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光頭兵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定國灣和新加坡完全不同,新加坡是一座開放的港口城市,經過近兩年建設,已經變成了一座世界著名港口,來自世界各國的商船在這裡停靠,補給淡水,補充食物,船員們可以上岸購買商品,就算是王新宇的死對頭荷蘭人也能到新加坡來做生意。可是定國灣就完全不同了,這是一座半隱蔽性的軍師城市和工業重鎮,除了盟友英國人之外,就連有合作協議的葡萄牙人和有租借協議的西班牙人都不知道這座城市的具體位置,更不要說死對頭荷蘭人了,目前荷蘭人根本不知道在這片叢林密佈的海灣裡面隱藏著一座大城。

定國灣的港灣開闊,岸上都是平坦的平原,原本並不利於修建炮臺防禦。但是王新宇巧妙的利用了岸邊茂密的參天大樹,修建了不少藏匿於樹林中的炮臺。類似於後世的灘頭陣地,一旦有敵人來登陸,他們不容易發現隱藏的炮壘,防守方卻能躲在隱蔽的低矮炮壘內,向外面射出致命的炮彈。

除了有低矮的暗堡外,岸邊還佈置了不少建造在人工土坡上的城堡,這些土坡高出岸邊碼頭六七米,都是使用大量俘虜和奴隸修築的土臺,然後在上面修築十多米高的小型城堡,構成了一座座炮臺。

這樣的小型城堡共有六座,加上三十座低矮的炮壘,形成了強大的防禦火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蒼水河邊的延平城,也是一座大城了。這座大城比新加坡還早建設了半年,經過兩年半來的建設,已經是一座熱鬧非凡的大城。除了王新宇搬遷過來的漢人和綠營俘虜之外,還有不少八旗俘虜、安南俘虜和緬甸俘虜在這裡定居下來。

多羅隆,是一名當年在廈門海戰役中被俘的滿人。當年八旗戰俘的地位最低,而滿八旗的地位更是低於蒙古八旗俘虜的地位。很多綠營俘虜和蒙古俘虜在服苦役兩年,甚至是一年半之後就恢復了自由身,可是多羅隆這樣的滿八旗,卻一天的刑期都沒有減少。整整做滿了三年的苦役,他總算是有了一定的自由,可以擁有自己的土地,種出的糧食除了上繳南洋公司之外,其餘的都自己留下來。

多羅隆有一個亮得可以反射陽光的大光頭,來到這裡的旗人俘虜大部分都和他一樣剃了一個大光頭。畢竟這裡氣候炎熱,留起頭髮來不舒服。不過一開始來的時候,還有人不願意剪掉腦後那根金錢鼠尾小辮子。結果明軍頒佈了一道“留頭不留辮,留辮不留頭”的命令,手起刀落砍了一批辮子迷之後,滿洲旗人也只好老老實實剪掉辮子。

至於剪掉辮子後,是要留長頭髮,還是剃光頭,或者是短髮,那就沒人管了。

雖然說像多羅隆這樣的滿八旗在服苦役刑滿之後都不能離開延平城,但現在他的生活好過了很多。這裡的土地非常多,多得根本用不完。多羅隆來到這裡之後,學會了耕種番薯和玉米等農作物。種出來的糧食除了上繳之外,多得根本吃不完,多餘的糧食可以賣給當地的土著人,從他們手裡換回黃金、白銀和黃銅,還能換到野味、皮毛、山珍之類的。

因為多羅隆不懂得種植稻穀和小麥,他想要吃大米白麵,也必須和別的戰俘交換。由於番薯和玉米是高產作物,總是要十幾斤甚至幾十斤才能換到一斤大米白麵。

即便是如此,多羅隆種植出來的番薯和玉米還是多得用不完,就養殖了雞鴨豬牛羊,而且還開了一家制粉作坊,把吃不完的番薯和玉米做成澱粉。

因為多羅隆已經成為一名老闆,所以當地官府允許他招聘十名俘虜給他做工。於是多羅隆就招聘了十名俘虜當工人,其中有三名當地土著人,兩名安南人,兩名蒙古人,兩名綠營兵和一名緬甸人。這些俘虜在他這裡包吃住,每個月還有一錢銀子的工錢。

澱粉的銷路還是非常好的,番薯做成的澱粉可以用來製作粉條等小吃,定國灣幾種當地著名的小吃,就是用番薯粉製成的。

其中第一種小吃是涼拌涼粉,用番薯粉調成的糊糊煮過,放涼,就凝結成塊,然後切成一條條的,先用冰冷的井水冰鎮過之後,再取出來用辣椒油和芝麻拌起來,上面撒點蔥花,那味道不知道有多香!南洋雖然炎熱,但是溼度也大,適當吃點辣的東西對身體有好處。另外一種小吃是炒粉,是把用番薯粉做成的粉條當主料,加入肉,雞蛋,蝦仁和蔬菜炒,炒熟後撒入一點蔥花,那是多麼誘人的美味。最後一種叫蒸腸粉,外面是用番薯粉做成的粉皮,裡面包裹上鮮蝦仁、豬肉或者牛肉,蔬菜,雞蛋,蘿蔔等,上籠蒸好,就是一道令人垂涎的美食。

正因為這裡番薯產量太高,所以這裡的人想出好幾種番薯粉的做法。

至於玉米粉的用途就比較少了點,除了炒菜時用來當澱粉使用,就是用來製作雜糧饅頭,玉米煎餅,窩窩頭之類的。

幾個月前,又是好幾船新的俘虜被送到延平城。

多羅隆當時剛好在碼頭上,他一眼就看到從船上下來的蔡鈺。見到這相貌清秀的旗人女子,多羅隆一下就愣住了,旗人中,哪裡有幾個這樣清秀的女子!

看過晚清各種格格照片的讀者就知道,旗人女人當中就沒幾個漂亮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都是慘不忍睹,如果不是漢八旗的女子給他們改善了一些基因,估計就更不忍目睹。

蔡鈺的父親就是蔡士英的弟弟,是漢八旗,她母親也是漢八旗的,因為父母的基因,而且她長得像母親,所以相貌算不錯。如果不是他們被俘虜到了這裡,這樣的旗人女子拿出去,至少也得嫁個巡撫級別的子弟吧,根本輪不到多羅隆沾邊。

這裡再說明一下,旗人中並非是漂亮女子就能入宮的,能否入宮主要看地位。旗人中越是血統純正的,他們的地位和長相往往成反比,畢竟是純種的通古斯野人的基因。反而是地位較低的漢八旗,因為是漢人的基因,長相比較好。

“我要退掉一名蒙古人俘虜!把蔡招聘過來!”得知了這女子名叫蔡鈺之後,而且這位旗人女子算是半自由身,不需要服苦役就能獲得自由,只要有人要就能領走。瞭解到這些情況之後,多羅隆就去找官府,要求退掉一名不怎麼聽他話的蒙古人,換上這名女子。

說起蒙古人,多羅隆可是一肚子火,那兩名蒙古俘虜簡直就不是俘虜,在多羅隆的作坊裡面好吃懶做,而且脾氣很壞,動不動就發火。多羅隆後悔死了,當時為何要招募兩名蒙古人來幹活。可是當地官府卻不讓退貨,因為這是多羅隆自己挑選的,必須要對那兩名蒙古人的生活出路負責任。這兩名蒙古人曾經去應聘參加明軍,只因為身上有殘疾,被篩選下去,若是多羅隆解僱了他們,那兩名蒙古人就沒地方去了,其他的工作崗位基本上滿了,他們只能回去繼續當苦力服苦役。

現在又來了一批俘虜,多羅隆堅決要求退掉一名蒙古人,換蔡鈺回來。

當地官府的一名吏員回道:“你要解僱一名蒙古人,他就只能回去當苦力了!”

“這我不管!”多羅隆憤怒的說道,“蒙古人好吃懶做,每天幹活就想辦法偷懶,我基本上是白白養著他!他們那樣的人,就應當回去繼續幹苦力!”

吏員又勸告道:“你要讓蔡鈺去你那邊,但她是半自由身,有自己選擇的權力。若是她自己不肯,我們也沒辦法強迫她去你那邊。”

“她怎麼會不肯?”多羅隆很自信的揚起眉頭道,“我這裡生活條件好,日子過得很不錯,自己還是老闆,她怎麼會不肯?”

“那好!你就親自去問問她願不願意!如果她肯答應,那我們這裡允許你解僱一名你不喜歡的蒙古人。”吏員不懷好意的笑著回答道。

多羅隆去問了蔡鈺,結果得到的答案是一個字:“不!”

再問,就“不”就變成了“呸”字。

多羅隆發現自己在問蔡鈺的時候,邊上一名漢八旗不懷好意的盯著他!再看這名漢八旗的打扮,一身絲綢漢服,除了頭髮還沒長起來,其他方面和漢人無異。

“又是漢八旗!這些該死的狗奴才!他們和蒙古人一樣,都不是什麼好東西!”多羅隆心裡憤憤不平的暗暗在心裡道。敗給了鄭成功手下,多羅隆並不覺得自己丟臉。被明軍在戰場上擊敗了,是說明鄭家軍確實厲害。被送來這裡當苦力他也不覺得丟臉,畢竟自己當了俘虜。可是漢八旗和蒙古人卻狗眼看人低,這才令多羅隆十分生氣,他們本來就是一群軟骨頭的狗奴才,什麼時候輪到他們趾高氣揚了?

但多羅隆不知道,蔡鈺因為是蔡士英的侄女,雖然當了俘虜,但她畢竟是女眷,來到這裡還是可以帶著護衛。

王新宇到了延平城之後,檢視了在這裡的俘虜情況。之後就提出建議:“東番島上食人生番活動猖獗,騷擾我們開發金礦。我們在這裡不是有一批滿洲八旗俘虜?我們可以招募他們當公司護衛隊,讓他們出來對付食人生番!”

以滿八旗俘虜來參加南洋公司護衛隊,用來對付那些食人生番,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在婆羅洲的叢林中,火槍手都不一定好用,而一批優秀的弓箭手,可以發揮極大的作用,特別是滿洲人,他們本來就是叢林中打獵的獵人,經過一段時間訓練,用來對付當地的野人確實是不錯的選擇。

“招收滿洲旗人當兵?”多羅隆看到城門口張貼出來的告示,心中一動,決定應聘去當兵。要他們來到這裡之後,不管是綠營、漢八旗還是蒙古人,都有機會加入明軍。可是他們滿人怎麼都沒機會重抄就業,重新拿起武器當兵。如今看到這份告示,多羅隆自然十分心動,他想拿起武器重返戰場,只有戰場才是他最好的歸宿。

“老闆,怎麼您的制粉作坊要賣了?”土著人工人操著生硬的漢語問道。

“對!我要去當兵!我們滿洲人是天生的勇士!之前被漢人擊敗,這才到了這裡。現在去給漢人打仗,我要讓漢人知道,我們打得並不差!那些漢八旗,蒙古人,他們不是我們的對手!”多羅隆回答道。

多羅隆把自己的田地和作坊都賣掉了,加入了南洋公司護衛隊。同時他還給自己取了個漢名,叫王鵬。

加入南洋公司護衛隊之後不久,他們的武器就被發放下來。王鵬發下的武器是一柄可以單手也能雙手使用的長刀,還有一把精緻的新式復合弓,這把弓是用牛角、榆木和白蠟木做成的組合弓身,上面帶有滑輪,能用儘可能省的力量拉開弓弦。可以說,這是相當先進的弓箭。本來這種新式弓是要大量生產,提供給明軍使用的。不過在所有的明軍弓箭手都換上了這種新式弓之後,新的弓箭手訓練複雜,時間長,不如訓練火槍手划算,因此王新宇把多出來的組合弓就提供給了南洋公司護衛隊。

“這是一把好弓!這樣的弓又省力威力又大!”王鵬愛不釋手的撫摸著手裡的弓箭。對於有些八旗兵拋棄了弓箭,使用火槍,王鵬是呲之以鼻,他認為火槍射速太慢,遠不如弓箭好用。直到後來碰到俄軍,王鵬才改變了這種想法。

經過三個月的訓練後,改名成王鵬的多羅隆踏上了一艘開往北美洲的飛剪快船。在他們發下了幾套冬裝的時候,王鵬就已經心生懷疑。船沿著海岸線一路向北,越走越冷,這時候王鵬才鼓起勇氣問帶隊的鄭經:“王爺,您招募我們不是要去婆羅洲殺食人生番嗎?怎麼往北走了?我們這是要去哪裡?”

鄭經冷冰冰的回道:“去東洲!去那邊開疆拓土。在婆羅洲殺食人生番也太簡單了,不是你這樣的精銳該幹的事情!那些事交給那些關內長大的二代三代八旗就夠了!”

“東洲?”王鵬問道。

“對!不過現在先去一趟奴兒干,幫我叔父一起對付羅剎人!”鄭經回道。(未完待續)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