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呂嬃是個母夜叉,而且她的權欲一點也不輸於其姐。趁這個機會,她大展雌威,索性把個“二天子”的身價抬得天高,內宮的大事小事,先要過她一道門坎。張釋呢?他本來是個宦官,執掌宮中禮儀之事,因為呂后很寵愛他,就漸漸趾高氣揚起來。呂后在病重時,已經為他安排了後路,封他為建陵侯。閹人封徹侯,在漢代歷史上是以張釋為開端的。

不但張釋以閹人封侯,他的那一班親近的閹黨,也沾了他的光,《漢書·高後》本傳中記:“諸中官、宦者、令丞皆賜爵關內侯,食邑”。雖然關內侯只是一個爵位,並不像列侯一樣出關就國,但一樣給他們關內的食邑,已備極寵榮。

這年夏天,長江和漢水漲大水,兩河流域一片澤國,百姓多為魚鱉。

呂后不知道發大水的訊息,就是知道了她也沒有心情去關注了。她知道自己已經是油盡燈枯,來日無多。

呂后到底患的是什麼病?所謂“趙王如意作祟”,化作黑狗咬了她的腋下,只是她的幻覺,按照其本傳記載的“遂病掖下”的推測,她患的很可能是惡性淋巴瘤。

痛疼的感覺從腋下漫延至全身,連骨頭也疼得鑽心。

夜深人靜時,她看到自己的一生在跌跌撞撞向她走來——

在單父縣的田野上捕蝶的娥姁;

在沛縣中陽裡攜一雙兒女勞作的呂雉;

在項羽的楚營當人質的漢王夫人……

當然,她的眼前也時時會出現一些憤怒、仇恨的臉孔——韓信、彭越、戚夫人、趙王如意、齊王劉肥,還有被他暗殺的少帝劉恭,還有劉邦的那幾位死於非命的皇子。那些臉孔讓她感到了平生從未有過的恐懼。

哪怕是有一刻的清醒,她念念不忘的仍是呂家江山的後事。

與呂家最親近的是女婿張敖一族,在她稱制的第一年,魯元公主病逝後,她的兒子張偃被封為魯王,第四個年頭上張敖死了,追諡為魯元王,張敖在娶魯元公主之前,與姬妾生過兩個兒子,一個名張侈,一個名張壽,都已經十五六歲了,對魯王張偃很友好,呂后也很喜歡這兩個孩子,想到魯王日後也需要這兩個異母兄長的扶助,趁自己還有口氣,不能留下任何遺憾。於是下詔封張侈為新都侯,封張壽為樂昌侯。

七月二十七日,苦撐了半年的呂后真正進入了彌留之際。但她沒忘記簽發下最後一道關於人事安排的詔令:

任命呂產為相國,以呂祿之女為少帝皇后,以審食其為少帝太傅。

最後一道詔令,看出了既使在那個時刻她的意識之中仍然保持著那一份本能的清醒。

讓呂產做相國,必須要讓朝政的總攬之權在她死後迅速完成第一步過渡;審食其在她死後,日子肯定不會好過,他再在相位上,就會成為眾矢之的。讓他去做少帝太傅,是保全他的一條萬全之計。失去了情夫的地位,審食其就會成為一個很尷尬的角色,諸劉視他為異已,諸呂也不把他引為同黨。

事實證明呂后的憂慮一點也不多餘,她一死,審食其就被呂祿、呂產趕出了長樂宮。

該安排的,似乎都已經按排就緒。

該了斷的,似乎都已經作了了斷。

這個時候,盧綰的夫人捎來口信,她願到長安來,見見呂后,敘敘姐妹之情。從打盧綰被誣“謀反”,鬧了一場大風波,亡走匈奴,最後將一把骨頭拋在異鄉,盧綰的夫人就曾數次捎信到長安,要求見呂后。這一回,呂后也想老姊妹了,她問張釋:“盧夫人從匈奴到長安,要走多久啊?”

張釋說:“大概要一個多月吧。”

呂后沉吟了半晌,嘆了口氣:“唉,一個多月呀!當年朝夕相處,如今隔如參商啊。一個多月,怕,怕是來不及了……”

喘息了半天,她又問張釋:“外邊還有什麼事麼?”

張釋吭哧了一會,才說:“也沒別的事,就是昨天發生日蝕,長安城裡,百姓有些謠言。”

呂后似乎受了驚嚇:“什麼,日蝕?”

張釋說:“這次日蝕持續了大半天,長安百姓家家都跑到街上敲打銅盆,鬧得雞飛狗跳。謠言於是就出來了。”

呂后問:“什麼謠言啊?”

張釋支支吾吾,呂后說:“算了,我知道了。”

近年來,各種災異實在是太多了。惠帝即位第二年,隴西大地震,四百多戶人家被壓在瓦礫之下;她自己稱制的第二年正月,武都山因地震而崩坍,這場地震的餘震一直持續到當年八月乃止,莫非這真的是天譴?

過了一會,呂后撐起身子,對張釋說:“你去。替我擬一份罪己詔,這都是因為我這幾年做了孽,致使人怨天怒。”

張釋說:“太后為民殫精竭慮,天下人皆知……”

呂后無力地揮揮手:“你去吧!”

張釋抬腳剛要走,她又說:“等等,你先讓呂嬃進來。”

呂嬃來了。呂后抓過她的手,嘴唇顫抖著,說不出話來。

呂嬃叫了一聲“姐”。

呂后擺擺手:“沒你的事,你,你去叫呂產、呂祿來,我有話對他們說。”

呂產、呂祿來了。呂后掙起身子,兩隻手抓起他們一人一隻手,說:“呂家……以後……就靠你們了……呂氏子孫封王封侯……大臣……大臣心中多有不服,我一旦撒手……恐怕他們乘機發難……我死以後,你們……務必不要離開禁、禁軍……不可一步離開,不要為我去送喪,給人造成可乘之機……為人所制……你們……你們記住了?”

呂產、呂祿涕泗交流,兩人跪在呂后床前,說:“太后,我們都記住了。”

呂后眼角滾出兩滴濁淚。

這最後的迴光返照之後,她就進入了昏迷狀態。有時在昏睡中會突然坐起,大聲驚叫,好像與人爭辯一般。

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七月三十日辛巳,呂后崩於未央宮。遺詔賜諸侯王各千金,將相列侯下至郎吏各有差,大赦天下。

呂后帶著她深深的憂患離開了這個世界,所以她的眼皮一直沒有合上。

陳平、周勃、審食其張羅著操辦喪事,呂祿、呂產則按照呂后的遺囑,各自把持著南北禁衛軍團寸步不離。他們心裡此時緊繃著一根弦,兩個人達成共識,一旦有風吹草動,就立即舉兵自保。這也是太后所授給他們的機宜。

未央宮內外的氣氛,一時緊張起來,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各派的政治力量,在暗中集結、分化、融合。

功臣派的太尉周勃、灌嬰和皇族派的朱虛侯劉章,成了核心人物。

雖然呂祿、呂產把持著整個禁衛軍團,但另外一支同樣強大的武裝力量卻掌握在劉姓諸侯王——如楚王劉交、齊王劉襄、淮陽王劉強等手中,這支武裝就是郡國軍隊,也稱郡國兵、屬國兵。郡國兵是指內地郡國之兵,是地方按戶籍徵發到郡縣服役的正卒,有材官、騎士、輕車、樓船等兵種。其基本成份就是材官,也就是步兵,裝備最精良,人數也最多。配備了器械擊技和精良的弓弩箭矢。其次是騎兵,也就是騎士,武器裝備僅次於材官。這一支武裝力量是呂產、呂祿不能染指的。

因此,呂產和呂祿雖然控制了宮禁的整個警務力量,但也不敢輕舉妄動。他們手裡有軍權,有軍隊,但並沒有帶兵的經驗。而周勃和灌嬰,則是身經百戰的宿將,呂祿呂產之輩哪裡是他們的對手。

對於這一點,人們當然會看得見很清楚。

儘管諸呂正是勢焰沖天,把持內外朝政,但人心向背卻十分分明。除了功臣派、皇族派、外戚派這三派政治力量之外,還有新成長起來的第二代——新生代的政治力量,這些人就是以曹窋、張郡疆等為代表的勳貴子弟。當初呂后為了籠絡功臣派老臣,把他們的子女委以要職,這些子女是呂后看著長起來的,視她為伯母,對她也是感恩的。但在這個時侯,他們是不會站在外強中乾的諸呂一邊的,而只能向他們的父輩靠攏。

容不得外戚派有什麼動作,皇族派搶先動手了。

三十四、齊王興兵

朱虛侯劉章的妻子是呂祿的女兒,所以劉章最早知道了呂祿、呂產伺機舉兵的陰謀,就派人同他的哥哥齊王劉襄聯絡,發兵西征。

劉襄的舅舅名駟鈞,是個足智多謀的人,他給劉襄分析天下大勢,決定以維護白馬之盟為旗號,向天下發出共誅非劉氏而王的諸呂的號召。劉章也同東牟侯劉興居兄弟二人聯絡在京宗室和權臣,想與太尉周勃、丞相陳平為內應,誅滅諸呂。一旦大功告成,就擁戴劉襄為帝。

齊王劉襄於是準備即日舉兵。但這個計劃卻受到了丞相召平的反對。齊國丞相,原是齊受,已告老還鄉。這個召平有什麼背景,不得而知,但《史記》和《漢書》上卻查不到他的名字。(此召平非東陵侯召平,系重名),但他擔任齊相,是呂后親自安排的,所以他的背景,就沒必要細究了。

這個召平聽說劉襄準備出兵,討伐諸呂,先下手一步,調動軍隊包圍了王宮。中尉魏勃對召平說:“齊王沒有調兵的虎符而擅自發兵,是不合法的。如今丞相您以兵圍王宮,這是正義的行為,我請求為先鋒,率軍在前線監督齊王。”召平於是就把包圍王宮的部隊統帥權交給了魏勃。讓他做夢也沒想到的是,同樣是中央派到齊國的中尉魏勃,竟然在陣前反水,把包圍王宮的軍隊全部撤下,反過來把丞相府給圍住了。

召平這才大呼上當,但為時已晚,於是自殺而死。

劉襄以駟鈞為丞相,魏勃為將軍,祝午為內史,集結國內軍隊,並下達了戰爭動員令,宣佈西征討諸呂。

齊國的軍隊,在諸侯王中本來是最強大的,因為後來呂后割去齊之四郡,大大削弱了齊國的軍事力量。在齊國的西面,是琅琊王劉澤的封國,劉澤是親近呂后的劉氏宗親,他也是呂家的女婿,劉襄怕受到他的鉗制。

劉襄就派祝午去琅邪,跟劉澤說:“諸呂在長安搞政變,齊王想發兵討伐他們,但因為自己年紀還小,不熟悉帶兵打仗的事,願把全軍都託付給大王您。大王從高皇帝時就做將軍,經驗很豐富,所以請您到臨淄去共商大事”。

按說劉澤不應該相信祝午的話,天底下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把自己的軍隊全部交給別人?既使劉襄年輕,可祝午是有經驗的啊。

可是劉澤利令智昏,居然也就相信了。在劉氏**中,他的輩份大,年齡也最大,他以為劉襄把軍隊交給他,似是一個圖大事的明智之舉。

於是劉澤就隨同祝午來到了臨淄。

沒想到的是,他剛一至臨淄,就讓劉襄給軟禁了,讓他把兵權交給祝午,把他的部隊全部編入齊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澤這才知道受了騙,也許是怕劉襄會殺了他,就趕忙討好說:“大王是高皇帝的嫡系長孫,確實應該繼立為皇帝。但現在京師的大臣公卿們對這件事意見不統一。本王在劉氏宗室中輩份最高,由我出面去調和是合適的。況且大王把我留在這裡,也派不上真正的用途,不如讓我進關中去同他們協商,或者可以幫助大王成就一番偉業。”

劉襄一聽有道理,把他扣在這裡也不是辦法,所以就給他準備了車馬,讓他赴關中去了。

劉澤走後,劉襄立即誓師西征,並向各諸侯王釋出檄文,聲討諸呂篡國罪行,以“寡人”自稱。希望各諸侯王響應,共討呂黨。

首先響應的是楚王劉交。劉交的輩分和實力,對諸王是一個有力的號召。所以他一響應,劉氏諸侯也都躍躍欲動。這一下,呂黨大為恐惶。

相國呂產立即派灌嬰赴滎陽點兵,對抗齊國的郡國兵團。

灌嬰到了滎陽,就和眾將計議,大家都認為,呂產呂祿掌握著京都禁衛南北軍,本來就給劉家朝廷形成了很大的壓力。如果我們抵抗齊王的郡國兵團,就會消耗郡國軍事實力而擴大了呂黨的聲勢。

灌嬰於是按兵不動,並派使者去同劉襄聯絡,要他聯絡各地諸侯,切勿自相殘殺,靜觀侍變,伺機而動,誅滅呂黨。

齊楚郡國聯軍於是駐兵齊國邊界,做出了一副“引而不發,躍如也”的樣子。這種相持的局面讓呂產、呂祿無所措手足。他們雖然握有重兵,但在軍隊中並無人脈,禁軍的指揮實際上是元老將領酈商。

酈商,是高陽人,也是劉邦的開國元臣之一,陳勝起義時,酈商聚少年數千人,歸附劉邦,跟隨劉邦攻長社。他捷足先登,賜爵封信成君。又從劉邦攻緱市,絕河津,在雒陽以東大破秦軍,從下宛、穰,定十七縣,西定漢中。劉邦為漢王,賜酈商爵信成君,在以後大破章邯的戰役中,酈商又建奇功,賜食邑武城六千戶。在楚漢戰爭中,酈商與鍾離昧戰,受梁國相印,增加四千戶食邑。平定燕王臧荼叛亂,他破臧荼與易下——就是現在的河北易縣——又一次出奇制勝,遷為右丞相,賜爵列侯。劉邦建國之初封賞元功十八人,他位居第六,在韓信、王陵、灌嬰之上,但他是親呂派的。他為呂后多次出面調停,化解危機,呂后一直對他心存感激。他的兒子酈寄,與呂祿是很要好的朋友,兩個人交情非同一般。雖然酈商身體不好,一直在家養病,但他仍然有對南北軍的操控權。

所以陳平和周勃倆人一商量,就商量出了一條計策。什麼計策,綁架酈商。酈商不是在家休養嗎?倆人設了個圈套,就把酈商哄出來了,哄出來之後,就把他劫持了。

劫持酈商有兩個作用,一是抽去了南北兩軍的主心骨,穩住局勢。二是藉此威脅酈商的兒子酈寄,你不是跟呂祿有交情嗎?而且交情還不淺,那好,你就去遊說呂祿吧,就說你們家老爺子說了,如何如何。

酈寄沒辦法,就去找呂祿了。他對呂祿說:高皇帝與呂太後共定天下,劉氏所立的九位諸侯王,呂氏所立的三位諸侯王,都是經過大臣們共同商議,並且佈告天下,合乎法律程式,大家也都認為合情合理。如今太后崩逝,皇帝年少,而足下您呢,受任為趙王,佩著趙王的印璽卻不去就國守藩,卻以上將軍的名義在關中獨擁重兵,大臣和諸侯怎麼能對足下不產生懷疑呢?足下您何不把上將軍印交還皇帝,把軍權交給太尉。也請梁王呂產把印信交還皇帝,與大臣們訂立盟約後返梁國就國守藩。這樣,齊王才可以罷兵,大臣們也安心,關中安定了,您二位放心地去做擁地千里的諸侯王,豈不利在萬世?

呂祿這個人是個草包。呂家就是陰盛陽衰,女人們一個比一個強梁、兇悍,男人們卻一個比一個窩囊。呂祿不但是個草包,還是個軟蛋,面對著眼下這個外有重兵壓境,內有皇族派和功臣派的聯合,他心裡沒了底。心想酈商說的也不錯,乾脆交了兵權,做個自在王算了。

交兵權畢竟是個大事,二姑當初就反復強調兵權的重要。呂祿狐疑不決,就把酈寄傳達的酈商的話轉述給了呂產和呂家的元老們。大家也拿不定個主見,有的說可以,有的萬萬不可。呂祿、呂產不得要領,因為有了這種想法,他們對南北禁軍的掌控也就放鬆下來了。

呂祿呢,乾脆就丟下這個爛攤子,進山裡打獵開心去了。

他路過臨光侯府邸,給三姑呂嬃請安,也想討討她的看法。現在,呂家的掌門人就是三姑太太呂嬃了。

呂嬃一聽呂祿、呂產交出了兵權,頓時氣得火冒三丈,大罵這兩個侄兒混蛋透頂:“你們身為上將軍,卻棄軍而去,呂家的氣數盡了!”

這麼罵著,呂嬃把珠寶全拿出來,摔在地上,哭著說:“這些東西留著有什麼用?有你們這些敗家子,遲早卻是人家的,還留著它幹嗎?”

呂祿嚇得趕緊逃出了臨光侯府。

三十五、誰笑到了最後

九月初十,風雲突變。

御史大夫曹窋應相國呂產之邀,來相府造訪。呂產找曹窋,是想和他議一議酈商讓他放棄軍權回梁就國之事可不可行。

兩個人剛坐定,朗中令賈壽來了。賈壽是呂產的親信,剛剛出使齊國回來。呂產拉他一塊討論。賈壽說:“大王不早赴梁就國,現在才想起來要走這一步,太晚了。”

呂產問:“此話怎講?”

賈壽就把他出使時得到的情報和呂產作了彙報,他告訴呂產,灌嬰已聯合齊、楚兩國的郡國集團軍,很快就要反攻長安。

呂產大吃一驚,他只會說一句話:“那可怎麼辦”?

賈壽告訴他,馬上去未央宮,先把皇帝控制在自己手裡,到時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樣才有主動權。

呂產依計而行。兩個人前腳剛走,後腳曹窋就去找陳平和周勃報信去了。

陳平和周勃分析,現在呂產離開了南軍,而呂祿尚不知賈壽帶回的情報,這個時侯下手,可以說是最佳時機。

兩人商議,趁這個空子,先控制北軍。

前邊說過,周勃雖然官居太尉,但實際上並沒有兵權。他要去北軍,得有皇帝簽發的印信。掌握皇帝印信的機要員是襄平侯紀通,他也是功臣之後,他老爹紀信在楚漢戰爭時為掩護劉邦犧牲,所以紀通是傾向於功臣派的。

周勃面授機宜,讓紀通簽發了一道假符節,就讓酈寄與典客劉揭先去遊說呂祿。

兩個人到了北軍營寨、對呂祿說:“皇帝已經下詔,令太尉周勃接管北軍,要將軍您去趙國就藩。您趕快趁這機會把印信交給皇帝,自動辭去北軍統帥,要不然定有禍患。”

呂祿相信酈寄,當下就把印信交給劉揭,交出了兵權,然後離開北軍。

周勃得以進入北軍,他拿到呂祿交出的印信,立即傳令集合全軍。他在隊伍前號令:“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有親近呂家的捲起右邊的袖子,有親近劉家的捲起左邊的袖子。

結果是全軍將士都捲起了左邊的衣袖。周勃正式掌握了北軍的指揮權。

那怎麼對付呂產呢,南軍的指揮權還在他手裡啊。

陳平召見朱虛侯劉章,讓他協助周勃,監守軍門。同時,讓御史大夫曹窋搶在呂產之前在宮門佈防,不讓呂產進宮,防止他控制皇帝。

果然,呂產賈壽來到未央宮殿大門口,就被未央官宿衛攔住,雙方形成了僵持狀態。

曹窋急忙縱騎入北軍,向周勃求援。他心裡沒底,如果這個時侯呂產調來南軍,宿衛隊是難以阻擋的。

劉章正在周勃身邊,聽曹窋講了未央宮門口的情況,立刻表示願帶部隊去誅殺呂產。

周勃一時吃不準局勢,只好向劉章模糊地交待了一句“快到未央宮去保護皇帝”。這句話,不管劉章怎麼理解,又怎麼做了,他周勃太尉都不會承擔責任。劉章什麼也顧不上想,帶上周勃交給他的一千餘騎兵,直奔未央宮。

呂產正在那兒與衛隊相持不下,劉章一到宮門口,就下令攻擊呂產。

眾軍士一擁而上,呂產被這突如其來的陣勢嚇懵了,他不明白這個侄女婿怎麼會對他的叔丈人動起了刀兵。賈壽機靈,拽著呂產就溜進了郎中府。

呂產自己帶來的衛隊迅速被解除了武裝,藏在郎中府廁所裡的呂產,也被搜出來,當場給砍殺了。

少帝劉弘在宮裡被困了大半天,一直陪護在他左右的審食其聞聽朱虛侯劉章殺了呂產,知道呂氏大勢已去,就讓使者拿了皇帝的符節出宮來慰問劉章。

劉章趁機奪取符節,使者不與,劉章乾脆就把使者挾持到車上,奪了符節。長樂宮的衛隊見皇帝的使者與朱虛侯一起站在車上,手裡握著符節,不敢攔擋,劉章順利闖進長樂宮。

長樂宮的衛尉名呂更始,是呂黨中一個元老級的人物,是長樂宮的警衛總長。劉章自然不會放過他,還沒等他弄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就被糊里糊塗砍了腦袋。呂氏**群龍無首,全面潰敗。

劉章提著呂產和呂更始的頭顱向太尉周勃報告,他說:“呂氏**最危險的人物是呂產,現在他已伏誅,天下可定矣!”

周勃大喜過望,起身向劉章拜賀。接著,他又下令部隊追緝呂黨餘孽,嚴令一個也不放過。

第二天,呂祿被搜出,當即斬殺。

呂嬃當然也在首惡之列,她死得更慘,是讓人用亂棍活活杖殺的。他的兒子——舞陽侯樊伉和一家老少男女,全被殺光。

就連皇帝劉弘的皇后,也因系呂黨子女而未能幸免。

燕王呂通,也被陳平、周勃派去的持皇帝符節的專使逮捕回長安處死。親近呂黨的魯王張偃也被宣佈廢黜。

濟川王劉太徙封梁王。

齊王劉襄接到朱虛侯劉章關於已剷除諸呂的通報,撤兵回國。

酈商在諸呂平定後也被釋放回家,想想自己一生英雄,到老了卻讓人稀裡糊塗暗算了一把,竟然當了一回“肉票”,心裡彆扭,沒多久就死了。他的兒子酈寄繼任為曲周侯。

周勃、陳平、灌嬰召集支援政變的老臣們開會,商量如何重建大漢政權。

大家首先想到了少帝劉弘的問題。

劉弘實際上並非真正是惠帝的兒子,是呂后弄來頂替的,他的合法身分本來就受到了質疑。況且他的泰山老丈呂祿和皇后呂氏也在清除呂黨中被殺,所以有人說,一旦皇帝長大親政,他肯定會施行報復,那我們這些人可能一個都跑不掉。陳平也說,不單單是少帝,梁王劉太、淮陽王劉強、常山王劉朝,實際上都不是惠帝真正的兒子,是呂后用計謀詐取他人之子,殺其母親養於後宮,然後假裝成孝惠皇帝的兒子,把他們立為繼承人或諸侯王,以改變劉氏江山的血統結構,讓呂氏**控制政權。如今呂黨被平定,但這些由呂氏一手製造的假後代長大後,肯定要為諸呂報仇,勢必造成更大的混亂,不如借這個機會徹底摧毀,以杜絕後患。(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