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移民美洲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對於印第安人開始研究火器,這事兒讓朱允炆開始重視美洲這塊土地了,所以他提前開啟了他的美洲計劃,在此之前,在他的記憶當中,美洲這個時候,應該相對落後,絕大部分還處於部落的狀態。

但是武進的說法,似乎讓他改變了自己對於美洲印第安人的想法。

還記得前世有一種說法,就是印第安人原本就是來源於中原,說他們的祖先其實就是殷商後裔,因為在武王伐紂的時候戰敗,其中一直部隊一路向北,最後透過白令海峽進入美洲大陸,然後在美洲重新建立起新的國度。

後來這些人為了紀念東方故土,於是平時打招呼的時候,都會說一句“殷地安!”

但是後來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因為經常聽到殷地安,於是歐洲人便給他們取名為印第安安人,而且印第安人是從亞洲過去的,還是有很多證據的,比如在後來墨西哥等地,發現了很多如同中原的甲骨等古物,似乎也左證了這一說法。

當然,朱允炆並不是為了證明印第安人就是殷商後裔,他只是覺得,咱們中原人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後來逐漸進入封建社會,後來也締造了很多盛世王朝。

如果印第安人的確是殷商後裔,在他們不知道火器這些東西之前,他們或許不會想到要去研究彷造,但是當他們知道這些武器的威力之後,他們想將他們據為己有,也是有可能的。

畢竟,按照戴玉成之前回來說的,現在美洲也是有八大王國,已經若干大小不等的部落,只要他們不是完整統一的一個國家,就會出現爭鬥,一旦其中一個王國,或者一個部落獲得了先進武器,他們自然會想掌握這個武器的製造技術,從而成為周邊王國的強者。

這對於朱允炆來說,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提前開啟美洲計劃,趁他們還在研究階段,大明先一步進入美洲,憑藉自己強大的實力,先將這些印第安人征服,決不能給他們發育的機會。

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大明王朝高速運轉。

首先在一個月後,一支五萬人的新軍,走海路奔赴美洲大陸。

於此同時,內閣也向各州各府頒佈了支援美洲建設通告。

首先對於南亞五國,凡是家庭有兄弟三人以上者,至少有一人必須遷移到美洲,也就是說,留在原地的家庭,只能留下兩兄弟,超過的都得遷移。

看到這個公告,很多人自然是不願意的。

但是,南亞五國是被大明征服掉的國家,雖然這事兒引起了一些反抗,但是西平候沐成手裡掌握著二十萬明軍,而且都是擁有先進武器,所以也只是用了幾個月的時間,這些反抗就被武力鎮壓了下去。

這次武裝鎮壓,明軍斬殺南亞五國共計近十萬人。

在沐成武裝鎮壓的同時,地方布政史卻在做心理輔導,告訴那些沒有反抗的百姓,朝廷遷移他們去美洲,並不是虐待他們,反而是給他們一次改變自己,改變自己家族命運的機會。

理由很簡單。

大明現在大量生產的土豆、玉米、辣椒等農作物,都是大明王朝從美洲引進而來,現在大明朝廷要開發美洲大陸,現在前往美洲大陸的百姓,朝廷會給予很多優惠政策,比如幫助百姓新建家園,然後百姓都可以擁有肥沃的土地,而且朝廷決定,凡是願意遷移去美洲的家庭,去美洲的人減免賦稅五年,其留守原地的親人也能減免三年賦稅。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朝廷給予一些惠民政策,同時又透過強大的武力鎮壓反抗者,很快接受朝廷遷移的百姓越來越多,因為擺在他們面前的選擇並不多,他們似乎也沒有更好的選擇。

雖然要遠離故土,但是至少不會死人。

還有就是,現在大明王朝發展速度很快,以前從比如泰可素趕到大明新都北平,沒有個一年半載基本很難抵達,但是現在他們只需走到交趾就可以乘坐火車北上,現在從泰可素趕到北平,最多也就一個月的時間,而且還是因為南亞五國的鐵路還在建設當中,一旦鐵路修通,從北平到泰可素時間會更短的。

雖然美洲距離泰可素更加的遙遠,但是以後美洲到中原的火車修通,想要回家探親,其實也是挺方便的,這些都是地方官府告訴百姓的。

想到這裡,很多底層百姓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覺得這樣也是非常不錯的。

走出去,或許真的能夠改變自己或者家族的命運。

花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南亞五國就完成了第一批遷移任務,共計十六萬人透過火車然後穿越白令海峽進入到了美洲大陸。

當他們抵達吳王州以及韓州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的選擇是多麼的正確。

首先朝廷早就已經在吳王州和韓州提前修建了很多村落,他們抵達之後,當地官府就按照他們的家庭人口,分配住房,而且還給他們派發足夠半年食用的糧食,以及各種農作物的種子。

這些百姓以前在老家的時候,有些人家根本就沒有住房,即便有也非常的破敗,但是在吳王州、韓州的各縣各村落,朝廷給他們修建的堅固的房屋。

“太好了!”

“太好了!”

“陛下萬歲!”

“我們遇到了一個聖明的君主。”

吳王州、畢桐縣,赫默村。

一位年近五十的男人,在自己分到的新家轉悠了一大圈,滿臉欣喜的說道:“我們現在也是有家的人了。”

“父親說得對!”

一個年輕人,笑嘻嘻的說道:“早知道陛下為我們準備了這麼好的房屋,就應該讓大叔二叔他們也一起搬過來。”

年輕人話音剛落,那中年男人頓時一愣,道:“武兒,走,咱們去見見里長。”

被喚作武兒的年輕人聞言一頓,道:“父親這時候見里長何時?”

“去問問里長,能不能讓你回一趟蜀地!”中年男人一邊往外走,一邊說道:“這地兒比起蜀地好,而且朝廷還給了這麼多優惠政策,為父琢磨,既然朝廷想要開發美洲,看看能不能讓你大叔二叔也一起遷移過來。”

“咱們在蜀地雖然有幾畝薄田,但是受限山高路險,怎能與這裡相比。”

“父親說得對!”

年輕人聞言頓時欣喜,然後父子倆就朝村子中心走去。

里長家。

赫默村裡長是一名扶桑人,名為渡邊雋秀。

此時在他的家裡,已經聚集了十餘個村民,都是新遷移來的,其中有安南人,南亞五國的人,也有中原的漢人,還有蒙古人。

“渡邊里長!”

一個中年男人道:“我想讓我兒回一趟中原,讓我的哥哥姐姐還有父母,都遷移過來。”

“對對,里長!”

“我也想讓我家大哥和父母遷移過來。”

渡邊雋秀時年五十七歲,原來生活在京都郊外,因為日本戰敗,遷移到了遼東,後來參與修建奴兒干都司至白令海峽鐵路立功,一年前又在朝廷的安排下,跟隨大部隊遷移到了吳王州赫默村,後來直接被縣令任命為赫默村的里長。

作為一名扶桑人,他已經經歷了幾次遷徙,他其實已經習以為常。

沒辦法,誰讓他們被大明王朝打敗了呢?

當然,這些年在大明的統治下,幫助大明朝廷修建鐵路,朝廷倒是對他們也不錯,他們修建鐵路朝廷會按時給他們發放工錢,一旦在建設當中立功,朝廷還會給予一些賞賜。

當然,如果誰敢搗亂,大明朝廷的法律也是非常嚴格的。

總歸就是一句話,在大明王朝的統治下,想要安安穩穩的生活很容易,就是聽朝廷的話,朝廷就不會虧待你,反之則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不過這一點,在任何地方其實都一樣。

但是——

眼前的這些百姓,讓他有些懵逼。

你們是犯湖塗嗎?

你們這可是遠離故土,怎麼剛到這裡,一點沒有不適應,反而還琢磨著要讓留在老家的親人也遷移過來。

“里長!”

“我們相應朝廷政策,想必美洲還需要很多百姓,您就讓我們派人回去把家人都接過來吧。”

聽著這些百姓的話,渡邊雋秀嘆息一聲,然後抬了抬手,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他才說道:“鄉親們,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鄉親了,以後都將生活在這個村子,我們將一起發展赫默村,所以請允許我叫大家一聲鄉親們。”

這個稱呼,是他們離開白令海峽時,皇帝朱允炆做動員的時候,稱呼大家為鄉親。

“但是啊!”渡邊雋秀說道:“我雖然是赫默村的里長,但是我只負責幫助大家儘快適應這裡的生活......”他的話還沒說完,一個年輕小夥子說道:“里長,我們已經適應了,這裡比我們老家好多了,有新房子,朝廷還給我們發放了足夠生活半年的糧食,還有屬於我們的土地。”

“說得對,我們在老家,家裡雖然也有田地,但是村子人口越來越多,分到的土地就越來越少,咱們都是普通百姓,土地少了將來怎麼養得活這一大家子人。”

聽著百姓們七嘴八舌的回應聲,渡邊雋秀心中愕然。

這些村子都是他們第一波遷移過來的人,按照朝廷的旨意修建的村落,當然朝廷是會給他們發放工錢的,他這個時候其實想說的是,你們要是一年前就來到了這裡,你們還會這樣嗎?

一年前,這裡到處都是荒山,土地到處都是雜草,就跟原始森林差不多。

也是因為這一年多的時間,由他們第一批遷移過來的百姓,還有朝廷派來的新軍,用一年時間建設起來的。

當然——

他也理解這些人的心情,這個時代很多地方都很落後,比如以前的日本,經歷了幾十年的南北戰爭,即使京都附近,村鎮也比不上現在的赫默村。

大明雖然是征服他們的國家,但是現在他們能過上好日子,確實是因為大明王朝太過於強盛。

“鄉親們!”

“鄉親們!”

渡邊雋秀再次示意大家安靜之後,他才又說道:“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你們的想法,我改日一定向縣令大人彙報,至於朝廷是否同意,這就不是我能左右的了。”

當渡邊雋秀的話音剛落,在場的百姓都是莫名的有些激動起來。

雖然渡邊雋秀沒有立即同意他們的請求,但是他們卻覺得很有希望,因為他們老家一路來到這裡,其實他們也聽到了不少的言論。

比如朝廷現在就是要全力開發美洲大陸,接下來還會大量的從中原往美洲遷移人口。

既然朝廷想著要想美洲遷移人口,那他們主動要求家人遷移,朝廷肯定會很高興的,因為他們當初離開家鄉的時候,其實心裡是十分不願意的。

畢竟世世代代在一個地方生活久了,他是有感情的,即使那地方很窮,但是那也是他們的家。

但是現在不同,他們發現新家比起老家更好。

能生活得更好,為什麼不願意遷移呢。

......

大明建文二十六年(1424年)八月初三。

北平,武英殿。

朱允炆看完手裡的奏疏,眉頭微微皺起。

“皇上!”

戶部尚書周裕元躬身道:“遷移到吳王州、韓州的很多百姓,都有這個心思,他們希望將他們的家人都遷移過去。”

周裕元是建文四年的進士,兩年前晉升為戶部尚書。

作為戶部尚書,向美洲遷移人口,就是他主管的事務。

前幾日,吳王州、韓州布政史向朝廷遞交奏表,將遷移過去百姓想要將他們的親人也遷移過去的事情彙報了上來。

得知這事兒,周裕元其實是很高興的。

因為這兩年朝廷開發美洲,需要大量的遷移人口,目前從中原、南亞、遼東等地遷移過去的百姓已經達到四十餘萬人,最近朱允炆好像又在琢磨在吳王州、韓州的周邊繼續增建州府。

一旦這件事提上日程,接下來又將大量的遷移人口。

唉——

遷移人口這事兒,可一點都不輕鬆,要將百姓從故里遷移到陌生的地方,這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的,因為沒人願意離開自己的家鄉。

但是——

現在落戶美洲的百姓,因為得到了朝廷的恩賞,他們覺得新家比老家更好,所以希望將家人全部遷移過去,這對於主管遷移的戶部來說,這是一件好事情。

因為這就不需要他們再多做什麼事情,直接將他們遷移過去就行。

可是,朱允炆突然合上奏疏,然後連忙擺了擺手,說道:“此事不妥!”

“啊???”

周裕元頓時一愣,有些不明白朱允炆的意思。

在他看來,這應該是好事情啊。

為什麼皇上說這事兒不妥?

......

.....。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