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清軍雙猛將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若是單說箭術,這王進寶還真是一名高手,他和趙良棟一樣,都是百步穿楊的神箭手。他看到前方大木筏上盔甲的白光,便知那肯定有義軍將領。夔東義軍本來是闖營人馬,一般士卒鮮有好盔甲,能有一副棉甲都不錯了。身上能披明光鎧的,不用說也知道肯定是將領。

王進寶張弓搭箭,對準銀盔銀甲閃光之處一箭射出。

也是李來亨命不該絕,剛好一名親兵感覺不妙,一個箭步上前,正擋住了王進寶射來的這一箭。只聽到“嗖”一聲,這名親兵被狼牙利箭從咽喉射入,後頸穿出。這一箭力道極大,距離又近,中箭的親兵整個頭顱幾乎同身子分離,腦袋無力的歪在一邊,連哼都來不及哼一聲,仰面向後倒下。

“三娃子!”親眼看到跟隨自己多年的親兵慘死箭下,李來亨悲憤的大叫一聲。

王進寶這一箭沒射死李來亨,他丟掉弓箭,拔出寶劍縱身一躍跳上義軍木筏。後面十多名親兵也跟著他一起跳上李來亨的木筏。

兩名義軍士卒見突然跳上一名凶神惡煞的傢伙,只是略微愣了下,便揮舞著手中兵器,迎擊上前。

“去死吧!”王進寶一聲大吼,手起劍落,兩名上前的義軍士卒已經身首異處。

“殺!”親眼看到自己的貼身親兵一下就慘死三人,李來亨悲憤的大吼一聲,揮舞著六十二斤重的大刀,向王進寶的腦門狠狠一刀劈了下來。李來亨本來就是一隻虎李過之子,深得父親真傳,武功高強力大無窮,這一刀有千鈞之勢,若是一般的人用寶劍硬扛,恐怕會連人帶劍被李來亨一刀劈成兩半!

可是這王進寶並非等閒之輩,手中寶劍也非普通之物,乃是洪承疇親手賜給他的神兵。此劍重三十斤,是一柄玄鐵重劍。

當下兩般兵器相碰,火光四射,李來亨被震得向後退出兩步,王進寶也覺得虎口一陣發麻,兩人心中均大吃一驚,沒想到對手如此厲害。

論武功,王進寶和號稱小呂布的******不相上下,比起李來亨來又要高出一點,只不過李來亨憑藉著長柄大刀的兵器之利,身上又是有結實鎧甲,而王進寶的重劍畢竟短,又是打著赤膊,這李來亨才在王進寶面前不落下風。但李來亨身披重鎧,手持大刀,在水上作戰,一旦落水後果就不堪設想,那麼重的鎧甲會帶著他像一塊石頭一樣沉入江底。原本他自持武功高強,誰知碰到一名強悍對手,心中十分震驚。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種情況下,越是重兵器重鎧甲在身,越是害怕自己落水。李來亨不敢硬扛,抵擋了幾下之後,轉身跳上另外一條木筏。

這並非是李來亨貪生怕死,而是在有利條件下,他沒必要以命相搏,這一仗義軍大佔優勢,本來就是贏定的,倘若因為李來亨陣亡,而導致本來贏的反而輸了,那也輸得太冤了。

十六年前,張獻忠對清軍一戰,也是在原本優勢的條件下,張獻忠中了趙良棟暗箭落馬,西營大軍見主帥負傷,結果軍心崩潰導致慘敗。張獻忠回去之後,不久就死了。

見李來亨退走,王進寶大喜,命人大喊:“賊人敗了!賊人敗了!”

聽到前面傳來的喊叫聲,清軍船隊後陣中的趙良棟大喜道:“弟兄們,上啊!衝上去,撞翻賊人!砍下賊人首級者,本將軍重重有賞!”

一時之間清軍氣勢如虹,各船上的清軍將領軍官紛紛嚎叫起來,清軍士卒們更是冒著岸邊雨點般落下的石頭奮力划槳,大木筏和大小戰船順流而下,直衝義軍木筏陣。清軍大木筏順風順水,速度極快,被撞上的義軍木筏紛紛破碎,拴住木筏的鐵鏈斷裂,不少站立不穩的義軍下餃子一樣掉進水中。

“嘭”有清軍的木筏撞上水下暗樁,木筏在強大的撞擊力作用下,在水面上直打圈,上面的幾名清兵掉進水中。不過很快就有人丟擲繩索,套住木樁。幾名清兵潛入水下,揮起斧頭劈砍幾下,上面的清兵拉動木樁,在木筏順水而下的作用下,硬生生的把木樁從江中拉起。

其他的清兵紛紛效仿,以木筏靠近水下暗樁,用繩索拴住,令人潛水劈砍幾下,之後就藉助著水流的力量,把這些對戰船威脅最大的水下暗樁紛紛拉到水面上。

“殺明狗!殺明狗!”看到義軍水下暗樁陣被破,清兵紛紛發出興奮的吼叫聲。

對於這些被困渝城斷糧多日的清兵來講,只要他們衝破了義軍的攔截,抵達下游就是勝利。清兵士卒們似乎看到下游的彝陵、宜都等城中熱氣騰騰的飯菜在向自己招手。只要能夠衝出去,第一件事情就是好好的吃一頓飽飯。餓了好幾日的清軍也算是哀兵必勝吧,又有王進寶和趙良棟兩員猛將,一時間氣勢無法阻擋。

眼看著清軍即將衝破義軍阻攔,袁宗第大吼道:“弟兄們,隨我上!攔住韃子!不許放一個韃子過去!”

大霧瀰漫的江面上,一條條義軍的木筏和戰船從迷霧中衝殺而出,迎著殺氣騰騰的清軍木筏和戰船直衝上去。雙方水師接近,兩邊的士卒在大霧中紛紛拉開弓箭,向幾十步外大霧中隱約晃動的影子射出一排排亂箭。

箭矢橫飛,迷霧中傳來一片慘叫聲,也不知道雙方有多少人被亂箭射中。

同清軍相比,義軍還有陸上火力。岸邊的投石機潑灑出漫天飛石,岸邊叢林中冒出不計其數的弓箭手,飛蝗般的箭雨撒落到江面上。

急於逃生的清軍已經瘋狂,根本就不顧滿天落下的石頭和箭雨,拼命的划著船,向義軍發起衝鋒。雙方水師接近,兩邊的士卒已經可以透過迷霧看清楚對方的人影,甚至可以看清對手的五官,猙獰變形的面孔。

“弟兄們,衝啊!”在清軍的大吼聲中,領頭的木筏撞上了義軍木筏。

“投!”義軍中有人大喊一聲。

七八個冒著青煙的國姓瓶打著旋砸到清軍木筏上,只見火光一閃,爆炸聲連連,清軍木筏上騰起一陣刺眼的血霧,被陶瓷碎片和鐵珠擊中的清兵慘呼一片,紛紛落水。

“投!”袁宗第聲嘶力竭的怒吼道。

義軍豁出老本,把西徵軍支援給他們的這種新式武器一股腦全部投出去。只見江面上火光閃耀,爆炸聲連綿起伏,滾滾白煙騰起。有些國姓瓶落進水中爆炸,騰起了沖天水柱。無數碎片四處橫飛,剛剛還是氣勢如虹的清軍攻勢為之一頓,士氣驟然下降。

“轟轟”清軍後面的戰船射出鋪天蓋地的霰彈。在迷霧之中,炮手們看不清前方目標,呈扇形撒去的霰彈在掀翻了不少義軍的同時,也在己方水師人群中激起一陣瀰漫的血霧。

“殺上去!”王進寶聲嘶力竭的吼叫。

清兵頂著義軍的國姓瓶轟炸和後面己方炮手的誤傷,拼命的衝到義軍跟前,跳上義軍的木筏,揮舞著刀斧,同義軍展開激烈的近身肉搏戰。在瀰漫的大霧之中,也有不少清軍的木筏子撞上江中礁石,撞得粉身碎骨,木筏上的清兵跌落水中,轉眼之間就被洶湧的江水卷走,消失得無影無蹤。

後面清軍的炮船不顧一切的猛烈炮擊,鋪天蓋地的霰彈撒來,把糾纏在一起的雙方士卒同時掀翻到冰冷刺骨的江水中。

由於打頭陣的清軍木筏損失慘重,前面不少木筏上已經空無一人。清軍的炮船衝入水下暗樁陣中,結果有不少戰船中了招。這些炮船可不比木筏子,炮船吃水深,船板又不比用粗圓木紮起來的木筏,被水下削尖的木樁一撞,就破開一個大洞。不少撞上水下暗樁的清軍炮船開始進水,在江面上緩緩下沉。

但趙良棟顧不上那麼多了,這時候的清軍就算拼上損失一批戰船,也要衝過去。

岸邊,義軍的火炮也發揮了威力。江面狹窄,清軍船隻眾多,擁擠在江面上。岸上的虎蹲炮、佛郎機、碗口銃噴出一道道火光,霰彈旋風一樣席捲過江面。根本就不需要瞄準,一排炮彈過去,就撂倒了一大片清兵。

有不少清兵駕著船,在大霧的掩護下衝上岸邊。清兵跳下船,揮舞著各種兵器殺入義軍人群中。岸上義軍的弓箭手、炮手和操作投石機的輔兵被突然登陸的清軍殺了一個措手不及。他們還沒反應過來,從迷霧中衝出的清兵已經衝到他們面前,一通刀砍槍扎,不少義軍弓箭手、炮手和輔兵接連被砍翻在血泊中。一些反應比較快的,紛紛丟下兵器轉身就跑。

劉體純發現有部分清軍登陸,立即親自率領精銳肉搏兵,向清軍發起了反撲。

“殺韃子!”劉體純親自率領親兵衝在前面,後面跟隨著鄧秉志、楊洵、王加玉、李之翠、劉應昌、胡君貴等猛將,他們各自帶著自己的親兵,衝入清軍陣型中。

這些義軍主力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老兵,其戰鬥力相當強悍。在真實歷史上他們能夠孤軍奮戰近二十年,一直到康熙三年才被清軍剿滅,這說明這些人的戰鬥力有多強悍。這些百戰老兵殺入清軍陣型中,刀槍所過之處,清兵紛紛倒在血泊中。

轉眼之間,登陸的清軍又被趕回到江中。

義軍弓箭手、炮手和輔兵折回來,繼續拾起他們的兵器,向江中的清軍猛烈射擊。

趙良棟指著江岸上大吼道:“攻上去!必須有人控制住岸邊!否則我們的水師根本就衝不過去!”

又是一批清兵登陸,向岸上的義軍發起夢裡進攻。由於大霧瀰漫,這時候的遠端兵種射擊精度不高,無法完全阻攔清軍,所幸的是有劉體純的老營戰兵在,清軍幾次登陸攻擊,都被義軍趕下江去。

天色逐漸亮起,火紅的火球從山邊升起。一縷金色的陽光從東面照射到峽谷中,籠罩在江面的迷霧逐漸消散。隨著能見度的增加,江面上和岸上的激戰越發激烈。

“大霧散去,韃子就更別想從我們這裡過去!”見大霧散去,李來亨大喜道。

隨著能見度提高,江岸上的火力愈發猛烈,而且西徵軍夜不收手中的精良遠端火器也開始大顯神威。

劉寶瑞、陳水根等人手中的線膛槍不斷精確的點射,那些最兇悍的清軍軍官頭上身上不斷噴出刺眼的血花,一個接一個中彈,掉進江水中。因為神射手的壓制,使得原本窮兇極惡的王進寶和趙良棟都不得不夾起尾巴做人,不敢再大呼小叫的衝在最前面。他們知道西徵軍手中的這種武器的厲害,擔心被人槍打出頭鳥。

使用掣電銃的夜不收連連射擊,三十多支掣電銃比三百多支火槍威力還大,密集的子彈鑽入江面的清軍船上,激盪起一陣陣血霧。

義軍的火炮居高臨下,對江面清軍發起猛烈炮擊。雖說清軍戰船上的火炮數量更多,卻因為戰船擁擠在狹窄的江面上,而且位置低,遭到義軍炮擊之後,數量上的優勢根本無法彌補地形上的劣勢。義軍使用實心炮彈準確射擊,不少中彈的清軍戰船滿是破洞,一艘接一艘沉入水中。兩邊山頭的義軍還砸下巨石,把一些從山谷中透過的清軍船隻砸沉。石頭加上沉船,堵住了航道,使得江面的透過能力變得更低。

“將軍!下游有韃子上來了!”就在李來亨志在必得的時候,突然有人來稟報。

李來亨站在山頂,拿起西徵軍送給自己的單筒望遠鏡向下游江面眺望,只見下游長江上出現了黑壓壓的帆影,不計其數的清軍大小戰船正逆流而上,向巫山方向駛來。

“派遣一支水師順流而下,用火攻木筏攔住韃子!”李來亨果斷的下了命令。他不想把被困在峽谷中的清軍給放走,李國英在西南實在是太招人恨了,今天好容易逮住一個大好機會,如果不把李國英留在這裡,那也太對不起那麼多年來犧牲的將士們。

就在此時,李來亨等人卻看到北面烽火臺騰起北線告急的狼煙訊號!

“逆賊!今天本官倒想看看,到底是誰包圍誰!哈哈哈!”江面中軍大船上的李國英看到狼煙訊號,仰天大笑。

北面狹窄的山路上,從西安來的八旗兵帶著數萬綠營清軍,也正在向巫山方向趕來。(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