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徐正明螺旋槳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明軍的損失統計出來了,陣亡火槍手一百八十六人,重傷一百二十七人,輕傷三百四十九人,另外損失拉車的牛四十八頭,大部分的牛被炸死,有的被荷蘭人的火槍打死,還有一些牛受了傷。

打死的牛都被拖下去剝皮分解,受傷的牛也一刀殺了,這幾天就有得牛肉吃了。

當年南方人要吃牛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牛是當成耕牛使用,年邁不能幹活的老牛也得官府允許才能宰殺,私宰耕牛是違法的事情。現在一下打死炸死那麼多牛,官兵們可以好好享用一頓牛肉大餐。

明軍再次運輸臼炮的時候,損失慘重的荷蘭人不敢再打劫炮的主意。

“我們該怎麼辦?難道就眼睜睜看著他們架起臼炮轟我們?”約翰·馬綏掘把神父,東印度公司幾個高級官員和所有軍官都集結起來。

神父在胸口比了個十字道:“我們的兵力不比他們少,乾脆出城進攻,拿下土坡,把這些該死的惡魔趕回到海里去!”

約翰·馬綏掘無奈的苦笑一聲:“我們城內除了一千正規軍外,其他都是烏合之眾,怎麼出城和他們打?”

不過明軍的臼炮也沒有那麼快架起來,臼炮射程近,明軍修建的土坡要慢慢往前推移,推進一段路,再把後面的挖掉,挖出可以容納臼炮的炮兵陣地出來。這工程量極大,怎麼說也需要至少半個月的時間施工。

荷蘭人的艦隊預計還有一個多月就能抵達馬六甲海峽,早在三個月前荷蘭人丟失了紐約,只不過當年的通訊實在太落後了,荷蘭國內剛剛才得知紐約丟掉的訊息,派遣快船去追趕德·奈特的艦隊。目前荷蘭國內給德·奈特兩個選擇:第一是速戰速決,儘快結束了遠東的戰事返回國內,要同英國人決戰;第二是暫時不管遠東,先和英國人打。

總之,紐約失守的事情使得德·奈特不能放開手腳同明軍大戰,荷蘭人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英國人。

對荷蘭人來說,紐約比雅加達更重要,在美洲能獲取的利潤超過亞洲。可是要死不死的是清政府又給荷蘭人開出了極其優厚的條件,若是這些條件都能做到,在亞洲的貿易利潤不會在美洲之下。

這樣一來就讓荷蘭人面臨兩難選擇,亞洲和美洲的利益,總有一個要受損。若是想要全部吃下來,首先要擊敗英國人。

真實歷史上,尼德蘭新阿姆斯特丹總督彼得·斯特伊維桑特向英國人投降後,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國人改名紐約。後來雖然英荷戰爭,荷蘭人獲得一定的優勢,可是尼德蘭就一直沒能夠收回紐約。

萬里之外,福州城外。

明軍仍然在圍困福州城,已經圍困了一個多月了,時不時投入城內的猛火油罐,投入城內的動物屍體,使得炎熱夏天的福州城內日子過得更加火熱,讓清兵們找點樂趣,也不至於被圍在城內感覺無聊。

城內的清軍福州總兵孫元章,福州知府吳六一的日子過得簡直是度日如年,他們被當成了棄子丟在福州。

知府吳六一還好,本來他就是地方官,丟失了福州有失土之罪,戰死在這裡還能保住一家大小的平安。可是孫元章是總兵官,軍隊不需要承擔失土之罪,打不過可以跑,卻被圍困在福州城內,心情是糟透了。

孫元章一直在盤算著何時突圍出城逃命,最好的突圍時機,是對方攻城,在城破之前。對手要攻城必然是集中精銳部隊攻擊幾個點,總有不能顧及的地方。到時候孫元章只要帶上精銳親兵,往明軍輔兵和民壯駐守的薄弱位置一進攻,就能帶上少數人逃出去。可是明軍只圍不攻,這樣熬下去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是個頭。

夏天的福州氣候極其炎熱,城內的清軍日子不好過,城外的明軍雖然靠江設立兵營的緣故,日子要好過一點,不過也不是那麼舒服。

實在太熱了,空氣似乎都可以擰出水來,潮溼的空氣散熱本來就差,人坐在那不動,身上都是黏糊糊的,溼度大,出汗更多,只有坐在樹蔭下面才能舒服一點。

可是王新宇不允許軍隊駐紮在樹蔭下,這也是為了防止對手火攻。

連續的高溫天氣,到了今天突然天氣一變,風變得大了,氣溫也下降了許多,原本懸掛在空中的烈日被烏雲遮蔽,少了日曬,感覺也舒服許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颱風要來了!”所有人都知道天氣變化意味著什麼。

颱風來了,意味著接下來幾天會是涼爽的好天氣。可是王新宇十分揪心,他的糧食物資運輸完全依賴海運,若是船隊不能及時進入避風港躲避颱風,一旦在路上遭遇了颱風,那麼損失將會十分慘重。

風越來越大,王新宇感覺一陣揪心,他在擔心運輸船隊。根據上一次運輸船隊到來的時間計算,下一批運輸船隊也就在這幾天內會來,剛好會遇上颱風。

雖然王新宇發明了熱氣球升空預報颱風的手段,但萬一預報船不能逃過颱風,不能及時把情況向後面的船隊彙報,那麼船隊將會發生滅頂之災。另外,放出熱氣球的預報船也不可能保證百分之百不出事,若是預報船出了海難事故,後面的船隊不知道,沒有放出新的預報船,那麼船隊也會遭遇颱風。

還有一點,倘若是預報船在沒有月亮的夜間遭遇颱風,因為沒有月亮的夜間熱氣球升空也無法發現天氣變化,那就只有預報船遭到大風之後,才能返回報警,那就需要預報船和颱風搶速度了。

颱風正常移動速度為二十公裡每小時,但是區域性的風速可達百公裡每小時,倘若是夜間預報船遭遇颱風,很可能預報船無法及時回去報信就沉沒了,那樣整支船隊將會得不到颱風來襲的預報而遭到滅頂之災。

總之在大海上,不可預料的因素實在太多了,而且滿清的運氣總是那麼好,似乎老天在幫著他們。這令王新宇不能不擔心自己的運輸隊。

一支船隊航行在浙江溫州到福建福州的航線上,打頭的一艘槳帆快船在船隊前面三十裡外的海面上航行,這艘快船上面升起熱氣球,用一根堅固的麻繩把熱氣球捆綁在船上,這種是屬於********。

瓊州軍發明了熱氣球之後,一直使用********,只有攻打溫州那一回用上了空飄氣球。********安全可靠,不會被風吹走,隨時可以回收,是用來偵察和天氣預報的好東西。

“颱風!有颱風來了!”熱氣球上的觀察員發現了前方海域天氣變化,“趕快熄滅火,把氣球降下來!”

熱氣球上的操作員熄滅爐火,熱氣球氣囊內的空氣溫度降低,熱氣球緩緩降低高度。

發現熱氣球下降,船長走出艙室,只見熱氣球上的人打出了旗語訊號。

“颱風來了!立即轉向!所有槳手就位!火速給船隊報警!”船長下令道。

槳帆船平時還是用風帆為動力,只有遇上緊急事件才會動用槳手,因為槳手划船能夠保持的時間不長,最多一個時辰,也就是這種船最多只能高速航行兩個小時。

所有的槳手們匆匆進入船槳甲板,坐在座位上,奮力划動船槳。槳帆船調了個頭,回身往運輸船隊的方向疾馳,以十五節的高速航行。這樣的速度可以搶在颱風移動速度之前趕到船隊去報警。

即將看到運輸船隊了,預報船放出了報警的煙花訊號。

“有颱風來襲!立即進入避風港!”運輸船隊看到前方海面上騰起的煙花訊號,船隊立即轉身駛入寧德海灣內。

進入港內後,一艘艘運輸船靠在岸邊,降下錨鏈。除了一部分死士留在船上之外,其餘的人都乘坐小船上岸。

不久之後颱風就到了,狂風驟雨在海上肆虐,掀起了滔天巨浪。雖然船舶停在避風港內,可是港灣內的海浪也不小。留在船上的死士同颱風搏鬥,透過纜繩等工具努力控制船隻,避免船隻被風吹走。有些船隻進了水,留在船上的死士拼命排水,以免船隻下沉。

風浪非常大,數米高的巨浪拍打在堤壩上,撞得粉碎。狂風發出咆哮聲,把停泊在港灣內的船隻吹得東倒西歪。

有不少船隻開始下沉,有些船隻甚至顛覆,翻在海上,留在船上負責保護船隻的死士也跌落到海中,轉眼之間就被海浪卷走。

颱風肆虐了整整一個晚上,到了第二天風力減弱,這支原本擁有六艘飛剪快船,四艘槳帆快船,一百多艘福船,一百多艘海滄船的運輸船隊損失慘重,一艘飛剪快船,兩艘槳帆快船,十多艘福船和二十多艘海滄船沉沒,大批軍用物資沉入海中。

寧德內港不是很深,退潮之後,翻沉的船隻露出水面,還能打撈上來,但是船上運輸的糧食,特別是麵粉之類的,還有火藥等貨物就基本上全完了。還有的船上運的是活豬活羊活雞鴨,也都損失殆盡。

運輸船隊的水手也傷亡不小,留在船上的死士失蹤和溺亡的有兩百餘人,還有不少人在狂風暴雨中受傷或者染病。

“幸虧及時退入港內,要不然損失就更大了!”負責運輸物資的蔡翼心有餘悸的說道。

相比起從江南開往福州的運輸船隊來,原本打算從東番出發的船隊要幸運一些,那支船隊還沒有出航,颱風就來了。所有的貨物都還沒有裝上船,停泊在內港的船隻雖然有損失,但是損失不大,人員傷亡也小了很多。

其實東番到福州的航線是最安全的,因為颱風要來都是先襲擊東番島,過了東番之後,才會進入福建海域。東番島,本身就起到了一個預報颱風的作用。

颱風過後,船隊抵達福州。

從東番過來的船隊除了給王新宇運來了物資之外,還帶來一個好消息:東番槍炮廠的戴蒼父子和徐正明已經造出了腳踏式螺旋槳,這幾天正在做實驗。

“太好了!如果腳踏螺旋槳能成功,那麼我們的氣球就能隨意飛行了!到時候不僅可以製造熱氣球,還能製造氫氣球。”聽到這個訊息,王新宇大喜過望。

“輕氣?什麼東西?”陳水傑吃驚的問道。

“就是很輕的一種氣體,不需要像熱氣球那樣加熱。”王新宇解釋道。

製造氫氣的辦法其實非常簡單,用鐵粉,燒鹼和水就能造出來。氫氣球就是怕火,但是因為不需要像熱氣球那樣攜帶一個火爐,所以載重量更大,靈活性也更好。有了腳踏式的螺旋槳之後,就能製造可以隨意飛行的氫氣球。

至於安全性,氫氣球容易起火爆炸。但是在這個年代,有什麼武器可以打得到空中飛行的氫氣球呢?只要不是氫氣球上的人自己點火燒氣球,就不會有什麼事。

當然,從安全角度考慮,也可以繼續使用熱氣球,只是熱氣球的載重量小很多,還要考慮燃料問題,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比較短。

東番島上,一隻新式的熱氣球停在地面上。這只熱氣球和以前的熱氣球在外表上看起來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吊籃上面有些不同:這只熱氣球的吊籃上安裝了一套看起來很奇怪的機械,後面有木頭螺旋槳。

“準備點火!”戴蒼下令道。

徐正明將會親自登上這只熱氣球,進行腳踏式螺旋槳實驗。聽到戴蒼的命令之後,徐正明爬上吊籃,熱氣球點火,氣囊逐漸膨脹起來。

炎熱的夏天,坐在火爐邊上的滋味很不好受,但是這點高溫,同熱氣球升空的興奮比起來根本就不算什麼。徐正明坐在吊籃內,等到氣球離開地面之後,他把螺旋槳從吊籃裡面取出來,固定在吊籃後面的下方。

除了螺旋槳之外,熱氣球還有一個方向舵,也是由徐正明控制。熱氣球上有兩人,另外那人是專門負責火爐的。

熱氣球升入高空之後,徐正明踩動踏板,透過齒輪傳動,轉動圈數被放大,螺旋槳開始高速旋轉起來,往後面送出風力,熱氣球在螺旋槳的推動力量之下,緩緩飛行。飛行的速度不是很快,時速大約六到七公里,只比人走路速度快一點。(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