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我回來了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喂鹿是巧合, 胡善圍沒那個未卜先知的本事, 更不敢在洪武帝身邊安插眼線, 她只是每天早晚都會喂這群越來越懶, 越來越饞的鹿。

不過後來吹笛召喚綠孔雀歸巢, 是胡善圍刻意為之,她得抓住機會讓洪武帝知道她一直很賣力的伺候這群禽獸。

慧眼識珠推薦南戲《琵琶記》、能改變國家孝制搞父母同尊、還能把兩千頭鹿喂得膘肥體壯, 洪武帝看見綠鳳凰倦鳥歸巢, 夕陽的餘暉映襯著一根根鳥羽都籠罩著如夢如幻的光環, 向來冷峻的洪武帝目光也不禁柔和起來。

孝慈皇后五十一歲生日那天,正處於彌留之際,人生的最後看見這幅鳳凰于飛, 翽翽其羽的美景, 應是一種撫慰吧。

都說飽暖思那啥, 鹿也是一樣的,看完倦鳥歸巢,在湖邊洗濯羽毛, 洪武帝又眼瞅著鹿群添了不少獵犬般的小鹿, 溼漉漉的大眼睛,煞是可愛, 於是下了馬車,掰開竹筐裡的豆餅子喂小鹿。

鹿群是孝陵“神物”, 無人敢捕殺它們,尤其是剛剛出生的小鹿,根本不懼怕人類, 相反,看見人群反而會主動湊過去要吃的,吃了還不肯走,繼續討要,洪武帝身邊很快就圍了一群鹿,喂都來不及,毛驤帶著錦衣衛幫忙喂鹿。

一隻小鹿舔舐著紀綱手心的豆餅,尤嫌不夠,伸著長頸脖去舔紀綱的盛世美顏。

“呸,真是一頭流氓鹿。”紀綱忙從半蹲的姿勢改為站立。哪知這頭流氓鹿的頭剛好和他的腰臀平行,伸著脖子去添他腰間的豆餅殘渣,差點碰到了不可描述之部位。

打狗要看主人,打鹿也是如此。

孝陵的鹿,打不得,罵不得。紀綱乾脆躲到馬背上去了。

一筐豆餅很快分完,小鹿越聚越多,甚至連不懂事的成年鹿也擠過來分一杯羹,動作粗魯的很,把小鹿們擠得東倒西歪。

毛驤見成年鹿頭頂的犄角,頓時覺得危險,命錦衣衛護著洪武帝上馬車,這時胡善圍拍馬過來“救駕”,手指放在唇間打著尖利的噓哨,鹿群頓時散開了,回到林間的草棚裡。

“你,帶朕去孝陵四處走走。”洪武帝指著胡善圍。

六月天氣炎熱,不過鐘山還是比較涼快的,胡善圍先帶著洪武帝參觀池塘旁邊的鳳凰巢,“……這種鳥兒喜歡棲息在水泊陰涼之地,到了秋天結霜時,就要移到行宮四季如春的花房裡養著,否則會凍死。”

洪武帝挑挑揀揀,看著空空如也的巢穴,“鹿群有了那麼小鹿,怎麼鳳凰沒有生出小鳳凰?可是你照顧不周的緣故?”

胡善圍不慌不忙的說道:“因為這兩隻都是雄鳳凰——雄鳳凰的羽毛更好看些。”

聞言,紀綱露出笑意,毛驤冷冷的掃了一眼這個蠢手下,紀綱收起笑容。

洪武帝乾咳一聲,“要明德夫人再送一對雌鳳凰過來,陰陽調和,生出小鳳凰來。”

千里送老婆,洪武帝為這對光棍鳳凰真是操碎了心。

胡善圍說道:“民女並無官職,名不正則言不順,不敢伸手向明德夫人要鳳凰。”

一年前她就下崗了,早就不是六品司言,現在只是禽獸飼養員,自稱“民女”。

洪武帝眯縫著眼睛,“你是要向朕討要官職嗎?”

是的,胡善圍就是這麼打算的。她覺得與其藉著郭寧妃之手迴歸宮廷,不如自己想法子找洪武帝的門路回宮,這樣才能名正言順。

因為洪武帝是皇上,而郭寧妃還不算是後宮正經的女主人。

她不想欠郭寧妃人情。

心中如此打算,嘴上卻說道:“民女不敢索要官職,民女只是覺得身為平民,向朝廷三品官員索要鳳凰,是對明德夫人的不尊重,這事讓禮部官員去辦或許更合適些。如今奢香夫人和明德夫人聯手劈山修路,做千秋功業的大事情,民女豈敢造次。”

洪武帝冷冷一笑,“你那點小心思,瞞不過朕。朕偏不遂了你的意,這事不用你辦了——毛驤,沐春即將班師回朝,就要他順便捎帶兩隻雌鳳凰回京。”

言罷,洪武帝去正殿給孝慈皇后神位上香去了。

紀綱留下,安慰胡善圍,“別看皇上話裡冷淡,額頭是舒展開的,其實對你很滿意。何況皇上戀舊情,郭寧妃和曹尚宮吵架,皇上都勸寧妃娘娘退一步,可見對慈孝皇后身邊的故人很是信任,你遲早會回宮的。”

胡善圍看了看夕陽,今日太陽莫非從東邊落下,紀綱出門居然記得帶腦子了。

在孝陵還不滿一年,胡善圍沒有那麼樂觀一蹴而就,洪武帝還記得她的好處就行。

不過,此時胡善圍的心就像晚霞一樣燦爛,問紀綱:“沐春真的要回來了?”

上一封信還沒提回來的事情呢。

今年三月初一,洪武帝以雲南已經平定,南征勝利,正式下詔,命鎮南將軍潁川侯傅友德、左副將軍永昌侯藍玉班師回朝,同時下詔,命西平侯沐英鎮守雲南。

根據上一年雲南總是四處起火,平平反反,反覆無常的局面,洪武帝認為“雲南雖平、然諸蠻之心尚懷二心,大軍一回,恐彼相扇為患,爾留鎮之,撫綏平定,當召爾還”。

於是南徵軍三大帥回來了兩個,留下最厲害的沐英鎮守雲南,以防內亂再起。等著雲南局勢徹底穩定下來,就召沐英回京。

沐英雖思戀養母孝慈皇后,也想像曹尚宮一樣,來孝陵哭一哭,無奈自古忠孝兩全,為了雲南和平,沐英只能忍痛留在雲南,等以後再回去祭拜孝慈皇后。

然而無論洪武帝還是沐英,都沒有料到沐英並不是暫時的鎮守雲南——沐英此生、甚至子子孫孫十幾代沐家子孫都將鎮守在這片四季如春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用鮮血和智慧守著大明西南門戶,直到三百多年後和大明王朝一起覆滅。

從第一代沐英開始,傳到第十一代沐天波為止。沐英是大明開國武將,立下戰功赫赫。

三百多年後,沐天波帶著大明南明小朝廷最後一個皇帝永歷帝流亡緬甸,被緬甸的新王騙到咒水結盟,卻不料是個圈套,緬甸新王要將他們一網打盡,獻給清朝。

沐天波絕望之下,奪刀殺了九人,殉國而死,咒水之變,明朝徹底覆滅,沐氏子孫實現了祖先沐英的諾言,捍衛朱家王朝到最後一刻。

有人嘆沐氏滿門忠烈,一諾千金。有人罵沐氏愚忠,殉一個腐朽衰敗的王朝不值得。

再過了三百餘年,武俠作家金庸在封筆之作《鹿鼎記》中將沐英的十二代孫女沐劍屏嫁給了古靈精怪的男主角韋小寶,成為他的七個老婆,沐劍屏和六個女人共侍一夫,所謂“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是也。

當然,這都是後話,且說下令沐英鎮守雲南的詔令一出,沐春表示很失望,他原本以為南征結束,他就跟著班師回朝和善圍姐姐重逢了。

沐春在寫在胡善圍的信件中表示遺憾,沒想到洪武帝這次來孝陵,居然給了她一個驚喜。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胡善圍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於是向紀綱求證,紀綱是個直腸子,說道:“這次南征大勝,沐英沐春父子表現優秀,皇上必有重賞,沐家什麼都有了,還缺什麼呢?就缺一個名正言順的繼承人,皇上召沐春回京,八成要藉此冊封他為西平侯世子,再說了……”

紀綱遙指著供奉孝慈皇后的主殿,“封沐春為世子,也是這位的心願啊,皇上必定會成全的。”

孝慈皇后疼惜沐春,可是對沐英沐春父子的隔閡無能為力,故,沐英一再婉言拒絕為沐春請封之後,孝慈皇后明白自己不該干涉沐英的決定了。當年為沐英指婚,挑中馮氏為妻,結果製造出悲劇婚姻,孝慈皇后意識到強扭的瓜不甜,以後乾脆不提此事。

洪武帝讓沐春的舅舅馮誠接手了貴州衛指揮使的官職,外甥向舅舅交了兵權後,馮誠破天荒的說道:“你爹……固然是個好色、寵妾滅妻、漠視嫡長子的混蛋,但他是個好軍人。他不計前謙,幫我解了昆明之圍,我以後不會再打了他。”

沐春開啟窗戶,看看今天是不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大舅,您就這樣被我的混賬爹給收買了?”

馮誠擺手道:“我是那種人嗎?只是以後我不會總是給他沒臉了——畢竟他救了我。當然,他要是故技重施,向你找茬,我也不會坐視不管的。”

因為馮家也要臉面,不能被沐家欺負。總之,馮誠對沐英的評價,和沐春無關。

沐春已經習慣了親爹不疼,舅舅不愛的局面,馮誠能夠帶著他來南征,給他製造立功的機會,他已經很滿足了,拱手說道:“多謝大舅相助。”

馮誠拍拍他的肩膀,“孝慈皇后去世,你失去一大靠山。你今年都二十歲了,老大不小,該找一門實力相當的親事,將來為你的前途作為助力。這次南征,你弟弟沐晟表現優秀,一直追隨沐英身邊,我也和沐晟並肩戰鬥過,老實說,沐英偏愛你弟弟有原因的,他是個優秀的小將,沉默寡言,性格穩重,且無像你這種一身紈絝、吊兒郎當的臭毛病……你自己心裡要有數,明白嗎?”

果然是親舅舅,馮誠每一句話都完美戳中了沐春的痛點,每一句都是沐春最聽不得的。

沐春的臭脾氣上來了,明知故問:“明白什麼?大舅?”

沐春不傻,能鎮住貴州一年,和奢香夫人、明德夫人的關係處理良好,這說明沐春不僅僅在軍事上有才華,在政務上也處理得不錯,以他剛剛雙十的年紀,算得上是天才了。

他怎麼可能不明白?分明是在說反話!

馮誠這下徹底明白為何沐英提到沐春時,總是一副恨不得捏死這個兒子、氣吐血的表情。

因為此時馮誠和沐英的表情一模一樣。

“你你你……”馮誠指著沐春,“我好心好意提醒你,你卻嫌我礙事,好,從此以後,我若出手管你的事,我就叫你一聲大舅!”

於是乎,舅甥兩個經歷了南征的患難,卻在勝利重逢後不歡而散。

沐春心情糟糕透頂,把胡善圍送給他的回信,還有提著《七月二十日與景春於杭州酒樓吃蟹飲菊花釀》詩句的扇面拿出來反覆看了,心情方慢慢好轉:人生真是太他媽艱難了,還好有善圍姐姐陪著我。

沐春交接兵權、向奢香夫人、明德夫人等當地土官一一辭行的時候,一封京城三百裡加急的密函送到貴州。

沐春嚇一跳,還以為洪武帝改口要他繼續守在這裡,開啟一看,原來是洪武帝要他去明德夫人那裡要兩隻綠孔雀,還特意註明了要兩隻雌孔雀。

小事一樁,沐春松了口氣,去找明德夫人。明德夫人爽快答應了,還反覆確認:“……真的不要雄綠孔雀嗎?雄的羽翼比較漂亮。”

再漂亮也下不了蛋啊,沐春說道:“雌的,謝謝。”

於是乎,沐春帶著兩隻雌綠孔雀回京,他日夜兼程,終於在八月初一趕在了孝慈皇后週年祭之前到了南京。

先要進宮面聖,和洪武帝彙報了貴州局勢。洪武帝點點頭,“你在貴州做得很好,等孝慈皇后週年祭之後,朕要封你為西平侯世子。”

沐春一愣,世子之位來的太突然了。

洪武帝遞給一封奏摺,“你自己看。”

沐春開啟,居然是親爹西平侯沐英向禮部遞了摺子,為他請封世子!說沐春嫡長子出身,且屢立戰功,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云云。

沐春不禁又看著窗外:最近太陽總是從西邊出來嗎?怎麼大舅馮誠和親爹沐英對他的態度天翻地覆,好像靈魂互換了似的,這是什麼情況?父親不是最愛弟弟沐晟嗎?

沐春雲裡霧裡,摸不著頭腦,還陪著洪武帝吃了頓飯,之後沐春請辭,去孝陵哭孝慈皇后。

洪武帝知道沐春和妻子情同祖孫,也是感慨萬千,“去吧,朕六月的時候在孝陵住過一晚,夢到了孝慈皇后,夢裡不知生死,宛若從前那樣和她說話,模模糊糊的好像聊過你,可惜情長夢短,醒來時已記不清了。對了,順便把明德夫人送的那對雌鳳凰給孝陵禽獸飼養員,要她好生伺候。”

從此陰陽調和,雌雄雙棲雙飛,洪武帝還等著抱鳳凰蛋呢。

沐春提著一對雌綠孔雀到了孝陵,撞見了夕陽下孝陵禽獸飼養員胡善圍騎馬奔跑邊溜邊喂群鹿的一幕。

沐春拍馬,迎鹿而上,和胡善圍重逢。

胡善圍遠遠的看見一個人逆光而來,心怦枰跳起來,她看不清此人相貌,但是她感覺到了是他。

胡善圍扯住韁繩,駐馬停在原地,沐春騎馬趕來,和她面對面,“善圍姐姐,我回來了。”

距離上次貴州離別,已有一年多。

胡善圍不知說什麼好,群鹿將兩人團團圍住,頭上的一根根犄角,猶如一樹樹盛開的梅花。

作者有話要說:  重逢了~撒花~

今晚送100個紅包,還有一道100點大紅包搶答題

金庸小說《鹿鼎記》寫到了沐英的後人沐劍屏,是個天真嬌俏的小郡主,請問,沐劍屏在韋小寶七個老婆中排第幾?

小三

小五

小六

小七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