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周瑜打黃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胡善圍一聽這話, 更害怕了:一定是掉腦袋的事情, 還不如再奚落我一頓呢。

胡善圍虛偽的笑, “曹尚宮不要拿我尋開心了, 我現在就知道養鹿、喂孔雀, 每天給孝慈皇后的神位撣灰塵,為曹尚宮做事, 我有心無力。”

曹尚宮卻道:“你做的事情很簡單, 就是保持你以前一貫作風——和我唱反調。”

胡善心道:我唱反調?明明是你總是找茬好吧。

曹尚宮把今天和郭寧妃為了放人之事撕破臉的事情說了, “郭寧妃仗著孃家勢大,不把我放在眼裡,我要是被一個嬪妃踩到腳底下, 還有什麼臉面當尚宮?當然是當面頂撞了, 郭寧妃見硬的不行, 估摸下一步來軟的,少不得用高位引誘幾個平日和我不對付的人,栽培她們來對付我。宮裡誰敢正面和我懟?數來數去, 你是頭一個, 我來孝陵哭孝慈皇后,估摸郭寧妃會想著法子把你弄回宮去當左右手, 專門來對付我。”

曹尚宮的意思是要胡善圍假裝和她作對,潛伏在郭寧妃身邊當耳報神。她三十三歲就當了尚宮, 成為女官之首,其心機謀略藏著膚淺焦躁的表皮下,騙過了不少人。

胡善圍表情有些呆滯, 對曹尚宮的建議毫無反應。

因為此時胡善圍腦子電閃雷鳴:郭寧妃不是這種沉不住氣的人!

刺客蠶母、御史劉海、幕僚程鵬舉還有李貴妃之死,都是精心佈局,即使失敗了,也無法找到線索的死局。幕後主使一定是個實力強大、心細如髮、且極有耐心之人。

而郭寧妃剛剛上臺就用放出宮人的方法來排除異己,甚至和女官之首曹尚宮撕破臉。

別說郭寧妃還沒封為貴妃,哪怕她封為繼後,剛剛掌權,立足不穩,就和孝慈皇后生前最倚重的曹尚宮撕破臉,這種衝動、短視、迫不及待的言行,和胡善圍推算的幕後主使縝密的風格根本不符合。

難道我猜錯了?郭寧妃根本不是幕後主使?

或者郭寧妃只是個草包木偶,她背後有厲害的“軍師”在操作?

或者和曹尚宮撕破臉只是一場戲?郭寧妃用來藏慧而已,想要藉此來表明清白……

剛剛有了目標,又有失去目標,胡善圍心中湧起了成千上萬的念頭,方寸大亂。

曹尚宮見她表情呆滯,一副神遊千里的樣子,以為她在推脫,說道:“我知道,這是個兩面不討好的差事,風險高。但是你也可以藉著郭寧妃的手,提前進宮當差啊。所謂人走茶涼,你若真的在孝陵喂三年的鹿,三年之後,你能不能回宮繼續當女官都難說。”

胡善圍回過神來,說道:“在孝陵三年,是孝慈皇后的遺言。哪怕郭寧妃真的看得起我,要請我回宮和曹尚宮分庭抗議,皇上也未必答應。”

曹尚宮想了想,說道:“這不算是遺言,當時你帶著明德夫人送的綠鳳凰回宮,孝慈皇后很是喜歡,信口一說,要你來孝陵喂鹿喂鳳凰,那裡真的要滿三年?就連太子為孝慈皇后守斬衰,也只是二十七個月就除服了而已,你是何方神聖,居然要守三十六個月?就是你願意,禮法上也名不正言順。”

古代禮法,講究親疏和宗法,血緣越近,孝期的時間就越長,你想守孝時間長一些都沒有資格,比如皇室的孫子輩,只有嫡長孫朱雄英有資格和太子一樣守二十七個月的斬衰,但是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就夭折了,他死後三個月,孝慈皇后去世,皇室孫輩最大的是庶長孫朱允炆,但因他是庶出,故沒有資格為孝慈皇后守斬衰。

其實胡善圍也想回宮,她比曹尚宮還要著急接近郭寧妃,以探虛實。郭寧妃是故意露出弱點的兇手,還是真兇另有其人。

故,胡善圍故作為難,點頭答應了,“我答應你,不過,郭寧妃未必瞧得上我,皇上也未必肯放我出來,建議曹尚宮另請高明,不要把寶押在我一個人身上。”

曹尚宮正喝著茶,聞言啪的一下,狠狠將連茶帶杯摔在地板上,“不識抬舉的東西!落地的鳳凰不如雞,你也不照照鏡子瞧瞧,有無資格和我討價還價?”

變化來得太快,胡善圍目瞪口呆。

曹尚宮眨了眨眼睛,又大聲嚷嚷,“我今日去孝慈皇后神位祭拜,瞧見神位上有灰塵,你定是偷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胡善圍知道曹尚宮已經入戲了,忙說道:“我不敢偷懶,每日一早喂了鹿,就去擦拭神位,風雨無阻。”

“你還敢狡辯?”曹尚宮一把抓住胡善圍的手腕,“今日你是不見黃河不死心了!”

曹尚宮東拉西拽,一路將她從偏殿拉到擺放孝慈皇后神位的主殿,抓了把香灰往案几上一撒,“胡善圍,你還不承認偷懶?你看著這上面是什麼?我今日就在這裡督促,你就是舔,也要給我舔乾淨了。”

最後胡善圍紅著眼眶,敢怒不敢言,送走了作威作福的曹尚宮。

且說孝陵上演著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大戲,就等郭寧妃上鉤。郭寧妃正在找洪武帝訴苦。

郭寧妃哭得梨花帶雨:“承蒙皇上信任,命臣妾打理後宮,臣妾想著必不辜負皇上,一定把後宮打理妥當,讓皇上無後顧之憂。之前宮裡都是孝慈皇后當家,凡事都妥妥妥當當的,照顧臣妾,無微不至,臣妾在後宮舒舒服服的享福,每日去坤寧宮請安即可。臣妾不敢奢望效仿孝慈皇后,只盼著能學得她一二成,可是臣妾愚鈍,才剛上手,就得罪了曹尚宮,氣得尚宮去孝陵哭孝慈皇后去了,臣妾特來請罪。”

孝慈皇后賢惠,洪武帝日理萬機,從來不用操心後宮的事情,如今後院起火,他越發思戀孝慈皇后的好處,原來有個賢內助是多麼的重要。

洪武帝安慰郭寧妃, “曹尚宮和皇后感情深厚,她這個人脾氣直,有時候朕的話她也敢回駁,一時後宮換了做主的人,她有些受不住,實屬正常。不過,曹尚宮是個會辦事的人,她當了五年尚宮,從未出過大差錯,凡是你向她多請教,時間長了,你們相處慢慢就融洽了。”

郭寧妃一愣:沒想到洪武帝開口就是讓她去忍耐曹尚宮!洪武帝對曹尚宮的瞭解和信任,居然超過了自己。

郭寧妃熬到今天,是個有腦子的,趕緊轉變了態度,乖乖順順的說道:“是,臣妾就是太心急了,等曹尚宮回來,臣妾一定向她賠不是。”

郭寧妃出身高貴,且誕有子嗣,郭家滿門皆是大明重臣武將,血撒沙場,有從龍之功,洪武帝對郭寧妃這個新手還是報以希望的,耐心解釋道:

“六局一司是皇后和朕商議、命禮部制定出來的,十五年來,六局一司作為皇后的左膀右臂,幫皇后減輕了負擔,把後宮繁瑣事務料理的井井有條,這些女官是千挑萬選出來的,人品和才學都了得。朕甚至將國璽和印章託付給尚寶局司寶女官保管,歷朝歷代,皆無這個先例。你如今執掌後宮大權,就像朕臨朝聽政一樣,要親賢臣,遠小人啊。”

郭寧妃越聽越心驚,她錯了,她不該把女官當做高等僕人看待,女官首先是“官”,然後才是女人。

洪武帝用女官牽制太監,託付國璽,女官何止是皇后的人,也是皇上的人。在人品上,皇上寧可信女官,也不信太監。

我太著急了,想要將六局一司為我所用,早立在後宮立足,得先用懷柔的手段,先摸清裡頭的門道才行。

洪武帝嘴上安慰著愛妃,心裡卻一直想著孝慈皇后,若妻子還在,他何必為後宮瑣事操心?

洪武帝思戀孝慈皇后,正好郭寧妃提到了曹尚宮去孝陵哭皇后,便吩咐毛驤,“朕要去孝陵陪著皇后,今晚就宿在那裡,如果運氣好,說不定能夠夢到朕的皇后。”

洪武帝微服出宮,所以並沒有大張旗鼓的開路擺出儀仗等等,車駕到了孝陵,突聞得鼓聲般的響動聲從山林傳來,連大地都在震動。

洪武帝從馬車窗外看去,但見一人一騎,白衣黑馬,從山林疾馳而來,馬背還有兩個竹筐,白衣人騎著馬,還時不時的從竹筐裡拿出某物,往身後扔去。

一隻只梅花鹿追過來,爭搶竹筐裡扔出來的東西。白衣人不慌不忙,且扔且住,故意引誘著梅花鹿群圍著山林跑了一圈又一圈。

眼瞅著白衣人要帶著鹿群衝撞御駕,毛驤橫刀立馬,迎面攔截此人,“停!”

白衣人正是素服的胡善圍,暮色下看不清人臉,但是她認得毛驤的聲音,曉得看似普通的車駕裡坐著貴人,趕緊調轉馬頭,從籮筐裡拿出幾個玉米麵餅子扔進追趕的鹿群,“快來追我呀,好吃的在這裡!誰追到就是誰的!”

鹿群頂著一根根梅花犄角追趕胡善圍。

洪武帝見狀,氣得吹胡子瞪眼:“她這樣瞎折騰,豈不是累壞了孝慈皇后的鹿!”

洪武帝一共放了兩千頭鹿。

洪武帝每次來都清場,看不見這種喂鹿的畫面,毛驤卻是知道的,忙替胡善圍解釋道:“孝陵的鹿群都是按照軍馬場的糧草配的,草料和各種餅子,活動範圍又有限,都吃胖了,容易生病,是馴獸人教胡善圍這個法子喂鹿、逼著群鹿活動起來,方能健康入冬。”

洪武帝聽了,這才不說什麼。毛驤話音剛落,又聽一陣笛聲,斷斷續續不成曲,但見一對綠鳳凰從山林飛出來。

胡善圍就站在南邊池塘一處搭建的草窩處,吹著笛聲,召喚綠鳳凰歸巢。

作者有話要說:  舟娃今天收了不少紅包,舟都替他存起來了……所以本章繼續送100個紅包哈哈哈哈哈,大家終於不用擔心舟給諸位發紅包沒錢了。

舟也試圖在白天碼字,可是一開電腦就會引起圍觀,本來社恐的舟如同公開處刑,就像小時候過年被迫當眾表演拙劣的才藝一樣,實在尷尬啊,只有晚上獨自一人才能進入碼字狀態。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