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有苗不服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看得出來,楊戩同意去找那個什麼“甘蔗”絕對不是因為她想吃糖,而是因為她太無聊了。

除了早就已經背得滾瓜爛熟的《黃庭》外,《八九玄功》在楊戩不斷的應用下,也變成了隨心所欲就能用出來的東西,再讀它們楊戩也不會有任何進步。

只有天罡三十六變果然玄妙,不管是楊戩還是姚遠都感覺自己還沒能夠參透它,而且每次參悟都會有新的體會,以致於姚遠非常懷疑它也是一部“自適應”的功法,會隨著人的閱歷提高而透露出更多的變化,而且這種新東西還是哲學性的,不是定理性的。

可即便是這道法再玄妙,對小孩子來說吸引力也依然不夠大。尤其是在楊戩已經失去了修仙最迫切的動機後,參悟天罡三十六變這件事也就成了有一搭沒一搭的事,學習進度和當初簡直就是不可同日而語。幸虧她還有想要為楊嬋煉製仙丹的想法,不然恐怕連丹道都不想學了。

這次出門既是為了得到甘蔗,同時也是為了散心,所以姚遠沒有選用最簡單的方法——找荊蠻巫師去問,而是帶著她直接熘向了南方。

姚遠本以為這會是一場漫長之旅,要一直飛到廣西、雲南,甚至是到印度後才能找到甘蔗,但沒想到才飛到一半時,眼尖的楊戩便從天上看到了姚遠所說的“甘蔗”。

聽到她喊“我看到了”的時候,姚遠本來是想要否認的,但奈何他自己往下看時,發現還真不好編這個瞎話。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因為下面不僅有一大片甘蔗,而且還是被種成了田的模樣,這明顯是人為,而不是野生的。

姚遠大惑不解——因為他印象中甘蔗傳入中國是很晚的事,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它的利用也僅限於“柘漿”,也就是榨汁喝,離製糖還差了很遠。

他帶著疑問看了下這裡的位置,發現自己和楊戩才剛剛駕土遁走了幾百公裡遠,還遠遠沒有到廣西省,而是在貴州。

“下去看看!”姚遠說。

如果只是有人種甘蔗那還好,但若是出現了製糖工藝,那姚遠只能說肯定是又有人穿越了。

還好,他們很快就在甘蔗田的附近找到了這片田的主人。

這戶人家住在一座頗為別緻的吊腳三層木質小樓裡,小樓蓋在斜坡上,而樓頂則是用茅草和杉樹皮草草地蓋著,有稻杆從屋頂冒出,看上去裝的是糧食。而小樓的底層則是牲口圈,裡面養著兩頭黑色的豬。

看到這熟悉的建築,姚遠立刻猜出了它的主人是誰。

——是苗族人。

苗族這種經典的半幹欄式建築已經用了足足好幾千年,從20世紀到上古年間,苗族一直都在這樣的建築裡生活。

能在這裡看到一幢經典的苗氏建築,姚遠感覺自己的思緒又被勾了起來。

“去問問吧,看看他們能不能賣給我們一些甘蔗的頂梢,實在不行的話種子也行,我們自己育苗。”姚遠建議。

想到方才看到的那紫皮甘蔗,姚遠就忍不住食指大動。如果他沒認錯的話,那是一種皮很薄的甘蔗品種,既可以當水果甘蔗也能當榨糖用的甘蔗,不過總體來說還是當水果甘蔗的時候比較多,味道也非常好。

楊戩聽後點點頭,然後落到地上,化作了一個行商的樣子,然後又讓姚遠變成了一頭大黃牛,並且將“袖裡乾坤”中運出來的鹽和藥材充當貨物,放到了他的背上。

不過當他們敲開了這戶人家的門後,姚遠才發現了另一件有些尷尬的事情——那就是他們不懂苗語。

沒辦法,楊戩只得連比劃帶猜地向那戶人家說明了自己的來意,還順手送了對方一顆雞蛋大小的鹽塊作為禮物。

見到楊戩的裝束後,那戶人家有些詫異,但也沒有多說什麼。

看得出來,這家的男主人對楊戩這身商人的打扮並不感冒,要不是看到了他身後的牛和牛車裡的鹽巴,只怕他會把楊戩馬上趕出去。

不過姚遠知道他不會的——因為鹽商在這種山區裡地位非常高。

幾乎所有的山民都知道,如果他們殺死了一個鹽商,那麼很有可能幾年內這個地區都不會再有鹽商上門來賣東西,這對全部食鹽來源都要依靠外界輸入的山區來說,簡直就是天災一件。

在弄明白楊戩要的是甘蔗後,那戶人家很不耐煩地將幾大捆用茅草捆好的甘蔗丟給了他們,然後便拿走了楊戩貨物中的一整塊鹽虎,算是結束了這場交易,除此之外便什麼都沒說了。

姚遠非常納悶,因為他想知道為什麼這戶人家這麼討厭商人。

不過楊戩似乎想起了什麼:“媽媽以前好像講過,說是黃帝為了打敗蚩尤用了些手段,自那以後苗人便和炎黃子孫不對付了。”

“什麼手段?”

姚遠很好奇,因為他從來沒聽說過這種事。

楊戩難得有顯擺的機會,便給他講了起來。

上古年間,蚩尤有一把鋒利無比的寶劍,他拿著這把寶劍打了不少勝仗,把神農和黃帝所在的部落都打得苦不堪言。

後來為了解決蚩尤,黃帝把一個叫‘辛’的女兒嫁給了蚩尤。

那女兒很有心計,一直以來都裝得很恭順,甚至還給蚩尤生了個孩子,但暗地裡卻在畫蚩尤所在部落的地形圖,並且摸清了蚩尤寶劍的位置。

最後,那“辛”便將地圖藏在了一雙草鞋的鞋底,然後將鞋子讓人送給了自己的父親。蚩尤見那只是一雙鞋便沒有在意,任憑她把東西送了回去。

黃帝穿上鞋後發現鞋底有針在扎自己,連忙脫下來看,結果便發現了那張地圖,隨即便集結了部隊,偷襲蚩尤所在部落。

蚩尤自然是大驚,倉促間組織起軍隊時卻發現,自己的寶劍已經鏽跡斑斑、一碰就碎,完全不能用了。

原來是他將寶劍藏在吊腳樓樑上的秘密被自己妻子發現了,於是那“辛”便暗中往寶劍上面澆了尿液,讓它徹底鏽蝕。

結果蚩尤不出意料的打了敗仗,連頭都被黃帝砍了下來。

自那以後,南遷的苗族便不再與炎黃部落出身的人聯姻,並且從夏朝開始便一直不服中央的管轄,而到了如今也不願意服從商朝統治。

想來方才那人應該是看到了楊戩身上的商人服飾,所以才顯得很牴觸的,要不是他賣的是鹽,只怕早就被趕走。

聽了這個故事,姚遠半天說不出話來。

因為這個故事好像和他以前聽過的蚩尤之戰不太一樣——在那些故事裡,貌似黃帝都是非常正義的一方,擺的也是堂堂之陣,而且蚩尤還作法降霧,黃帝弄出了指南車什麼的後才戰勝了對方,充滿了神話色彩。

而楊戩這個故事雖然很糟糕,但不知道為什麼,姚遠反而覺得它真實了不少。

希望這不是真的,不然以後再見到火雲宮三聖時,姚遠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去面對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