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誘敵上鉤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約翰·馬綏掘站在城堡頂上看著巴達維亞城外堆起的斜坡,臉色難看到極點。那斜坡若是完全是泥土堆起來的話也還好辦了,幾輪炮彈轟過去,土坡就給砸平了。可是那斜坡上面偏偏還堆了不少沙袋,外面還鋪上海沙。

不斷有印尼民壯從土坡後面冒出頭來,抬著簸箕往斜坡上一倒,滿滿一簸箕的海沙就倒在斜坡上,順著斜坡滑了下去,堆積在坡上。

城內荷蘭軍隊開炮轟擊,炮彈砸到斜坡上,實心炮彈的動能都被潮溼的海沙吸收了,炮彈落在斜坡上,就一頭扎入沙子中再也無法彈出去,只能看到周圍噴濺起一片泥土。自然,如果不惜成本使用大量的炮彈猛轟,遲早也能打塌斜坡。可是那得消耗多少炮彈?估計把斜坡打塌了,巴達維亞城內連守城的火藥都沒了。

由於東印度公司的荷蘭軍隊主要是對付各國海盜和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國的海軍,巴達維亞城內裝備的也都是加農炮,並未裝備臼炮,根本就沒辦法對付這種沙子和泥土混合構築起來的斜坡。

當年的西方國家還沒有裝備上木彈託開花炮彈,也就是加農炮無法發射開花彈,只有臼炮才能發射開花炮彈。

試想一下,沒有木頭彈託的情況下,倘若使用加農炮發射開花炮彈,會是怎麼樣的結果呢?若是炮彈導火索朝外面,先從炮口點燃導火索,再點燃火炮,那麼炮彈的導火索要多長才行?若是導火索朝裡面,使用灼熱的火藥氣體點燃導火索,問題又來了:你沒有木頭彈託,火藥氣體直接就透過炮彈點火孔灌入炮彈內部,使得炮彈在炮膛內爆炸,那麼開花炮彈不是炸別人,而是炸自己。

十七世紀的西方國家,只有短管炮和臼炮才有開花彈,原因就是在這裡。

王新宇造出了加農炮發射的開花彈,用木彈託和軟木引信,不過點火成功率也不是很高,可靠性其實也不怎麼樣,炮彈造價又貴,所以只有在海戰中少量使用,陸戰中,還是用臼炮發射開花彈是最可靠的事情。

約翰·馬綏掘只能眼睜睜看著明軍修建的斜坡不斷加高,同時往自己的城池推進過來,看得他心中一陣陣不安。

“總督大人,我們不必擔心!敵人若想要用大炮轟擊我們,他們總得在斜坡上面架炮吧?等他們架起炮來,我們就能打得到他們了!如果他們不在土臺上面架炮,而是推進到我們的城池下面,等他們靠近了,我們的炮也能打到他們了。”迪爾卡將軍上來說道。

但約翰·馬綏掘總是覺得很不妙,因為他隱隱約約感覺到了危險的存在。

對手費盡心機堆起一座斜坡,肯定不會是愚蠢到一直把斜坡推進到城下挨炮彈,應該也不會直接在斜坡上面架起大炮同城內對轟,只要明軍真的在斜坡上面架起大炮同城內對轟,那麼荷蘭人根本就不怕。

城內的大炮射程遠,威力大。明軍不可能把艦炮或者更重的炮臺炮搬運過來,他們要攻城的話,難道是臼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到臼炮,約翰·馬綏掘突然心中激楞一下,渾身打顫:“臼炮!敵人肯定要用臼炮!我想起了了!我們在福爾摩沙的城堡,就是被明國人用臼炮轟掉的!”

迪爾卡大驚道:“看來我們不得不主動出擊了!敵人若是在斜坡後面架起臼炮,那就只有他們打我們,我們根本打不到他們!”

畢竟約翰·馬綏掘是一條老狐狸,他思索了片刻,方才開口:“敵人要炮擊我們,他們得從船上搬運臼炮下來。我們等他們運輸臼炮過來的時候,就出擊打他們!別的不要求,只要毀掉他們的臼炮即可。”

迪爾卡帶著人組織了一支兩千人的反擊部隊,由五百荷蘭兵和一千五百黑人兵組成,在城內隨時待命。一直等了五天,城頭的荷蘭人看到明軍從船上搬了臼炮下來,正準備往斜坡後面運輸。

“孩子們,打出去,幹掉明國人的臼炮!只要打掉他們的臼炮我們就贏了!”約翰·馬綏掘下了命令。

明軍十二門臼炮從船上卸下來後,就裝在四輪車上,由一千步兵護送。

五百輔兵和三百炮手,加上一千步兵,共計一千五百明軍攜帶臼炮,趕著牛拉著炮,浩浩蕩蕩從碼頭向斜坡後面開拔。

迪爾卡帶著兩千人,在城門口等候。

“開門!”城上傳來了一聲喝令。

閘門式城門猛然拉起,迪爾卡帶著兩千人馬衝出巴達維亞城,向運輸臼炮的明軍運輸隊殺了過去。

“城內的紅毛鬼出城襲擊了!他們的目標是我們的臼炮!”有人向張玉坤稟報。

坐在中軍大帳中的李定國卻十分淡定,他沒有說話,只是拿起茶杯,右手用杯蓋在茶杯上面輕輕一擦,去掉茶葉上的泡沫,然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

“王爺,紅毛鬼來劫我們的炮了!快派人去保護臼炮!”那人焦急的說道。

李定國不緩不急喝完一杯茶,這才站起來,讓親兵傳令下去:“本藩親率兩千步兵和五百騎兵,去消滅出城的紅毛鬼!”

“諾!”親兵退下。

李定國又轉頭對著張玉坤:“張玉坤,中軍大營就交給你了!別讓紅毛鬼來襲了營!”

“諾!”張玉坤拱手道。

李定國提起長槍,走出大營,點起兵馬,向大道殺去。

明軍正在運輸臼炮,荷蘭人突然殺出城來。保護臼炮的明軍只有一千人,其餘的都是沒有什麼戰鬥力的輔兵和炮兵。看到五百多荷蘭兵帶著一千五百多黑人兵殺了過來,炮手和輔兵一下就亂了,丟下了大炮,轉身就跑。不過一千明軍步兵倒也沒有混亂,而是依託著車輛和牛當掩體,結陣迎戰。

荷蘭人和黑人兵轉眼之間就衝到跟前,火槍轟鳴,一排接一排火槍噴出火光,子彈下暴雨一樣潑灑過來。

明軍大部分也是火槍手,看到荷蘭人衝過來,明軍站在炮車後面,架起火槍同荷蘭人進行對射。炒豆子般的槍聲不斷,彈丸漫天****,密集如雨,滾燙的子彈擊穿前面的黑人兵,大批黑人兵中彈倒下。

但荷蘭軍隊人多,明軍這裡也是死傷慘重,暴雨般的子彈從車輛縫隙之間鑽入,打在明軍士卒身上,不少明軍火槍手中彈。

密集的子彈下雨一樣射來,拉車的牛紛紛噴出血霧,發出悲慼的慘叫聲倒下。

“擋不住了!我們撤!”一名明軍守備站起來大喊道。

明軍火槍手折損了一半左右,剩下的人見抵擋不住,丟下炮車轉身就跑。

迪爾卡大喊道:“上去毀掉他們的炮!”

荷蘭人和黑人兵興奮的喊叫著,衝了上去。他們衝到大炮跟前,準備破壞大炮。可是這個時候幾個荷蘭兵卻愣住了:“怎麼是木頭的炮?”

呈現在迪爾卡眼前的臼炮居然是木頭造的,而且是粗製濫造,做工簡陋,事實上就是把一些破木板用藤條箍起來,再塗上一層黑漆,遠遠看起來和真的炮一樣。走近了,這些木頭臼炮就原形畢露。

“上當了!”迪爾卡大喊了一聲。

話聲未落,大地就像發生了地震一樣劇烈的顫抖起來,預先埋設的地雷紛紛爆炸,引發了假臼炮內裝填的火藥爆炸。

劇烈的爆炸聲響起,火球迸裂,假臼炮瞬間變成無數碎片,木頭碎片和裡面裝填的鐵珠石塊飛了出來,成片的荷蘭兵和黑人兵倒在血泊中。

“快走!”迪爾卡焦急的大喊道。

荷蘭人的陣型已經大亂,每個人都轉身逃跑,想要儘快逃回城內。

其實那時候的荷蘭兵訓練還算不錯了,在排隊槍斃時代,荷蘭兵可以承受很大的損失而保持陣型不亂。但是眼前沒有敵人,只有地雷和爆炸物,只看到自己的人倒下,卻無法打擊敵人,在這種情況下什麼軍隊都會崩潰。

小樹林中,李定國帶來的明軍已經出現,兩千明軍步兵清一色的火槍手。人還沒靠近,火槍轟鳴,一排排子彈鑽入荷蘭人和黑人的人群中,血霧狂噴,不管是身上披著厚實鎧甲的荷蘭兵還是沒有披甲的黑人火槍手,都被彈丸擊穿倒下。

少數荷蘭兵和黑人兵用手中的火槍反擊,但是寥寥無幾的反擊火力,很快就被明軍密集的槍聲淹沒,幾個頑抗的人全部被打成篩子。

其餘的荷蘭兵和黑人兵不是丟掉沒有子彈的槍逃命,就是手忙腳亂裝填子彈。

“殺!”李定國手中的長槍向前一指。

五百騎兵衝出,馬蹄踏著地面,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戰馬嘶鳴,速度提升到最高,衝入荷蘭人和黑人的陣型中。

一名荷蘭兵哆哆嗦嗦的裝填子彈,他剛剛裝入火藥,彈丸還沒裝進去,就看到一員明將衝到跟前。這名荷蘭兵只好橫起火槍格擋。

“殺!”李定國一聲爆喝,長槍撞上了荷蘭兵。在馬力的作用下,荷蘭兵向後飛了出去,轉眼之間就被戰馬踩成肉泥。

李定國丟下長槍,拔出馬刀在荷蘭兵的人群中劈砍。刀借馬力,所過之處,荷蘭兵和黑人兵不是身首異處,就是被攔腰砍成兩截。

五百騎兵衝入荷蘭人和黑人的陣型中,馬蹄踐踏,刀光閃爍。

荷蘭軍隊的火槍已經成為燒火棍,來不及裝填子彈和火藥的火槍其實連燒火棍都不如,他們又沒有裝備刺刀,只有身上的短刀或者是斧頭。但用這些近戰武器去和騎兵碰撞,和自殺沒有什麼區別。

騎兵速度極快,荷蘭兵的短刀和斧頭連騎兵的身邊都無法捱上,就被戰馬撞飛,或者是被馬刀砍成兩截。

荷蘭人和黑人往巴達維亞城方向逃跑,李定國帶著騎兵在後面追殺。人的兩條腿根本就跑不過四條腿的戰馬。荷蘭人和黑人紛紛被追上,一個接一個被砍翻。

迪爾卡也沒有跑掉,身穿鮮豔軍服,頭戴黑色高帽子的他被李定國一眼認出。當年的西方軍隊還沒有演變成十八世紀那種全部鮮豔軍服的式樣,普通的兵穿的是布軍服,外面有一件胸甲,頭戴鐵盔。只有高階軍官才是帶著黑色軍帽,身穿鮮豔軍服,身上還有羽毛等各種裝飾物,在戰場上一眼就能認出對方的高階軍官。

李定國策馬追趕上去,一刀就斬落了迪爾卡的頭顱。

其餘的荷蘭人和黑人兵眼看自己跑不掉,紛紛跪在地上投降。

荷蘭軍隊這次出城企圖摧毀明軍臼炮,結果兩千人出城,卻中了李定國的計,火炮沒有摧毀一門,反而把兩千人馬全部折損在城外。有一千三百多人被殺,其餘的七百餘人全部當了明軍的俘虜。

“押走!”李定國下令把俘虜押下去。

約翰·馬綏掘一直站在城堡最高處觀戰,當他看到迪爾卡帶著人,打退了保護火炮的明軍,衝到大炮跟前的時候,約翰·馬綏掘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了。可是接下來他就看到地下突然發生爆炸,那些“火炮”也一門門的爆炸,荷蘭軍隊損失慘重,他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再接下來看到李定國帶著兩千多人,還有騎兵衝出來的時候,約翰·馬綏掘感覺胸口發痛,嗓子一甜,一口鮮血吐了出來。

“總督大人!”幾名士兵連忙扶住幾乎摔倒的約翰·馬綏掘。

“明國人太狡猾了!竟然設了個圈套讓我們上當!兩千人馬就這樣折損了!”約翰·馬綏掘痛心疾首的說道。

運輸裡面裝滿了火藥和石頭的假臼炮,這是李定國預先定好的計策。在誘敵殲滅的地點,明軍夜間已經埋好了地雷。行軍的時候,明軍控制速度,等到荷蘭人殺過來,車隊剛好是進入地雷區。

地雷採取了拉火引爆的方式,使用燧石輪子拉火,點燃引藥,引起地雷爆炸。荷蘭人過來的時候,路邊樹林中埋伏的明軍就拉響了地雷,引起地雷爆炸,再引爆假臼炮裡面的火藥爆炸,把荷蘭人炸亂了,李定國的人再衝殺過來。

巴達維亞城內的荷蘭軍隊元氣大傷,特別是一千五百黑人兵的損失,那是無法彌補的。黑人兵的素質遠高於當地的土著兵,損失一個就少一個。(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