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鑄炮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還有就是現在你研究一下用這些好鋼鐵鑄造大炮,當然不那些動輒幾千斤的,那個玩意你可以研究但是主要精力還是得放到鑄造小炮上來,以後火槍那邊由康師傅負責,大炮這邊有墨子幹大師負責。

“遵命”兩人紛紛領命道

不得不說現在有的炮無論是射程還是精準度都不堪,清朝的舊式火炮主要有武城永固大將軍炮、神功將軍炮、制勝將軍炮、威遠將軍炮、奇炮等,種類雖多,但基本都是明末清初引進的紅夷大炮的衍生型火炮,直至之前的鴉片戰爭前仍然沒有大的改進,甚至還存在倒退的情況。

由於清朝統治者實行文化高壓政策,大興文字獄,大規模毀書、禁書,明朝留下的《武備志》《火攻挈要》等一系列軍事書籍相繼成為禁書,以致到鴉片戰爭前夕,喪失了科學理論指導的清朝火炮鑄造陷入了嚴重倒退的境地。

“鑄炮?此事尚未成功,上次那個三千斤的大炮大人也是知道的空有其形。”墨子幹聽得臉上一紅,當即搖頭道。他當初從他師傅那裡所學的就是造鳥銃,鑄炮屬於另一個範疇,這個連他的老師也不擅長。當初師傅就曾經在他面前嘆息,火銃不如火炮的威力大。大清最好的鑄炮大師乃是孫元化,只可惜這位大師不會做人,後來被首輔溫體仁陷害遭冤殺,結果令大清火炮鑄造再無寸進。

當初師傅就非常惋惜,認為如果孫元化不是死得那麼早,大清火炮必定更加犀利。只可惜自孫元化之後,鑄炮變成了工匠們的重複作業,沒有了進化和改良。即便是如此,鑄炮工藝所會的人也不多,逃到南方的更是一個也無什麼大師,可以說大清的鑄炮手藝早就流失了。

墨子干將過往秘辛坦言相告,也惹得吳韻林一陣唏噓,不過作為一個後來者,他可不認為自己研究不出如何鑄炮。火炮是什麼?火炮就是放大後的火銃,只不過要承受更高的膛壓,就必須更精湛的工藝罷了。

火銃的槍管可以用熟鐵皮卷打而成,火炮卻只能用生鐵鑄造,同時還要盡量減少氣泡和雜質,以承受更大的膛壓避免炸膛。吳韻林思考著從歷史書上看來的清末火炮,在地上用樹枝畫了個圖形道:“你們是鑄造這樣大炮嗎?”

“這……”墨子幹看了片刻搖頭道:“我們從未鑄造過,如今我們是按照大人從買來的幾門炮鑄造的,只不過是做大了些罷了。”吳韻林買來的那些火炮只不過是佛郎機炮。更大的問題是火炮鑄造的越大,需要承受的膛壓越大,對砂眼氣孔膛內光滑度之類的缺陷就越敏感,這可不是一味按照比例增大就行的。

雖然不會鑄炮,吳韻林卻會利用簡單的物理知識進行計算,以評估火炮的質量。在看了墨子幹鑄造的三門火炮之後,他便知道其中問題了。墨子幹是按照那些老式火炮進行放大鑄造的這三門火炮,但因為不瞭解其中原理,所以這些火炮非常脆弱,全都在試炮的時候炸膛了,甚至為此還犧牲了一個人。

吳韻林看了看那些殘炮問道:“你現在能不能澆築一門生鐵炮,讓我看看工藝流程。”

“啊,當然可以。”墨子幹立刻指揮幾個工匠做了起來。一群工人則開始翻砂做模。等到炮模做出來之後,從高爐中直接放出經融化為鐵水了。工匠們以一條陶瓷管道為引,將鐵水灌入了澆築口內,直到鐵水從澆築口滿溢出來這才罷休。

剩下的工作就是等待了,直到兩個時辰以後,火炮才算完全冷卻,工匠們打破沙模將那門火炮拖了出來。吳韻林上前檢視頓時大搖其頭,這門火炮製造得極為粗糙,不但炮膛內存在大量砂眼,表面也是坑坑窪窪的。砂眼是因為澆築過快,造成空氣難以排淨所致,表面的不平坦則是因為砂模在澆築的過程中被高溫鐵水融化了部分,造成砂礫雜質溶解混入鐵水,這等於平白給生鐵炮增加了雜質,若能承受高膛壓才怪了。

見到吳韻林連連搖頭,墨子幹說道:“這個鑄炮的流程不會有錯的,就算是當初的大清工匠也是如此鑄炮的。”“當年大清工匠肯定還有其他提高質量的方法,不過那需要長期的摸索才行,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最好的辦法就是改善工藝。”吳韻林深知古代工匠們凡事留一手的不良風氣,如果只憑理論猴年馬月也鑄不出合用的大炮來。

“該如何改進?”墨子幹問道。

“我有辦法,不過之前要弄一些蠟來。”吳韻林說道。

“蠟?要多少?”墨子幹聽得奇怪,鑄炮怎麼用到蠟了。

“和大炮一樣多。”吳韻林指了指那門明顯報廢的大炮說道。

“這麼多?”趙括驚訝的張大了嘴巴:“這麼多蠟恐怕要在整個遵義府搜尋才行,否則根本湊不齊的。”

失蠟法也稱"熔模法",(西關銅藝)是一種青銅等金屬器物的精密鑄造方法。做法是,用蜂蠟做成鑄件的模型,再用別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範。加熱烘烤後,蠟模全部熔化流失,使整個鑄件模型變成空殼。再往內澆灌熔液,便鑄成器物。以失蠟法鑄造的器物可以玲瓏剔透,有鏤空的效果。

中國失蠟鑄造技術原理起源於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見於商代中晚期,這種技術在無範線失蠟法出現之後逐漸消亡。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銅尊、盤,是中國所知最早的失蠟鑄件,時代是在公元前五世紀。

用地坑造型,模料由蠟和牛油配製,造型材料用石灰三合土和炭末泥,所用蠟料和銅料的比為一比十。金屬液透過槽道澆注。對於批次大的器件,為提高工效,先把蠟片在樣板上壓印出花紋,再拼接成模。

失蠟澆鑄是經過了陽模——陰模——陽模——陰模——陽模的轉換而完成的,也就是說,陽模經過了銀版——蠟模——成品毛坯的三次轉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經過對墨子幹的指導眾人就離開了工廠。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