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雲霄城下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五更,明軍拔營起寨,向雲霄出發。

出發之前,王新宇令人在未被破壞的土城城牆上挖洞。每隔一丈就挖出一個小洞,塞進三個國姓瓶。最後點燃導火索,一連串巨響過後,土城城牆幾乎全部被夷為平地。

大隊明軍行至辰時,前鋒明軍已經看到前方高聳威武的雲霄堅城。

雖是小縣城,卻扼守著閩粵通道,還掐住銅山登陸之後,從半島進入大陸的要道,因而李率泰把這裡變成一座僅次於福州泉州這樣的堅城,其牢固程度甚至強於漳州莆田這樣的府城,是八閩大地上一座要塞。

明軍抵達城下,在一裡外紮營,挖掘壕溝,修築土寨,搭起木柵欄。大營中間,明軍輔兵用沙袋和泥土修建四座土臺,還立起了兩座四丈餘高的望樓。

望樓是一種攻城時,指揮官的親兵用的瞭望臺,由一根粗木頭和頂端的小木屋構成。這望樓是事先造好的,十分簡單,就是在木頭端部搭上一座木板平臺,平臺上有欄杆。等到攻城之前,由輔兵把望樓立起,用幾根木樁固定在大木頭的邊上,再架上樓梯,指揮官的親兵就能爬上望樓,觀察城內動靜。

明軍修築營寨的同時,王新宇還派遣了一些披甲戰兵站到距離清軍城下兩百步外,放聲叫罵,並宣稱自己五萬大軍前來,若是不想死的,趕快出城投降明軍不殺投降之人。

城頭,清軍守將楊勝下令清軍嚴陣以待,不得輕舉妄動,以免中賊人引蛇出洞之計。

大人,賊人在修築營寨,我們是不是趁他們還沒修完出擊一名親兵問。

楊勝怒道:那是賊人誘敵之計他們就區區一萬餘兵馬就敢攻我雲霄他們只能依靠奸計來騙城若是中了賊人奸計,丟失了雲霄要地,我等頸上人頭不保

任憑城外明軍如何動作,又如何差遣戰兵在城下叫罵,城內清軍就是堅守不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午時,明軍已經搭好四座高一丈,長二十丈,寬七丈的土臺。

大人不好了海寇在土臺上架起大炮了一親兵氣喘吁吁向楊勝來報。

楊勝蔡忠許世昌和周亮工等人走上城頭,看那明軍土臺上架起的大炮。

周亮工看了下遠處明軍架起的火炮,冷笑一聲:那是賊人的小炮而已,雲霄城池堅固,賊人除非炮轟城門,否則根本無法轟開城牆賊人沒有紅衣大炮,無須懼怕他們若要炮擊城門,必先毀壞我軍城外小寨就算攻破城門,裡面還有甕城更何況我們城樓上還有紅衣大炮所以這些賊寇也很聰明,乾脆沒在我們城牆方向修築營寨

雲霄城有四座城門,分別為東南迎曦門,東北天樞門,西南協恭門,西北懷音門。每座城門外,有清軍修築的小寨,寨內雖然無兵,但可以擋住明軍的視野,讓明軍無法用炮直接轟擊城門。除此之外,小寨還有個作用,就是清軍需要反擊的時候,可以把兵力運入小寨,有營寨阻攔,進攻方看不到城門的情況。

要攻打城門,必須先破小寨。但在城樓上,有清軍箭樓,還有紅衣大炮佛郎機虎蹲炮,加上鳥銃手,攻打小寨都能讓明軍傷亡慘重。

一名清軍千總模樣的軍官問道:各位大人,賊寇在土臺上架起炮,我們是否把紅衣大炮拉過來,轟了他們

楊勝道:不必了這種小炮無法摧毀我們城牆紅衣大炮拉過來,反而使得城門防禦薄弱,若是賊人趁機調炮轟擊我們小寨,城門就失去一道防禦我若再調紅衣大炮回城樓,反而失去先機,被賊人擊毀我大炮。有紅衣大炮在城樓上,賊人不敢調炮轟擊我軍城門

紅衣大炮笨重,明軍還立起了望樓,一旦清軍調動大炮,反而被明軍先發制人,摧毀運送中的大炮。

明軍扎好大營,一部分輔兵開始打造攻城工具,另外一部分輔兵,卻推進到城牆外一百丈外,開始挖土堆建一座小土堆。

距離土堆左右各半裡外,又出現挖土修建土堆的明軍。

明軍很快就修好三座五六尺高的土堆,並在土堆前面紮下木柵欄,還升起旌旗,似乎是用來遮擋清軍視野用的。

城頭清軍見到城外明軍挖出幾座小土堆,還用營寨遮擋住城內視野,似乎土堆後面還有人在挖掘什麼東西。絲毫不懂防禦守城的京官許世昌問了一句:難道賊人要穴攻

周亮工冷笑一聲:你們這些京官,又怎麼懂得攻防之道若要穴攻,沒有十天半個月連挖到我們城下都不可能賊人兵力不足以攻城,只能用這引蛇出洞之計我們千萬不可上當

不過清軍還是留了一手,在城內挖掘池塘,若是明軍挖掘地道進來,就挖一條壕溝攔住,從池塘引水灌入,破壞地道。

一支明軍水師小船隊沿著漳江逆流而上,佔領了漳江通往雲霄縣城護城河的引水渠,隨後明軍水師紛紛丟下沙袋,切斷了護城河的水源。

雲霄城外,攻城明軍收到水師已經切斷護城河水源的烽煙訊號之後,便開始攻城。

土臺上的六磅炮對城頭發起炮擊,炮彈砸在城牆上。有女牆阻擋,炮擊對清軍造成的傷亡不大。不過清軍安置在城頭的虎蹲炮小將軍炮小型佛郎機炮等小炮均被摧毀。

戰鼓聲隆隆,無數輔兵推著剛剛造好的盾車,運著沙袋,向護城河推去。兩邊頭戴黑鐵六瓣帽的刀牌手,掩護弓箭手和鳥銃兵,一步步抵近雲霄城牆。

盾車是用厚實的木板製成的,上面還覆蓋了用水浸溼的毛氈牛皮,不僅可以防止火箭攻擊,還能增加盾車的防禦力,擋住弓箭和彈丸,保護推著盾車的輔兵。

清兵弓箭手張弓搭箭,亂箭齊發,鳥銃手排槍齊放,城頭冒出一團團白煙。亂箭彈丸打在盾車上,披著毛氈牛皮的木板擋住羽箭和彈丸,未能給後面的明軍造成多大傷害,只有幾名倒黴的明軍輔兵,身體突出到盾車外面了,結果被清軍弓箭或彈丸打死。

飛蝗一樣的亂箭射在刀盾手的陣型中,箭矢無法擊穿盾牌和鐵甲,看見飛向自己面門的利箭,明軍只要微微一低頭,六瓣帽寬大的帽簷就能把羽箭輕輕彈開。

刀盾手抵達城下百步外,迅速蹲下結成盾牌陣,後面露出密密麻麻的弓箭手和鳥銃手。

一名明軍把總揮動手中小旗。箭矢彈丸齊發,亂箭和子彈下雨一樣飛上城頭。身上有披甲的清軍弓箭手並沒有受到多大傷害,但是那些站在滾木礌石後面,站在煮金汁鐵鍋旁邊的清軍輔兵,他們身上沒有盔甲,被吊射進來的亂箭射死射傷不少。

明軍大營望樓上,親兵揮動手中小旗,把城頭清軍的動向報給陳蟒。

土臺上,明軍六磅炮轟鳴,實心炮彈砸到城頭上,砸死了不少清軍弓箭手。不過有女牆遮擋,而且那時候的火炮命中率不高,炮彈對清軍的殺傷力也不算太大,只能造成一定的傷害。

盾車逐漸抵近護城河,城頭上清軍射來的羽箭和彈丸愈加密集,有不少抱著沙袋準備填護城河的明軍輔兵中箭或是中彈,慘叫著倒下。但是後面的明軍輔兵迅速把沙袋丟進河中,隨後立即躲到盾車後面。

城下的明軍弓箭手和鳥銃手也對城頭猛烈攻擊,不少露頭放箭的清軍被擊中面門,當即橫屍城頭。

但清軍的弓箭手和鳥銃手,也對明軍弓箭手和鳥銃手造成不小的傷亡。許多明軍士卒中箭中彈,或是當場陣亡,或是身負重傷。

第一批上來的盾車退了下去,第二批盾車又被人推上來。

有些弓箭手已經放出十幾支箭,胳膊酸脹,幾乎就要拉不開弓了。不過後面的水師弓箭手頂了上來,在刀盾手保護下,向城頭繼續放箭。

清兵弓箭手也換了一批人,無法拉開弓箭的弓箭手下了城頭,換上一批弓箭手。

雙方鳥銃手倒是不受力氣的影響,仍然在激烈對射。

幾名清兵抬著虎蹲炮,從另外一側趕來,準備在城頭架起虎蹲炮。

韃子虎蹲炮望樓上的親兵揮動小旗。

土臺上,六磅炮轟鳴,炮彈砸在城頭,打得城頭石頭飛濺。但炮擊的命中率不高,直到清兵架起虎蹲炮,還是未能消滅清軍炮手。

轟清軍虎蹲炮發出霰彈,城下明軍刀盾手和鳥銃手頓時倒下一片。

又是幾發炮彈砸上城頭,總算是有一發炮彈擊中清兵的虎蹲炮,實心炮彈把虎蹲炮砸得飛了起來,周圍兩名清兵也被砸死。飛到空中的虎蹲炮落在城頭,一名清兵輔兵來不及跑開,被落下的炮砸中頭部,頓時腦袋就像被人踹了一腳的西瓜一樣爆開,紅白之物噴了一地。

盾車又被推到護城河邊,一個個沙袋丟進護城河內。

城頭彈丸羽箭如瓢盆暴雨潑灑而下,來不及躲到盾車後面的明軍輔兵紛紛倒下。還有些抱著沙袋的明軍輔兵,沙袋上已經扎滿了箭。雖然沙袋擋住了自己的胸口和面門,可是有羽箭射中腿部,中箭的輔兵丟下沙袋倒在地上,轉眼之間就被射成刺蝟。

戰鼓隆隆,明軍一批又一批輔兵上去,往護城河內丟下沙袋,又退了下去。不少人沒能回去,倒在護城河邊上。

城頭,清兵屍體橫陳,不少清軍輔兵被打死,也有一些倒黴的披甲兵被擊中面門或者盔甲縫隙斃命。還有些清軍披甲兵是被明軍鳥銃手擊斃的,經過改良的鳥銃和經過改良的顆粒火藥,使得鳥銃擁有很強的破甲能力,只要被明軍鳥銃擊中,就算身披重甲,也是當場被擊穿。被鉛彈擊中,就算當時沒死,鉛毒進入體內,在那個年代也是沒治的。

雙方激烈對戰,一邊是阻止護城河被填,另一邊是努力要填平護城河。城頭清兵屍體枕疊,護城河邊也丟下不計其數的明軍士卒屍體。

而在明軍堆起的那些小土堆後面,另外一批明軍輔兵正在挖掘地道。挖出的泥土,又被堆上土堆。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明軍不是直接挖掘地道,而是先挖一條很深的壕溝,入地有近三丈深。壕溝後面,挖了一條一直連到小河溝的引水溝,看來好像要把地下水引上來,注入引水溝,再流入不遠處的小溝中。

有人抬著一種奇怪的木箱,到了壕溝跟前。這種奇怪的木箱,上面有一個可以用來搖動的手柄。這時候,早有人把劈開的竹筒放在木箱頂端下方的一個出水孔邊上。

出水了出水了有人喊道。

壕溝裡面不斷滲出地下水。

一名工匠把木箱尾端放入壕溝內,搖動手柄,過了一會兒,只見水不斷從木箱下面的小孔流出,流入竹筒內,順著竹筒流入引水溝,又流到小河溝中,最後流入遠方的漳江中。

這是一種螺旋式抽水機,可以把滲出的地下水抽上來引走,避免地道滲水。

接下來,就是在壕溝內開始挖掘地道。地道每推進一點,就有輔兵在地道內的地面上鋪上竹板,讓滲出的地下水流入壕溝,被抽水機抽走。就這樣,解決了高地下水位地區的地道滲水問題。

原來,昨天王新宇和工匠們商量解決地道滲水問題的時候,有工匠提出,先挖一條短壕溝,然後用水車抽水。但是在狹窄的壕溝中放置軲轆水車十分困難,要放入抽水量大的水車,這壕溝得挖得多寬多大攻城的時間不多,工程量大的事情王新宇是不會考慮的。一開始王新宇考慮安放活塞泵式抽水機,但那東西需要鐵匠打製鐵桶和鐵管,沒有橡膠也無法解決活塞密閉性的問題。後來他想起古希臘阿基米德發明了一種螺旋式抽水機,於是就設計出這種用竹木製造的螺旋式抽水機,果然效果十分不錯,比起用輔兵拿著瓢盆水桶打水效率要高多了。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