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蝦夷島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陽曆九月份,華夏大地還是十分炎熱,可是在這遙遠北方的海面,卻是寒風刺骨。一支懸掛著“鄭”字大旗的船隊從南面駛來,白色的船帆被風吹得鼓鼓的,銅黃色的船頭劈開海浪,一路向北航行。

走出船艙,一陣冷風迎面吹來。鄭襲哆嗦了一下:“好冷啊!恐怕江南的十一月份也沒有那麼冷吧!”

“對面就是蝦夷島了!”一名嚮導指著對面若隱若現的陸地說道。

“蝦夷島也是我們的領土!把船隊靠上去,我們在這裡也開發一片土地!”王新宇指著蝦夷島對周圍的人下了命令。

蝦夷島,就是北海道。這個時候蝦夷島上只有蝦夷人,也就是阿伊努人,島上很少有日本人,這時候的蝦夷島還沒有劃入江戶幕府的地圖中。這裡曾經是大明奴兒干都司的地盤,只是因為滿洲崛起,遼東戰亂,大明逐漸失去了對奴兒干都司的控制力,滿清又不願意渡海去管理,這時候的蝦夷島才成為了一塊無主之地。

王新宇的船隊啟航,離開江南至今已經兩個月了。

離開江南之前,兵部軍事議事處,事實上就是軍事委員會召開了會議,制定好了系列作戰計劃。按照軍事委員會的作戰計劃,明軍將會在八個月之後發動進攻,首先攻打的是浙南,奪取浙南之後,沿著海路攻打福建,再打廣東,利用水師優勢把沿海全部吃下去。

既然還有八九個月才發動大規模反攻,王新宇也就利用這段時間跟著鄭襲、鄭經兩人往北面走一趟。他的想法是在海參崴建立一座基地,以鄭襲駐守海參崴,在蝦夷島和庫頁島上開辦養馬場,大量購入品種優良的俄羅斯戰馬,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

海參崴除了是騎兵基地的中心之外,這裡也是去北美洲的重要中轉港口,另外還將在這裡建造一座啤酒廠。

生產啤酒需要冷凍,當年還沒有人工製冷技術,所以生產啤酒需要天然冰塊。而目前王新宇控制的地盤當中,除了江南在一年內有短短幾天可以採集到天然冰塊之外,其他地方都是炎熱的熱帶和亞熱帶,根本沒有冰塊可用,也造不了啤酒廠。他的海員所用的啤酒,都是高價從歐洲人手中買來的。

別小看啤酒,當年航海,啤酒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物品,船員在海上漂泊,帶出來的淡水用不了幾天時間就臭了,這時候啤酒就變成了代替水的代用品。

兩個月前,王新宇把一切安排妥當之後,就帶著船隊離開上海港。

船隊航行了四天五夜抵達琉球。按飛剪船的航速,從上海到琉球只需要兩天三夜,但在船隊中除了有飛剪船,還有西班牙大帆船、荷蘭蓋倫船和英國式炮艦,這些護航的戰艦可沒有飛剪船那麼快,於是船隊走了四天五夜才到琉球。

原本以為大明是琉球的宗主國,宗主國到了,藩國肯定要歡迎。誰知道船隊到了琉球之後,琉球人的態度很不友好,炮臺向南洋海軍艦隊開炮警告,琉球國民如臨大敵,擺出了一副要阻止外敵入侵的架勢。

憤怒的王新宇正準備下令強攻琉球,卻被鄭襲制止。

“賢侄,打出叔叔的旗號來,他們就會派人來了!”鄭襲讓南洋海軍掛出鄭襲的旗號。

果然,琉球人一看到鄭襲旗號,就停止了攻擊,還派遣小船上來引路。來的琉球人一上船,就向鄭襲拱手道歉:“我們不知道是鄭大人來了!多有得罪,還請寬恕!”

等琉球人下了大船,王新宇十分生氣的問:“琉球人是怎麼一回事?我們大明不是他們的宗主國嗎?為何我們掛著大明海軍的旗號,他們就向我們開炮?打出叔叔你的旗號之後,他們的態度馬上變了?”

鄭襲回答道:“賢侄你有所不知,琉球人早就沒把我們當成他們的宗主國了!韃子佔領京城之後,琉球國王就派遣使者去了北京,向韃子朝廷稱臣。但他們在內心也沒有把韃子朝廷當成宗主國,琉球人真正的宗主國是薩摩藩。而鄭家和薩摩藩的關係,賢侄你也知道的。所以打出鄭家旗號,琉球人就不會開炮了。”

“原來是薩摩藩的緣故啊!當年薩摩藩不是不顧我們大明朝廷才是琉球的宗主國,悍然派兵入侵琉球?琉球人還把薩摩藩看成是他們自己人?”王新宇十分吃驚的問道。

“因為薩摩藩距離琉球近啊!當年大明表面上是琉球的宗主國,但除了振泉(顏思齊)大伯和父親之外,又有誰會常去琉球?反而是薩摩藩的人經常過去。琉球國力弱,被薩摩藩一打就垮了,幾乎是舉國投降吧。現在他們和薩摩藩關係密切。另外,剛剛我們掛的是大明的旗幟,若是韃子水師去了,琉球人還勉強能認宗主國。可是我們掛大明的旗幟,在他們眼裡,我們大明國家都沒了,怎麼可能對我們客氣!但打出鄭家旗號又不一樣了,琉球人這個面子還是得給我們的。”鄭襲道。

“琉球人與我們為敵,真想把他們拿下來!”王新宇憤怒的說道。

“萬萬不可!”鄭襲大驚道,“現在我們最大的敵人是韃子!若是動了琉球,就是同薩摩藩為敵啊!乃至同整個東瀛為敵!我們將會遭到薩摩藩,甚至是整個東瀛的攻擊!我們在打敗韃子之前不宜樹敵過多!”

“沒想到這小小的琉球,居然已經全部投靠東瀛了!既然如此,就暫時放過他們吧!現在我們海上貿易還要用到東瀛。”王新宇道。他心中暗想:等以後實力強大了一些,再把他們一起滅了,連日本也全部拿下來,讓它變成我們的傀儡。

船隊在琉球獲得補給,之後駛向薩摩藩。

鄭家在薩摩藩的影響力還是相當大的,當懸掛著鄭家軍旗號的船隊駛入平戶港(今長崎)的時候,受到了當地人的熱烈歡迎,連當地的島津家族都親自出來迎接船隊。

薩摩藩實在是太窮了,島津家族手下武士窮得連像樣的盔甲都沒有,連飯糰都吃不起。不僅僅如此,島津家族還受制於德川家族,島津藩主還必須定期親赴江戶,在公方(將軍)身前聽差,這就是參覲交代,跟藩主正妻必須住在江戶的要求一樣,都是各家藩主獻質於將軍的傳統。而對藩主來說,每一次參覲交代,起碼要花費六萬兩銀子進貢。

薩摩藩地處東瀛最貧窮的九州島,土地貧瘠,日子過得十分困難。薩摩藩的年收入不過四五十萬兩銀子,超過十分之一要進貢給德川幕府,碰到德川家族大興土木,還要另外進貢!剩下的錢要養活那麼多武士,簡直是苦不堪言。

自從顏思齊來到薩摩藩之後,就給薩摩藩帶來了海貿收入,這筆收入,使得薩摩藩每年增加了三四十萬兩銀子。這筆錢,對於餓得肚子咕咕叫的薩摩藩武士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啊!

顏思齊死後,鄭芝龍繼承了顏思齊的產業,繼續同薩摩藩進行海上貿易,給薩摩藩帶來穩定的收入,所以鄭家在薩摩藩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

鄭成功的胞弟田川七左衛門出面,宴請鄭襲等人。這田川七左衛門可是鄭成功的親弟弟,是同一母親的。鄭襲是鄭芝龍第五子,所以這田川七左衛門也是鄭襲的哥哥。

鄭襲在薩摩藩的財產確實不少,擁有運輸船、船廠、店鋪、田地等各種財產,簡直可以說是用富可敵國來形容。鄭襲在薩摩藩的財產,比薩摩藩的年收入還高!不過因為鄭家給薩摩藩帶來的收入,加上鄭家的影響力,還有仍然在薩摩藩的田川七左衛門等原因,薩摩藩還不至於吞掉鄭襲的財產。

船隊在薩摩藩停留了數日,聽說鄭襲要繼續北上,有不少落魄得連飯糰都吃不上的窮困武士前來報名,表示願意跟著鄭襲去北方養馬。

船隊離開薩摩藩的時候,帶上了五百多名來自薩摩藩的武士和一千多薩摩藩當地的窮困平民。這些人將會被王新宇用來投入到庫頁島到海參崴附近。日本武士將會當成北方馬場的包圍力量,那些平民則當勞力使用。

離開九州島,船隊經過朝鮮半島的時候,王新宇努力控制住了想要上岸洗劫一番的衝動,帶著船隊透過了朝鮮半島。

“高麗棒子都不是什麼好東西!”王新宇憤憤的自言自語道。

“高麗棒子?什麼意思?”鄭經十分好奇的問道。

王新宇這才想起這個時代還沒有高麗棒子這個詞,於是他靈機一動,回答道:“為什麼叫他們高麗棒子呢?因為我聽說過一個故事:朝鮮人特別喜歡吹牛,當年豐臣秀吉攻打朝鮮的時候,我們大明不是出兵了?是我們救了朝鮮是不?”

“是啊!”鄭經點了點頭,“沒有我們大明的話,朝鮮早就變成東瀛的一個藩了!”

“哈哈!”王新宇笑道,“可是大舅哥你知道朝鮮人是怎麼說的嗎?”

“怎麼說的?”鄭經迫不及待問。

“他們說,假如沒有他們高麗人的話,大明都被東瀛滅掉了!他們高麗勇士英勇善戰,東瀛人來的時候,大明軍隊嚇得瑟瑟發抖。而他們高麗勇士一人拿著一根棒子,就擊敗了豐臣秀吉的幾十萬大軍,還用棒子擊沉了東瀛的戰艦!所以就叫他們高麗棒子。”王新宇笑著回答道。

“這,簡直是太荒唐了吧?”鄭經驚得瞪大了眼睛。

王新宇哈哈大笑道:“所以說嘛,要不然幹嘛叫高麗棒子!”

船隊透過日本海,沿著本州島海岸線一路向北。船隊從薩摩藩出發的時候,就已經帶夠了糧食和淡水,在抵達蝦夷島之前,都沒有上岸補給,因為本州島上的江戶幕府對海商很不歡迎,從一六三三開始執行鎖國令,只執行外國船隻在薩摩藩的平戶港停泊貿易。至於本州島?外國船休想靠岸!

一開始江戶幕府的鎖國令還不限大明船隻,到了這個年代的時候,就連中國船都不許進入除了平戶以外的其他港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這樣變態的國家,王新宇這時候當然不會去自討苦吃。但是今後登陸日本是必須的,等到自己實力再強大一些,就用大炮轟開日本的國門!

船越往北越冷,抵達蝦夷島,也就是今天的北海道的時候,已經十分寒冷。站在船上眺望遠處島上的山頂,已經可以看到白色的冰雪。

鄭襲和鄭經等人凍得瑟瑟發抖,可是船隊中那些蒙古人俘虜們看到積雪卻興奮異常,有人高興的大喊:“雪!雪!好多年沒見到了!這裡的氣候真涼快啊!去了南方那麼多年,熱死我了!”

這批蒙古人被俘之後,就在瓊州島或者呂宋島等地服苦役,那些地方氣候炎熱,他們根本受不了。這次重回北方,自然是欣喜過望。

懸掛著大明水師旗的船隊抵近岸邊,但是在這裡連一座碼頭都沒有,大船根本無法靠岸,只能放下小船,向海灘劃去。

這裡明顯人口稀少,很長一段海岸線上看不到一條人影。船隻靠上沙灘之後,也沒有見到有人從樹林中冒出來。

士卒們上了岸,佈置好了警戒。隨後一船船的民壯和俘虜們被送上岸。來這裡的民壯大部分都是北方人,能適應這裡的寒冷氣候。

吳小雷,就是一名這樣的民壯。他原本是山東人,但一次走在路上,卻被人從背後打了一記悶棍。等他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和一大群人被關押在一座破屋子中,一名滿臉橫肉的人告訴他們:“你們老老實實在這裡呆著,別指望有人會救你們!”

後來吳小雷和這一批人都被人送上船,據說是賣到南方去。販賣人口的一開始是當地一些潑皮,他們用銀子賄賂了綠營兵,把騙來的人送到海邊,用小船送出海去。到了後來,甚至綠營兵和當地公差也參與販賣人口。

北方的海禁沒有南方那麼嚴厲,很多綠營兵同衙門裡面的捕快衙役勾結,把犯人賣出去。到了後來,乾脆捏造罪名把無辜的人投進監獄,然後賣出去。或者是用綁架,打悶棍的辦法販賣人口。(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