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高塘土城

关灯護眼    字體: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天還沒亮,銅山衛城內飄來一股熱粥饅頭的香味,即將出征的將士們就著鹹菜喝著熱氣騰騰的米粥,吃著熱氣騰騰的白面饅頭。

水寨中,檣立如林,千舸聚集。鼓聲齊鳴,一張張風帆揚起,船隊離開碼頭,乘風破浪駛向大陸。

此番登陸作戰,有陳蟒的一千四百披甲戰兵,輔兵兩千人,王新宇的親兵隊和陸師百人,水師一千五百人上岸助戰,另有銅山衛郭義和蔡祿的兵馬一千,共計六千兵馬。

主力是陳蟒的一千四百披甲,這些戰兵每人身上都穿著鄭家軍的精良鐵甲,雖然防禦力不如鄭成功鐵人軍強,但這些步兵抵禦弓箭的防禦力卻是相當好,清軍的弓箭根本無法奈何這些步兵,就算近戰,刀槍要扎透他們的鐵甲也不是一件易事。一千四百披甲戰兵有四百刀牌手,使用盾牌腰刀;兩百長刀手,身披鐵甲,肩扛雙手斬馬長刀;四百長槍兵,身披鐵甲,手持長槍;三百披甲弓箭手和一百披甲鳥銃兵。

王新宇的陸師有五十名親兵和五十名步兵,親兵全部身披重甲,使用一石弓,配備鋒利無比的武士刀;五十名步兵都是長槍兵,是當時第一批親兵隊淘汰下來的三十三名士卒,再加上十七名最優秀的新兵,所有步兵也是身披精良鐵甲。

上岸助戰的水師一千五百人中有一支炮隊,所用武器為三十門從船上拆下來的六磅炮和五十門虎蹲炮。王新宇給六磅炮配備了自己設計的炮架:一種有兩個大輪子的炮車,可以使用兩匹騾子就能輕鬆拉走一門七八百斤重的大炮。發射的時候,炮車後面兩個架子支在地上。除了炮兵外,其餘的上岸水師官兵全部是弓箭手和鳥銃手,身上批有輕便的紙甲或者木甲,自衛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門,有腰刀,有板斧,有短劍,還有叉子等各種近戰武器。

兩千輔兵則是無甲兵,主要是搬運武器,運輸大炮,打造攻城武器,此外還有個秘密任務,王新宇只和陳蟒交代過,連郭義和蔡祿多沒說。

至於銅山衛郭義和蔡祿派出的一千披甲兵,說實話王新宇也不指望他們能幫上什麼忙。那些兵看起來就遠不如陳蟒的披甲戰兵,使用的武器也是五花八門,論個人勇武,那些兵或許還可以,但紀律性肯定不行。這種兵也就駐守堅固的銅山城堡可以,進攻真指望不上他們。

和當年所有登陸戰一樣,所有的披甲兵乘船渡海的時候身上都是沒穿鐵甲的,上岸後,再由後面的輔兵把鐵甲挑過來。

船隊渡過東山島和雲霄大陸之間的海峽,在一片沙灘上開始登陸。

小船靠近沙灘,一批批身披紙甲或木甲的水師士卒紛紛從船上跳下,迅速涉水衝上沙灘。

這時候,大部分的清軍都還在睡覺。有探子發現明軍登陸,立即跑回不遠處的高塘土城叫醒了他們的千總大人。

睡眼朦朧的清軍千總被人叫醒,嘴裡還罵罵咧咧的。

探子戰戰兢兢的單膝跪地:報大人賊人上岸了

賊人上岸了清軍千總嚇得睡意全無,有多少賊人

回大人,大約七八千吧海面上密密麻麻的都是賊人的船隻

高塘土城內,駐紮了一支綠營的千人隊,說是一千人,其實因為吃空餉,不過五百人,其中披甲戰兵不過一百多人,其餘的都是無甲輔兵。那麼點兵力,清軍自然不敢主動出擊,趁明軍半渡而擊之。

千總大喊道:發狼煙給雲霄報軍情我們據城堅守不出區區七八千賊人,要拿下我們土城怕不是一件易事吧

明軍登陸,沒有受到任何攔截,很順利的就上了岸。

陳蟒的戰兵上岸後,迅速披掛上盔甲,在灘頭先結陣穩住陣地,以防清軍來攻擊。

後面的輔兵和水師協相互協助,在海面上搭起一座用木排紮成的浮碼頭,再用小船和木板連成浮橋,一直延伸到沙灘上,再鋪上簡易木橋,就搭建好一座無論漲潮退潮都能進退自如的簡易碼頭。

大炮輜重車輛和騾馬從大船上下來,透過簡易碼頭上了沙灘。

雲霄城內,清軍守將遊擊楊勝,中軍守備蔡忠均被人叫醒,監察御史許世昌和左布政司周亮工已經起床,也得到了海寇來襲的訊息。

清軍所有武將文官集中在縣衙內,商議對策。

雲霄知縣愁容滿面:各位大人,高塘土城發出狼煙,稱賊人一萬餘人登陸海灘,好像是衝著我們雲霄來的。

楊勝冷笑:若是賊人衝我雲霄來倒好了他們沒有五六萬人,就休想拿下我們雲霄

剛剛來福建不久,不清楚福建情況的許世昌有些擔心可能會發生意外:賊人的意圖很明顯,定是趁著夏收來劫掠的。若是我們不採取對策,恐怕賊人劫掠了糧食就跑了。

蔡忠冷笑一聲:自雲霄城以南,靠海邊所有百姓都已經全部被遷走了,留給賊人的只有一片荒地他們去哪裡打糧賊人若是從銅山登陸,想要在雲霄詔安一帶劫掠,我雲霄縣城乃必經之路他們無法繞過雲霄縣城倘若賊人不攻下我們縣城,他們這次登陸是徒勞之舉,耗費大量糧草只能空手而回可是雲霄縣城固若金湯,賊人想要拿下,沒有五六萬大軍,十天半個月的怕是休想

周亮工是這些人裡面最狡猾的,接到烽煙報警信號之後,趕完縣衙的路上他就在考慮問題。

各位,本官倒是覺得,賊人定是疑兵之計,他們想要讓我軍分兵,以利於鄭逆主力拿下漳州廣東那邊也有烽煙來報,說賊人另外一支偏師已經抵達廣東海域。就是不知道那支賊人偏師是去澳門的貿易船隊,還是搭載陸師的戰船隊。那鄭逆四處開花,就是要我們來回調動疲於奔命,以便於尋找時機攻下一兩座縣城。周亮工向大堂內所有人拱手道。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楊勝道:對布政司大人言之有理不管賊人如何挑釁,我等應堅守不出只要我們堅持上幾日,等總督大人和巡撫大人擊退了鄭逆主力,自然就會趕來

知縣說了句:若是賊人攜帶大炮上岸,恐怕高塘守不住。那土城十分不牢固,只要五百斤的小炮就能轟開。

蔡忠道:高塘丟了就丟了賊人拿下高塘也沒用,那裡一無糧草二無人口,他們得到了也是一座空城。

巳時,已經登陸的明軍做好了準備,向高塘土城進擊。午時未到,明軍已經包圍了高塘。

王新宇讓人對高塘土城內的清軍喊話:大明右虎衛鎮陳蟒,大明水師二鎮王羽,大明銅山守備郭義三將,攜五萬大軍前來收復故土若是城內守軍肯棄城出降,我軍保證各位棄暗投明之後官加一級現在給你們半個時辰考慮的時間時間一到,我軍將開始攻城

城內清軍雖然害怕,但卻不肯出城投降。他們以為,這土城怎麼說也能抵擋上三五日的時間。等到城將破之時,再考慮是否投降。

半個時辰一到,明軍就開始攻城。

城頭上,清軍嚴陣以待,城頭放著一口口燒開的大鍋,裡面是滾燙的金汁,滾木礌石擺在城頭,弓箭手站成一排。

這高塘土城並不堅固,外面也沒有護城河,城內清軍又不多,明軍進攻十分簡單。

看到遠處明軍架起的大炮,清軍千總吼叫著,下令自己的炮手開炮轟擊。

回大人,海寇的大炮距離太遠,比我們最大射程還遠兩百步,我們打不到他們啊清軍炮手很為難的說。

這清軍千總也是一名庸才,他吼叫著:這些千斤大炮不是號稱能打兩裡這才一里怎麼就打不到了你們不會加大火藥量

回大人,這些炮做工粗糙,加大火藥的量會炸膛的清軍炮手回道。

但是千總執意要讓清軍炮手開炮,那些清軍炮手只好硬著頭皮,加大了火藥的量。

把引線留長點,點著了馬上跑開一名清軍把總對炮手們說。

第一門火炮的引線被點燃,炮手點燃引線之後,立即大叫一聲,丟下火把跑得遠遠的。

等到引線完全沒入大炮內之後,大炮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巨響聲,炮彈沒打出,大炮炸得粉身碎骨,把土城的女牆都崩掉一大片。

明軍那邊聽到城內的爆炸聲,一開始還嚇了一跳,後來看到城頭冒起一團白煙,接著女牆被崩掉了一片,就知道是清軍的大炮炸膛了。

三十門六磅炮已經架好,炮手們給大炮裝填好火藥和炮彈。隨著隆隆鼓聲,炮手們點燃引線。

有王新宇製造的顆粒火藥,大炮的威力和射程都增加了不少,清軍根本打不到明軍炮陣地,明軍可以從容轟擊清軍。

炮聲轟鳴,一門門大炮吐出白煙,炮彈呼嘯著飛向土城,打得城頭女牆紛紛崩裂,土城的城牆也被炮彈砸出一個個大坑,泥土四處亂濺,眼看著土牆上出現一道道裂縫。

高塘這種土城很不堅固,六磅炮雖然一時無法轟塌城牆,但可以把女牆都炸掉,還能讓城牆變得不牢固,只要明軍攻到城下,隨便挖開一個洞,裝入多個國姓瓶,就能把城牆炸塌。

明軍六磅炮幾輪轟擊過後,城頭清軍那少得可憐的幾門破爛炮就全部被毀。

緊接著明軍的虎蹲炮就被人拉上去,架起來,對準城頭女牆上被炸開的缺口,用霰彈不斷轟擊。

不過區區兩盞茶的功夫,明軍要攻擊的那塊區域的女牆就已經全部被轟爛,城牆後面的清兵失去保護,完全暴露在虎蹲炮火力之下。

大炮停止轟擊用虎蹲炮鳥銃和弓箭壓制韃子王新宇讓親兵傳令下去。

鼓聲隆隆,大旗搖動,成群明軍列著整齊的隊形,向土城開過去。

城頭的清軍早已死傷慘重,也沒有弓箭手和鳥銃手組織防禦,明軍弓箭手和鳥銃手沒受到任何攔截,就行至城下五十步外,弓箭齊射,鳥銃轟鳴,壓制得清軍根本不敢上來防禦。

輔兵們早已做好了簡易雲梯,在隆隆鼓聲中,刀牌手分兩邊保護,中間的披甲兵抬著簡易雲梯,向土城衝去。

有些膽量比較大的清兵射來寥寥無幾的幾支箭,但羽箭射在身披鐵甲的明軍士卒身上,均被彈開,只有一名倒黴的明軍士卒被箭射中沒有鐵甲防護的小腿上,受傷倒下。

敢於反擊的清軍不是被亂箭射死,就是被鳥銃打死,剩下的清軍弓箭手都不敢再冒險上來射箭。

明軍士卒即將衝到城下的時候,虎蹲炮停在射擊,以免霰彈傷到己方。不過有鳥銃和弓箭壓制清軍,已經足夠用了。

簡易雲梯架上土城,明軍刀牌手紛紛往上爬。

女牆被轟開的城頭根本無法防禦,不管是清軍弓箭手還是準備投放金汁和滾木礌石的輔兵,只要一出現,就遭到弓箭和鳥銃射殺。不過還是有幾名膽大的輔兵投下滾木礌石,把幾名明軍士卒從雲梯上打了下來,雲梯也砸斷了一架。當然,那幾名清軍輔兵當場就被打死。

明軍士卒爬上城頭,兩邊清軍披甲戰兵揮舞著腰刀殺了過來,企圖把明軍趕下去。

兩邊的士卒碰撞在一起,立馬判下高低:這些綠營清兵根本就不是明軍對手,他們的刀劍砍在明軍身上,除非運氣很好,或者力道很大,才有可能砍倒明軍。而明軍不僅盔甲堅固,手中的刀也是十分鋒利,砍殺起清兵來有如斬瓜切菜。

很快,明軍就攻到城樓上。

西南城樓和東南城樓上喊殺聲震天,城樓上的綠旗飄落在地上,被成群結隊的明軍士卒當成垃圾踩過。城樓上,紅棋冉冉升起。

城破了有清兵大喊。

投降者免死士氣高昂的明軍大喊。

清兵紛紛跪地投降,刀劍都被他們丟在一邊。

守城的清軍千總為了活命,沒有下令燒燬城內的倉庫。明軍進城之後,開啟倉庫,繳獲了完好無損的一百石大米,一千斤火藥,還有備用的盔甲和刀槍等戰利品。

[上一章] [目錄] [加入書籤] [下一章]
推薦閱讀
相鄰閱讀