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又聞遼東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全憑皇上安排,”皇上如此說,那就是發出挑戰了約定了時間地點了,這不得不接招了,現在皇上三番五次的在論語和智商上挑釁整個大明朝的文人階層,今天更是用‘山野村婦’、‘愚昧無知’等惡毒的字眼打擊漫罵群臣,這口氣的確讓人難嚥。

“既然談到了乾旱的問題,那朕也有一些想法,供大家討論一下。莊稼需要的是水,但不一定非要雨水,完全可以想辦法多造一些水利設施,比如說建水車、水渠等從河裡取水澆地,更加可以利用地下水,打井,用井水進行澆地,朕知道一種壓水井的裝置,並不用一桶一桶的提水,而是利用空氣的壓力,很輕鬆的就可以讓水自動的從井裡衝上來。”打大井抗旱這是朱由校早已有的想法了,在皇莊已經開始實施,而壓水井那種東西也沒什麼技術問題,一張圖就可以解決了。

“讓井水自己從井裡衝上來?這可能嗎?”本來皇上談的什麼水利也不是新鮮事,就是打井取水也是用了幾千年了,也沒什麼,但頭一次聽說這種聞所未聞的方式。一時間大臣們開始不停的議論。

“筆墨侍候。”朱由校也不管群臣們的吵吵,讓劉若愚拿來文房四寶,直接就把壓水井畫了出來,然後註明了閥門和活塞,並特別的強調了一下牛皮作的活塞一定要不露氣,密閉好。很快就畫完了然後咳嗽了一聲,示意有話說了。

“眾位愛卿,朕已經把壓水井畫好了,劉若愚,你去找人打造好了,在宮中找一口井去試驗,結果下次上朝再議吧。”現在說什麼都是廢話,面對這群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大臣們,事實勝於任何雄辯。

果然不出所料大臣們都不出聲了,既然這樣那就進行到了第三件事,這倒是個讓人高興的事,巡按貴州御史傅宗龍官兵屢戰皆捷,逆賊敗遁渡河,把需要封賞的將官一一報了上來,朱由校也高興一下,終於有了好點的訊息,著兵部示賞。這大明已經接近烽火遍地了,看來遼東的戰爭的確是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候了,畢竟大明的‘精兵’全部都堆在那裡給‘漢八旗’做預備軍也不是個事。宋應星已經去研究弩箭了,也不知道有什麼成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第四個問題又回到了遼東的話題。遼東督師王之臣奏摺說“臣聞奴酋過河之,報疊至亟抵榆關,豈知舉目行間無一可觀,無一可恃,治標之計惟有早嚴戒備、設伏張疑,使水陸無隙可乘以保目前耳。奴若卒來只好堅壁清野,確主於守間用奇伏,以挫其鋒,未敢浪言戰也,恢疆之著一步一步實實做去,但不可一時歇手,若務遠欲速嘗試漫為恐不能保萬全,往轍具在可鑑也,今緊要在練兵買馬,海外三方臣已選擇兵將,備器械行糧給以公文與登萊撫鎮朝鮮毛總兵約定,信地務與覺華島水兵聯絡會哨互為聲援,使無虗日並貽書朝鮮國王責其助兵,潛為搗巢計,其陸兵之分佈,臣擬即日出關,逐一相視仍與撫鎮詳酌,而後可定未敢率爾具陳得旨”。這是關於遼東打算對付建奴的活動,朱由校仔細的聽著,遼東這麼多人幹不過幾萬建奴,唉還有什麼可談的,還堅壁清野,再設奇伏,丟人丟到家了,一群陰謀在絕對實力面前都是紙老虎,行堂堂正正之兵才是王道,等到自己淨軍、錦衣衛練成之日,就是建奴災難的開始,現在說什麼都是假的,自己對遼東真的沒有一絲的辦法,打個大捷就是殺死敵人二百多人,每年二千萬兩白銀的軍費,都喂了狗,最後便宜了建奴滿清,對於這些兵將又有什麼好說的?所以直接推給了兵部。

接著又是一些這個提官,那個告這個等問題朱由校根本不想理會,分別都推給了職能部門。然後準備著回去幹點正事了,這好幾天了,內廷的安排都沒時間去做,得抓緊時間了。但這時卻又來了一個巡撫遼東袁崇煥的奏摺。說“關內外兵馬自樞輔清查後,存十一萬七千員名,今又半載,一向逄亡,臣一面清查,酌此中所必用與戶部所能供,定為八萬八千七十五員名,除各衙門員役在外,緣各衙門更置無常故也,移諮督師部臣,存乎見少,臣又益關門一步營,共合九萬二千二百三十一員名。臣用兵之人也,豈不欲多兵以自穩?但徵調累在九邊,轉輸累在各省,必天下成其天下,而遼東方得載於天下之中,八年久成,四海同痕,念至此,不得不與天下通融打算也。九萬之中有戰兵焉,戰兵中曰步營、騎營、鋒營、勁營、水營,俱因樞輔所定製也,此略地,而前者有守兵焉,則因地之大小、衝緩而多寡其數。每城堡兵分三等,曰屯守、曰馬援、曰營烽,此坐信而守者,而站軍驛鸁撥馬,通軍中之血脈,以不疲營伍,俱不可少也。大只祖宗自有法度,竭今日之聰明無能,出其範圍,但承平日久,而法度弛,今祗循祖宗之舊地,自一城以及一臺,人自總鎮以及小兵,物則一車、一器、一谷、一錢,俱載入章程,一人多不得一物少,不得屯戍,宛然營伍如舊,而遼東治矣。故今日當精此九萬之兵,以復遼東為遼東,復又且改九萬之兵為九萬之軍務,還年例八十萬之舊,而少增之往不再藉,餉不重加,永以遼東護神京,不以遼東病天下,方是作手。臣才力庸薄,非其人也,然未去一日,宜料理一日,況有總兵趙率教,分數明白,紀律精詳,真中興良將也,可藉其力以整刷。兵因舊而將則近取,今秋即分屯東伍,容臣與總兵官分搭應,得之兵馬,及早整頓訓練,限數月之間,閒習齊肅,而馬匹、盔甲、器械逐一查明,具數題請,庶煥然一新,數萬之兵而有一二十萬之用,畫程復遼,計日擒奴,臣亟亟圖維以報皇上之知遇也。”

袁崇煥又言:“趙滿二鎮不和,近屢廑明旨即部覆亦殷殷,臣身在事中寧無說而處此,夫滿桂與趙率教俱臣夙昔厚交,即二人亦深相倚,自寧遠捷後非其故矣,所以然者贓近寧遠時趙率教發其屬之精兵以一都司四守備東援,滿桂拒不入其兵,臣強而後入之,又不派城守直至正月二十四日巳時西北角被攻將圯,問繼兵於臣,臣始以前屯之兵接擊後趙鎮遂欲以此分功,而滿桂非伹不與之同功且責其不赴援,夾趙率教已摘其精兵赴援矣,餘兵為前屯計,若傾營而來保不受西虜之患乎,趙率教此後絕無一言,而滿桂則逢人不乎此不和,所以揚於道路也。然滿桂不但與趙率教異,白協參遊守以至中千把總廳幕官生軍民人等,有一和於滿桂乎,至暱者其門下之官丁也,而同心者亦少惟夷丁數百則戚然其相親桂,以為睦於各丁矣。然時有逸去則各夷亦未協於桂也,互忘盡人我之相甘為人用者臣也,未見滿桂果降心相與臣,每善下之向亦得其不怒,自茲一捷意氣愈橫、、、、、、”

聽了半天原來是袁崇煥說了個半天,聽著也讓人暈死,這廝剛開始一副精忠報國、為民請願的樣子,原來這遼東現在才只有那麼九萬多人,暈啊,以前還以為有二十萬呢?這一年二千萬兩花的那叫一個冤枉!

他這是要幹什麼?怎麼就‘畫程復遼,計日擒奴’?這不會就是有名的五年滅奴計劃吧?那可得小心了,別讓這廝給忽悠的亡國了還幫著他數錢。

這一邊剛剛誇完趙率教,一邊又開始談趙率教和滿桂的不和,這又要幹什麼?朱由校真的搞不明白這個遼東巡撫的真實用意,這兩位將軍可是忠義之仕,都是戰死在疆場的,不象你,讓京城的百姓給吃了,落了個何可綱一樣的下場。但後世的名聲可就不一樣了。人家是堅決不投降,你是堅決不救援。

想到這裡,沒有讓群臣發表什麼意見,直接的問:“朕上次不是讓袁崇煥進就敘職嗎?怎麼他還在遼東?”

“回聖上,可能現在聖旨剛剛到遼東,袁崇煥還沒有收到,而這個戰報來的快了些。”

“哦,那此事等他來了再議吧,唉,一會毛文龍不好,一會滿桂不好,這怎麼了得。”後面搬弄是非的話卻是朱由校小聲說的。“眾卿,朕有個問題想問一下,遼東一年耗費多少銀兩?”

“回聖上,遼響和練響一共是二千多萬兩。”

“那建奴一共多少人?”

“大約二百萬左右”

“剛才據袁崇煥說遼東軍才九萬多人,卻花費如此鉅額的軍費,怎麼花的?”

群臣無一人發言,大殿裡一片沉默,靜悄悄的只有喘氣的聲音,很詭異。

“一年下來,大明的百姓要花二千萬兩白銀用來對付這二百萬人,這已經是六年了,也就是說一共花了一億二千萬兩白銀,但建奴卻越來越強,遼東軍卻沒有什麼建樹,他們整天的拿著這麼多的錢在做什麼?這樣的兵這樣的將,朕要他們做什麼?”這樣的問題朱由校早就想說了,大明的九邊精兵被集中在了遼東,但收穫真的是微乎其微,恰恰相反大多都成了漢八旗。而連續的加收的遼響練響又極大的剝削大明的百姓,然後使大明流民大大的增加,最後更是遍地義軍。大明最後滅亡,這就是遼兵作戰不利的最終後果。

朱由校的話真的很重很重,沒有人能夠接他的話,這幾年和建奴打仗真的被打怕了,野外做戰根本不是建奴的對手,一上陣兵就害怕的要死,這仗怎麼打?套用剛才的說就只能“未敢浪言戰也”,還怕這話傳出去寒了遼東將士的心,這都多少年了,不斷的為著大明做戰,結果皇上卻這樣一句話否定了,這可怎麼得了?

“皇上,遼東的戰士都在浴血奮戰,只是建奴勢大,才有這樣的結果,請皇上體諒。”

“浴血奮戰?哼,就這樣的結果,拿了一億多兩白銀戰出這樣的結果?遼東才僅僅九萬兵馬,每年卻花費二千多萬兩銀子,等於我大明百姓養活了十萬六品官員,難道這就是浴血奮戰的結果?朕今天不做任何評價,但最多半年,朕會有話說。日講官把朕這話記下來。接著下一個議題吧。”朱由校現在也是越說越氣,自己也拼命的忍著,等半年後淨軍和錦衣衛練成之後,不,如果有弩箭在手,只需要二三個月,到時候再看吧,他也知道,有許多的人眼睛都盯著這遼響練響,其實能落到實處的少之又少,明朝最終的滅亡就在這遼響之上,不把它拿下,一切都是妄談。

大臣們一聽,皇上這話真的有相當的重,大明養活著十萬六品官員,這是不是嫌遼東的錢花的太多了,是啊,一年二千多萬,能不多嗎?但錢多也不是進了一個人的腰包,戶部這邊是第一手,得拿一部分吧;兵部這邊發下去,不能白忙活吧;路上運送的人員不能白搭腳力吧;到了地頭,先發到遼東的文官的手上,不能一點不留吧;然後監軍不能幹看著吧;將軍不能前邊流血後邊受窮吧;戰馬得喂吧;戰士們得給錢吧;等等這些都伸著手等著這二千多萬,難不成皇上都給殺了?

感謝各位的衣食父母的捧場,點選、收藏、推薦這些資料都提高的很快,有一些還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夢難成衷心的感謝,特別是又有兩位在今天又打賞了,以上這些行為都是本書繼續下去的動力,雖然可能是您的一時之舉,但對於一整天都在看著這些資料跳動的夢難成來說,可是最好的食糧,失去了這些資料,此書分文不值,誰願意聽我在這裡鬼扯,沒別的,夢難成這裡謝謝各位衣食父母了。特別是一些沒收藏的朋友,如果書架上有點空的話,讓大明二十四監擠擠吧,一些不是起點會員的朋友,麻煩一下註冊一下,無須花什麼錢就搞定了,然後再收藏一下,對於您來說這個舉動無所謂,但對身在局中的我非意義非凡。夢難成厚顏相求了。感謝各位·(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