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黑戶和人販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販賣人口已經成為了綠營兵的外快收入,山東綠營兵收入並不高,上面的軍官吃空餉,剋扣士卒的伙食和軍餉,每天領到的饅頭越來越小,裡面摻雜的麥麩米糠卻越來越多;每個月拿到手中的銀子越來越少,得到上級軍官空口無憑的欠錢說法卻越來越多。

隨著香菸和八旗特供品這兩種奢侈品流入山東,綠營兵們的銀子是越來越不夠花。

香菸,那可是好東西啊!疲勞的時候來一根,整個人的精神都舒暢了;喝酒的時候來一根,酒喝起來也更加刺激;喝茶的時候來一根,茶也變得更香;飯後一根,更是神仙般的享受。

可是這香菸價格不菲,據說這些香菸原產於南洋海外,大部分的香菸都是平西王府透過遠途運輸來的,走陸路運輸成本高昂,到了山東地界上,一包最便宜的煙都得三錢銀子,一般的綠營兵根本就抽不起。

假如走海路運輸,成本可以低很多,可是清廷的海禁,使得香菸價格居高不下。於是有人冒險從海路走私香菸進來,那抓住可是砍頭的!走私煙的價格也不便宜。

香菸這東西,已經是令人感覺到神仙般的享受了,而八旗特供品,更是一種極品!

有些覺得抽菸不過癮的綠營兵在拿到軍餉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走進煙館中,花上半兩銀子,舒舒服服的躺在炕上,來上一小包八旗特供品,點燃了,美滋滋的抽上一口,整個人感覺自己都成仙了。

本來八旗特供品顧名思義,就是特供給八旗子弟用的。但很多綠營兵實在好奇,就偷偷的跑去煙館吸上一次。結果吸過之後,就再也離不開那種令人美妙的感覺。

可是這八旗特供品,也是從吳三桂的平西王府陸路長途運輸來的,價格十分昂貴,更重要的一點是,八旗特供品連走海路的走私貨都沒有!只有平西王府一條供貨渠道!可以想象一下這個價格有多貴了!

為何八旗特供品只有平西王府一條供貨渠道,連海上走私品都沒有呢?因為王新宇知道這種東西不是什麼好東西,除了在緬甸種植之外,其他地方都沒有種植,所以只有平西王府一條供貨途徑。

後來隨著八旗特供品向朝鮮出口,海上也出現了少量運輸八旗特供品的船隻,只是數量太少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由於香菸和八旗特供品這兩種奢侈品的出現,綠營兵的開銷越來越大,每個月到手的銀子根本就不夠用。

當他們看到人販子可以抽到好煙,甚至手頭還有八旗特供品的時候,綠營兵的眼睛都紅了。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販賣出去的人口,都被折算成香菸和八旗特供品。人販子賣出人口,能廉價獲得走私香菸,甚至能從去朝鮮貿易的八旗特供品運輸船上獲得少量八旗特供品。這些貨物再被他們拉到內陸高價出售。

發現了這個賺錢的通道,綠營兵也開始自己動手販賣人口,利用自己可以進出海邊警戒線的優勢,把抓來的人送到海邊,同前來購買人口的走私船交換貨物。

這個年代的山東,因為和平了多年,人口增長十分迅速。而在這個年代番薯等高產作物還沒有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山東糧食產量無法應付快速增長的人口,加上當年八旗圈地,以及黑戶現象,不少農民流離失所,百姓生活貧苦,到處都是吃不上飯的人,社會治安很差。正是這個原因,康熙初年山東還爆發了多起農民起義。

八旗圈地,是有很多八旗功臣大量圈地,霸佔漢人土地,造成漢人的農民和地主失去土地,相當多被圈地的百姓變成了包衣奴才,以給八旗功臣種地為生。

但是在圈地事件中,因為存在大量黑戶問題,那些黑戶是沒有資格成為包衣奴才的,也沒有資格去租種漢人地主的土地。他們的地被八旗圈走之後,這些黑戶們流離失所,只能以乞討為生。

黑戶問題,是明朝遺留下來的。因為明朝有功名的人不納稅。結果很多自耕農甚至是小地主為了貪小便宜,把自己的土地掛靠到那些有功名的人名下,以避免向朝廷徵稅。但正因為這個願意,就出現了大量黑戶。

滿清入關之後,對戶籍重新進行普查,但黑戶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由於戰亂,有不少有前朝功名的人死於戰亂之中,這樣掛靠在他們名下的那些黑戶就變成了真正的黑戶,衙門戶籍冊裡面沒有他們的名字。八旗一圈地,這些黑戶都被從他們的土地上趕走,變成了乞丐。

但因為鄭襲和鄭經大量購買人口,很多乞丐和小偷小摸都被送出海外,造成山東人口減少,人均田地增加,農民也能吃上飽飯,社會治安變好,這反而成為了當地官員的政績。

而黑戶問題,也在販賣人口中得到解決,因為首先要賣到外面去的都是那些黑戶。黑戶沒有統計到戶籍之中,所以山東大批人口被人販賣出去,但是官府戶籍上,山東的人口反而是在增長!這令清廷統治者對當地官員的“政績”十分滿意。

當然也有少數“清官”和“有正義感”的綠營軍官,為了制止販賣人口,嚴令破案,打擊走私。可是大清這個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朝代,官場上下汙濁,貪官汙吏橫行,清官根本沒有市場。那幾個不自量力的傢伙因為斷了別人的財路,下場自然很慘。

時間追溯到三個月之前。

吳小雷比較倒黴,他並非黑戶,是普通的農戶。因為他的母親生病,他進城去給母親拿藥。誰知道一名抽八旗特供品花光了所有銀子的綠營兵早就暗中跟蹤他。等到了沒人的地方,一記悶棍打上去,把他裝進麻袋帶走了。

“放我回去!我母親臥病在床!”吳小雷大喊大叫著。

那名滿臉橫肉的綠營兵一鞭子抽了下來:“臭窮漢,泥腿子!你給我放老實點!告訴你,你是老子香菸,是八旗特供品!老子豈能放你回去!”

吳小雷家裡還有臥病在床的母親,兩個未成年的弟弟和一個年幼的妹妹,全家生活來源都依靠他一個人支撐。想到家人,吳小雷試圖逃走,卻被綠營兵抓了回來,自然是免不了一頓毒打。

“叫你跑!叫你再跑!要送你去南方享福你不去!敬酒不吃吃罰酒!”一名綠營兵揮動皮鞭狠狠抽打。

“好了!”那名滿臉橫肉的綠營什長道,“別把人給打死了!那麼健壯的漢子,可是兩包上等南洋紅雙喜!或者是一小包上品八旗特供品!”

遍體鱗傷的吳小雷躺在草堆上,想起了家裡人,他流下眼淚:他們會送我去哪裡?聽說被抓的人,都送去南洋當奴隸。不是在悶熱的礦井中幹活做到累死,就是在烈日暴曬種田,每天吃著最差的食物,最後死在南洋。我死了沒事,可是我娘怎麼辦?弟弟妹妹怎麼辦?看來這輩子再也沒機會見到他們了!娘!孩兒不孝啊!

這兩天,綠營清兵前後就只給被抓的民壯送一頓飯,吃的是用米糠麥麩熬成的粥,裡面放幾片野菜葉子。

“你們抓了我們,也得給我們吃飽啊!”有人提出了抗議。

綠營兵又是一鞭子抽上去:“等到了船上,自然會有人給你們吃飽!餓兩天又不會死人!叫什麼叫!”

吳小雷沒有說話,喝完一碗粥,就靜靜躺在草堆上。

“這位大哥,你是被抓來的?”身邊一名十六七歲的小乞丐問道。

吳小雷輕輕點了點頭。

“你是被抓來的,我和你不一樣,我是自己去找他們那些當兵的,要他們把我賣了。聽說去了那邊可以吃飽肚子。”小乞丐輕聲道。

“小兄弟,去了那邊,要當奴隸受苦的!”邊上一名中年漢子道。

小乞丐回道:“那也比餓肚子強啊!我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要不然也不會去找他們。”

兩天之後,吳小雷和被抓的一批民壯們被送到海邊。綠營兵們從水師士卒手中接過了香菸和八旗特供品,把民壯們賣給了水師官兵。隨後,他們被帶上一條小船,山東綠營水師的清兵划著船把他們送出海去。

海面上,停著一艘泰西人的大船,船上水手有泰西人打扮,也有漢人打扮,這艘船沒有懸掛任何旗幟,但是船上的大炮卻說明了這艘船的實力。

吳小雷等人被清軍水師交給了這艘走私船,水師士卒們從大船上搬下一箱箱香菸,隨後就划著小船離去。

到了大船上,被販賣的民壯們終於吃到了一頓飽飯。

伙食雖然不怎麼樣,但是量還是比較足的,一人一個番薯,一碗玉米粥,還有鹹菜。飢腸轆轆的民壯們很快就把發到手中的東西吃完了,有人拿起空碗,想要再加餐。但船上的水手告訴他們,餓了好幾天的人不能吃太飽,否則會撐死的。

雖然說船上這些船員們看起來要比凶神惡煞般的綠營兵好說話多了,但沒有人敢開口去問他們,自己將會被送到哪裡。既然都已經被人賣了,那就聽天由命吧,但願能有一天自己能夠活著回家。

大船揚起風帆,駛入大海深處,在海面上顛簸。六月份的大海,還是風平浪靜的,這讓這些民壯們沒有吃到什麼苦頭。頭兩天,每天三餐都是玉米粥或者是番薯大米粥。到了第三天,船員們給民壯改善了伙食,每個人都發到了一個香噴噴的白麵饃饃,鍋裡煮著熱氣騰騰的小米粥,小菜除了有鹹菜之外,還增加了五香豆幹。

“每天能管飽,這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張狗仔說道。張狗仔就是那名小乞丐。

“過得好不好得到了那邊才知道!到時候別累死你!”中年男子道。這位中年男子,名叫高士文。明朝時期,他把自己的土地掛靠在一位舉人名下。後來舉人一家死於戰亂,他就成為一名沒有戶籍的黑戶。

船抵達長江口,進入黃浦江,在上海港停下。下了船之後,就有人來向大家說明,說這裡規定不許留辮子了,可以把辮子打散了披在腦後,也可以選擇剪掉辮子。

有的人選擇披散辮子,也有的人剪掉辮子。

吳小雷和這一批民壯們被安頓下來,但他們並沒有被送去南洋,而是留在上海,每天修建碼頭,造炮臺,修城堡,蓋房子。民壯們的勞動強度不算太強,每天工作五個時辰,做的事情是用車子運送建築材料,用絞車把建築材料吊起來,還有挖掘地基,搬運木頭等活。因為有車輛和絞車等工具,幹活還不算太累,比較難熬的只是夏天的太陽。

民壯們的伙食都還不錯,每天雜糧管飽,菜是新鮮蔬菜,豆製品,用菜籽油或者豬油炒,還有一點小魚小蝦可以用來下飯。每七天改善一次伙食,吃的是大米白麵,菜餚有土豆燉肉,燒羊肉,紅燒魚等。有時候主食是豬肉餃子或者大肉包子,加上一些冷盤。

能過上這樣的生活,相當不錯了,不要說從來沒有吃飽過肚子的張狗仔和高士文,就連以前還算是可以吃飽飯的吳小雷,也覺得這裡的生活條件比家裡要好得多。更令人驚奇的是,他們居然還有工錢可以拿!

每一名民壯每個月有五錢銀子的工錢,只不過錢沒發現去,都暫時由公司保管,做滿五年期限之後允許回家探親,那個時候可以把銀子提出來。

“只是不知道娘,弟弟,妹妹他們現在怎麼樣了!真的好想他們!我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做滿五年,存夠了錢帶回家,給家裡人過上好日子!給兩個弟弟都找媳婦。”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吳小雷都在心中暗暗對自己說。

但是在上海就住了短短的一個月,接著他們就被送上船。

“難道我們要被送去炎熱的南洋去幹苦力?”人人都感到十分不安。

他們沒有被送去南洋當苦力,而是跟著船隊一路向北。船隊過了朝鮮半島之後,船上的明軍士卒們就給每個人發下了棉衣。

登上蝦夷島,有人對民壯們喊道:“你們就在這裡幹活!趁早蓋好房子也好住進去!你們可以在這裡種地,也可以選擇當牧民,每個人還會進行軍事訓練!”(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