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熠熠生輝的城市!(第一更,求訂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如果說剛開始的山海情,講述的是村民脫貧致富。

那最後這幾集的山海情。

講述的則是村民們,對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具有的濃濃的依戀,講的是情。

正所謂扶貧既要扶生計也要扶情感。

要不然老百姓的生活條件上來了。

但是情感上,一直有疙瘩也不是一件好事。

而山海情就很巧妙的解決了這一點。

所以這部劇的收視率,在第二十三集,也就是最後一集播完之後。

已經達到了恐怖的5.13%。

能夠破5的電視劇,大概從10年前開始就已經很少見了。

畢竟隨著國內電視臺的數量增多,再加上年輕人喜歡很多新奇的玩意兒,什麼劇本殺呀,密室逃脫,以及喜歡用手機去各大播放平臺看劇。

所以就造成電視臺的收視率,一直是往下滑的趨勢,不斷行走。

可是山海情,卻完成了這樣令人震驚的成績,逆勢而上也確實證明了它的價值,比很多人想象的厲害得多。

不過它給鍾興帶來的。

並不僅僅是傲人的成績,還有令他疲於奔命的人際關係。

因為寧川地區的很多人也看了山海情,再加上大家已經知道他是寧川的形象大使。

所以鍾興幾乎每次出去吃飯都能掀起一陣狂風驟雨一般的合影風波。

然後鍾興就很尷尬,只能點外賣。

不過和寧川地區的發展相比,鍾興所受到的熱情和困擾也只是佔很小的一部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寧川呆呆的這段時間裡,鍾興還得到了一個訊息。

這個訊息他並不意外。

那就是《嚮往》下架。

為什麼要下架這部片子呢?

從內容上來說,這部片子雖然揭露了一定的社會現實。

但是很多時候,卻故意貶低基層的那些幹部。

這也是確確實實出現的事。

而且整部片子裡的很多內容,也確實讓鍾興覺得瞠目結舌。

包括故事後期那位劉主任用他的身份,去對付從上面來的質檢領導。

還有暗搓搓的以勢壓人,雖然看似都站在了替老百姓鳴不平的大環境上。

但說句不好聽的,這麼做,程式上根本不合理。

所以上級領導取締這部片子也是很正常的事。

然後,因為這個事。

他給王司長那邊打了電話。

之所以打這個電話一來是為了詢問這個事的後續處理結果。

二來也是因為,他覺得既然張白的傢伙已經被處理,那他報仇的機會不剛好來了?

要說他鍾興,這輩子沒什麼好習慣,就是喜歡有仇必報,似乎是因為上一世經常看人臉色,所以積壓的憤怒。

這一世,他在謀定而後動的情況下,總是沒忘記對付曾經欺負過他的人。

電話打過去之後。

對方的意思是:“那個姓張的,這一次剛好撞到槍口上。

上級領導本來就在抓典型。

說一切按照主旋律方向拍攝的電視劇,必須在真實的情感上進行拍攝。

而且很多部門之間相互的合作或者處理的流程,也都要儘量按照規範的方向不斷發展。

可是他呢,分明是在制造矛盾,挑起人民和上級部門之間的問題,所以作品被下架也是很正常的事!要說不是因為他是老導演,上級部門說不定還會追責呢。”

得到這個訊息的鍾興點頭。

臉上露出一抹興奮之色。

然後對於背後經常對自己出手的張白,緊跟著又加了一把火。

“領導,張白為了他的片子數次在網上黑我,這個事兒您不能不管呀。”

“可是他的片子已經下架了。”領導有些疑惑,片子下架不是已經算是處罰了嗎?怎麼,這小子還想幹嘛?

“雖然片子下架了,但是他那個人的人品有問題,我嚴重懷疑他以前還對付過別人,就用像我這樣的手段,所以我覺得領導應該對他加以查處,要不然他以後說不定還會坑誰呢。”

說話的功夫。

鍾興就把於月那邊給自己的一些證據,全部給領導發了過去。

這個證據剛開始之所以不給領導發,是因為張白畢竟是國內電影圈的人。

人家背後多多少少有圈子裡的人幫助。

而他,卻早已成為了很多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所以他一旦出手,張白肯定會被背後的人幫襯。

但現在不同。

張白的片子因為價值導向有誤的問題已經被上級領導盯上,而且作品已經下架。

在這樣的環境下。

就算他背後的人想頂他上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而且在鍾興看來。

此刻的張白應該屬於人嫌狗厭的情況,這樣的情況下只會有人擺脫和他的聯絡,而不會有人上杆子湊上去替他解決問題。

“你小子呀,我就知道你是這樣的性子。”王平對於鍾興這樣的態度,多多少少有些想笑的衝動。

不過反過來一想。

這小子替自己幹了那麼多事,兒子一路走了他雖然都支援了,但也確實沒有替鍾興解決過一些問題。

所以心裡多多少少還是有些愧疚的感覺。

而且出了這些。

他還突然明悟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如果這一次能夠處理張白,那也算是對國內腐朽的電影圈子進行了一種打擊,算是一種試水的效果,如果這一套能夠走下去的話,那往後他就能繼續按著這套流程,把老舊電影圈子裡那些不合時宜的人和事兒全部一掃而空。

“行了,東西我拿著了,張白那邊肯定給你一個交代。”

王司長那邊算是把這個事情應了下來。

不過完事之後,他忽然話鋒一轉道:“該說不說你小子拍的山海情還確實挺好看,怎麼樣?有沒有興趣再拍一部脫貧致富劇?”

這……

“領導,我記得拍山海情之前,您可是完全不相信我這部劇能火起來的。”

“哎呀,看你說的,這不是當時那個大環境不好嗎?所以我的判斷就出了點偏差,不過最後我還不是幫你安排了,而且這個結果也很好。”

“嗨,您客氣,我就是開個玩笑。”

鍾興笑著回應。

“行了,脫貧劇這邊,你考慮一下,看能不能在嚮往的那個方向拍,畢竟山海情雖然不錯,但那也都是90年代脫貧致富的光輝歷史了。”

領導看著他說:“我們雖然要站在現如今,卻回憶當年的那段歷史,對那些前輩給予尊重,但站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是不是也得像現在的脫貧攻堅致敬呢?”

鍾興在電話那頭默默思索了一下。

緊跟著說:“我明白您的意思,就是讓我拍一個,大城市的領導幹部,下鄉幫助當地村民搞業務的電視劇是吧?”

“對,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這個領導幹部的位置不能太高,最好是個科級,或者是個科員也行。”

聽到領導這麼說,鍾興就知道,嚮往的事兒肯定讓上級某些領導心裡很是不美,所以這個時候才專門規定了這樣的事。

不過這事對他來說也確實不難。

因為就在兩個人談話的時候,鍾興腦海深處已經出現了一部劇。

“那行,這個事我應了,過兩天我就從寧川回京都,然後開始著手寫劇本。”

鍾興這段時間因為帶貨的關係一直在寧川這邊呆著。

“你小子的本事我是知道的。

所以我很放心,而且你這次帶貨的事,也確實給我長臉了,等回來了我一定要請你好好喝一杯。”

領導說完,臉上帶著笑,又繼續道:“還有就是,馬上就到中鼎獎的頒獎典禮了,這一次功勳肯定獲獎,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你準備一下,來拿獎吧!”

準備一下來拿獎,這話說的乾脆利落。

不過對於功勳來說,它也確實值得這樣的獎勵。

畢竟,這部劇的強大之處,也確實能夠令很多人動容。

包括它是國內近十年最好的一部主旋律大作。

還有是因為,它的主旋律打破了某些人嘴裡說的國內的主旋律,根本拍不出好東西的魔咒。

可以想象的是,功勳打破了這樣的魔咒之後,往後國內的主旋律圈子肯定是百花齊放的一種程度。

當然張白拍攝的嚮往肯定是其中的毒瘤。

但是,好的影片類型裡肯定不缺少爛片,所以這也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鍾興表示理解。

而除了這些。

功勳給很多人帶來的討論,資料也在往上擺著。

而它,更是讓很多高考學子選擇了報名和那些功勳們相似的崗位。

也算是對社會風氣有了一個很高的提升。

所以不管是從成績還是從其他方面來說,功勳都是一部特別優秀的劇。

“那我的山海情呢領導?總不至於功勳獲獎了,山海情還得在後面掛著吧?”

聽完了領導說的話,鍾興很自然的就想起了他的山海情,在他看來山海情不比功勳差,只不過兩者不是一個型別罷了。

當然他說的型別是小的型別,大的型別都算主旋律。

但是前者類似於人物傳記的介紹,是用功勳人物,來描述他們所處的環境和做的事。

而山海情則是以整個移民吊莊的大環境,展示在大環境之下,人們為了脫貧而做出的努力,是從環境講人,而不是從人講環境。

他覺得這兩部片子都有優秀的地方,按道理來說,如果一個能獲獎,另一個也可以。

眼看這臭小子竟然伸手問自己要獎。

王平氣不打一處來。

不過山海情拍的確實也很不錯,而且收視率一度壓過了功勳。

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讓功勳拿獎讓山海情不拿獎的話,似乎有些不太好。

可是王平這邊也有些犯難。

畢竟獎項這個東西是早就已經敲定的。

各方面的利益分配也是要走的。

功勳無可厚非,能夠拿獎。

也不用走什麼後門兒。

但是其他人的劇。

總是需要這些獎項當做曝光,或者自身的一種倚仗。

再加上山海情因為拍的比較晚。

所以獎項其實早就已經被瓜分的差不多了。

“山海情拍的有些晚,要不明年你等等?”

“沒事兒領導,我就開個玩笑,您別在意。”聽到這事沒戲了之後。

鍾興就趕緊給領導解釋,他不是那個意思。

然後又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王平那邊嘴長問了一句,怎麼總是打哈欠。

沒休息好嗎?

鍾興就實打實的回應說。

直播了十幾個小時,實在是太困了,起來之後也覺得整個人彷佛被抽乾。

這話弄的王平很是尷尬。

就直接給他保證說:“你放心,無論如何,我都得給山海情拿個獎項回來。”

“那就麻煩您了,領導,真是給您添麻煩了……”說完這些鍾興掛了電話。

然後王平就有一種自己被套路的感覺。

但其實對鍾興來說他很清楚,像什麼獎項明年再說,這種話,也只是騙騙小孩子罷了。

畢竟每一年都會出現很多作品,變數實在是太多了,即便王司長那邊能夠給他把這個事應下來,但誰又能想到一年之後的變化呢?

把這個事情了結了之後。

鍾興就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京都。

不過在臨行之前,他還是被寧川的領導請著吃了頓飯。

畢竟,因為他的山海情和帶貨直播的熱度。

短短三天時間。

寧川這邊的遊客數量比之往常整整增加了30多倍。

30多倍是個什麼概念?

寧川這邊原本一天的遊客大概是兩三萬。

也就在這兩三天的時間內竟然暴漲到了五六十萬,誰敢想象這麼多人這麼多張嘴,到底能夠帶來多大的消費量?

這也幸好是寧川那邊的領導一直在做後勤保障工作。

這才使得寧川地區的旅遊沒有一下子的,因為基礎設施的原因崩潰。

當然,這其中也有當地的某些地方是那種大平原,人去的多了也沒關係。

都能站得下,都能欣賞風景。

然後這麼多人過來旅遊一波,不買點當地的土特產?

不在當地好好玩玩?

這麼一來一去,寧川當地的旅遊發展一下子就生機勃勃。

也就因為這事,在鍾興臨走之前。

甚至就連當地文旅廳的那位一把手,都專門過來接待了他,而且還表達了省上領導的感謝。

說他以後要是有機會的話,一定要想著回寧川,就把這裡當做他的家。

領導這話說的情深意切。

鍾興也確實很感動。

帶著這樣的情緒,他踏上了歸鄉之途。

然後很快就到了來時的機場。

看著眼前這座城市的機場,已經人滿為患,比他來的時候不知道多了多少人。

看著這一切。

鍾興的臉上忍不住流露出了一抹笑。

他能看得出來。

寧川這座熠熠生輝的城市,馬上就將要閃閃發光,朝著蓬勃發展的方向邁步前行,而這也是他所期待和欣賞的……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