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帶回俘虜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城牆上已經被挖出一個洞,兩名輔兵鑽入洞內繼續挖掘。

“快把車推出去!”一名戰兵喊道。

輔兵推著熊熊燃燒的轒轀車,拼命往回推。大火灼烤得車內高溫炎熱難忍,還沒等完全推出清軍射程,車內的輔兵和戰兵就逃離起火的轒轀車。這時候城頭一陣亂箭如雨而下,身上有保護的戰兵安然無恙,但十多名輔兵卻倒下一半。

熊熊燃燒的轒轀車被丟棄在城下,不久就被燒塌,變成一堆篝火。

明軍井闌上的虎蹲炮這時不敢發射霰彈,擔心傷到城下洞內挖掘的自己人,只能用實心彈攻擊,效果不佳;巢車上的神箭手,也因為長時間壓制對手早已胳膊酸脹,無法再放箭。此時卻有一排鳥銃手上前,躲在井闌和沒有被人推上前的轒轀車後面,藉助著厚實的木板保護,不時伸出槍管,對準城頭猛烈開火,致命的彈丸飛向城頭。

白煙瀰漫,女牆後面探頭放箭的清兵不斷中彈。

鳥銃手輪番開槍,倒也形成了連綿不絕的火力支援,打得清兵弓箭手橫屍城頭。

“挖好了!”躲在洞內挖掘的輔兵伸出鐵鎬,向己方陣前揮舞,表示自己已經挖好了洞穴。

王新宇對親兵下令:“讓內裝火藥箱的轒轀車推上去!注意保護,不要讓韃子火油罐和火箭傷到!”

“諾!”

親兵手中旗幟揮動,給後面的轒轀車傳令出擊。

戰鼓轟鳴,旌旗舞動,一輛車內藏有火藥箱的轒轀車被士卒們推了上去。

鳥銃手拼命開火,巢車上的神箭手也略微活動了一下胳膊,又繼續張弓搭箭,射殺那些箭法最好,對己方威脅最大的清軍弓箭手。

儘管遭到猛烈的火力壓制,城頭清軍仍然頑抗,箭矢、石頭下冰雹一樣落下,砸在轒轀車上,但都無法對車內明軍構成任何傷害。不過在雙方對射之中,有幾名鳥銃手不幸中箭負傷。後面的輔兵立即上前,有人踩滅落在地上的火繩,有人把倒地的鳥銃手拖回去。

轒轀車被推到城牆腳下,四名士卒把裝滿火藥的木箱從車底推出,推入到城牆上挖出的洞內,在導火索上面接上一根慢燃火繩,燃火繩,迅速退回到轒轀車內,推著車往己方陣地回去。

親兵手中大旗一搖,整齊列隊的刀牌手、長刀手和長槍兵踩著整齊的步伐,一步步靠近城牆。在距離城牆還有百步時,佇列停在前進。

“轟”城下一聲巨響,大地就像地震了一樣搖晃起來,一大段的城牆被炸開,出現一道七八丈寬的豁口。

“殺!”明軍吶喊著殺向被炸開的豁口。

被炸開的城牆上,清兵都已經被炸死炸暈,根本無人去阻擋明軍。

等到明軍衝入缺口內,前來堵路的清軍戰兵才剛剛堵上來,雙方在缺口處的城內展開激烈的肉搏戰。

明軍的長刀手可以是所向無敵,相比起長槍兵來,長刀手對步兵的攻擊力更大,長刀除了可以刺之外,還能劈砍,不怕敵人近身。而長槍兵一旦被近身,未必打得過刀牌手。長刀手,卻是刀牌手的剋星。只不過長刀手難訓練,而且長刀價格昂貴,因此鄭軍的長刀手也不多。

長刀所到之處,揚起一陣陣瀰漫的血霧,清兵就像螞蟻一樣紛紛被身披重甲的明軍碾死。

知縣緊急調遣戰兵和民壯,前來堵住缺口處。

就在這時候,東南城牆卻又傳來一聲巨響,城牆又被炸開一道缺口。

“殺!”早已等在東南城下的明軍吶喊著衝入城內。

那些被臨時徵集來的民壯,士氣一下就跌落到最低。有人見到城樓上飄動的日月旗,瞬間失去了最後的抵抗力,紛紛扭頭就跑。

“城破了!城破了!”潰敗的清兵哭喊著。

一名清兵把總帶著自己的幾名親兵,發瘋似的衝向北門,開啟城門,一行人策馬逃出城去。誰知道剛剛出城,一隊明軍騎兵就追上來。

眼看著兵卒和民壯已經全部亂了,知道詔安城守不住,知縣只好走回縣衙內,在大堂上懸樑自盡。不過這知縣也是個糊塗蟲,他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忘記派人去燒燬倉庫了。結果明軍攻入城內後,就控制住了倉庫。

飽經戰亂禍害的詔安不算富裕,可是倉庫內多少還是有些儲存的。明軍開啟了倉庫,繳獲了大米兩千石,麥八百石,布匹一千匹,生鐵一千多斤,熟鐵一百多斤,白銀五千兩,黃金三百兩。

城內一些心向著清廷的士紳,也沒有逃過一劫。王新宇毫不留情的把這些士紳都給抄了家,搜出糧食一萬多石,布匹五千多匹,白銀三萬多兩,黃金和其他珠寶不計其數,還搜出了大量茶葉、絲綢和陶瓷等值錢的物品。

城內三百綠營清兵,除了戰死的一百五十六人外,其餘的都被俘。知縣組織起來的三千民壯死了一千人左右,趁亂逃走了五百多人,還有一千五百多人被俘。

“帶走,把這些俘虜分成兩批,一批先去海邊,上船帶回去!另外一批直接編入輔兵中,跟我們去城外收割糧食!不過那些先行回去的民壯也不要讓他們閒著,城裡繳獲的東西都讓他們背上!”王新宇下了命令。

這些民壯和被俘的綠營清兵可不同,他們其實都是普通百姓。王新宇現在招不夠兵額,用那些被俘的清兵不放心,而這些民壯帶回去,可以從中徵一批新兵,剩下的都安排去種地或者幹別的活。以後下南洋開拓土地,也需要這些民壯。

“各位大人,各位軍爺,你們行行好吧!把草民孫子放回來吧。老身就那麼一個孫子,你們把草民孫子帶走了,剩下老身一個孤老婆子可怎麼活啊!”

就在輔兵押著被俘的民壯,準備前往海邊登船的時候,一名白髮蒼蒼的老太婆卻不知道從哪裡出來,跪在大軍前面,拼命磕頭,哭喊著,哀求明軍放回她的兒子。

“阿嬤!阿嬤!”一名身強力壯的青年丟下背上的糧袋,衝出人群,抱住老太婆,兩人抱頭痛哭。

阿嬤是閩南話奶奶的意思。

“少廢話!快起來!背上你的糧袋趕快走!”一名明軍輔兵提著鞭子走上來。

那青年轉過頭,怒視著手持鞭子的士卒:“幾年前你們海寇侵犯詔安,父親和哥哥都死在你們手裡!今天還要抓我走!我不走!我走了,我奶奶怎麼辦?”

士卒的鞭子就要抽打下去,那老太太去撲上來,抱住士卒的大腿:“這位軍爺,你要打就打死老身吧!反正老身也不想活了!”

“滾開!死老太婆!你孫子參加了韃子軍,他是我們的俘虜!”那士卒破口大罵。

老太太死死抱住士卒不放,這士卒大怒,手中鞭子要抽下去,卻被人抓住了:“住手!”

“將軍大人!”見到是王新宇抓住了自己的鞭子,士卒連忙跪地,“這老太婆不肯讓她孫子跟我們走,還死纏著屬下。”

王新宇問那老太:“你家裡都沒別人了?”

“沒了,都死了,就剩下老身和孫子相依為命。大人,您把草民孫子帶走,這讓人還怎麼活啊!”

王新宇瞭解了情況,知道這老太太的丈夫早逝,孤身一人把兒子帶大,還娶了媳婦。可是幾年前,鄭成功攻打詔安,老太太的兒子和兩個孫子都被徵了民壯,結果全部戰死。老太太的兒媳婦不久也病死了,就剩下這一個孫子。

“大人,歷朝歷代都規定,獨子不得強徵,韃子卻把老太太的獨孫都強徵了!卑職以為,那也是韃子可恨!今天這人被我們所俘,他就是我們的俘虜,我們帶走他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一名把總抱拳道。

王新宇又問了那老太太,得知老太太家裡十分貧窮,就依靠孫子租幾畝薄田為生,交了地租和稅收之後,連能吃飽粗糧都成問題,幾乎都是飽一頓餓一頓的。

“老人家,你也跟我們一起走吧!到了我們那,你和你孫子都能吃上飽飯!而且本將軍還保證,因為他是獨孫,我們不會強徵入伍,以後會給你家裡發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王新宇安慰著老太太。

“大人,這天底下真有那麼好的事情?”老太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當真!本將軍對天發誓,一定不會食言!最多半年,就能給你們一塊土地,讓你獨孫不用參戰!每年收成,除了交稅之外都是自己的,用不了幾年就能娶上媳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老太太連連磕頭道謝。

“快起來跟我們走吧!我們將軍菩薩心腸,看你可憐,才帶你走的!”一名士卒道。

王新宇對那名把總:“你馬上讓人瞭解一下,看看這些被俘民壯裡面,誰家裡只剩下婦孺老弱的,把他們舉家帶走!”

“偌!”

明軍經過了甄別,有兩百多名民壯家中只剩下婦孺老弱,他們當中有一百五十多人表示願意把家裡的妻子幼兒老人都帶走。但還有五十多名民壯卻表示,想要明軍放了自己,自己要回去養活家人。大部分的俘虜,都認為自己既然被俘了,生死命運就掌握在別人手裡,既然軍爺答應讓自己帶走家人,那就帶走吧。但還有少數俘虜,卻以為自己處境可憐,期盼明軍能大發善心,放回自己。

“我們要帶你們回去過好日子,你們卻不去,還要回韃子那裡受苦!”那把總怒道。

王新宇上來詢問,那把總道:“大人,這些俘虜堅決要回去!卑職以為,這些俘虜絕對不能放!放了之後,會有更多人想要回去!那樣人心就不穩了!”

親兵羅祥也:“大人!不能放人!我們放走一個,就有十個人要走!”

“對!”王新宇了頭,“我們不能就這樣把俘虜放回去!現在我們是最需要人的時候!”

李銳卻問:“大人,可是這些人非要走,我們怎麼辦?用皮鞭打?還是殺幾個人?”

“虐俘,殺俘都是不詳的。這樣吧,他們如果非要走的話,我們同意他們走,但要他們家裡交五兩銀子的保證金,只要交了銀子,就可以放他們回去!”王新宇想出一個辦法。

交五兩銀子?這些民壯多半都是窮人,又怎麼可能拿得出五兩銀子?無奈之下,他們只好答應,帶上家人一起離開。

當然,也有六個人還真的讓家裡人送來五兩銀子,對那些人,王新宇下令放了他們。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