剛抵達近海,一枚枚炮彈就呼嘯著向海岸飛射而來。

砰,砰砰,轟。

霎時間爆炸響徹天地,整個大地似乎都開始在震動。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