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六章 廣東海道的來訪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眾籌?澳門人手中的錢可都被籌集起來入股東印度公司了!”維耶拉警覺的看向陳良,生怕這這個初掌權力的明國人把澳門拉進窮兵黷武的陷阱。

“從澳門籌錢?以澳門現有的財政水平,供養一隻五千噸的艦隊已經超過他的極限了。”陳良對於澳門的財政水平一清二楚,無論是從人口還是財政上,以一個萬人城邦去打造一隻制霸東亞洋麵的艦隊都是痴人說夢。

根據新成立的統計署公佈:截止1623年1月,澳門的總人口已突破一萬四千人大關,華人總數在八千人左右,歐洲人在四千上下,其中葡人接近一半,而剩下的還有近兩千以黑人為主的奴隸。男女比例為七比三,青年男子在澳門人口中足足佔了五成多,可見澳門是一座多麼年輕的城市。如果從職業上劃分,註冊水手達到了一千五百人,船匠、木工、炮匠、鐵匠等手工匠人的數量約三千人。

這些增長還要感謝馬士加路也的幫助,為了順利接管澳門,他不但帶來了近兩千人的士兵和水手,還有大量的果阿葡人工匠,用以維護龐大的艦隊。雖然經過戰爭,水手和士兵的數量只剩下原有數字的一半,但是自知沒有人為他們支付贖金的工匠都選擇了留在澳門。

財政方面倒還依舊樂觀,根據新一年的政府預算,包括關稅、商稅以及澳門東印度公司的分紅,一六二三年度澳門的財政收入將達到五十萬兩。如果這個時代有人均GDP排名的話,這已經是一個讓荷蘭人都望塵莫及的成績。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這一切對於組織一隻強大的艦隊來講,無疑是杯水車薪,君不見天縱英才的古斯塔夫二世,憑藉著自己創造的方陣戰術,率領著名不見經傳的瑞典陸軍平獨鎮露、怒揍大波波,但是瑞典的海軍卻從未走出過波羅的海。十年陸軍、百年海軍說的不只是軍事的積累,更多的還要有強大的國力保障。

“可是我們這個城市的命運註定要在海上,而現在荷蘭人又要壟斷整個歐亞的航路,沒有了大海和貿易,澳門註定只會成為一座死城。”陳良走到面海的窗前,輕聲感嘆著,彷彿透過時光看到了18世紀澳門衰落時的慘狀。

“我為什麼一定要請求朝廷冊封土司?不只是為了能夠透過壟斷明國海貿賺取金錢,如果我們能有一個明國人的身份,那就有機會把窖藏白銀數億兩的大明士紳拉上我們的戰車!你們想想看,如果有一隻強大的艦隊保護著貿易不受海盜的侵擾,專跑朝日航線的東洋公司江南士紳會不會投錢,專跑馬尼拉和馬六甲的南洋公司、西洋公司閩粵士紳會不會投錢?”

“最重要的是他們到時候不但會成為我們新的股東,為公司補充無限的資金。而他們自己更會成為我們在大明內陸的買辦,朝廷中的政治代言人,只有有了這群人,我們才能無後顧之憂的去征服整個東亞的大海。”

陳良說這些話,不知道是對卡瓦略和維耶拉說的,還是對自己說的,如今在澳門能做的事情陳良都已經做完了,至於能不能更上一層樓,那就要看他的土司攻略大明是不是買賬了。

就在陳良算計著大明士紳小金庫的時候,範霍伊特卻迷失在了澳門的街巷中,除了阿姆斯特丹他很少看到如此忙碌的城市。擺脫了兩群試圖推銷的商行夥計後,範霍伊特就看見一條從港口向西的道路正在鋪設,拿著長鞭的監工不斷鞭笞著偷懶的印度工人,從他們的褲子和軍靴來看,這群人貌似是一群戰俘。

在一旁帶路的伯太略商行管家驕傲地向他介紹說,這條溝通了卑第巷和鵝眉街的寬闊大道不僅將橫貫澳門,而且也會鋪設他在港口看到的木製軌道,如此一來從西江、灣仔運來的貨物將在第一時間運抵更適合大船停靠的南灣碼頭。如此一來澳門將再不受到因為面積狹小,而無力儲存大量貨物的限制,等到這條馬路建城,伯太略商行就會把自己的倉庫賣給澳門市政府作為新設立的豐裕公署儲存糧食的地方。

城中街面上的行人並不多,聯想起那些白幡和黑紗,範霍伊特還以為這是因為戰爭的傷害。而伯太略的管家卻告訴他,澳門市政府用了半個月的時間,幾乎統計了澳門每一個人的職業和技能。只要有手藝的人,願意加入炮廠、船廠的都被高薪聘走了,那些不願意的也會獲得澳門市政府的貸款。沒有手藝的要麼被招進了軍隊,要麼被派去做海員訓練,什麼也不願意做的就被要求去建築隊裡。

“他們不會造反嗎?”曾經參加過荷蘭獨立戰爭的範霍伊特大為不解,澳門人為了自由和果阿艦隊以死相拼,勝利了之後卻完全失去了自由,居然還沒人造反?

老管家笑而不語的指著兩顆大樹間拉起的橫幅,那上面用拉丁文寫著“西班牙侵略者亡我之心不死,服從市政廳的領導,就是保護妻兒的生命!”旁邊還站著個教士拿著聖經反覆向路過人的高喊:“懶惰為耶和華行事的必受咒詛;禁止刀劍不經血的必受咒詛!”

在十七世紀沒有任何地方如此時的澳門一般,除了婦女和老人之外,恨不得將每個人都編織進澳門的建設規劃之中。所有新成立的政府部門都在拼命的搶人,希望能將自己的計劃排在最前面。

正當範霍伊特在心中盤算如何向科恩總督彙報這一切的時候,等待他的主人卻在市政廳中畢恭畢敬的向著一位身著大紅官袍,頭頂帶翅烏紗的東方人行著參拜大禮。而跪在他身前的換上一身綠袍,頭頂一梁朝冠的帕瓦羅,這可不是他為了獻媚而亂穿的,帕瓦羅乃是大明朝在澳門唯一官方認證的八品夷目。

而站在他們身前倨傲昂首的大明官員正是廣東海副使徐如珂,在澳門夜晚驚天的炮火聲平息了半個月後,這位奢安之亂中聲名鵲起的大功臣,終於按著歷史的軌跡來到了澳門。不過隨著馬士加路也的死亡,再沒有“萬里長牆”給他拆了,真正吸引他來澳門的卻是港口中停泊的如山鉅艦,此時澎湖之戰已成為東南官場的焦點,如果澳門葡人再來個兵犯珠江口,那麼徐大人即將赴任的太僕少卿恐怕就要泡湯了。

可是看著面前個個胡亂穿著中式袍服,把原本披肩長髮梳成髮髻戴上網巾的葡人,徐大人一腔孤身入敵營的豪情卻生生憋在了胸裡。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